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的说课稿改.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42965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的说课稿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的说课稿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的说课稿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下午好!我来自教管系,名叫杨颖。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知觉特性。所用教材是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一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逐一展开。一、教材分析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章节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方面来分析。(一)教学内容知觉的相对性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适应性(二)章节地位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入门课程,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能够为后续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课程奠定基础,因而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比如,大家知道,感知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没有感知觉的发展,我们的心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谈不上我们心理的发展。然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更要认识事物的整体,而从众多知觉现象的认识中,我们最终的目的还需把握知觉的特点与规律,以便在实践中更好的利用规律。因此,对知觉的特性的认识在普通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节的内容既前面学习内容的延续与深化,更是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此节在整章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因此,学好本节对于学生学好后续内容至关重要。(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普通心理学大纲、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布鲁姆关于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完整性、可操作性、易检测等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知觉恒常性的概念,了解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理解知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及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能力的发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自觉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其健康地学习与生活。(我认为任何一节课都应体现着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就如同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样,缺少了任何一边,都是不完整的。)(三)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实际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的重难点如下:重点 知觉的背景与对象 知觉的整体与部分 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 知觉恒常性的影响因素难点 大小恒常性的理解(因涉及物体本身大小;知觉映象大小;网像大小三方面,学生较难理解与掌握)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离不开一定教学方法,说课的第二板块就是教法与学法分析。二、教法与学法1、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乃为至法。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状态及教学条件以及本节内容,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在教学过程将主要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但以讲授法为主。a 讲授法:有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帮助学生系统理解掌握知觉特性的理论知识。c 小组讨论法:针对开放性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如影响知觉恒性的因素及知觉恒常性的意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演示法:在理解大小恒常性时,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还运用了演示法。b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将抽象知识直观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关于学法指导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而能够独立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另外,考虑到大一的同学对大学学习本身还有诸多不适应,甚至不知道学什么、如何学,因此,学法指导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为此,我将作以下三个方面的指导:a 指导学生把理论同实际联系起来,逐渐和经常培养他/她们这方面的意识与能力。b 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比如,组织和调动学生在课外自学: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知觉恒常性的种类,特别地要提出有价值、有调动力的问题,并重点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而“知觉的适应”这个问题可通过学生课外自学加深。c 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层级化与系统化。最后,作为重点,我将具体谈谈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分析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并不是被动地吸纳知识,而是以自已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知识。因此,必须在课堂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之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达成,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能否有效体现。基于这些考虑,这四个环节以复习提问为支架点,创设情境为启发点,以实践经验为支撑点和突破点,以教师小结为终结点,以知识拓展形成新的思考点,从而始终贯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条主线,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涉及知觉的概念;知觉的加工方式,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形成先行组织者(前后知识的连续性)。同学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知道,知觉是基于感觉但又高于感觉的认识过程。那么,知觉到底有哪些不同于感觉的具体特性呢?以此为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在学习、在学习中思考,从而完成后续的教学进程。