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粉问题资料》word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9355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沸石粉问题资料》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沸石粉问题资料》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沸石粉问题资料》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沸石粉用作水质改良剂时的用量 :每亩水深1米使用沸石粉(200目)50kg,可去除水中氨氮95%,净化水质,缓解转水现象(李松勋1993年)。(经计算:75m)当虾池中氨氮总量超过允许含量一倍时,即达到1.2mg/L,使用沸石16mg/L处理后,可使池水氨氮含量降至安全浓度。(孙国平(1997年)。(经计算:16m)用沸石作水质改良剂时,一般海水用量为80pmm,淡水用量为15pmm。(胡文平1998年)(淡水中用量,经计算:16m)试验:60L=60m。沸石粉是优良的底质改良剂,在对虾养殖中广泛使用。据报道,1kg沸石粉可带进空气100L,相当于2.1L氧气,还有微气泡放出,增氧效果很好。 沸石粉吸附异物、改良底质的作用,使用方法是全池均匀干撒,用量为每次20kg30kg。 有的虾农将液态微生物细菌,例如光合细菌和EM菌加入沸石粉再撒,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欠妥。因为沸石粉加入液体以后,空气从沸石粉已溢出不能带进池底,影响使用效果。每亩1米水深10kg.(经计算:15克m) 2、 沸石粉主要成分:结构为三维硅氧四面体和三维铝氧四面体AI2O3+SIO2+H2O+金属阳离子四种成分;建议使用斜发沸石粉,沸石粉规格200目。 3、 使用沸石应注意的事项 要按用途选用沸石粉的规格。如用于饲喂鱼、对虾、牛蛙等应选用的规格为150目至200目,如用于水质改良应使用180目至200目的规格。沸石粉规格有多种,不同动物和不同用途规格不同。在水产生产中不宜使用鸡鸭和猪的专用沸石粉,鸡鸭用沸石粉的规格为4080目;猪用为80120目,都较粗。质量好的沸石粉,天然沸石含量应达到50%以上。市场上销售的沸石粉有不少沸石含量仅1030%。使用这种沸石作饲料添加剂不但无益,而且如果再混有石灰,长石等还会起反作用。 吸氨值是沸石粉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合格的沸石粉吸氨值一般都大于100mg,当量/100g。 盐度越高则沸石粉处理氨态氮的能力越差,因为盐度越高,水中有越多的阳离子会和氨态氮竞争沸石粉离子交换的空间。 使用于海水时,沸石粉必须研磨至颗粒大小为100目以下,如此沸石粉与氨态氮的接触面积增加,效果会较显着。 施用时,必须将沸石粉平均洒布于池水中。 沸石粉的使用,可能产生细菌静态作用(Bacterio-static effect),可抑制有害细菌及蓝绿藻的生长。 沸石粉的使用,可减少水中悬浮物质,降低池水的混浊度,因为悬浮物质会随着沸石粉沉降至池底(絮凝效应floculating effect)。 在池塘准备妥当进水之前,可在池底铺上一层沸石,此时可使用小颗粒状沸石。4、鱼塘中应用光合细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使用方法:(1)水体喷洒。适合改良水质,防治鱼病和培养优良藻类时使用。选择晴天上午或下午,将扩繁好的光合细菌菌液用池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一般用量: 苗种池:150ml/ L每510天用一次。成鱼池:第一次5ml/ L以后2ml/L,或第一次58公斤/亩,以后35公斤/亩,每1020天用一次。施光合细菌的次数最好根据水质情况具体研究,水质好可每隔15天施一次,水质较差、较肥,应每隔710天施一次。由于光合细菌形态微细,比重小,若采用直接泼洒养殖水体的方法,其活菌不易沉降到池塘底部,无法起到良好的改善底环境效果。因此建议全池泼洒时,尽量将其与沸石粉合剂合用这样既能将活菌迅速沉降到底部,同时沸石也可起到吸附氨的效果,或拌土洒入鱼池。(2)饲料添加。内服拌饵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时,将扩繁好的光合细菌菌液喷洒干饲料中拌匀,如用投饵机投喂的可拌菌后散开吹晒一段时间再喂,当天拌当天喂完。 二、注意事项:(1)不可与消毒杀菌剂混合使用,使用前后一周内不得使用消毒剂,否则杀死光合细菌影响使用效果。(2)使用前,将菌液光照10小时以上,使用效果好,晴天水温20以上时使用;阴雨天勿用。水体呈碱性时施用效果好。用生石灰或烧碱调节PH值至中性或偏碱程度。应灵活掌握用量和使用的连续性,因光合细菌在水体中只有形成优势群落后,才能发挥作用。