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和提高途径.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6877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和提高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和提高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和提高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和提高途径作者:庞昌军 单位:韶山市银田镇学校时间:2012年5月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和提高途径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当今农村的小学,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平时可以阅读的书籍少、获悉信息的渠道少,从而导致学生的写作千篇一律,水平偏低。同时,部分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研究,理论积淀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况愈下。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充分发挥教师“指”和“导”的作用;优化评价,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并做好选材立意的作前辅导、谋篇布局的作时辅导和批改讲评的作后辅导。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写作水平 指导策略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是一名语文老师。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知道,农村学生见识少、接触面窄,加之现在留守儿童多,辅导的人少。学生写起作文来无从下手,无话可写。即使写了,假话、套话、空话也居多,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无物,言不及义。如有个学生写拜年:“吃过早饭,我和爸爸妈妈去拜年。我们出了门,来到马路上,走了一段,又走一段,转个弯,走田间小路,转个弯,又转个弯,还转个弯,再转个弯,就直走一段,就快到外婆家了。”还没到外婆家,他的作文就写完了,许多学生怕写作文,甚至厌烦写作文。经常听老师讲作文难教,学生也认为作文难写。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如:学生没有写作兴趣,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对什么事情都没有留意,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过等等。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平时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总是从自身的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出发选择学习内容,他们对外界的信息进行优化组合,有一定的选择性。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主体潜力,要让学生感觉到“原来写作文这么容易!”要做到这点,首先就要让学生能自由谈吐,解除畏难情绪。可以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有机会去写自己身边的琐事,大胆地写,不受约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学生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心里有话就会写下来,难度就降低了。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练笔和学生一起商量,共同探讨以便更好的修改。这样,学生完全感受了写作文的整个过程,积累了经验,然后作文要求因人而异。学生个体千差万别,不可能要求学生的感想、认识深度以及语音运用能力都差不多。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要求高些,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降低要求。不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写出好文章来。学生写作的自信,一是来自外界的刺激,如:老师的表扬,文章的展览和发表等;二是来自学生对生活的自信,永不言败。而这样的自信有时也是别人给抬出的,如老师恰到好处的微笑、表扬、大夸特夸文章的闪光点。让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入门上路了,写作积极性就会高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学生的作文大多内容空洞、语言苍白。每次毕业考试,城镇学生的写作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就拿自己的班级来说吧,优秀作文简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作文都很俗套,缺乏新意。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似乎到了“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境地。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又谈如何提高呢?造成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普遍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教师该如何想方设法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学生在写文章时,往往存在一个毛病,就是写得空洞、笼统,写得不长。我认为,这是由于学生平时观察不够,不会观察引起的。要学会观察,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要让学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告诉学生在“玩”中观察;在生活中观察。通过自己的五官感受: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并通过思考、比较,找出事物的特点。如有意让学生观察父母吃饭时的样子,观察鸡、鸭吃食的动作、神志,真实地感受一个人晚上在家时怕的滋味等,再让学生以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记得有个同学观察鸭子吃食时时这样写的:它低下头吃了一口食就抬起来,再低下头去吃一口食再抬起头来这样不断地低头、抬头。他不懂,再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是由它嘴大、脖子长引起的。抓住事物的特点,还有一个同学写感受是这样写的:东西的倒影映在窗户上,他认为是鬼来了,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就想到了妖魔,使人毛发都竖了起来,家中老鼠发出的吱吱声,就认为是小偷进来了,他想要是小偷进来了,自己怎么办好呢,于是越想越怕,以至于最后怕得缩成一团,赶紧躲在被子里,连大气都不敢出。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兴趣,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需教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启发点拨,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产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的热情,这是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如教材要求训练:“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我就布置学生各人选择一种自己所喜爱、熟悉的动植物,进行连续观察活动,要求经常写观察日记,最后写成一篇连续观察作文,还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要求,在“观察一物”后,鼓励大家开动脑筋,从内容想开去,自己拟写题目,使学生在观察,练笔的过程中,始终充满高涨欢快的情绪。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写作的题材也很丰富,如写植物的有大蒜、油菜花、玉米等题目;写动物的有可爱的鸭、金鱼、母猪和它的孩子们等。开展这类活动,由于学生观察的对象是自己所喜爱的东西,且感情深,把观察到的这些东西用文字记下来的欲望也就强烈了。所以,学生在作文时普遍从过去的“要我写”变为现在的“我要写”。这样的作文内容就很具体、生动、富有情感。三、充分发挥教师“指”和“导”的作用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指导密不可分。教师指导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而是要真正起到“指点”和“疏导“的作用。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写作水平自然比学生高得多,那么,教师怎样把自己的高水平通过学生的作文体现出来呢?