(二)创设情境、启发思维、导入新课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对下列现象进行解释:(1)请一位同学用粉笔在黑板与邻近的白色墙壁上画自已想画的任一相同的图形,然后,问其他同学,在黑板与邻近的白色墙壁上看到了什么?(2)然后,我在黑板又画了一个由几条线段组成的类似的三角形与一个立方体,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3)此后,请一位同学从讲台前走到教室背后,问其他同学,此同学身高有变化没有?学生已有的知识可能不能对新知识进行很好的解释,形成认知冲突,思维进入愤悱状态,产生求知欲望。继而引出课题,也就是我们知觉的相对性、整体性、恒常性,让大家初步感知,形成整体印象。想知道得更多,就需进一步认真学习每一项内容。(三)多媒体演示、经验阐释、展开学习内容第二个环节是借多媒体演示和经验阐释来展开学习课题。根据教材内容,我将这一环节分四个知识点来讲授,此环节主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但也通过问题、讨论、演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主要通过实例与课件图片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1)知觉的过程,首先是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强调注意和刺激两者的作用。(教室中的现象为实例、图片)(2)知觉由背景与对象的相互关系来决定。(利用课件中的两可图形)背景与对象的相互关系有两层含义:同一知觉对象处于不同背景中,即对象不变,知觉改变;对象与背景相互转化,造成知觉焦点从而是知觉内容的相对变化。(3)知觉定势:知觉与背景的关系不仅存在于刺激的空间组合中,而且还存在于刺激的时间序列中。(利用课件中字母与数字的组合)(4)让学生自己举例。一方面可能检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5)知识引申:由知觉对象与背景相互转化的规律,联想到人生的悲与喜的一面,帮助学生发现意义和益处、维护心理健康。2、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 (2)影响整体性知觉的因素:客观与主观。从客观上来讲,与刺激本身空间分布排列有关,因此,将第三节图形组成的原则提到此处来讲,更符合逻辑。(图片)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线条朝向;简单性(3)补充介绍两种理论:特征捆绑理论与拓扑知觉理论(学科前沿性知识)(4)现象解释(知识运用) 当我们写完一篇作文,进行文字校对时,为何难以发现错别字?3、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自己看书,提出难理解之处,不讲) (1)以过去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进行命名,划入某一类别,对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 (2)知觉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过程,最后作了合理的解释。(尤其是针对不熟悉的事物不可能图形)(3)意义(略讲)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4、知觉的恒常性 (一)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 通过生活实例:(1)如教室里的门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你认为其形状有何变化?(2)老师从教室前走到教室后,其高矮有何变化?(距离的变化)(3)家里的家具有不同色光下的照射下,其颜色有何变化?让学生从上述例子的回答中归纳总结出知觉恒常性的概念,理解此概念的三个关键点:客观条件;一定范围内;知觉映象。(二)知觉恒常性的种类(视觉范围内) (1)、形状恒常性角度(2)、大小恒常性距离 难点:(1)通过生活实例进行感知;(2)大小恒常性的演示实验(3)激活光学成像知识; (4)知识经验的影响(经典例子就是刚果的俾格米人因居住在热带森林中,从未离开过,没有见过开阔的视野,当一次离开森林来以一片高原时,看见远处的一群水牛时惊奇地问:“那些是什么虫子?”当告诉他是水牛时,他说不要说傻话,尽管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凝视着,说“这是什么水牛这么小。?当越走越近,”这些虫子“变得越来越大时,他感到不可理解,说这些不是真正的水牛。大小常性演示实验演示实验 把你的手臂伸直地抬起在你的面前,用眼睛盯着它,并把你的手靠近然后又离开你的脸,这样连续几次。尽管你在看见你的手时,其网像较小,但是可能体也没觉察出在你的手在运动时,其大小有什么变化。现在,先把左手食指放在你眼前可以看得见的20厘米处,仔细凝视着它。然后,再把你的右手放在他的后面,眼睛仍然盯着食指尖,而右手则分别作朝着和背着你的脸的方向运动。你不仅不能让你的视线离开你的食指,而且还要设法留心,你的手在靠近你和远离时的像。在这种场合的一瞬间,你就会突然发现,你的手大小发生了变化。当你伸直手臂时,你会觉察出它变小了,而当你把手靠近脸时,它却变大了。这简单的演示能让你体会到网膜像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一般来说,当我们正在注意某一物体时,由于随距离不同的网膜像的大小的变化并未被觉察到,这样,大小常性的机制就显示出来了。( 3)、明度恒常性照明条件(前面讲感觉时已奠定了基础:物理学知识)(4)、颜色恒常性色光照明条件说明:因知觉恒常性的概念已讲,了解其种类就比较简单,因此,此部分让学生自已看书,获得初步印象,找出自己不懂的部分。估计难于理解的是大小恒常性。通过上述三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以突破难点。(三)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视觉线索的含义:参照物 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熟悉性、图形对比、情绪与需要等)(四)知觉恒常性的意义-重在进行前沿性知识的介绍 通过介绍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人目前有了“视觉”,有了“听觉”,但不具有知觉的恒常性,如何将人与动物知觉恒常性赋予机器人,以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正是认知心理学家努力的方向。目的意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四)小结引导学生回顾完本节课学习内容后,特别强调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注重培养将理论知识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意识与能力;及时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系统化与层次化;对学习后的经验与教训要进行反思,以提高元认知能力。(五)知识拓展,拓宽视野(相当作业布置)此部分通过目击者证言对法官叛案的影响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心理与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可激起学生新的认知冲突,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心理学与人生72:眼见为实?(我们真能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吗)在法庭上,目击者的证言对于证明被告有罪或无罪是很重要的。当目击者说“这是我亲眼所见”时,会对审判者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击者的证言经常是错的,而审判者则会被那些自信的证人和“肯定性”的证言所误导。事实上,不少人就是因为目击者的错误而被冤判的。在一个典型的案例中,一位警官作证说,他看见被告在门廊处向受害者开枪,当时他与被告和受害者之间的距离约40米远。心理学家的实际测量结果显示,在这一距离条件下,门廊上昏暗的灯光比一支蜡烛光亮的15还要弱,目击者根本不可能看清谁是谁。现在,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正在逐步使律师、法官和警官们相信,目击者的证言难免会有错误。六、板书设计说课的第四板块是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主要采用图解式板书,目的就是对所学知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让知识系统化与层次化,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迅速记住知识,更有利于日后对知识的提取,引导学生掌握这一学习策略。总之一句话,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对学法的指导;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注重思维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领导与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