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6786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将112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选择题方框处,其他题目的答案用黑色签字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卷(36分)一、 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着zho落 盗跖(zh) 刽子手(gu) 前合后偃(yn) B枷锁(ji) 罪愆(qin) 巷道(xing) 玉簪螺髻(j) C藩属(fn) 错勘(kn) 汤镬(hu) 闭目塞听(s)D戕害(qin)躯壳(k) 汗涔涔(cn) 悄然落泪(qio)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笑靥 得鱼忘荃 激流勇退 敬谢不敏B熟稔 别出心裁 沆瀣一气 膏梁子弟C博取 不谋而和 文过饰非 弱不禁风D禀赋 亘古不变 和言悦色 攻城略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汉源的三月,百亩梨花盛开,风中已经没有了冬日的寒冷,给人如沐春风之感。漫步于梨城花海,初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B.在致青春中,导演将青春的悸动与张扬、现实的无奈与苍凉,写成了一则青春物语,不止让观众陷入对青春的回忆,还掀起了向青春致敬的风潮。 C.日元不断贬值,其势如破竹的下跌势头,使已经遭受金融危机重重打击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D.据悉,国外及合资汽车品牌每年在中国市场上投入巨资,宣传、推广公车采购,而自主品牌汽车在这一方面难以望其项背。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据报道,上海家化与沪江日化都产生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两家企业均存在未披露的采购销售关联交易及累计3000万元资金拆借关联交易。B淘宝网要做的就是打造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势在必行,让这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发展,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分享电子商务带来的繁荣。C现在的选秀节目,不仅给普通人展示天赋和潜能提供了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相信梦想,相信奇迹。D. 近日,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时间,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备受青睐。5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乃使其从者衣褐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单于壮其节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欲因此时降武A/ B/C/ D/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一个伟大的戏剧家,往往也是思想家,或者说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关怀人的命运,关怀人类的命运。_在同时代的剧作家中,甚至现代文学作家中,还没有人有着他这样宽广的人文精神和人类情怀。在这些人物的命运中,我们看到作家是怀着怎样一个伟大的仁爱的心灵,又是有着多么宽广的人道的关怀曹禺所具有的悲剧思想是杰出的,是十分深刻的在曹禺的戏里,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命运,诸如蘩漪、侍萍、四凤、陈白露、翠喜,还有觉新、瑞珏、鸣风甚至,连周朴园,他都有着怜悯莎士比亚是这样,曹禺也是这样在他看来,人的悲剧境遇,人类的悲剧,几乎带有一种不可逃脱的性质AB C 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它的直径不到头发丝的120,但却可能成为引发肺癌的“夺命杀手”。 颗粒物吸附的化学物质危害最大。调研结果显示,如果PM2.5超标后,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及死亡要增加6到7,高血压病的急诊要增加5。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本质上讲是颗粒物表面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比如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吸附了二口恶英就有生殖危害,要是吸附了致癌物就会有致癌效应,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PM2.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直接。每到冬季灰霾天,医院呼吸科门诊的就诊量就会明显增加。相反,一场大雪过后,医院里不仅感冒患者减少,许多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病情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这是因为下雪会过滤可吸入颗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大家通常都会觉得雪后的空气尤其清新。 越是细小的粉尘颗粒越难以预防。这种颗粒不能通过打喷嚏、咳嗽、吐痰等方式排出,它沉积在肺部,经年累月,就像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时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细的粉尘颗粒可以直接吸入气管、支气管、肺部,引起炎症反应。 从全世界来看,慢性阻塞性肺气病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该病症的急性发作除了病毒、细菌的感染外,空气寒冷和大量粉尘颗粒的吸入都是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也即PM10),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能够直接进入肺泡并被巨噬细胞吞噬,可以永远停留在肺泡里。不是单纯对呼吸系统,对心血管、对神经系统等都会有影响。研究发现,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附着了重金属和多种致病菌的有害颗粒进入人体后,可以通过人体的循环系统渗入血液,对包括心脏、血管在内的器官造成损害。 研究发现,PM2.5吸入人体后,超细的颗粒会进入血液,附着在超细颗粒上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血管壁的损伤是心脑血管病的开始,它导致内膜壁发生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出现斑块以及增厚现象,从而使血管内膜加厚,发生狭窄,加大引发血栓的可能。 