光合细菌菌液不能用金属器皿贮存。培育鱼苗时,在苗种入池前7天全池泼洒,以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光合细菌菌液与粪肥配合使用,效果明显,增产增效特别显著。若要同时施用不同的净水制剂,应该注意制剂之间的共容性。例如: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并不适合同时放养在同一水池中,因为它们净化水质的过程互有抑制作用,可能会降低其净化效果。5、池塘微生态制剂水质底质调控技术1、种类和使用方法(1)光合细菌:菌体本身含60%以上的蛋白质,且富含多种维生素,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它以光和热为能源,将水体中的氢分离出来,变有害物为无害物质,改良水质。水产生产上经常使用的为红假单胞菌。目前产品的剂型有水剂和粉剂两种,通常水剂的活菌含量为3109个/毫升,而粉剂活菌含量为11011个/克。水剂加入抑制剂后有效期为34个月,而粉剂经特殊加工后有效期为12个月,生产上肥水时可与有机肥或无机肥混合后泼洒,调节水质时与吸附剂合剂使用效果较明显。光合细菌宜掌握在水温20以上时使用。在水温2836,pH偏碱(7.58.5)时,光合细菌生长较好。低温及阴雨天不宜使用。养殖户在使用光合细菌改善水质时,可选在晴天上午进行,光合细菌用沸石粉吸附后泼洒能提高使用效果。在池塘使用时,每立方米水体25克光合细菌拌细碎的干肥泥土粉均匀撒入鱼池,以后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体用l2克光合细菌兑水后全池泼洒。虾池每立方米水体用510克光合细菌拌细碎的干肥泥土粉均匀撒入池,以后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体用210克光合细菌兑水后全池泼洒。用于饲料添加投喂鱼虾时,按1%的比例拌入。用于疾病防治时,可连续使用,每立方米水体鱼池用12克、虾池用510克兑水后全池泼洒。在池塘施用粪肥或化肥时,配25克光合细菌效果更为明显,可避免肥料用量过大、水质难以把握的缺点,并可防止藻类老化造成水质变坏。水瘦时要先施肥再使用光合细菌,这样有利于保持光合细菌在水体中的活力和繁殖优势,降低使用成本。此外,酸性水体不利于光合细菌生长,应先泼洒适量生石灰乳,调节水体pH为7左右后再使用光合细菌。药物对光合细菌制剂的活体细菌有杀灭作用,因此不能与消毒杀菌剂同时使用。水体消毒需经过-周后方可使用。成品菌液应先逐渐降温而后存放在温度较低(15以下)并有一定光照的地方(每天2小时以上),然后逐渐减少光照,再置于阴凉避光处。菌液开始发黑并有恶臭味可能是活菌死亡腐败所致,使用效果不佳。(2)EM:主要由光合细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等5科10属80余种有益菌种复合而成,目前水产上只有78个菌种组成,在效果上尚未达到EM菌的设计要求。产品剂型以水剂为主,有效活菌数标准为2109个/毫升。在水质恶化池塘可全池泼洒EM菌,增加溶解氧,降低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改善水质。EM和一般生物制剂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势。使用方法主要如下两种,一是饵料搅拌投喂,二是加等量红糖后加20100倍干净水混合后全池泼洒。具体用量等参照各品牌说明书。2、影响微生态制剂使用效果的环境因子(1)温度:微生物的生长受低温限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很窄,温度太高也会影响生长,高温可以达到致死点。使用微生态制剂一般要求水温不低于15,2530使用效果最佳,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效果越明显。(2)好氧菌:溶解氧泼洒型微生态制剂为好氧菌,其呼吸需要氧的持续供应。大气中氧不容易进入池塘底部,因而,投放时同时开启增氧机,或结合对氧要求不高的EM菌一起投放。(3)pH值:每一种微生物的生长有其最合适的pH值。一般pH值78时细菌生长最旺盛,如池塘水质偏酸时可采用投放生石灰或降酸微生物来提高pH值。3、使用注意事项(1)长期使用。微生态制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其作用发挥较慢,长期使用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尽早使用。通过先入菌的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减少或阻碍病原菌的繁殖。(3)禁止与抗生素、消毒杀菌药或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同时使用。