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走向及对策.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19854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走向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宁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走向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宁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走向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走向及对策一、真题分析(一)2010年现代文阅读材料是一篇记叙文民工父亲的“幸福”,共四小题,14分。第1小题有两个考查点,一是描写的种类和该种描写的作用,要求说出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及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二是文章结构上的前后照应,要求从文中找出与另外一个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第2小题考查点是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品析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第3小题考查点是对文中补白的理解,实际上是从侧面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要求判断文中某一个句子能否删去并说明理由。第4小题是对主题的局部考查,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民工父亲的“幸福”。(二)2011年现代文阅读材料是一篇记叙文那年冬天好大雪,共四小题,14分。第1小题考查点是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说出句子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第2小题考查点是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要求判定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第3小题考查点是提取基本信息,要求概括人物的态度变化。第4小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但出得比较委婉,通过对文章题目的解析来考查考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三)2012年现代文阅读材料是一篇记叙文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共四小题,13分。第1小题考查点是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理解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第2小题考查点的是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第3小题考查点文章结构方面的前后照应。第4小题考查点是文章的主题,要求概括文章的主题。二、命题走向。我们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一下南宁市三来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点,将同类项进行合并,可以梳理出这样的结果:阅读材料仍然是记叙文,有散文化的倾向,文章抒情色彩可能更浓厚一些。考查点是:1、关键词语的理解;2、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3、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与概括;4、能够表现人物品格的发展变化;5、文章结构方面的前后照应。按照各地中考试题命题的基本原则:稳中有变,侧重于稳,略有变化。今年南宁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应该是抒情色彩较为浓厚的记叙文。考查点应该是:1、关键词语的理解;2、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3、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与概括;4、能够表现人物品格的发展变化;5、文章结构方面的前后照应。其中关键词的理解应该与往年相同,不会有什么变化。描写的种类可能转向人物描写,因为2012年的描写种类考查由2010年、2011年的单一描写种类(环境描写)扩展为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动作描写)两种,因此今年的描写可以会转移到考人物描写上来。对文章主题的考查是以往三年一直有的内容,2010年是通过两种方式体现的,一是让考生说一说某一片断能否删去及其理由,二是说出“幸福”的几点。2011年则是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来体现的,2012年直接要求考生概括文章的主题。今年应该会继续保留对文章主题的考查,形式可能会转移到文章开头或结尾的某一句子,因为文章开头往往有句子点明主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结尾往往有句子深化主题、点明中心。