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讲稿-静态分析方法.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21216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讲稿-静态分析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统计学讲稿-静态分析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统计学讲稿-静态分析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静态分析方法经过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将大量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可以得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为了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特征及其规律性,有必要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第一节 总量指标一、 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1、 总量指标的概念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绝对数(故又称统计绝对数或绝对指标)总量指标的特点:统计汇总的结果,其数值随总体范围的增减而增减。2、 总量指标的作用(1) 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2) 是编制计划、实行经济管理的主要依据(3) 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二、 总量指标的种类1、按反映现象总体的内容分:单位总量:总体内总体单位的总数标志总量:总体内各单位某种标志值的总和注意: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总体内,单位总量只有一个,标志总量可以有多个。2、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状态分时期指标: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数量的指标。特点:其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关,可以累加(累加结果有统计意义),其资料通过经常性调查取得;时点指标:在某一时刻(瞬间)上总数量的指标。特点:其数值与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不能累加(累加结果没有统计意义),其资料通过一次性调查完成。3、 按计量单位不同分实物指标: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物理属性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特点和局限性:62价值指标: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特点和局限性:62劳动量指标:以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特点和局限性:62第二节 相对指标问题的提出一、 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1、 相对指标的概念: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数值对比所得到的抽象的比值。故又称统计相对数。2、 相对指标的作用(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对水平和联系程度(2)提供了现象之间的比较基础(3)是宏观管理和考评企业经济活动效果的重要工具二、 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1、 有名数:又称复名数(强度相对指标使用)。2、 无名数(1)倍数和系数: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来计算的相对数。(2)成数: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来计算的相对数。(3)百分数、百分点、千分数百分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来计算的相对数。(4)番数:A / B=2n ,则n为番数。当n为2时,则A在B的基础上翻二番。三、 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名称概念计算公式意义特点备注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之比(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数)*100%表明实际完成计划的程度,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公式中的分子、分母不能互换,分子、分母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两者的含义、计算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和空间范围必须一致结构相对指标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之比(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总体总数值)*100%表明总体内部的构成情况,说明各部分在总体中的地位。各部分比重之和为1比例相对指标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指标数值之比(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100%分析总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分子、分母可以互换比较相对指标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之比( 某一现象指标数值/同期另一同类现象指标数值)*100%反映同一时间、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差异程度分子、分母可以互换。强度相对指标同一时期两个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某一总量指标/另一质异但有联系的总量指标)*100%用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分子、分母可以互换。指标数值可以有名数或无名数表示。具有平均之意,但和平均指标有本质区别。动态相对指标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之比。(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0%说明现象的发展变化。分子、分母是确定的。四、 计划执行进度的检查(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 短期计划计划执行进度指标=(检查时已完成数/全期计划数)*100%2、 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1)累计法:如果计划任务数是以计划期内各年的总和规定的,则用此法。包括基本建设投资、造林面积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计划期内累计实际完成数/计划期规定的累计计划数)*100%(2)水平法:计划任务数是以计划期末年应达到的水平规定的,则用此法。包括产品产量、产品销售额、工业总产值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计划期末年实际达到的水平/计划期末年计划应达到的水平)*100%(3)累计法、水平法计算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通过习题3讨论 )第三节 平均指标一、 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1、 提出平均指标的意义:在社会经济现象的同质总体中,每一个总体单位的标志值各异。但是其差值在一定范围之内,故可以利用一定的量来代表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一般水平。2、 平均指标的概念:反映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3、 平均指标的特点(1) 把数量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差异抽象化,它异于各个单位的具体水平,但又反映了这些单位的一般水平;(2) 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4、 平均指标的作用(1) 用于现象在不同时空的对比(2) 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3) 可以进行估计推算5、 平均指标的种类(1) 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2) 位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二、 算术平均数最常用、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算术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注意事项:分子、分母(的组成)必须同属一个总体,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有一个总体单位就有一个标志值与之相对应)。