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71036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雅课程系列丛书经典诵读课程纲要(试用稿)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经典诵读课程纲要(试用稿)策划:陈罡主编:戴忠玲 张江南 姚 静编委: 程 冰 戴忠玲 胡安兵 胡 昕 瞿 娇 石英梅 王 梅(小) 谢 婷 徐 艳 姚 静 袁 圆 张江南 张 炎 前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的战略目标,明确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领悟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先贤的哲思和智慧,提高中小学生语言文化素质。 2002年8月,我校被安徽省教育厅基教处列为“儿童经典诵读工程”试点学校。十年来老师们在引领学生诵读经典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学生通过日日诵读经典,浸润在经典中。如今,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凝结成这册“纲要”,旨在引导全体学生迈入经典国学的殿堂。 “童蒙养正”,经典诵读是把经典在学生心里埋下种子。通过经典诵读让全体学生从小日日享受经典润物无声般的熏陶,从而传承美德、健全人格、陶冶情操、铸造精神、提升智力。随着学生慢慢长大,历代文人的思想精髓,一字一句中所蕴涵的力量,会与他们形影相随,使他们博古通今、懂事明理,逐渐养成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奠定底色绚丽而厚重的人生基础,并对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录第一章 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理念一、课程的基本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章 课程内容和目标一、课程内容二、课程总目标三、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三章 课程的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二、教学建议三、评价建议第一章 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理念一、课程的基本性质经典诵读课程是我校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博雅精神 儿童世界”的核心价值观的校本课程,是立足于学校“博雅精神 英才少年”的育人目标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接触她们不仅可以使儿童了解传统文化,丰厚文化底蕴,而且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儿童 “求是、独立、平等、博爱、自由、担当”的品质。2、建设“博雅趣情”的校园文化。以“博学”“儒雅”“童趣”“仁爱”之情为宗旨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对学校历史的继承,也是对学校未来的展望,而建设“博雅趣情”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就是“经典诵读”,倡导全校师生坚持晨诵、午读和暮省,让我们的校园成为“师生幸福的精神家园”。3、探索生动而科学的诵读方式。经典诵读不是注入式的刻板的死记硬背,而是启发式的活泼的读诵吟演,诵读的方式方法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益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兴趣的培养和智慧的开发。4、形成家校一致的教育环境。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既落实于学校,也落实于家庭,让学生去影响家长,带动家庭的诵读氛围,家校合力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环境。5、培养学生日有所读(日有所诵)的良好习惯。“每生每天”坚持诵读是我校“博雅精神,儿童世界”的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引导学生每天诵读贵在坚持。6、建设科学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经典诵读在实施过程中,会依据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学校的发展以及学情地变化而不断完善。第二章 课程内容和目标一、课程内容低段(12年级)一年级(上):必背内容:三字经:第1页-第12页古诗选:塞下曲(卢纶) 明日歌(钱鹤滩) 夏日绝句(李清照) 独坐敬亭山(李白) 绝句(杜甫) 风(李峤) 池上(白居易)课程标准优秀诗文推荐第15首必读内容:三字经:第13页-第21页三字经:第22页-第30页古诗选:问刘十九(白居易) 秋浦歌(李白) 易水送别(骆宾王) 惜时(无名氏) 大风歌(刘邦) 八阵图(杜甫) 终南望余雪(祖咏) 长安秋望(杜牧) 书窗即事(朱淑真) 秋日湖上(薛莹) 选读内容:古诗选: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哥舒歌(西鄙人)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竹里馆(王维) 渡汉江(宋之问) 辛夷坞(王维)推荐内容:诗经关雎 诗经蒹葭 诗经采葛 诗经蓼莪 诗经木瓜 诗经鹿鸣 诗经黍离 诗经采薇 诗经风雨一年级(下):必背内容:弟子规课程标准优秀诗文推荐第610首必读内容:笠翁对韵(上)选读内容:古诗选:春雪(韩愈) 丰乐亭游春(欧阳修) 新雷(张维屏)推荐内容:百家姓二年级(上):必背内容:笠翁对韵(下)古诗选:金缕衣(杜秋娘) 劝学诗(朱熹) 望天门山(李白) 滁州西涧(韦应物) 课程标准优秀诗文推荐第1115首必读内容:论语(一)(学而第一)古诗选:寒食(韩翃) 社日(王驾) 鄂州南楼书事(黄庭坚) 选读内容:论语(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 推荐内容:古诗选:江雪(柳宗元) 梅花(王安石) 山居秋暝(王维)渔家傲(李清照) 山行(杜牧)二年级(下):必背内容:论语(二)古诗文选:送春(王令)初夏睡起(杨万里)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课程标准优秀诗文推荐第1620首必读内容:千字文:第1页-第13页古诗文选: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 画眉鸟(欧阳修) 鹭鸶(杜牧) 月夜(刘方平) 惜牡丹花(白居易) 海棠(苏轼)雨晴(王驾) 即景(朱淑真) 寒夜(杜耒) 约客(赵师秀)选读内容:千字文:第14页-第21页推荐内容:古诗文选: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春夜喜雨(杜甫)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中段(34年级)三年级(上):必背内容:论语(三)古诗文选:白梅(王冕) 画菊(郑思肖) 咏兰(余同麓) 