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2652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中方中兴学校 周春娟今天,我将与大家交流的是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方面与大家交谈。 第一方面说课标 总目标: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能说普通话,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方面(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420个字,会写26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阅读方面(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3)能阅读肤浅的课文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话方面: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口语交际方面: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流,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方面说教材。一、教材的编写思路1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需要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统一,在使学生获得语文基本素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使他们热爱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精华。同时,指导学生正确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拓展思维,使他们具备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和运用现代技术收集与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3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育理念。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综合应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教材要体现开放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同时,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弹性,为学生留下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5教学内容的编排注意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并加强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二、教材的特点1人文性。注意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增强了人文内涵。教材选文新颖,贴近学生生活,有较强的人文性、思想性,符合现代社会培养人的需要,有利于对学生民族优秀文化和多样文化的熏陶;注意儿童年龄特点,教材的呈现方式有较强的亲和力,注意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2综合性。遵循母语教育规律,突出“综合识字,早期阅读,自主实践,和谐发展”教材特色,以专题组元,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发展目标的整合;加强语文实践,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了说话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3自主性。教材从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努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力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如,每单元都设计了图文并茂,富有情感的单元导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后思考与练习、词语花篮、百花园的栏目、“泡泡框”学习小伙伴的提示,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感悟、积累。4开放性。练习形式的设计,尽量留给师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主动学习的空间、展示个性的空间;加强课内外的沟通与联系,引导学生积极用各种方法从生活中增识汉字;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如通过“采集本”活动,启发学生通过课内外多种渠道主动积累好词佳句。三、本册教学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能用各种方法主动识字,增识常用汉字420个,要求会写260个。低段4册教材累计认识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4.阅读浅近的儿童读物,感受阅读的乐趣,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积累自己感兴趣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第一学段的要求。5.认识常见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6.培养写话兴趣,乐于把自己观察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7.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讲小故事,讲述简单的见闻。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愿意与别人交流,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8.热心参加各种活动,观察周围事物,就感兴趣内容提出问题,搜集材料,和同学讨论,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四、教材的结构、内容及教学提示本册教科书包括33篇阅读课文、3篇识字课文和8个“语文百花园”。课文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以专题组成8个单元。每单元均以导语情境图开头;接着是45篇课文,这些课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后安排一个“语文百花园”,有的单元在“语文百花园”前插入一次识字课。教材后附有生字表(一)和生字表(二)。(一)关于课文和阅读教学1关于课文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80以上。选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进行情感和文化的熏陶。如春天在哪里笋芽儿有趣的作业和古诗咏柳小池教育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保护环境的意识;程门立雪曹冲称象岩石书自己试一试以爱学习,学会学习,培养创造精神为主题;雨后假如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等课文,反映了健康、快乐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关注他人;激光的话能干的钟点工听诊器的由来鲁班造伞等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科学的奥秘;小鹿的减法爱发脾气的孩子我能行再来一次我是最弱小的吗掌声等课文,渗透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以及培养在现代社会中待人处事、与人交往的道德观念和能力;刘胡兰回祖国去家快乐的节日可爱的西沙群岛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祖国,培养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晏子劝齐王诺亚方舟三借芭蕉扇通过阅读中外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让学生接触我国民族优秀文化和外国多样文化;三借芭蕉扇是选自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分上下两篇,为本套教材特有的系列课文,让学生从小接触文学名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提升文化品位。每单元的开头都以学习伙伴的口吻编写了单元导语,配上活泼的画面。导语和配图提示了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探究、展开想象、合作交流。课文后在横线框中列出本课出现的要求会认的字。每篇课文后编有课后练习34题。第一项是朗读、默读和背诵的要求;第二项是对阅读感悟的提示,意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象,搜集资料,拓宽视野,激发创造意识;有的课文在第三项安排了词句的练习;最后一项是写字,在田字格中列出了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提供描红和临写的位置。大部分课文后还附有“词语花篮”,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丰富词汇。本册结合阅读教学还编排了少量的“学习链接”栏目,内容是和课文有关的一些小资料,意在启发学生积极探究,搜集资料,扩大视野。2关于阅读教学二年级下学期的阅读教学,仍要坚持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要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要注意教学的层次性,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再指导读出语气,读出适当的停顿,读出对句子的初步理解;最后才要求读出感情。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默读课文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进入中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要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在读中探究、感悟,从中受到人文熏陶,丰富精神世界。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享受审美乐趣。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广泛阅读,学习查找、收集资料。还应鼓励学生选择其他课外读物,并经常组织交流,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二)关于识字写字本册识字写字的编排仍贯彻识写分步,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会认的字420个,在生字表(一)中逐课标明;要求会写的字260个,在生字表(二)中逐课标明。生字的教学有的结合阅读进行,有的在专设的识字课教学。本册共有3个专设的识字课,分别安排在第二、四、六单元。通过识字课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规律的汉字,并对低段的汉字学习进行总结和提高。识字教学要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识字教学的要求。对于生字表列出的要求认识的字,可灵活对待。大量阅读是学生增识汉字的重要途径,不同的学生个体,由于感知特点和学习方法的不同,课外接触到的具体的汉字不同,识字的效果是有区别的。所以,只要学生的识字量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会认哪些字,允许有个性差异。