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24514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选择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A. 分歧(fn q)温馨(wn xn)憔悴(qio cu)瘫痪(tn hun)豌豆(wn du)B. 逮捕(di b)怦怦(png png)脸颊(lin ji)攥紧(zunjn)菡萏(hndn)C. 祷告(dogo)攲斜(q xi)荫蔽(yn b)徘徊(pi hui)罗摩衍(yn那D. 雪骤(xu zhu)黑痣(hi zhi)褪色(tus)纠纷(ji fn)焚香(fn xing)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水波粼粼 翻来覆去 诀别 烂漫 泼泼洒洒B. 形影不离 满不在乎 无可挽回 遮避C.各得其所 一霎时 嫩芽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D不可抗拒 自作主张 繁杂 姊妹 榆钱3.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地生活,(比喻)B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反问)C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比喻)D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啊!(排比)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C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5.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6.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就行了。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1.答案:。7.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示例: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称别人住处叫“”,称自己住处叫“”陪伴朋友用“”,中途先走说“”看望别人用“”,宾客到来用“”8.诗词默写: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 ,青山郭外斜。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曲径通幽处, 。 ,潭影空人心。我寄愁心与明月,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何当共剪西窗烛, 。9.选出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散步以一家三代散步为背景,用“分歧”作为情节的拓展点,用我“背母亲“妻背儿子”象征一代接一代的历史传承。B.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该文以“看花”为线索展开叙事和议论,以我的灰心丧气、任性无理,母亲的委曲求全,溘然长逝,两相对比,衬托了母爱的伟大,也流露出了忏悔的意味。C.羚羊木雕文中写妈妈追查、逼迫,再写爸爸讲出一片理由,表明了父母的教育是正确的,不应该送同学贵重的礼物。D.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作者刘义庆,是宋朝文学家。二、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9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有不正确的一组:( )A. 期(约定)日中 (中午) 至 (到) 去(离开)B乃 (才) 戏 (嬉戏)委( 丢下舍弃 ) 则(就)C信(守信)惭(惭愧)引(拉) 顾(照顾)10. 翻译句子(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 文章理解:本文中元方从 和 两个方面反驳父亲的友人,具体表述是 和 。12、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D、由陈元方的行为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二)课外文言文: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谴:谴责,责备。任:承担责任。13.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0.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现代文阅读:(一)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苗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跟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走,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第自然段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根据是什么? 2.“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本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分别是什么? 3.文中加线的三个句子反复写母亲“悄悄地”“出去”“进来”,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文章结尾描写“我”观赏烂漫的菊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真的懂了吗?为什么?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 兄 弟 郑小玲 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哥,福生是弟。春旺不大喜欢福生,因为他一直觉得爹娘偏心,对福生好。小时候村里家家都不宽裕,偶尔有了好吃的,爹娘总是由着福生吃,还反复对春旺说:“你是哥,多让着弟弟。”春旺二十岁的时候,爹娘叫他把福生带去打工,春旺心里不情愿,可拗不过爹娘,还是把福生带了出来,不过春旺告诉福生,自己所在的城东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绍到了城西工地,那个工地有他们村里的大牛。春旺让福生有事找大牛,别往自己的工地跑。大半年了,兄弟俩就见了两次面,每次见面福生总告诉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让春旺不要担心。中秋节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儿多,没有放假,但发了月饼,一共四个,四个品种。春旺拿起一个最贵的肉馅儿月饼,喜滋滋的。他闻了闻,口水差点儿流出来。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这个月饼。因为吃的快,他没吃出月饼的滋味,只是觉得特别好吃。春旺想自己是哥,过节还是该去看看福生。吃过晚饭,春旺就出了工棚。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见福生,得带月饼,就一个就行。春旺挑了一个最便宜的椒盐月饼,然后往城西走去。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春旺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春旺说:“爹娘也在看月亮吧?”福生说:“肯定在看!他们肯定很想我们!”春旺说:“吃月饼吧。”福生说:“好,吃月饼吧。”春旺随口问:“好吃吗?”福生说:“好吃。”福生也问:“哥,好吃吗?”春旺说:“好吃,真好吃!”春旺这回可吃出味儿了,他吃得很香。他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也吃的很香,不免尴尬地笑了一下。春旺等福生吃完月饼就说:“回去吧,太累了,明天还得干活。”福生点头说:“回吧,明天还得干活呢!”三天后,大牛来找春旺,说要跟他借点钱,给他上大学的儿子买电脑。尽管春旺不情愿,可是自己才发了工资,况且大牛是村里人,不借说不过去,只得把工资借给了大牛。大牛接过钱,兴奋地说:“太谢谢了!我知道你们哥俩都是好人!前几天中秋,公司什么都没发,福生去超市花十块钱买了两个肉馅儿的月饼,非要送我一个。”春旺听得愣住了。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边,捂着脸留下了眼泪两天后,福生进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进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床挨着春旺的床。睡觉,两人顶着头,挨得很近很近。(选自中学时代2011年第4期,有删改)1.哪件事使春旺对福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 2.春旺把福生介绍到城西工地,这对下面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结合具体情节回答。(3分) 3.根据具体情景,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兄弟吃月饼时,为什么福生总附和着春旺说话?(2分) (2)春旺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吃得很香,为什么会“尴尬”?(2分) 4.分别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4分) (春旺)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那两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5.请展开想像,根据要求填空。(3分)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1) 。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2) 地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3) 。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要求:(1)填写一个描写福生动作的句子;(2)填写一个描写福生神态的词语;(3)填写一个描写春旺心理活动的短语。作文:新学期的二三事 新的学期,带给我们许多新的感觉,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了一些新鲜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的让你欣慰,有的让你苦恼,有的让你产生新奇的快感,有的让你激动不已。请把你生活中的这些真实的生活记录下来。汇成你思想的激流,在成长的原野里铸就思想的丰碑。 要求:书写工整,不工整的扣15分。 记叙的事件要求完整,语言流畅,尽量不出错别字。 在字里行间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内心想法,让感情得以充沛的流淌。 字数在600字以上,标点符号运用正确。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