题画竹(郑燮) 绝句(释志南) 雪梅(卢梅坡)课程标准优秀诗文推荐第2130首必读内容:孙子(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胜可知而不可为古诗文选:醉翁亭记(欧阳修) 山亭夏日(高骈) 秋词(刘禹锡) 塞上曲(戴叔伦) 吴兴杂诗(阮元)选读内容:孙子(一):兵者,诡道也 上兵伐谋 古诗文选:岳阳楼记(范仲淹)推荐内容:导读驿站;文意串讲;共享经典三年级(下):必背内容:论语(四):(子罕第九) (颜渊第十二:节选一、四、七);孙子(二):致人而不致于人古诗文选:池州翠微亭(岳飞) 首夏(秦观) 初冬(陆游) 逢入京使(岑参)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七日观潮 (陈师道) 对酒(秋瑾) 凉州词(王翰) 赤壁(杜牧) 泊秦淮(杜牧) 课程标准优秀诗文推荐第3140首必读内容:论语(四):(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节选二、三、五、六)孙子(二):非危不战 知敌情必取于人大学:大学之道 修身在正其心古诗文选:归去来兮辞(陶潜) 江上望皖公山(李白)选读内容:大学:君子必诚其意 生财有大道古诗文选: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袁枚) 南园(李贺)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推荐内容:导读驿站;文意串讲;共享经典四年级(上):必背内容:论语(五):(子路第十三:节选一、二) (宪问第十四:节选一、三) (卫灵公第十五:节选二、三、五、七) (季氏第十六:节选一)礼记:教学为先古诗文选:陋室铭(刘禹锡) 赠花卿(杜甫) 等飞来峰(王安石) 蜂(罗隐) 望月怀远(张九龄) 写上作(戚继光) 题都城南庄(崔护) 竹枝词(刘禹锡)课程标准优秀诗文推荐第4155首必读内容:论语(五):(子路第十三:节选三、四) (宪问第十四:节选一二) (卫灵公第十五:节选一、四、六) (季氏第十六:节选二、三)古诗文选: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题花山寺壁(苏舜钦)选读内容: 礼记:大道之行也 乐本于人心感物推荐内容:导读驿站;文意串讲;共享经典四年级(下):必背内容:论语(六):(阳货第十七:节选一、三、五)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节选一、二) (尧日第二十)中庸:第26页古诗文选:月夜忆舍弟(杜甫) 赠孟浩然(李白) 雨过山村(王建) 晚晴(李商隐) 终南山(王维) 望岳(杜甫) 饮酒(陶潜)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登高(杜甫) 锦瑟(李商隐)课程标准优秀诗文推荐第5670首必读内容:论语(六):(阳货第十七:节选二、四) (子张第十九:节选三) 中庸:第28页选读内容:中庸:第20页 第22页24页 第30页33页古诗文选: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怀念亲人的古诗)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 天末怀李白(杜甫) 汉江临泛(王维) 次北固山下(王湾) 推荐内容:导读驿站;文意串讲;共享经典高段(56年级)五年级(上):必背内容:老子(一) 古诗文选必读内容:孟子(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浩然之气选读内容:孟子(一):齐桓晋文之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推荐内容:桃花源记(陶渊明) 满江红 怒发冲冠(岳飞)导读驿站;文意串讲;共享经典五年级(下):必背内容:孟子(二) 古诗文选必读内容:孟子(三)选读内容:庄子推荐内容:小石潭记(柳宗元) 虞美人(李煜)导读驿站;文意串讲;共享经典六年级(上):必背内容:老子(二):第1页15页 古诗文选必读内容:老子(二):第18页36页推荐内容:马说(韩愈)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导读驿站;文意串讲;共享经典六年级(下):必背内容:古诗文选必读内容:管子 荀子 楚辞选读内容:墨子 左传 韩非子推荐诵读篇目:醉翁亭记(欧阳修) 沁园春 雪(毛泽东)导读驿站;文意串讲;共享经典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1、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2、在诵读的过程中,品味准确、简洁、优美的语言结晶,感受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3、在经典的熏陶下,努力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博学儒雅的中国人。4、激发主动诵读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创造、自我成就的能力。5、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学段目标低段(12年级)1、喜爱古诗文,能养成“日有所诵”的好习惯。2、能读出简单古诗文的韵律、节奏,做到熟读成诵。3、了解与古诗文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受到中国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俗的启蒙教育。4、通过诵读经典篇目,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中段(34年级)1、能朗朗上口地诵读,坚持“日有所诵”,达到熟读成诵。2、能借助注释学习了解古诗文的意思,能主动阅读相关的小故事。3、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4、能结合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增强伦理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高段(56年级)1、坚持“日有所诵”,能够背诵、积累名段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2、能借助工具书了解古诗文的意思,能主动搜集、阅读与诗文相关的小故事、书籍,提高学习经典传统文化的能力。3、激发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通过诵读古诗文,净化心灵,修身养性,从中受到启迪和鼓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第三章 课程的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1、诵读的课程资源包括现在正在使用的课堂教学资源及课外学习资源。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配套的讲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赛诗会、图书馆、宣传栏等等。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都可成为经典诵读的课程资源。2、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校的特点,结合本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开发潜在资源。