德国研究人员调查了德国两个城市的3399位居民,结果发现:居住在交通要道150米之内的居民与远离交通要道的居民相比,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了1.85倍,原因是临近街道的居民吸入了更多的PM2.5。 除了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系统外,PM2.5还会影响到人体内分泌系统。长时间的灰霾缭绕、缺乏太阳光照射,人体中的松果体会分泌出较多的松果体素,而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浓度相对降低。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一旦减少,细胞就会“偷懒”,变得极不活跃,人就会显得没精打采。人也因此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影响心理健康。7.下列有关PM2.5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PM2.5对健康的影响,其实是颗粒物表面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B.如果PM2.5超标后,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和死亡要分别增加6和7。 C.越是细小的PM2.5越难于预防,它们可以直接吸入气管、支气管、肺部,完全不能被排出。D.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直径只有头发丝的120。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超细的PM2.5颗粒通过人体的循环系统渗入血液,附着其上的有毒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膜,从而使血管内膜加厚变窄,必然引发血栓。 B.下雪会过滤可吸入颗粒,并杀死吸附在其表面的病菌,因此一场大雪过后,医院里不仅感冒患者减少,许多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病情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C德国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吸入更多的PM2.5,居住在交通要道附近的居民要比远离交通要道的居民更容易患上冠心病。 D.从全世界来看,由于病毒、细菌的感染,加上空气寒冷和大量粉尘颗粒的吸入,慢性阻塞性肺气病发病率将呈上升趋势。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PM2.5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都有很大的危害,也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B.PM2.5比PM10对人体的危害更大是因为PM2.5能附着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能直接进入肺泡甚至渗入血液,对人体器官造成损害。 C.灰霾天气中的PM2.5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们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可能导致金属危害、生殖危害甚至是癌症。 D.PM2.5超标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比沙尘暴更大,因而我们要竭力减少颗粒物的排放,努力提高空气质量,改善自然环境。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陴:城墙),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选自宋史)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 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B.大姓怙势持官府怙:依仗、凭借C焚香南向拜舞南向:面对南方 D阴结党欲为内应 阴:阴谋11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是()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皆泣不能仰视。 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 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B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C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D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第卷(114分)四、文言翻译名篇默写及诗歌鉴赏,完成完成1315题(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3分) 答: (2)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3分) 答: (3)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4分) 答: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哎,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3)吾所以为此者, 。卒相与欢, 。15、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龙潭夜坐 王守仁【注】何处花香入夜清, 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 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 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注】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注】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反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什么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2)请任选两种艺术手法对本诗进行赏析。(4分) 五、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19题。(22分)老爱情 苏童我这里说的爱情故事也许会让一些读者失望,但是当我说完这个故事后,相信也有一些读者会受到一丝震动。话说20世纪70年代,我们香椿树街有一对老夫妇,当时是六七十岁的样子,妻子身材高挑,白皮肤,大眼睛,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丈夫虽然长得不丑,但是一个矮子。他们出现在街上,乍一看,不配,仔细一看,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时老夫妻彼此之间是镜子,除了性别不同,他们的眼神相似,表情相似,甚至两人脸上的黑痣,一个在左脸颊,一个在右脸颊,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到煤店买煤,一只箩筐,一根扁担,丈夫在前面,妻子在后面,这与别人家夫妇扛煤的位置不同,没有办法,不是他们别出心裁,是因为那丈夫矮、力气小,做妻子的反串了男角。