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2662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案教学目标l 知识目标:1. 使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2掌握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的书写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3常识性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池l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总结方法。2. 培养观察能力。3.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l 德育目标:增强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教学重点、难点l 重点:原电池的化学原理。l 难点:原电池装置的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探究法 实验观察思考讨论总结教学用品铜片、锌片、碳棒、稀硫酸、乙醇、电流计、检流计、导线、烧杯、桔子、干电池等教学过程设计【引入】 水果电池(橙子) 对比干电池连接检流计。 这说明我们刚才的装置就相当于一个小电池,为什么橙子和金属片能组成一个小电池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原电池的世界。【板书】 第四节 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ZnZn CBADCu稀硫酸 稀硫酸 稀硫酸 稀硫酸Zn CuCu【投影】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的提示,完成这几组实验:【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提问】 解释 A.B.C的现象。【引导】 A.B.C的现象我们容易理解, D 实验中,我们看到铜片上有气泡存在。说明 H 得到了电子,那么,H 得到的电子从哪里来?是铜提供的吗?【回答】 电子不是铜提供的,铜是氢后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置换氢气。所以 H+ 得到的电子,不是来自铜,只能来自锌。【设问】 锌传递电子是通过溶液还是导线呢?【讲述】 比较C、D,可以知道电子不是从溶液中传递的,只能是沿着导线传递给铜的。【过渡】 这只是我们的推断,大家能想办法印证它吗?【引导】 电流计。【学生活动】分组实验 【设问】 大家一起告诉我,我们的推断正确吗?【引导】 实验印证了我们的推断,从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我们可以知道装置中产生了电流,从物理学上我们已经知道,电流的产生都是由于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了电能,这个装置把锌和硫酸反应的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象这样能够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们称之为原电池。【投影】 原电池概念【板书】 一.原电池: 1概念 【设问】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是不是任何化学反应的能量都能转化成电能呢?不是。确切地说,原电池是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引导】 现在我们来分析原电池装置,电池都有两个电极,分别是什么呢?【回答】 正极和负极。【引导】 物理上两极的规定和电子流向之间有什么关系?【回答】 电子流出的一极称为负极,电子流入的极称为正极【投影】 负极:电子流出的极 正极:电子流入的极【引导】那刚才的原电池两极谁正谁负呢?【回答】 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设问】 负极流出的电子是由锌失去的,那负极的锌失去电子发生了什么反应?【回答】 负极-氧化反应【设问】 那么正极上H得到电子发生了什么反应?【回答】 正极-还原反应【讲述】我们也根据这些过程来判断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从电子流向的角度判断:电子流出的是负极,电子流入的是正极。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其实这些判断方法我们依据的都是两极上的这两个反应对原电池,这种表示两个电极上电子得失过程的式子称为电极反应式。【投影】 电极反应 负极:Zn 2e Zn2 (氧化反应)正极: 2H+ + 2e H2(还原反应)【讲述】 这两个电极反应的总结果就是锌和H+的氧化还原反应【投影】 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Zn 2H+ = Zn 2 H2【讲述】 把锌片直接放入稀硫酸中,就是发生了该反应,在这个铜锌原电池中发生的依然是该反应,不同的是,现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两个电极上发生,这就将电子的直接传递转化为沿导线的定向传递,从而形成了电流,所以说原电池是把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过渡】 下面我们来看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动画模拟【投影】 原电池动画。【设疑】 在溶液中这个导电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呢?【分析】 在溶液中,SO42-移向负极,Zn 2和 H+ 移向正极,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传导电流,构成回路,这就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那这个装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进行这样的转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ZnGGGCuZnGZnZnCZnZnCuCu稀硫酸 稀硫酸 乙醇 稀硫酸A B C D【投影】请各组按屏幕提示完成屏幕上的实验。【实验探究】 实验 分组: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提问】 哪几个装置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回答】【过渡】 B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装置,说明构成了一个原电池,A、C、D装置中不能产生电流,说明没有构成原电池,下面我们通过和刚才的铜锌原电池装置比较,来分析原因。【讲述】从A、B知道,从电极材料来说,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可以都是金属,但不能是两种相同的金属;也可以是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但如果是非金属的话,非金属应该具备什么性质导电性。投影。由C知道,当溶液是非电解质溶液时,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所以从溶液性质来说,溶液必须是电解质溶液。具备了这两点就行了吗?从D可以看出,决非如此,如果电解质溶液不相通,不能构成回路,还是无法形成。所以从电路的连接来说,这些材料之间必须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投影小结】*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非金属导体)做电极,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碳棒)为正极2两个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个电极用导线相连构成闭合回路。【强调】原电池必须要依据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形成。【投影练习】 1.下列各种情况是否形成了原电池?AgFeAAlMgACuZnGCuZnO4溶液CuCGH2SO4溶液 盐酸溶液 CuSO4溶液CCl4溶液 盐酸溶液 盐酸溶液A B CC Cu Cu Zn Fe Ag Zn Cu Mg Al 含杂质的Fe片 D E F 【投影练习】 2.材料_格林太太的怪病。【设问】 现在大家能否解释,课前我们将橙子和金属片连接检流计后,指针会偏转?【学生回答】 略【过渡】 我们看到的水果电池是原电池原理的简单应用,理论上说,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有电子得失,根据这一点,科学家们利用许多廉价、高能的原料,制成了各种化学电源,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投影】 常见的化学电源。【投影】 干电池剖面图【讲述】 常见的锌锰电池,中央是石墨棒,作正极;石墨周围是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裹在纸作的隔膜内,隔膜外是糊状的氯化铵,作电解质溶液,最外面是锌筒制成的电池壳,作负极。【投影】 工作原理 总反应式:2MnO2+2NH4+Zn=Mn2O3+2NH3+H2O+Zn2+【设问】 根据这个反应,请判断一下它的正负极?【讲述】 负极上锌失去电子,正极上是二氧化锰得到电子。【过渡】 我们再来认识其它几种常见电源【投影】 图片【讲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使用的电池越来越多,它们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烦恼,废电池中多种重金属和酸、碱等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危害很大,随意丢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在生活中不但要注意自己不随意乱丢,而且还要向身边的人进行宣传。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常说垃圾都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废电池中的有色金属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够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而且可以节约利用资源。【投影小结】一、原电池能量转化化学能电能电极材料可以是1两种不同的金属。2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电极的确定与电极材料有关。负极:电子流出的极。正极:电子流入的极。电极反应(工作原理)负极:Fe 2e Fe2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2H+ + 2e H2 发生还原反应构成条件1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作电极;2 电极插入相通的电解质溶液中;3 两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的回路。电流与电子的方向电子:负极正极电流:正极负极二、化学电源【作业】 1. 课后习题 一、 三、1 ZnZnCCADBCuZn2. 研究性学习课题:调查我们常用电池的种类以及废电池产生的影响(备注:需要资料的话,大家可以通过网络或其它条件搜集资料。)课后反思:板书设计:第四节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原电池 1概念 2工作原理 3构成条件二、化学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