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主观题评分细则.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31826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主观题评分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主观题评分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主观题评分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校联盟十一月质监考试主观题评分细则(语文)1.A【解析】A 或必不分。“城市的其他功能会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消失”错,应为“城市的其他功能可能会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消失”。(3分)2.D【解析】最后论述“城市需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的理由。(3分)3.D【解析】依据原文“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的保存”可以让人了解历史的另一面,“满足精神生活要求不断提高的居民对国家和城市记忆的需求”说法过于绝对。(3分)4.B【解析】赞:帮助。(3分)5.D【解析】写“太祖”。记录他的作战经历。写他的部属死战。(3分)6.B【解析】B 原文有“徐解去”,对方不知道俞通海已被重伤,主动退兵,而不是被击退。(3分)7.(1)俞通海跟从(太祖)攻克宁国,攻下水阳,乘机用水军平定太湖,在马迹山收降张士诚守将,停船于胥口。(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 “下”“因”“略”“舣”每译对一处给1分)(5分)(2)陈友谅不敢出来,停在湖中一个月,粮食用尽,率军突围逃走,最终战败而死。(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 “居”“食”“走”“竟”每译对一处给1分)(5分)【参考译文】俞通海,字碧泉,他的先祖是濠人。他的父亲俞廷玉迁徙到巢。元代末年,盗匪起于汝、颍。俞廷玉父子同赵普胜、廖永安等在巢湖结寨,水军有千艘战舰,多次被庐州左君弼围困,派俞通海从小道归降太祖。太祖正驻军和阳,谋划渡长江,没有船只。俞通海到,太祖大喜说:“天助我也!”亲自前往安抚来归的军队。俞通海为人沉着刚毅,治军严明而有恩德,士卒乐意为他所用。巢湖各将都擅长水战,而俞通海是最好的。跟从攻克宁国,攻下水阳,乘机用水军平定太湖,在马迹山收降张士诚守将,停船于胥口。吕珍军队突然来到,诸将想退。俞通海说:“不可以,敌多我少,退军则实情暴露,不如攻击敌人。”于是率先奋力拼搏,箭如雨下,俞通海右眼中箭,不能作战,命令部下兵士披上自己的战袍督军作战。敌军当成俞通海,不敢逼近,慢慢散去。从此一只眼睛失明。陈友谅大举围攻南昌,俞通海跟从太祖攻击敌人。在康郎山相遇,因为船小不能仰攻大船,太祖军奋力作战差点支持不住。俞通海乘风放火焚烧敌船二十多艘,敌军稍稍受挫。太祖船搁浅,陈友谅猛将张定边径直向前攻打太祖的船。常遇春射中张定边,俞通海飞舸前来援救,船飞速驰来,带动湖水急涌而至,太祖的船得以脱险。而俞通海的船又被敌方巨舰压住,兵士都用头抵住敌舰,头盔全裂,才勉强脱险。第二天再战,俞通海偕同廖永忠等把七艘船装上火药进击敌舰,焚烧敌船数百艘。过了两天,又派六艘战船深入敌阵。敌军联合大舰奋力抗拒。太祖登上舵楼观望,很久没有看到什么,猜想已经覆没。过了一会儿,六艘船环绕敌舰出现,飘飘摇摇如游龙。军士欢呼,勇气猛增百倍,作战更奋力。陈友谅兵大败。太祖军队驻扎在左蠡,俞通海进言:“湖有浅滩,船难以回旋。不如入长江,占据敌军上游。他们的船进入,就一举擒获。”于是移军出湖,在水边和陆地构建栅栏。陈友谅不敢出来,停在湖中一个月,粮食用尽,率军突围逃走,最终战败而死。这场战役,俞通海功绩最多。军队回京,赐予良田金帛。跟从徐达平定安丰,又跟从攻克湖州,攻取太仓,秋毫无犯,百姓欢悦。围攻平江,大战灭渡桥,直捣桃花坞,中流箭,伤很重,回金陵。太祖驾临他的府第,问道:“平章知道我来探问伤情了吗?”俞通海不能说话。太祖挥泪而出。第二天死,时年三十八岁。太祖哭吊非常悲哀,随从的官员卫士都感动流泪。8.(1)这首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分) (2)“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原以为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声音,但老友在远方不可能来,那么这会是谁呢?突然明白原来是风铃的声音。(2分)作者这里用笔极为巧妙,看似误听,实则写对老友的思念之情。(1分)细则:写出“思念、想念、思念故人”等给1分。 解释诗句含意2分,略加解释且正确的给1分,作用概括分析2分。9.(1)雨声、风声、更鼓声、檐铃声、彩角声、马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2分)(2)按时间顺序进行描写,从夜晚到黎明,描写这些秋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例如由铃声想到环佩之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例如写蛩声诉愁,分愁与雁。(4分,每答对一点给2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2)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3)樯橹灰飞烟灭 一尊还酹江月11.(1)选B得3分,选D得2分,选C得1分,选 A、E不得分。 A “阻止”一词运用不当,只是“谆谆告诫”。C 还因为牛雕做得很逼真及女店主关于图腾的话。E “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充满神秘的色彩”无中生有。(5分) (2)冷静理智,不轻易受骗。 当我和所有大惊小怪的旅游者一样忙着购买珍珠链、夜光螺之类的纪念品时,小D对此不屑一顾,并谆谆告诫这些东西多半是假冒伪劣的。有眼光,能够清楚地认识事物。对我想购买的所谓象骨牛雕,一眼就识破。做事执着,对发现的问题穷追不舍,非弄明白不可。例如对我买的所谓牛雕,摔了两次,终于查出真相。(6分,三个要点,每点2分) (3)当小D要摔我的牛雕时,我心中不满。当她第一次把牛雕摔在地上时,我心痛万分。当她第二次把牛雕摔在地上,并且摔得粉碎时,我恼怒不已。当我知道牛雕真的是假的时,我怅然不语。(6分,四个要点,每点1分,全部答出得6分)(4)示例一:无需有什么道德底线的限制。因为旅游时适当购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多时候购买者心里清楚这是一些假货,购买这些商品只是留作纪念,花较少的钱买到一些纪念品,有纪念意义即可。所以商家即使造假也无需有什么道德底线上的限制。 示例二:需有道德底线的限制。商品造假,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欺骗消费者的感情,也会使商家自己失去信誉。一些小的纪念品本身无太大价值,可适当造假, 但若涉及人身安全及精神层面的物品,是绝对不能造假的。因此说有些商品的造假是需有道德底线的限制的。