他们有个女儿,嫁出去了。女儿把自己的孩子丢在父母那里,也不知是为了父母,还是为了自己。她自己大概一个星期回一次娘家。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女儿在外面“嘭嘭嘭”敲门,里面立即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老夫妇同时出现在门边,两张苍老而欢乐的笑脸,笑起来两个人的嘴角居然都向右边歪着。但女儿回家不是来向父母微笑的,她的任务似乎是为埋怨和教训她的双亲。她高声地列举出父母所干的糊涂事,包括拖把在地板上留下太多的积水,包括他们对孩子的溺爱,给他吃太多,穿得也太多。她一边喝着老人给她做的红枣汤,一边说:“唉,对你们说了多少遍也没用,我看你们是老糊涂了。”老夫妻一听,忙走过去给外孙脱去多余的衣服,他们面带愧色,不敢争辩,似乎默认这么一个事实:他们是老了,是有点老糊涂了。过一会儿,那老妇人给女儿收拾着汤碗,突然捂着胸口,猝然倒了下来,死了,据说死因是心肌梗塞。死者人缘好,邻居们听说了都去吊唁。他们看见平日不太孝顺的女儿这会儿哭成了泪人儿了,都不觉得奇怪,这么好的母亲死了,她不哭才奇怪呢!他们奇怪的是那老头,他面无表情,坐在亡妻的身边,看上去很平静。外孙不懂事,就问:“外公,你怎么不哭?”老人说:“外公不会哭,外婆死了,外公也会死的,外公今天也会死的。”孩子说:“你骗人,你什么病也没有,不会死的。”老人摇摇头,说:“外公不骗人,外公今天也要死了。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我要陪着你外婆哩。”大人们听见老人的话,都多了心眼,小心地看着他。但老人并没有任何自寻短见的端倪,他一直静静地守在亡妻的身边,坐在一张椅子上。他一直坐在椅子上。夜深了,守夜的人们听见老人喉咙里响起一阵痰声,未及人们做出反应,老人就歪倒在亡妻的灵床下面了。这时就听见堂屋里自鸣钟“当当当”连着响了起来,人们一看,正是夜里12点!正如他宣布的那样,那矮个子的老人心想事成,陪着妻子一起去了。如果不是人们亲眼看见,谁会相信这样的事情?但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时生死相守的老人确有其人,他们是我的邻居,死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同一天。那座老自鸣钟后来就定格在12点,犹如上了锈一样,任人们怎么拔转就是一动也不动。这个故事叙述起来就这么简单,不知道你怎么看,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一生能说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如老夫妻到煤店买煤,一起给女儿开门,一起给外孙脱去多余的衣服等,用以表现老夫妻在生活中总是相依相随。B小说的情节可谓一波三折,老夫妻外貌上的巨大差距让邻居们都觉得他们不般配,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改变了人们的看法。C作者在开篇就说“我这里说的爱情故事也许会让一些读者失望”,结尾说“这个故事叙述起来就这么简单”,突出了这个故事的大众性,强调平凡更能打动人心。D小说中老妇人因心肌梗塞离开了人世,大家都奇怪老人为什么不哭,其实老人是把生死之事看开了,认为人都是会死的,自己也一样。E作者运用肖像、细节、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使小说中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7小说的标题“老爱情”有什么含义?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6分)18文中“女儿”这个形象有何特点?安排这个人物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分)19有人认为“老人在夜里12点离世”这一情节太过离奇,不符合常理,应该删掉。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结合全文谈淡自己的看法。(6分)六、语言表达及应用(共8分)20.仿照下面的一句话,另写一句结构相似、内容丰富且有一定哲理的话。(3分)蜜蜂和蝴蝶虽然都在花间飞舞,但一个在创造,一个却在虚度;创造者给生活奉献的是甜美的蜜糖,虚度者留下的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垃圾。答: 。21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3分) 七、仔细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把我雕成了猴,把它雕成了神,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感叹道,“其实,在雕刻你们之前,你们的命运就已经“成形”了。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像神,一个像猴,我只是按着你们的原貌略加雕刻而已。”最后,雕匠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所以,你们的命运并不是我雕刻的,而是你们的成长决定的,你们在泥土中那段成长的过程,就决定了你们最终的走向.”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3-2014学年下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1C(A.着落zhu;B.巷道hng D. 躯壳(qio) 2.A,A项得鱼忘荃(筌)激流勇退(急);B项,膏粱子弟;C项,不谋而和(合);D项,和言悦色(颜)3 D.A项如沐春风:比喻受到教化,沉浸于其中。此处望文生义。B不止:(1)继续不停(2)表示超出某个数目和范围;应改为“不只”(C势如破竹:指节节胜利,不可阻挡,指好的方面;D.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差距不大,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难以 不能. 4.C(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等问题”。B项句式杂糅。可去掉“势在必行”。D.项,搭配不当,“空气质量”不能“受到污染”,应删掉“质量”。)5【答案】C(使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6. D解析:根据第一句提到伟大的剧作家,因此第句应该靠前,顺第句结尾,紧接第句作具体阐述,第句的“这些”提示与第句相关联,第句承前列举,强调反面人物的悲悯情怀。根据前面的“关怀人的命运,关怀人类的命运”确定两句的顺序。7A(B项“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和死亡要分别增加6和7”而原文第段为“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及死亡要增加6%到7%”,不是分别增加。C项“它们可以,完全不能被排出。”而原文第段为“不能通过打喷嚏、咳嗽、吐痰等方式排出”而不是“完全不能被排出”。D项“直径只有头发丝的1/20”而原文第段表述为“直径不到头发丝的1/20”;)8C(A项“必然引发血栓”而原文第段最后一句“加大引发血栓的可能”,这里混淆了或然和必然。)B项“下雪会杀死吸附在其表面的病菌”属无中生有,原文第段“这是因为下雪会过滤可吸入颗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D项“慢性阻塞性肺气病发病率将呈上升趋势。”