测查识字量时,生字表以外的字学生会识的,也应算在识字量中。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汉字的自主性、积极性,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认知规律。识字教学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继承我国识字教学的优秀传统,吸收各种识字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能力和良好习惯。(三)关于“语文百花园”本册“语文百花园”安排了字词句练习、读读背背、能说会道(口语交际)、写话、我的采集本和语文大课堂(综合性学习)等栏目。1.字词句方面。安排了查字典、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偏旁组字等。要引导学生从字的音形义等方面进行整理复习,掌握识字方法,鼓励学生拓展识字;安排读一读、比一比、连一连、说一说、填一填等词语和句子的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扩展词汇,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2.读读背背。安排了读背浅近的古诗、儿童诗、谚语、寓言、小故事、短文等,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阅读能力,增加文化底蕴,陶冶情操。教学中对不同的内容,要区别对待,诗歌、谚语重在朗读,熟读成诵;有的短文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思考。3.能说会道。以口语交际为主要任务。口语交际的话题有的选自儿童喜欢的童话故事,如聪明的小羊帮助小白兔过河;有的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如我的小制作道歉夸夸自己等。这些内容便于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并给学生留出了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儿童创新意识。教学中要注意挖掘课程资源,创设情景,引发儿童口头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可通过锻炼提示、评价、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的要求,锻炼表达、倾听、应对的能力,养成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良好习惯。4.写话。为了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儿童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本册在语文百花园安排了3次“说话写话”练习,从说到写,说写结合。从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入手,激发写话兴趣,鼓励自由表达。另外,在阅读教学中安排了小练笔(1次),结合口语交际和语文大课堂安排了写话练习5次。为了提高学生生活中应用语文的能力,教材特安排了一次应用文写话练习学写留言条。写话教学要尊重学生主体,因势利导。重在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写话的兴趣,并乐于运用自己学到的词语。不刻意追求篇幅和形式。口语交际和语文大课堂安排的写话练习,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没有时间可以不写。5.我的采集本。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丰富语言积累的一种方式。本册延续前三册的做法,在“语文百花园”中安排了“我的采集本”栏目,组织学生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诗歌、短文、小知识等。“采集本”活动和课后的“词语花篮”“学习链接”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仅是为了扩展知识,丰富积累,更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树立从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要对学生的采集作业多鼓励,及时组织交流,探索一些方法,培养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6.语文大课堂。设置这个栏目的意图在于加强综合性学习。本册在前三册的基础上又安排了3次语文大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春天”展示会庆祝“六一”联欢会和采集本里学问大。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开展阅读活动,搜集资料,并用口头和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五、注意事项1识字教学提倡多种方法,从多种途径学习汉字。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鼓励学生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阅读教学,创造机会增加生字的复现次数;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课外阅读,在大量阅读中实现识字量的扩大。对学生识字的要求,要处理好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既要允许个别差异,异步前进,又要加强重点指导,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2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文的人文内涵和文章特点。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又要注意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对价值观的正确引导。3口语交际教学,要重视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和参与交流的欲望。要突出口语交际双向互动的特点,留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不但要注意提高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还要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交流的态度,养成大方、有礼貌地与人交往的良好习惯。4要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努力开发语文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要积极开展语文学习评价的改革。要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增强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反馈功能,明确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注意评价目标的全面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要重视过程性评价。 第三方面说建议。 教学建议:(1) 要注意把握同组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备课、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真正发挥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学效果,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随时挖掘和运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不要拘泥于教材,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2) 识字和写字方面: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420个生字,这是下限,应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文以外的渠道,增加识字量。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规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阅读方面: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生对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对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无意义,无价值的问题。二要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题,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阅读的感受。(4)口语交际教学方面:在教学时,应重视情景的创设,通过多种 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 形成有效的师 生、生生互动。 评价建议: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实施评价,应注意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本学段目标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1)识字与写字的评价: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识字的能力,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2)阅读的评价: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评价学生朗读课文,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默读,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考察,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3)口语交际的评价: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4)写话的评价:写话评价要根据本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写话水平的发展,重视对写话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话的兴趣,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予以鼓励。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文本中的插图,文字介绍,以及报刊网络等,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着巨大的帮助。(2)自然资源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比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观察春天的变化,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增进了与自然的融洽,也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3)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的阅览室,走廊文化以及校园文化,这都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语文素养的课程资源。(4)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借助于网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 实践证明,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