(8分,观点明确1分,分析入情入理得7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2.(1)选C得3分,选E得2分,选B得1分,选A、D不得分。A “王鹤鸣先生认同了记者的观点,并对此进行了阐述”有误,王先生并没有对清明节问题发表看法。B “中华民族最重视修家谱”于文无据。D “在台湾修家谱热潮的影响下”表述不当,文中无此意。(5分)(2)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修家谱的传统发展得最完整、最系统、最成熟。 中国人修家谱的历史悠久,自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开始就有了原始形态的家谱。 中国人修家谱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修谱的意识始终很强烈。(6分,三个要点,每点2分)(3)教授是知识分子,比一般人有影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举身在海外的华人的例子,更能代表全球华人。 举海外教授的例子,便于反映家谱在全球华人世界中的“热度”,从而有力地说明全球华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6分,三个要点,每点2分)(4)有意义。通过修家谱,可以重温家族的历史和记忆,促进社会和谐。通过修家谱,人们可以明确自己的血缘关系,明确家族的来龙去脉,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知道与族人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促进宗族内部的亲和,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家谱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家谱的文化习俗,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优良文化传统。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海峡两岸人民和海外华人对同宗共祖的血脉的追寻和认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通过修家谱,可以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对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有推动作用。(8分,四个要点,每点2分)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得分)13.B【解析】B 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该成语不能带宾语,所以使用错误。A 出乖露丑:指在人前出丑。C 另起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D 明珠暗投: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3分)14.A【解析】B “训练”与“精良”搭配不当。 C “否则”与“目标太多”语义重复。 D 成分残缺,应为“许多教育界人士对有的网站推出帮助学生完成作业的服务非常愤慨”。(3分)15.A【解析】由第一句介绍马远的山水画具有善于概括、剪裁的特点可知,紧承其后的应是说明马远在山水画中对山、对水的处理,所以第一处应填。接着由其画面简练的特点引出马远的山水画善留白,可知第二处应填。其他四处以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为例来说明其中“空白”的艺术效果,特别注意横线处的两个逗号,然后可确定后四处应填。(3分)16需要赋予这个节日更坚实的人文内核 让国庆更能凝聚起全民共识、培养出国家意识细则:需要赋予这个节日更坚实的人文内核(3分)得分关键:节日的人文内核让国庆更能凝聚起全民共识、培养出国家意识(3分)得分关键:全民共识、国家意识说明:虽然补写语句也能通顺,但与关键得分点无关,不得分。17一个不懂语、数、英却无忧无虑的孩子与一个压力重重却语、数、英很棒的孩子,到底谁更快乐?几岁的孩子,本应是那无忧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歌唱,为何非要给他们套上重重的枷锁呢?(揭示漫画寓意指向给2分,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给2分,表达合理准确给1分)(5分)18【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由四则外国名言组成的,读懂材料是审题立意的关键。综合分析这四则材料,考生不难看出,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赫尔巴特的“冒犯别人的人从不原谅别人”是从对待别人的角度来讲的,苏格拉底的“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是从对待自己的过错的角度来讲的,卡托的“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和弗莱的“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讲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宽恕自己是万过之源;要宽以待人;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写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写记叙文时,选材老旧,语言干瘪,缺少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等,往往写成了流水账。(2)写议论文时,选材狭窄,论证手法单一。(60分)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文采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深意细则:1内容等级评分以题意、中心、内容为重点,综合入等量分。在此基础上,参照思想、感情两项在等内浮动。2表达等级评分以文体、语言为重点,综合入等量分。在此基础上,参照结构、书写两项,在等内上下浮动。3发展等级评分,分解为四项16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可根据其中若干突出点评分,可参照“基础等级”打分结果适当量分。说明:缺标题者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诗歌按行计算。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标点错误3-5处扣1分,错6处以上扣2分。主体已写出,只是没有结尾的作文,仍按基础等级标准评分,也不影响发展等级评分;主体未写出或300字以内的(不包括300字)作文,在10分及以下给分。凡是与材料的内容含意没有任何联系的作文可视为“文不对题”,此类作文在10分及以下给分。 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