而原文第段说“慢性阻塞性肺气病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这里混淆了未然和已然。9.B(强加因果,根据第段内容推断,PM2.5比PM10对人体危害更大是因为PM10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PM2.5能直接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而不是PM2.5能附着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10D(阴:暗地里、暗中)11D(陈述克戬从弟;百姓为之感动;为后人敬重、景仰。排除这三项)12A(事件的前提应在太原沦陷后,而不是在太原被围时。“暗中”也属无中生有)13(1)见课本。(2)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修怨、以、黜 )(3分) (3)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家人)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度、草、缒 ) (4分)14(1)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只落得两泪涟涟。 (2)徒慕君之高义也。 (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为刎颈之交。15.(1)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意思答对即可。) (2)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 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 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 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 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意思答对即可。)16(4分)A E(B“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属于无中生有;C不是大众性,也不是强调平凡更能打动人心,而是开篇设置悬念,首尾呼应,使小说的情节更加完整;D不是老人看开了生死之事,而是老人抱定了与老妻同去的信念)(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4分)17(6分)表层含义:小说讲述的是一对老人的老式爱情故事,表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同甘共苦、夫唱妇随的爱情。(3分) 深层含义:“老爱情”中的“老”即为永久、永恒之意,老夫妻生死相依的爱情永存。(3分)18(6分)形象:自私。不孝(不懂感恩)。(2分) 作用:推动情节发展,老妇人的猝死与女儿的吵闹密切相关。以女儿的浅薄和利己反衬老夫妻的宽容和仁慈。(4分)19(6分)评分标准:观点明确,1分,结合文章,言之成理3分,语言清晰流畅1分参考示例:不应该删掉。这个情节看似离奇,但从小说艺术的角度看,又是合理的。突出了老人视爱情重于生命的形象,“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我要陪着你外婆哩”。结尾的这个情节恰是小说的高潮,那矮小的老人在和孙子的对话中就已经明确了死志,结尾这个情节就有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个情节恰好体现了这是“我一生能说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突显了小说“生死相依的爱情永存”这一主题。(答“应该删掉”也可。要求条理清晰,言之成理)20.春蚕和蜘蛛都在吐死结网,但一个在奉献,一个却在索取;奉献者将自己打造得结结实实,而索取者却时时遭受风雨的打击。21解析:本题考查了语段的压缩和时事评论,其中第一小题应注意材料数据的变换,示例: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第二小题是从自我的角度入手,实际上和材料中的被调查者是一类群体,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示例: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译文:张克戬,字德祥,是侍中张耆的曾孙。考中进士后,做过河间县令,吴县知府。吴县是浙江的大城镇,民风骁悍,喜欢争夺,大姓人家依仗势力把持官府的行为。以往做县令的总是沿袭老规矩谨慎处事,都想做到在任职期间不生事端,能够侥幸离开罢了。张克戬到任后,依靠法律进行彻底制裁,奸猾之人大为收敛。使者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朝廷,朝廷召见并授官卫尉丞。当初,张克戬堂弟张克公做御史,曾弹劾蔡京。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 宣和七年八月,张克戬做汾州知府。十二月,金兵进犯黄河以南,包围了太原。太原距离汾州只有二百里地。金兵派遣大将银朱孛堇前来攻打汾州,放纵士兵四处掠夺。张克戬尽全力阻击抵御敌人。有几十个燕人事先进城隐藏在城下,私下里勾结打算作为内应,张克戬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处死。张克戬多次挑选精悍的士卒骚扰敌营,出其不意焚毁敌兵营寨栅栏,金兵畏惧就撤兵了。张克戬凭功被加封为“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再次进逼汾州城。守将麻世坚在半夜里夺关出城,逃跑了,通判韩琥接着也阵亡了。张克戬召令士兵和百姓说:“太原已经陷落,我本来就知道汾州城会灭亡呀。但是从道义上讲,我不忍心辜负国家、辱没祖先,我愿意跟这座城池共存亡,以此来表明我的气节,各位还是自己作打算吧。”士兵和百姓都哭泣着不能仰脸看(张克戬),异口同声回答说:“您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愿意尽死力听从您的命令。”张克戬于是更加严格约束士兵,谨慎防守。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金兵攻占了平遥,平遥是汾州大镇,长久与金兵对抗,已经首先陷落了。金兵又胁迫介休、孝义诸县,使之投降。金兵占据了汾州南面二十个村庄,准备制作攻打汾州城的器具。金兵派遣两位使臣拿着书信劝降张克戬,张克戬连看都没看就烧掉了。张克戬详细阐述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上报朝廷,最终没有获得朝廷的答复。十月底,金兵增加上万骑兵前来攻打汾州,形势极为迫切。汾州城里有十个人散布投降的话,张克戬斩杀了他们示众。各位金兵首领站在城下,张克戬临城大声痛骂,用火炮击中敌人的一位首领,那位首领当场死亡。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第二天,金兵从汾州城的西北角攻入,杀死都监贾亶,张克戬还在率领众人巷战。金人悬赏招募能活捉张克戬的人。张克戬回家取出朝服,焚香面向南面祭拜,然后自杀,一家死了八口人。金兵将领抬着他的尸体依礼节埋葬在后园里,设祭坛排列拜祭,并为他修了一座庙。情况为朝廷所知,朝廷下诏封赠张克戬为康殿学士,赠送银子三百两、绢五百匹,并在乡里张榜颂扬。绍兴年间,谥号“忠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