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0690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一部分【专题学习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专题学习方法指导】1、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尤其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他方面如数学、农学、医学、建筑、天文历法等方面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中国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从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到中国书法、篆刻、绘画、雕塑、艺术门类齐全。这些艺术门类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借鉴融合吸收,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中国古代文学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国文学体裁丰富,佳作迭现。上古的神话、先秦诗歌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后相继,又一脉相承。各领风骚数百年,构成中国文学的壮丽画卷。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把握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基本脉络,了解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从科学与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了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进步的原因及产生的深远影响。【本专题重难点】重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基本概况1、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除了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的四大发明外,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建筑、医学、数学等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这些发明和成就对其后整个世界面貌的改变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开始落后于西方。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灿烂辉煌。古代文学成就包括诗、词、歌、赋、小说、戏曲等形式多样,作品繁富;古代艺术主要包括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舞蹈艺术和雕塑艺术等。学习中可采用图表法勾勒出古代科技发展地方基本脉络。结合时代背景,形成知识结构。难点:科技文化发展作用和影响从古代科技发展的内容和功能作为切人点,以政治、经济、思想、为纽带分析掌握古代科技文化的历史作用。了解古代科技文化对当时和现今的影响。【学法引导】本专题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这一专题内容繁多,学习是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这一专题。首先要了解本专题的基本线索和结构,具体知识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然后了解每一个线索的构成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上把握古代科技文化发生发展的特征和特点。然后在积极参与学习,积极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和教学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整体结论,得出科技文化的作用及对我国发展产生的多方面影响。本专题的具体学习可以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探究学习:就是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主要在掌握“是什么”的基础上,探究“为什么是”,“怎么是的”,“是又如何”的问题。材料学习法。即在学习中,运用识读、记忆、体验、表达、制表归纳、置疑、比较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材料,并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学习本专题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概括、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收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置疑。通过合作或独立学习,提出问题,并运用资料,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刻地体验、感知、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第1课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课前思考】你能列举出哪些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你了解科举领先和后来衰落的原因吗?【本课学习目标】1掌握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等基础知识。了解数学、建筑、医学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2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发展会带来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在实践中能用学习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全面提高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了解,积极主动的观察、感受、体验,学习到坚韧刻苦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内化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追求真理的思想。【重难点突破】重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的掌握,可以利用图表法整理。以四大发明为主线辅以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农学、发展进步的情况。形成古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网络结构,系统地掌握科技发展的多方面成就。难点: 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科技发展的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推进的结果。所以在分析古代科技发展原因的时候,要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对外对内交往、科技继承与发展、科技人员素质、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去分析。也可以运用比较法,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比较,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四大发明为代表(一)造纸术:1书写材料的演变: 秦汉时期:竹木简牍和丝织品 西汉;可能发明书写用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新的书写材料蔡侯纸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质量和产量提高,纸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2意义: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战国: “司南”北宋: a、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它用薄铁叶裁成,用地磁场磁化法使它带有磁性,然后让指南鱼浮于水面,就可以指向南方。b、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南宋:事林广记中,还介绍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指南装置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清代:罗盘2指南针的传播: 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1)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北宋和南宋的书籍里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进行航行的记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火药的发明历程:涉及因素:(1)实践经验:炼丹制药;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2) 知识积累: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2火药的应用 (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 (2)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多种火药配方。 (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3影响:(1)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2)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四)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1)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金刚经卷子,证明我国在唐朝时已掌握了雕版印刷技术。金刚经卷子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作用: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3)活字印刷术的改进: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2印刷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1)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14世纪末欧洲出现了木版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而制成的金属活字,用以印刷书籍。 (2)推动了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二、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想、对外和民族交流、科学家个人角度去分析。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6、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7、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1、经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3中国 “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发展4思想: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5、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 “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四、中国古代科学思想1进步性 (1)孔子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观点都是符合现代科学原则的。 (2)中国古代思想中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的。2局限性 (1)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2)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4)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基础自测训练】1、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C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2、 我国古代用纸书写和绘图应不晚于( D)A、 唐朝 B、三国 C、东汉 D、西汉3、四大发明中,从起源到完成,尽力时间最长的一项是( C)A 、造纸术 B 、 火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4、“蔡侯纸”中的蔡侯指的是(B )A、蔡京 B、蔡伦 C、蔡鄂 D 、蔡文姬5、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最早在(B)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元代6、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绘有地图的纸出现在(B )A、 秦 B、西汉 C、东汉 D、唐 7、火药传播到西方是在( C)A、唐 B、宋 C、元 D、明8、 在西汉存在的用于书写文字的材料有( A )帛 竹 木 纸A、 B、 C、 D、9、 电影地雷战几乎家喻户晓,你知道地雷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D) A、唐 B、宋 C、元 D、明10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记录的印刷品是( A)A、金刚经 B、 华严经 C、 诗经 D 、圣经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四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请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地方发挥了他辨别方向的功能?(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材料四中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1) 战国 生产(或)采玉、导航,看风水(2)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到促进作用(3) 封建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能够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4) 科学技术能否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