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0533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庖丁解牛》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庖丁解牛》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庖丁解牛》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庖丁解牛导学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读准字音,辨析多音字、通假字的正确读音;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句式,翻译重点句子。过程与方法:质疑探究合作,探讨作品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学会翻译文言文语句。(重)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难)【课时安排】二课时学习过程:一、 课前预习【知识补充】1、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2、解题:庖丁: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说明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有好的效果。【预习检测】(一)成语训练题 1、下列几组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有那些?请分别在该句子前打上“”,并查字典解说该成语的含义。(1)A、老师揭穿了他的谎言,他羞愧得游刃有余。B、 他曾在英国专修英国文学,要他用英文写作自然游刃有余。C、警方布下天罗地网,那几个歹徒一定游刃有余。成语含义:(2)A、他做事情只考虑自己,毫无集体观念,真是目无全牛。B、小王下棋总是输多赢少,因为他目无全牛,没有能做到“走一步看三招”。C、张师傅很有修车经验,对各种型号汽车的性能、结构等了如指掌,修理技术已达到目无全牛的地步。 成语含义:(3)A、你做事老是怕这怕那的,犹豫不决,真是踌躇满志。B、他的论文获得一等奖,又被提升为处长,难怪他最近总是踌躇满志。成语含义:(二)字词正音,识记并朗读。 踦( ) 砉 ( ) 騞( ) 向( ) 中( ) 郤( ) 窾( ) 綮( ) 軱( ) 硎( ) 怵( ) 謋( )(三)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落实常见字词的含义。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1)乃中经首之会 : (2)官知止而神欲行:(3)依乎天理: (4)批大卻,导大窾:(5)因其固然: (6)族疱月更刀,折也:(7)虽然,每至于族: (8)如土委地:(9)善刀而藏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1)嘻,善哉!技盖至此乎?(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3)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5) 虽然,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止。(6)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二、 我的疑问四、 课文研读,合作探究1、 本文重墨描写了庖丁“解牛”的场面,请找出相关的描写语句,从描写的角度、手法和效果三个方面来欣赏庖丁的“解牛之美”。2、庖丁解牛的技术如何?请用一个词加以概括,并说说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3、庖丁的经历包含了做事情的怎样的一个历程呢?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这个“养生“之道该怎么理解?庖丁的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4、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觉得可以学到做人的哪些道理?五、 我的质疑六、 拓展阅读1、 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儒家的回应:儒家热衷于重建社会秩序,企图以道德礼制重整人心,克制当时人们泛滥的私欲。所以孔子不断教人去追求仁义,成为君子,目的皆是希望重现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道家的回应: 道家所关心的,却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而自保。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而变化,所以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的自我救赎,自保全生的方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2、 养生主:总论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翻译: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疲惫不堪了。那么,追求知识的人们,只能(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罢了。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不要遭到刑罚。顺其自然之理以为常法,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天年。 (养生主: 指养生的主要关键)3、庄子中的成语:切中肯綮:出处:庄子.养生论(庖丁解牛)释义:肯綮:肯,骨间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现在指关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望洋兴叹: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河伯到了海边:“望洋向若而叹”。 释义: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朝三暮四: 出处:庄子齐物论 原文: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释义:原指仅改变形式而不改变内容。后指变化无常。薪火相传: 出处:庄子养生主 原文:“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释义:柴虽燃尽,火种仍留传。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探骊得珠 出处:庄子列御寇 原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释义:原指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后演变为善于抓住要点。