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0854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2012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别忘了,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微笑是一缕轻柔的春雨,可以平息肆n的狂风;微笑是一颗闪亮的星辰,可以慰藉夜间跋涉者的心灵;微笑也是一座坚实的精神桥墩,可以承载千万吨的重负。n 载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社会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B.“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C.省运会期间,淄博市的二百多辆巡逻车、一千多名干警,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D报刊、杂志、电视和所有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使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4分)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安全、健康等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装修”也就成了近期装修行业中点击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 绿色:_ 全面实施政府“阳光工程”,是政务公开工作的拓展和深化,是建设透明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的重大举措。 阳光:_4.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办“读书节”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 (2)请为你们班拟一个活动方案。(4分)活动主题: (1分)活动目的: (1分)活动方式(两项以上): (2分)5.古诗文默写。(7分)_,奉命于危难之间。过尽千帆皆不是,_。(望江南温庭筠)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诗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征战场面的句子是_ 。李清照的武陵春中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_”一句与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神韵颇为相似。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加诗词表现力,丰富诗词的内涵,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请你写出一句包含典故的古诗词:_ _。二、文言文阅读。(15分)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构思精巧,试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题。(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唐雎不辱使命)(乙)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n)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秦王怫然怒( )休祲降于天( )相如因持璧却立( )秦贪,负其强( )8.下列句子中与“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B. 徒以有先生也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9.翻译句子。(4分)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_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_10. 与乙文有关的一个成语是_,这个成语一般比喻_。(2分)11.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上有何不同?(3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将兴趣进行到底葛玲玲廖奎斗2010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术热。7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磨,“魔技”不断提高。12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需求。如果只看到兴趣的“外在吸引”,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兴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要找准孩子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帮他们点燃兴趣之火。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逼趣”。为了考试加分,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学奥数,学舞蹈把兴趣强加给孩子,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二是“杀趣”。比如,无论孩子对足球多么热爱,也不论孩子有没有足球天才,只要不是升学的必考科目,一律统统封杀,不允许孩子涉“足”。这种做法很可能就把中国的“马拉多纳”扼杀在了摇篮之中。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与其兴趣有关的领域里采取惊人的举措,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探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广袤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让兴趣引领孩子前行,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选自教育时报2010年3月10日,有改动)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3. “兴趣不仅是 我们学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句中加点的“入场券”、“飞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4分)入场券:_飞船:_14. 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3分) 15文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50字左右)(5分) (一)他在岁月面前认输 文/丁立梅(1)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2)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3)“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的阳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4)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 是因为我突然发现,他除了搭搭瓜架子外,实在不能再帮我做什么了。(5)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 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 (6)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7)“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楂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8)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然。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荡。我上大学,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堵厚实的墙。(9)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10)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11)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他“刷”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12)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 (13)我让他试衣。他大肚腩,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连连说:“太好看,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 (14)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等我付了款,拿了衣出门,却发现他在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 (15)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他“唔”一声,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 (2010.10知识窗)16第段说“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文中哪几件事表现了父亲的老去?(写出四件即可)(4分) 17按照要求赏析下面词语或句子的表达之妙(4分)(1)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 (2)自选角度赏析句子: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茬,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18第段运用插叙,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分) 19第段写“他唔一声,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他安安静静地跟着我,任由我牵着他。”请结合上下文,对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4分) 20我们学过的课文,如李森祥的台阶、朱自清的背影和本文一样,都塑造了非常鲜明的父亲形象,请你从这三篇文章中自选一篇,结合文章内容,以文中“我”的身份,对父亲说一段话。(4分) 三、作文(50分)21. 请以“我心中的那片蓝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严禁模仿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题目: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祝贺你顺利完成答卷,请认真检查!答案提示: 一、【积累与运用】1.虐 zi 2.B 3.(1)安全 、健康、无公害、无污染 (2)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度高4. 言之成理并有号召力、感染力)示例: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2)活动主题(1分,紧扣对象、范围及主题)例:人人参与,共同营造书香校园。 活动目的(1分,意近即可)例:倡导学生爱书、读书,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鼓励同学们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活动方式(2分,逐一给分,得满为止)例:晨读,专题黑板报评比、阅读竞赛、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广播站导读等。5.略二、【文言文阅读】6.“愁”本是抽象之物,难以捉摸。作者巧用比喻和夸张,新奇形象地描摹出内心浓重的哀愁。7.盛怒的样子吉凶的征兆于是仗恃,依靠8.D9.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大王一定要让我着急,现在我的头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了。10.完璧归赵 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11.甲文侧重于对话描写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乙文主要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来刻画人物形象。12. “将兴趣进行到到底”或“兴趣是成功的的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成功的关键!”或“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13. (1)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学习 (2)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14.通过引用刘谦的事例引出论点15 例:我们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有持久的学习兴趣。过去。我对语文学习忽冷忽热,影响效果。要取得进步,就应当调动学习积极性,长期快乐16(1)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一套紫砂壶。(2)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3)我嘱咐他关汤锅,结果汤溢得满煤气灶都是。(4)和我聊天,话却很少,只是傻笑、点头。(5)他去买盐,到了小店却忘了买什么。(6)他买衣服后,在商场门口转圈儿,根本辨不清方向。17(1)“言不由衷”说明我心里想的和说出来的不一样,我并不稀罕吃父亲种出来的那些东西,但为了不让父亲扫兴,还是表现出欢喜的神情,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体谅、孝顺。(2)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的衰老,表现了作者看到父亲老去时内心的伤痛。18运用插叙,描写了父亲昔日的意气风发、精力充沛,与父亲现在的衰老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父亲老去的哀伤。19略 20略四、【作文】21.(略)附:课外文言文翻译:蔺相如见秦王没有用城池补偿赵国的意思,于是上前说:“和氏璧上有点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于是捧着和氏璧倒退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他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求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经过讨论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就要撞击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