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1885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高年级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高年级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高年级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高年级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陈群艳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数学语言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数学教师要教好数学这一门语言就必须从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抓起。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发言是很积极的,但到了五、六年级就不太愿开口了,甚至不愿发言,老师只有自问自答了,课堂又变成课改前的“一言堂”了。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困扰大部分高年级数学教师的难题,让高年级的学生也拥有较强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下面我将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 营造和谐环境,让学生“敢”表达。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高年级的学生不愿表达的根源是担心说错了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们的嘲笑。因此,让学生“敢”表达应从师生关系和课堂环境两方面去努力改善。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以一种民主平等、赏识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发言的学生。教师可运用诙谐有趣,富于激励性的语言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当孩子说出好办法时“请问你尊姓大名?”“我叫高亮。”“你可真高!”(竖起大拇指说)当孩子回答很精彩也很到位时“你的语言还很丰富!”;当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向另一个学生提问时“你特别会提问,不过军功章还有我的一半呢。”(师生同时会心的笑了)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学生“敢”于表达。在课堂环境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赏识他人的文明习惯。防止学生彼此之间的嘲笑,使学生认识到嘲笑别人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明白到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难免有错的,做到用心倾听,遇到精彩时要鼓掌,提出异议时要先举手,经许可再发表,并能用“我来帮助他”,“我认为还可以”等话语礼貌地提出不同的见解。营造好民主平等、和谐共容课堂气氛,学生的口头表达定会像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所说的那样:从“一言不发”到“启而有发”最后到“一发不可收”!二、创造表达机会,让学生“有”表达。俗话说:“言之有物。”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就得让学生有可表达的内容。从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状况来看,可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表达:1、口头表达解题思路。高年级的数学问题一般具有较复杂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是口头表达的重要素材。如教学分数连乘应用题:“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箱的钱是小亮的 ,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学生分析列出算式:“18 =15(元),15 =10(元)”后让学生口头表达解题思路:你是怎么想的?每一步算式以什么为单位“1”?求出来的数表示什么?这样,“说思路”就成为了学生表达的内容。2、口头表达解题策略多样化。如:“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的是几边形?”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并让用每种方法的学生上黑板边演示边讲解给大家听,说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不但丰富了口头表达的内容,而且高效地呈现了各种的解题的策略。3、口头表达解题依据。数学上的每一个做法和结论都是有一定的依据和理由的,而这些数学依据和理由就可成为口头表达的内容。如教学相遇问题:小强和小丽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小丽每分钟走50米,4分钟后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一学生板演列出算式:“(100+50)4”后,让台下的学生通过图示和算式对他进行提问题:“为什么要把100和50加起来?”,“为什么要用他们的速度和乘4?”这样,阵述这些算法的理由和依据就可成为口头表达的内容,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三、适当有效引导,让学生“会”表达。由数学思维或数学行为到数学语言的表达需要进行再加工。学生能否会对思维或活动进行再加工是能否进行口头表达的关键所在。1、引导学生使用关联词进行表达。如在用口头表达两个数之间的倒数关系时:“因为 和 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所以就说 和 互为倒数,也可以说 的倒数是 ,还可以说 的倒数是 ,”引导学生使用:“因为、所以、也可以、还可以”等关联词把几种表达方式紧密有序地表达出来。2、引导学生分层有序地进行口头表达。高年级数学的操作过程和解题步骤相对比较复杂,要使学生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了这些过程和步骤,教师必须进提供适当有效的指引。比如在教学圆的画法时,学生操作完毕后让学生说说画圆的过程,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时首先量什么,然后定什么,最后怎么画?”学生有了“首先、然后、最后”指引后,就知道如何地分三步来表达画圆的过程了。3、引导学生走出表达困区。当在学生表达发生障碍时,教师可以提示个别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延续表达。比如学生在口头叙述如何对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时:“先找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运用分数基本性质对每个分数进行整理,最后使每个分数的分母变成相同。”对“找”、“运用”和“使”等关键词可进行适当的提示使学生的思路正确,表达顺畅。四、注重自我体验,让学生“乐”表达。让学生在表达中感受数学语言的魅力,通过知识和情感的获取充分体验口头表达的乐趣。比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这一课时,让学生分正反方辩论的方式说明“0有没有倒数?”。学生经过探究两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正方:“0有倒数,因为整数2的倒数是 ,0同为整数它的倒数应是的 。”反方:“ 这个分数本身就没有意义,所以0是没有倒数的。”正方:“如果0没有倒数,难道上面总结的求倒数方法有问题?”;反方:“0没有倒数,因为没有一个数与0相乘得1” ;学生都为捍为己方观点而涌跃地发言,通过辩论学生不但深刻地认识“0没有倒数,总结求倒数的方法时要把0这种情况排除在外”这些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在对峙性的表达中体验语数学语言的力量,能领略到运用数学语言征服他人的乐趣。总之,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气氛,创造表达的机会,适当有效地引导,让学生敢说、有话可说,会说、乐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好数学这门语言,成为一个合格的新世纪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