如结合学校的文化艺术节、经典诵读擂台赛、国旗下讲话、社团活动等活动,开发课程资源。3、结合重大节假日及校外的活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如结合重阳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给学生创造经典诵读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二、教学建议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2、合理安排经典诵读课程的教学时间。(1)利用每日晨诵十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学生领读、自由对读、自主诵读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吟诵。(2)教师利用晨诵时间讲解诵读内容、指导诵读方法,倡导学生课外练习诵读。3、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模糊性原则:在诵读中不求甚解,只要求学生熟读成诵,能够积累一定的经典篇章。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但允许学生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层次、有区别要求。自主性原则: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鼓励性原则:评比学生诵读经典,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循序渐进原则:诵读内容由浅入深,篇幅由短而长,篇章有耳熟能详的篇章到有一定难度的篇章。坡度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4、经典诵读力求做到五个结合: 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结合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在班级内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个人诵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在诵读中教师做好引领、范读作用。 诵读与展示相结合。在诵读活动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一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 评比与激励相结合。在评价中,多用激励性、鼓励性的评价语,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热爱. 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将诵读活动与重大节日、节令气候、纪念日等相结合,以拓展诵读的内容。5、经典诵读课程实施措施:(1)创设经典诵读活动氛围。结合学校读书节、艺术节、班级文化建设等活动,通过校园广播、电视台、网站和宣传板、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对经典诵读的活动意义、诵读内容等进行多方位宣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经典的熏陶和感染。(2)落实经典诵读课堂教学。每周五天晨诵为教学时间,以每两周为一个教学单位,语文教师与配班教师协同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语文教师与配班教师分单双周轮流负责教学活动,诵读内容的讲解和诵读的指导以语文教师为主,并在单周的教学时间内完成。(3)把握“三位一体”相结合原则。每日晨诵形成常规,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诵读,并充分利用时间多接触优秀经典诗文,多读多背。倡导学生关注、参与社会生活中经典诵读相关活动,让经典诵读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三、评价建议课程评价:诵读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研发的校本课程,也是屯小博雅课程的一部分,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结合校园文化体系,有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内容。1、经典诵读课程应选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选择适合全体学生的诵读内容。2、课程内容可以成为教师不断开发研究诵读课程的载体,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创造性地开展诵读活动。3、加强学生诵读过程性的评价,促进学生诵读兴趣与诵读能力的提升。评价内容:经典诵读不仅要关注学生诵读所达到的水平,更要关注课堂本身有没有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整体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诵读水平的提升。1、教师应结合本学段诵读的课程内容,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内容,适当推荐选读诵内容。2、语文老师与配班老师是否一起商讨制订班级诵读方案,落实好诵读课程的教学整体性。3、教师是否提前制订诵读课程的导学案,结合班级实际开展诵读活动。4、在诵读过程中,学生诵读水平是否有提升,并保持深厚的兴趣,积累更多的诵读内容。评价标准:诵读课不同于一般语文阅读课,它指向于在教师引导下提高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遵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学生诵读水平。1、读音方面:诵读时忠实于原作品,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准确把握普通话的声韵调、音变、轻声、儿化和多音字等,消除误读和方音。2、基调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作者的情绪运变和情感趋势、作品的风格、主题、结构、语言,从而产生朗读经典所应有的真实的情感、鲜明的态度,表达出内在的律动。3、技巧方面:能初步把握朗读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熟读成诵,呈现自己的诵读风格。评价形式:诵读评价标准要因作品、学段和学生等而有所不同,充分尊重学生诵读水平的个体性差异,采用多元评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并更深入更持久地诵读。1、根据各周诵读进度进行相应评价。可以是教师、同伴、小组和自评四个部分组成。2、关注常态的诵读过程的检查与激励,直接在诵读书中加“”或用“A、B、C、D”等级表示。3、在班级中开展诵读擂台赛,评选诵读小能手,参加学校诵读擂台活动。4、在班级中开展诵读表演、诵读故事等,形成班级特色,开辟诵读成果展示,鼓励全体学生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