越俎代疱 出处:庄子逍遥游 原文:“疱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释义: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螳臂当车 出处:庄子人间世 原文:“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释义: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出处:庄子山木 原文:“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释义: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运斤成风 出处:庄子徐无鬼 原文:“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万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释义: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庖丁解牛课后练习,通关检测1、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砉然向然: 技盖至此乎: 善刀而藏之:2、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 奏刀騞然: 乃中经首之会 : 进乎技矣: 所见无非牛者: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依乎天理: 视为止,行为迟: 因其固然: 虽然,每至于族: 吾见其难为: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良疱岁更刀 岁:每年,名词活用作状语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名词活用作动词C援玉抱兮击鸣鼓 鸣:响,形容词D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德:恩德,名词A以燕乐乐嘉宾之心 乐:使动用法,使嘉宾的心情愉快B黎民不机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以仁德统治天下,名词动用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善、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E以无厚入有间 厚:有厚度的刀刃,形容词用作名词4、解释下列虚词。 (1)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视为止,行为迟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2)乎 技盖至此乎? 进乎技矣 依乎天理 而况大軱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然 奏刀騞然 因其固然 虽然,每至于族 怵然为戒 (3)于 合于桑林之舞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虽然,每至于族5、解释并翻译下列特殊句式。 技盍至此乎 臣之所好者,道也 技经肯綮之未尝 视为止,行为迟 6、翻译下列句子。(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 翻译: (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翻译: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越俎代庖 庄子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余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1)“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意思是:( )A尧让许由责备天下的人 B尧把许由让给天下C尧要把整个天下让给许由 D许由对尧责备天下的人(2)“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一句中的“不亦难乎”的意思是:( )A做到“不息”太难了B爝火和日月比光亮太难了C分辨日月和爝火不是很难的D让“爝火”和“日月”不发光太难了吗?(3)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雨降矣(及时雨) B其于泽也(润泽禾苗)C而我犹尸之(占着君主的地位) D吾自视缺然(缺憾的样子)(4)“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句中的两个“而”字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都是顺接连词B两个都是转折连词C前者是顺接连词,后者是转折连词D前者是转折连词,后者是顺接连词(5)对“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一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句话中庖是用来比尧的,尸祝是许由自比。B这句话中庖是用来比话由的,尸祝是尧的自比。C这句话本意是:即使尧不管理天下,我许由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位置去代替他管理天下。D语法角度看,这是个假设复句。(6)对“归,休乎,君!余无所用天下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回去吧,算了吧,君啊!在我看来天下是没在什么用的。B你回去休息吧,君主!我对天下来说是没有用的处的。C回去休息吧,君啊!剩下的对天下来说都没有什么用了。D你回去吧,算了吧,君主!剩余的对天下来说都没有什么用了。(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中鹪鹩和偃鼠的比喻,反映出庄子没落,悲观的意识形态,他主张什么事情都不做,正是从极端个人主义出发的。B庄子在表露消极的政治态度的同时,也对当时的阶级和某些丑恶世态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抨击。如文中鹪鹩和偃鼠的比喻,就是他从个人出发认识问题,对那些贪欲之徒进行了有力的批判。C“越俎代庖”现在常用来批评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一干涉别人该做的工作。D本文的哲学观点是运用类比的方法阐述的;日月与爝火,时雨与浸灌的类比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课后练习,通关检测 参考答案16:略7、D C C C C B C A:“日月出来之后还不熄灭烛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太没有意义了吗?及时雨普降之后还去灌溉,对于润泽禾苗不是徒劳吗?您如果担任领袖,一定会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着这个位置还有什么意思呢?我觉得很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来治理。” 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如果再来代替你,不是沽名钓誉吗?我现在自食其力,要那些虚名干什么?鹪鹩在森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一棵树枝;鼹鼠喝黄河里的水,不过喝饱自己的肚皮。天下对我又有什么用呢?算了吧,厨师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饭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来代替他下厨房做菜。”尧帝想把帝位让给许由。 许由固辞不受,说:“您身居帝位,掌管天下。如今天下已经治理好了,反而让我来代替您 ,难道你会去空负治国有方的声名吗?所谓声名,不过是虚浮的东西而已,我不追求这些。 您看,鹪鹩筑巢,占据的仅是浩翰林海中的一树一枝;偃鼠饮水,不过喝满一肚子水而已。天下对我是毫无用处的,我看您还是算了吧。即使一个厨师不做祭祀的饭菜,而尸祝也不能 离开自己的岗位,去替代厨师烹调啊。”尧:我国历史上传说时代的圣明君主。许由:古代传说中的高士,宇仲武,隐于箕山。相传尧要让天下给他,他自命高洁而不受。爝(ju)火:炬火,木材上蘸上油脂燃起的火把。 时雨:按时令季节及时降下的雨。 浸灌:灌溉。 泽:润泽。 劳:这里含有徒劳的意思。 立:位,在位。 尸:庙中的神主,这里用其空居其位,虚有其名之义。 缺然:不足的样子。 致:给与。 (11)子:对人的尊称。 (12)宾:次要的、派生的东西。 (13)鹪鹩(jiolio):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 (14)偃鼠:鼹鼠。 (15)休:止,这里是算了的意思。 (16)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17)庖人:厨师。 (18)尸祝:祭祀时主持祭祀的人。樽:酒器。俎:盛肉的器皿。“樽俎”这里代指各种厨事。成语“越俎代庖”出于此。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