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10单元译文.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9725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10单元译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10单元译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10单元译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单元】庄有恭巧对 粤中(1)庄尚书(2)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3),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4)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5)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有何难)?”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6)所张(7)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节选自清稗类钞) 【注释】(1)粤中:古地名,今广东番禺一带。尚书:官职名称。(3)署:官府,衙门。(4)神格:气质。(5)属对:作对子。(6)厅事。(7)张:挂。 【译文】粤中的庄有恭,曾担任刑部尚书,他年幼时有神童的美称。他的家靠近镇粤将军的官府,当时他在玩风筝游戏,(不料风筝)恰巧落在镇粤将军官府后的住宅内,庄有恭径直进入(官府)索取,守门的因为他年幼而没注意他,(因此)没来得及阻止他进入。将军正与客人下棋,看见他气质非凡,立刻问他:“小孩子从什么地方来?”庄有恭如实回答。将军问:“你曾读过书吗?曾对过对子吗?”庄有恭说:“对对子,小事一桩,有什么难的?”将军说:“能够对几字?”庄有恭说:“一字能对,一百字也能对。”将军认为他说得有点夸张,于是指着大堂里所挂的一幅画(先出上联),然后叫他对(下联):“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这里(你们下的)一局棋便可作对子。”说罢便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1.李东阳巧对 东阳四岁能作大书。景泰时,以神童荐(推举(给朝廷)。内侍扶过殿阈,曰:“神童脚短。”应声曰:“天子门高。”既入谒(y,拜见),命书“龙”、“凤”、“龟”、“麟”十余字。上喜,抱置膝,赐上林珍果及内府宝镪。时其父拜起,侍(侍候)丹墀下。帝曰:“子坐父立,礼乎?”应声曰:“嫂溺叔援,权(10)也。” 【注释】 作大书:写大楷。 景泰:明代宗年号。 内侍:太监。 阈(y):门槛。 上林:指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园林名称。内府:宫内府库。镪(qin):钱币。 丹墀(ch):红色的台阶。 嫂溺叔援:嫂子掉进河小叔子去拉她。(10)权:权宜之计;即临时的办法。 【译文】李东阳4岁的时候就能写大楷。明代宗时候,把(他)当成神童推荐(给皇上)。太监扶(他跨)过了皇宫大殿的门槛,(皇帝见了)说:“神童的脚短。”(李东阳)紧接着话音回答说:“皇帝的门槛高。”进入(皇宫)拜见皇帝后。(皇帝)命(他)写“龙”、“凤”、“龟”、“麟”十多个字。皇帝(见后)高兴,抱起(他)放在自己的膝盖上,赏赐(给他)皇帝园林中的珍贵果品和宫内的钱币。那时他的父亲已经参拜起身,在台阶下侍候。皇帝说:“儿子坐着,父亲却站着,(这合乎)礼法吗?”(他)紧接着话音回答说:“嫂子掉进河里小叔子去拉她,(这是)权宜之计。” 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是)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 【注释】 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中书:即中书省;寇准时任宰相。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译文】寇准在中书省,。和同事做对子嬉戏,他说:“水底日是天上日(水底中的太阳是天空中的太阳)”,没有人能对上,恰好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请他对对子。杨亿紧接着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 整个在座的人(都)说是好对子。 县令捕蝗 钱勰为如皋令,会岁旱蝗发,而泰兴令独(却)绐(di,欺骗)郡将云:“县界无蝗。”已而(不久)蝗大起。郡将诘之,令辞穷,乃言县本无蝗,盖(大概)自如皋飞来,乃檄(发公文)如皋请严捕蝗,无使侵邻境。穆甫得檄,辄(zh,就)书其纸尾报之曰:“蝗虫本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既自敝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 【注释】钱勰(xi ):宋朝人,字穆甫。如皋(go):古地名,今江苏如皋县。泰兴:古地名,今江苏泰兴县。郡将:郡的长官。【译文】钱勰担任如皋的县令,当年遇到天旱引发蝗虫灾害,但泰兴的县令却欺骗郡的长官说:“(在他管辖的)县地界内没有蝗虫。” 不久,蝗虫大批飞起。郡的长官责问他,县令无话回答,竟说县里本来没有蝗虫,大概是从如皋飞来的。于是,他发公文给如皋(县令)要求严加捕捉蝗虫,不要让它侵扰邻近的地区。钱勰收到公文,就在对方公文的末尾回复他说:“蝗虫原本是天灾,就不是县令没有才能。既然是从我县飞去的,那么就请您县(把它们)押回来。” 4.班门弄斧 采石江头,李太白墓在焉(那里)。往来诗人,题咏殆(di,几乎)遍。有客书一绝云:“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摆弄)大斧。”亦确论也。 【注释】采石:地名,今安徽马鞍山市内。一抔(pu)土:一个坟墩头;抔,用手捧(东西)。【译文】在采石江头李太白的陵墓在那里。来来往往的诗人(在那里)写诗吟诗的几乎到处都是。(其中)有过客写了一首绝句道:”采石江边一个坟墩头,李白诗名照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摆弄大斧”(这)也是确切的评论啊。 曹植早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你)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只)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提)笔立就(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注释】诗、论:指诗经和论语。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太祖:指曹操。论:议论邺(y):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译文】曹植十多岁(的时候),(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几十万字,善于写文章。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对曹值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吧?”曹植跪拜回答说:“言论说出来是议论,落笔(写下来)成文章了,(您)只要当面考我,(我)怎么会请人(代写)呢?”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上铜雀台,让他们各自做一篇赋。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曹操对此感到很惊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