能够表现人物变化的考查属于对文章情节的考查,2011年考查了人物的心理发展变化,今年考查人物心理发展变化的可能性不大,可能考查人物行动方面的变化,因为行动变化是思想变化的外在表现,可能会由人物行动变化延伸到人物的思想变化。文章结构方面的考查有可能会淡出今年的中考,因为这个题的难度不是太大,没有长期保留的意义。如果考的话,可能会换一种形式,转换了前后呼应的上位概念,如:这篇文章的特点之一是结构严谨,这一特点在文中的体现是什么?三、复习对策(一)锁定知识点数学上有一个原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现在我们找到了南宁市中考命题的三个点,发现这三个点基本是在一条直线上的,我们是否可以由此确定:南宁市的中考今年的语文命题就一定是这样的呢?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语文本身是一门包含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学科。我们还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看一看2008年、2009年南宁市的中考真题。2008年现代文阅读的记叙文是伟大的悲剧(节选),共三道小题,13分。考查点是:1、修辞手法及其效果;2、关键词的理解(两道小题三个词语);3、主题延伸(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伟大悲剧的例子);2009年现代文阅读的记叙文是比较阅读,两篇散文(张晓风的雨荷和皓月的暗香),篇幅比较短小。五道小题,15分。考查点是:1、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2、细致描写与概括描写的比较;3、关键词语的理解;4、主题理解(通过对文中关键语句的理解来考查);5、拓展延伸(举一个“桂花幽香”式人物的实例)。从命题思路上来看,2008年和2009年的题是同一人命的,2010年、2011年、2012年的题是另一个人命的。两个人命题的交集是:关键词的理解、主题的考查、描写。将五套试题的现代文阅读考查点进行整理,应将2013年现代文阅读的知识点锁定为:1、关键词的理解;2、主题的理解;3、描写及其作用;4、文中人物的发展变化;5、结构严谨的表现;6、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7、与文章类似事例的延伸。(二)双向复习我们往常的复习现代文阅读的方式通常是解答成题,即选一份现代文阅读试题让学生做,然后讲评,通过大量练习培养学生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能力。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复习现代文阅读的一种主要方法。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做一个练习。阅读白梅无价一文,完成回答问题。(材料是北京市2012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白梅无价韩静霆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只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就像人不可能诞生两次一样,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那个年代,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军的运笔速度,那种大悲大恸之后,寻觅到的恣意宣泻情感的方式,也绝对没有第二回。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我大气也不敢出。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我张着嘴喘气,不知道说什么好。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不是百无聊赖时的遣兴,也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开卷总有一股真气扑面,那种感觉,常常是唯见神采不见梅花。那些神来之笔,甚至画家自己也始料不及。我记得白石老人曾赠给许老一幅画,上面题了一行字,大意是:是许姓好子孙,当宝之。许老没有在这幅白梅上题这些字,可我会珍藏好的。因为,白梅无价。1、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的含义。(1)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迸溅”写出了许老痛苦时挥泪的情景,许老痛哭时流泪太多,用手擦拭后甩掉,所以才有迸溅的泪花,这样既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又充分地表现了许老因失去师兄而极度悲痛的心情。(2)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捉了笔”意思是用力而又随意地拿起笔,表现了许老宣泻悲痛和悼念之情的急切心情。2、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析其作用。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沉吟半晌”的动作有两层含义:一是许老画完白梅后对作品斟酌和欣赏的情景,二是考虑如何处理这幅作品。许老的语言表达了赠白梅图给爱徒的决定,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作品的珍爱之情。3、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1)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许老手中的笔比作剑,把许老挥笔作画比作舞剑,形象地写出了许老借画白梅痛悼师兄的情景,表达了许老对师兄的深厚感情。