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指标的本质区别:711、 简单算术平均数:(没有分组)计算公式: = x/n2、 加权算术平均数:对分组后的变量数列,其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如下例按加工零件数分组 x (件)各组人数f (人)每组工人加工零件数xf(件)506070352150300140合计10590(平均加工零件数) =加工零件总量/总人数 = xf/f = 590/10 = 59(件)3、几点说明:(1)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区别:72(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数学推算过程见72)当权数为绝对数时:(平均) = xf/f当权数为相对数时:(平均) = x*f/f (3) 根据组距数列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则要先计算出各组的组中值,以组中值代替各组的标志值进行计算。详见73例4.15(思考:这样处理的前提是什么?计算结果有什么问题?对统计结果影响如何?)利用组中值代替各组标志值计算算术平均数,是带有假定性的。首先,假定各组标志值在组内分布是均匀的;其次,假定各开口组的组距同相邻组的组距相等。这两个假定与实际往往有差异,故计算结果只是一个近似值。但在大量观察的情况下,误差是很小的。三、 调和平均数1简单调和平均数问题的提出【例】甲市场白菜每公斤2.6元,乙市场每公斤2.2元,丙市场每公斤2.0元。如果在三个市场各买1元钱的白菜,平均每公斤多少钱?分析:要求三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必须要知道总共花了多少钱,总共买了多少公斤。平均价格 = 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 = 总金额/总公斤数 该问题的实质是:总体标志总量已知,总体单位总量未知。推广到一般,平均价格(H)= n / 1/x由此可知:调和平均数是各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2、加权调和平均数 某商店三种商品价格和销售量资料(求平均价格)商品名称单价 x(元/件)销售额m(元)销售量m/x(件)A205800290B3619800550C50340068合计29000908三种商品的平均价格H =销售额/销售量=m / m/x =29000/908=31.94(元/件)3、 两点注意:(1) 两种平均数的关系(2) 掌握不同资料时采用不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判断如果掌握的资料是基本公式的分母,(即掌握了各个变量值和各组的次数),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且以分母资料为权数;如果掌握的资料是基本公式的分子,(即掌握了各个变量值和各组的标志总量),则用调和平均数计算,以分子资料为暗含权数。四、 中位数先看一个例子将某公司全体人员的年收入从低到高排列为:(单位:万元)123456789合计2.32.52.62.752.82.852.92.9519.841.45如果要求得其年收入平均=x/n= 41.45/9=4.6(万元)显然,这个平均数不能代表该公司全体人员年收入的一般水平。换言之,平均数失去了意义。如果取处于中间位置的标志值2.8万元,则有一定的代表性。l 中位数的概念:中位数是指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l 中位数的意义:作为位置平均数(其大小不需要通过全部变量值来计算),其大小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也可以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1、 根据未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1) 如果各单位的项数为奇数,处于(n+1)/2 处的标志值就是中位数;(2) 如果项数为偶数,那么处于中间位置两边的标志值的算术平均数为中位数。2、 根据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首先计算累计次数,确定中位数所在组,其次确定中位数的值。中位数位置= f/2(1) 根据单项数列确定中位数:中位数位置所在组对应的标志值就是中位数。(2)根据组距数列确定中位数:找出中位数位置所在组后采用比例插入法计算。五、 众数从某种社会现象谈起l 众数的概念: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l 众数的意义:是总体中最普遍的标志值,也可以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作为位置平均数(其大小不需要通过全部变量值来计算),其大小不受极端值的影响。1、根据未分组资料确定众数:观察得出(准确说,没有众数,定义易的出结论)。2、根据已分组资料确定众数(1)单项数列确定众数:最大次数对应的标志值。(2)组距数量确定众数:采用插补法计算。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提出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平均指标反映的是什么?一般水平,集中趋势。但是,要通过统计工作全面、准确反映现象总体的特征,还应该知道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离散)程度,即变量值远离中心值的程度(离中趋势),这就需要新的统计指标来说明。举例说明:三个班组的产量数据如表工人生产量班组12345平均数一组352648152129二组283031272929三组292929292929平均数一样,但是平均数的代表性不一样;工人完成任务的均衡性和稳定性不一样。由此可见,在统计工作中,除了平均指标以外,还必须有另外的指标来反映上述差异。一、 变异指标的作用1、 衡量平均数代表性高低的尺度标志变异指标越大,说明标志值之间的差异越大,则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反之,标志变异指标越小,说明标志值之间的差异越小,则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极端情况,如果变异指标趋近于零,则说明标志值没有差异,那么,也没有必要计算平均指标了)。2、 反映现象的均衡性和稳定性标志变异指标越小,说明现象的均衡性和稳定性越好,反之,标志变异指标越大,说明现象的均衡性和稳定越差。二、 常用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极差、平均差、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1、 极差(R)极差是总体各单位最大标志值和最小标志值之差,又称全距。R = XmaxXmix 极差的特点及局限性:792、 平均差(A.D)平均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又称平均离差。(1) 资料未分组的平均差的计算A.D = |x|/n(2)资料已分组的平均差的计算(81 例4.22)A.D = |x|f/f平均差的特点及局限性:813、 标准差()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又称均方差。(1) 资料未分组的标准差的计算简单平均法 = (x)2/n(2) 资料分组的标准差的计算加权平均法 = (x)2f/f标准差与平均差相比,都考虑了每个标志值的离差,但在数学处理上更符合数理逻辑,故是测定标志变异程度最广泛、最主要的指标。但是,标准差和前述其他变异指标有一个共同的局限性,就是只反映了标志变异程度的绝对指标。对于具有相同平均水平的总体,采用标准差可以很明显的对比其离差的大小;而对于具有不同平均水平的总体,就不能简单使用标准差来衡量了。例如,一组成人平均身高173CM,其标准差为10CM;一组儿童平均身高75CM,其标准差为8CM,如果就此对比,认为儿童的平均身高更具有代表性结论为时过早,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因此,对于具有不同平均水平的总体,应该采用标志值变异的相对指标来对比其离差的大小,这种相对指标称为离散系数。4、 离散系数离散系数包括全距系数、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最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标准差系数V= /*100% 就上例而言,分别计算其标准差系数V成人= /*100% = 10/173*100%= 5.78%;V儿童= /*100% = 8/75*100% = 10.67%.由此可见,成人的标准差系数小于儿童,其平均数代表性好于儿童。结论:对于具有相同平均水平的总体,采用标准差可以很明显的对比其离差的大小;而对于具有不同平均水平的总体,应该采用标志值变异的相对指标(即离散系数,例如标准差系数)来比较其离差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