这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指”和“导”。任何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都是按搀、扶、放这三个步骤来实现的。当学生手拿作文题目不知所措时,教师就应该“搀”着学生,把自己丰富的写作经验过渡给学生,为学生指明一条写作道路;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要“扶”着学生,为学生排除困难,疏通道路;在“搀”和“扶”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动脑筋自己去想去写,使之思维得以训练。综合搀、扶、放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指导写作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了“指”和“导”的作用,把学生搀稳了,扶正了,放开了,才能使他们走上自己的写作轨道,发挥最佳的写作水平。兴趣是荷叶上的露珠,是红花下的绿叶,是翠柳上的黄鹂,是一种绝妙的默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需要老师的激励和引导,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引导学生做“日忆”,即每天一忆,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进行一次回忆,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二是要求学生写日记。要求学生把每天发生的事情进行梳理,选择有意义的人和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三是让学生学会模仿。电视上经常有模仿秀,写作文也可以从模仿开始,就像画画一样,通过临模,让学生模仿范文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慢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四、优化评价,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对学生来说,他们的作文无非是写给老师欣赏的,所以老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极其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得到老师赞赏的学生写作文越写越好,反之越来越差,到了最后甚至于连写作的信心与没有了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作文要多些表扬和鼓励,少些指责和批评。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上加以鼓励。对于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在总批中以婉转的语气给学生提出。在对作文进行总体评价和打分时,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对于那些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学生的写作成就感增强了,写作兴趣也会更浓。五、选材立意的作前辅导据本班学生作文情况的调查统计,以“父爱”为话题,写一篇文体不限的文章,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写爸爸陪我去医院的情景,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是写爸爸冒雨来校送伞的情景。由此可见,学生的写作材料大多陈旧而俗套,创新的作文少之又少。那是因为我们平时对作文的指导大多侧重于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等方面的研究,也就是过分地注重学生的表达形式,而忽视了写作的真材实料。农村小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有限,积累的素材也不太丰富,所以教师要试图用可利用资源让学生获取写作材料。一是用眼睛去观察生活。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人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更不能忽略方法的指导,要努力让学生把观察生活当成一种习惯。我班陈诚同学就通过仔细观察生活,写出了一篇文质兼美的月夜。二是认真去阅读书籍。如今农村小学生的生活是十分单调的,家长因为工作忙碌而没法陪孩子玩耍,学校为了学生安全而取消了外出计划,所以现在有太多的学生沉迷于电视和网络游戏,而阅读书籍正好弥补了学生们的精神空虚。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自然而然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再写写读后感,学生也是有话可讲的。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文是把平时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写出来。没有切身体会,学生凭空想象出来的文章当然是空洞无物的。所以教师要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如野炊、看电影、拔河比赛、才艺展示、植树绿化等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六、谋篇布局的作时辅导结构是思路的痕迹,是文章的骨架。一篇作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段落结构,是否清晰有条理,一看就知道。但在平时,段落结构安排不妥当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学生一贯以来都是开头、中间、结尾的三段式,中间一大片文字像记流水帐似的。而有些学生开头部分直接开始写事情的经过部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小学阶段的写作文体以记叙文为主,那么以记叙文为例,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呢?一要列提纲。提纲是一篇文章的基本框架,相当于人的骨架一样,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优劣。小学列提纲不必苛求规范化,只要用各自喜欢的形式,如:标题式、句子式等,能把文章的层次体现得清晰明确,结构一目了然就行。二要注意详略得当。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确定所要表达的主题,从而合理安排写作内容。能突出主题的材料要写得详尽,让学生试图用各种细节描写去渲染气氛,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次要材料可略写,甚至一笔带过。三要灵活运用写作顺序和方法。写作顺序和方法不能当作知识点而孤立地讲授,而要渗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并运用。如:凡卡这篇课文运用了插叙的写作顺序,是为了突出乡下生活的快乐,反衬现实的痛苦。又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回忆录,其间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更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因此,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时,也可以随机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八、批改讲评的作后辅导教师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笔者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叶圣陶先生指出:“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当面批改作文,能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面批就是教师面对面,一对一地批改,所以总是抱怨时间不充裕。其实面批可以是“以一带全”,也就是说对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评。也可对个别学生习作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共同赏析。当然,学生习作中的细节问题还有待解决。正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一些佳作的同时,多积累好词佳句,体会别人是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的,从而修改并润色自己的作文。在自行修改之后,可组织四人小组共同修改,但是小组成员要合理安排,最好是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学困生1人。教师可深入各小组边督促学生修改,边面批优等习作,并让优等生辅导学困生,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来提高写作效率。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是,语文教师只要转变观念,善于挖掘农村的可利用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体验性活动,扎扎实实地去实践探究,就一定能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