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墨色、疏影、笔意等方面描写了画上的白梅花,将画面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展示在读者眼前。句式整齐,读来琅琅上口。4、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已经给出的提示,在横线上填写与示例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短语。 家中哭苦老 白梅赠爱徒 灵堂哭苦老 挥笔画白梅 深夜赏白梅5、文章结尾一句“因为,白梅无价。”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因为这个句子在文中起点题的作用,篇末点题,如同画龙点睛,在写了许老画白梅、赠白梅、我赏白梅之后,直抒胸臆,用来结束全文,点明并升华了主题。6、文章题目是“白梅无价”,可是文章开头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许麟庐因为失去师兄而痛哭的事情,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题?请谈谈你的看法。没有偏离主题。开头所写许老痛哭,是交代许老画白梅图的背景,这是白梅图无价的重要原因。7、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白梅无价”表现在哪些方面?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白梅图笔墨狂放霸气,是世间难得的珍品,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其二,白梅图是许老在大悲大恸之后宣泻感情的作品,凝注了浓烈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8、许老因失去师兄痛哭,因痛悼师兄而画梅。这种兄弟之情、朋友之情令人感动。请从历史或现实中找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类似的事例。俞伯牙因钟子期死而摔琴。王子猷因为王子敬去逝而摔琴,不久也去世了。用解答成题的方法复习是目前我们采用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有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有效的,没有任副作用。但对于卓越学生来说,这种方法有一点小小的局限,那就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考虑总不是那么周全,漏掉一些知识点,因而得分停留在90%的水平上(14分题得11分左右),我们称之为11分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可以尝试用逆向复习法。逆向复习法就是给学生一份阅读材料,让学生按中考知识点来命题,然后拟出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下面我们用逆向复习法来做一个练习。阅读一碗牛肉面一文,然后根据要求命题并拟出参考答案。一碗牛肉面李天明腊月二十七,年味越来越足。午后的天空飘起了零星小雪,闲来无事,我懒懒地靠在拉面馆的窗前,看雪花曼舞。这时,一个男孩搀着一位乡下老人走了进来。老人是个盲人:一张密布着重重皱纹的黝黑的脸上,一双灰白无神的眼睛茫然地直视着前方。他身边的男孩小心地搀扶着他。那男孩看上去才二十来岁,衣着朴素寒酸,身上却带着沉静的书卷气,应该是个正求学的学生。两人抖落身上的雪花,在临近暖气的那张餐台旁坐下。男青年先为老人摘下头上的旧毡帽,又帮着脱下那件褪了色又极不合体的棉大衣,然后径直走向我,大声喊道:“来两碗牛肉面,要大碗的。”我正准备吩咐厨房伙计,忽然发现他急切地朝我摆手。我诧异地看他,他歉意地笑了笑,然后指着墙上的价目表,用手示意我只要一碗牛肉面,另一碗是葱油面。我先是怔了怔,接着恍然大悟。我会意地冲他笑了,对他点点头,开出了票。他脸上写满了感激。出去买菜的伙计回来了,轻声地对我说:“这些天牛肉一直在涨,隔壁的几家上周涨到一盘18了,咱们再不涨就白忙活了。”“明天涨吧,你晚上把价目表改一下。”我轻轻地叹息,看看窗外,外面的雪花越来越急。男孩正在与老人寒暄。“爹,你有什么事写封信就可以了,这么远,何必赶来呢?这么冷的天,你眼睛又看不见。我不是说了吗?考完研无论如何也要回家一趟。”“你都两年没有回家了,你妈怪想你的”泪水从老人那没有光泽的眼里流出来。男孩的喉结一鼓一缩,眼圈红了。“妈妈的手一到冬天就开裂,好些了没有?”“不碍事的。”“我买了药膏、维生素A和橡皮手套,本来说托同学捎回去的跟妈妈说做饭和洗衣服时不可以着凉水,戴上橡皮手套。”“她说不碍事,养几天就好了,花那钱干啥?你也别给家里寄钱了。”“那哪行?我平时晚上打份工,周末和假期还能多打几份工,除了学费和生活费,还有富余妹妹要高考了,多给她吃点好的,我托当高中老师的同学给她找些复习资料,过几天就能拿到了,到时马上给寄回去”“你别太拼命,都累瘦了你妹挺争气的,考试总是前三名,老师说她考重点大学很有希望。她天天熬夜”伙计端出了两碗面。我用手势阻止他,说:“我端给他们。”送上面,我对老人说:“老爷子,你养了一个好儿子。”老人一脸的满足,男孩也露出了温暖的神色。男孩站起来,将大碗牛肉面端到父亲眼前,细心地招呼:“爸,面来了,小心烫着。”老人却并不着急着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了一片牛肉,就忙不迭地把肉往儿子碗里夹:“你得多吃点肉,补补脑子。”儿子没有说话,故意把吃面的声音弄得很响,又把父亲夹来的一片片牛肉悄无声息地夹回父亲的碗里。“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有这么多肉。”老人感叹着。一旁的我不由一阵汗颜,那只是几片屈指可数又薄如蝉翼的肉片啊。做儿子的这时趁机接话:“爸,您快吃吧,我的碗都装不了。”“好,好,你也快吃。”老人终于夹起一片肉片,放进嘴里慢慢嚼起来。儿子微微一笑,这才大口吞咽他碗里的面。我叫来伙计,对他悄悄耳语了几句。当伙计切了一盘牛肉端到那父子桌前时,男孩抬起头,诧异地说:“你们弄错了吧?我们可没有点牛肉!”“没有错!”我大声地说,“今天是我们开业年庆,凡来小店就餐者,一律赠送一盘牛肉!”男孩表情复杂,嘴角微微动了动,却欲言又止。他转过头去,对父亲说:“爹,今天店里搞活动,白送我们一盘牛肉,你使劲吃啊!”“厚道,厚道,真厚道!”老人连连说,“祝你们生意兴隆!”“谢谢。”我又懒懒地靠在窗户边,继续看雪。雪没有停,越下越大,铺天盖地,洋洋洒洒。父子俩吃完面,结了账,还一个劲儿地跟我道谢。看着他们顶着大雪消失在路的拐角处,我转身收拾桌子,猛然发现吃空的盘子下压着一叠整齐的零钱,点点,正好是15元,价目表上一盘牛肉的钱;更令人吃惊的是,在那位盲人父亲坐过的椅子上,也“掉”了一叠零钱,点点,18元,明天的价目表上一盘牛肉的钱。考查点之一:关键词的理解。(两小题,4分)命题: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是什么?(1)我会意地冲他笑了,对他点点头,开出了票。答案:明白了小伙子的意思,对小伙子的行为表不理解和赞许。(2)儿子微微一笑,这才大口吞咽他碗里的面。答案:儿子为自己瞒父亲成功、父亲接受自己的意见吃了牛肉而感到欣慰。(3)“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有这么多肉。”老人感叹着。答案:儿子把父亲夹来的牛肉悄无声息地夹回给父亲,让父亲误以为拉面馆很实惠。(4)“厚道,厚道,真厚道!”老人连连说,“祝你们生意兴隆!”答案:父亲从店主赠送牛肉的行为中感受到了店主的善良,对店主的行为表示赞许。考查点之二:关于文章主题。(一小题,3分)命题:文章的题目是“一碗牛肉面”,可是却以“一盘牛肉”和父子二人分别悄悄留下一盘牛肉的钱结尾,请问文章的标题改为“一盘牛肉”是否合适?请说说理由。答案:不合适。本文的主题是赞美一对父子在贫困中互让、互爱和自强、自尊的精神。儿子为了节省点了一碗牛肉面给父亲,自己吃葱油面,二人吃面时的表现与交谈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而一盘牛肉是店家看到父子二人互让的情景感动而赠送的,父子二人分别留下“一盘牛肉”的钱只是从侧面表现父子自尊的美好品格,不能很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所以,题目改为“一盘牛肉”不合适。考查点之三:描写及其作用。命题:文中有三处写雪的句子,这三处写雪的句子是什么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答案:第一处是环境描写,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文写父子二人的表现作铺垫,用阴冷的天气反衬出父子二人的精神可贵。第二处是景物描写,作用是衬托物价上涨给做生意造成的压力巨大。第三处是景物描写,作用是衬托父子二人的可贵的亲情。考查点之四:文中人物(或情节)的发展变化。(4分)命题:文中“我”在看到父子二人在饭馆里的一系列表现时,心里发生了哪些变化?根据示例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男孩子摆手,“我”感到诧异 男孩子指价目表,“我” 父亲夸饭厚道,“我” 父子留下钱,“我”吃惊。答案:表示理解 感到惭愧考查点之五:结构严谨的表现。命题:文章结构严谨,行文中有不少前后照应的内容,请写出一组。答案:示例一:文章写父子二人吃面时谈到家中的情况,交代了开头写男孩子点一碗牛肉面,一碗葱油面的原因。示例二:文章写“我”端面给父子二人,照应前文男孩指着墙上的价目表,用手示意我。示例三:文章结尾写雪“看着他们顶着大雪消失在路的拐角处”,照应开头写“午后的天空飘起了零星小雪”。示例四:文章结尾写父子二人分别留下牛肉钱照应前文牛肉的现价和明天的价钱。考查点之六: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命题: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1)他脸上写满了感激。答案:比拟。把脸上露出的感激表情拟作写满了感激,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男孩得到理解后感情之情,又与男孩是个书生的身份相一致。(2)那哪行?我平时晚上打份工,周末和假期还能多打几份工,除了学费和生活费,还有富余答案:反问。语气强烈,表达了男孩子对家人强烈的关爱之情。考查点之七:与文章类似事例的延伸。命题: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写出历史或现实中一个孝顺父母的事例,并简述其事迹。答案: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在母亲得老年痴呆症走失寻回后,决定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动摩托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5年如一日。周朝的曾参一次去山中打柴,家中来了客人,他的母亲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感到心痛,知道母亲有事唤他,就立刻回家了。黄香温席。黄香九岁时夏天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为父亲暖被窝。做成题练习是站在命题老师的面前,揣摩命题老师的心思;做命题练习则是进入命题老师的大脑,和命题老师一起思考。后者显然高于前者,但后者这一层次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后者可以不做,前者不能不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