(4)施用时注意菌体活力及菌体数量,一般要求含3亿个/毫升以上的活菌体,且活力强,同时注意制剂的保存期,随着保持期的延长,活菌数量逐渐减少,故保存期不宜过长,并且打开包装后尽快使用。(5)有的微生态制剂使用前要活化培养。活化能让微生物迅速“复活”,活菌数量成倍增加,也能使菌迅速适应池塘水质条件,如芽孢杆菌。(6)注意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等。硝化细菌在pH值7或pH值8.5的水体中繁殖速度会受到一定影响,最适范围为7.88.2,所以要控制好水体中的pH值,以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7)遇到水质败坏严重的发病池塘,水质处理时,先用大剂量活菌加维生素C、E等抗应激类的物质,把水质调控好后再施用药物效果好,而且稳妥。(8)微生态制剂不是药物,一旦发生病害一定要用相关药物治疗。6.蓝藻危害性。首先,微囊藻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分泌一种抑制其他藻类生长的物质(抗生素),从而更容易形成种群优势,全面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第二,其在水面形成的薄膜能阻挡阳光,同时阻碍水体与空气的氧气交换,打破水体溶氧的自然循环过程;而且微囊藻夜间好氧量非常大,严重消耗水体溶氧。以上几个方面叠加一起,容易导致水体缺氧(特别是夜间),导致养殖动物浮头或翻塘。(水体缺氧理解:一是水面形成的薄膜能阻挡阳光;二是阻碍水体与空气的氧气交换,打破水体溶氧的自然循环过程;三是微囊藻夜间好氧量非常大,严重消耗水体溶氧;四是死亡蓝藻耗氧分解;五是在其它的藻类被抑制生长的同时,蓝藻大批量死亡,水体就缺乏藻类,光合作用受阻,导致水体严重缺氧。)第三,蓝藻大量死亡过程会产生恶臭味,蓝藻死亡后产生的毒素是目前范围最广的一种毒素,而微囊藻死后产生的毒素LR是目前已知蓝藻中毒性最强,急性危害最大的一种毒素,其集中大量死亡产生的毒素会对水生动物会产生严重危害。同时,其死亡过程会严重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或转水,对水产养殖产生灾难性后果。7. 治疗措施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水体中有微囊藻时,尽量及时处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 首先杀死微囊藻。 然后加注新水。 同时开动增氧机,使水体搅动。 之后可使用解毒和降低PH值的制剂。 最后通过施肥培养有益单细胞藻类,让有益藻形成种群优势,从而压制微囊藻的生长和繁殖。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8. 杀死微囊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水体形成新的有益藻种群优势,但是大多数药品没有选择性,连同有益藻也一并杀死,这样让水体生态变的更加脆弱。9. 预防微囊藻的一些见解(1) 微囊藻暴发在池塘中的表象是水体变瘦,所以笔者根据自己经验总结,蓝藻暴发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氮磷的比例问题,比如当水体中氮磷含量都很高的时候,虽然是严重的富营养化,但是由于其他藻类的存在,一般不会形成蓝藻的爆发。因此,氮磷比失调可能是导致蓝藻开始滋生的重要原因。(2)在高温季节,水体中的磷如果含量过高,而氮比较缺乏,这时微囊藻就很容易迅速生长繁殖,短期内形成绝对性的种群优势。原因可能是水体氮元素不足以供应绿藻、硅藻、小球藻等藻类的生长需要,使这些藻类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而微囊藻具有利用水体中N2的能力,所以其生长不受影响。 (3)降低水体的PH值(使PH值在7-8之间为宜)来预防微囊藻的滋生。磷酸二氢钙长期使用会使池塘PH值升高,而使用尿素会降低池塘PH值,蓝藻比较容易发生在PH值高的水体。由此分析,蓝藻滋生的原因可能是水体磷元素含量过高而氮元素较低的缘故。因此,在微囊藻出现时,通过施用氮肥,一方面能降低水体PH值,同时能促进其它藻类的生长,改善水体藻类种群结构。 (4)养殖池塘套养摄食浮游植物的鱼类(比如白鲢)。虽然浮游植物型鱼类很难消化污泥颤藻、直粒链藻等微囊藻,也不喜欢食用,但毕竟对微囊藻有一定的消耗作用,所以也还是预防的办法之一。10. 由有机碎屑、细菌、藻类、明矾等细颗粒组成的胶粘状云团在风力、上下水层的对流作用下很容易再悬浮,并在细菌的作用下很快分解,从新参与水体的物质循环。因而使用明矾浆除藻难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11. 池塘泼洒全池明矾浆用量:1/亩,碾碎成面,加适量水调匀后全池泼洒,起沉降作用。12. 使用黄泥浆水沉降方法:4/亩(黄泥)+4/亩(NaCL)调匀后全池泼洒。13、对于水华蓝藻的光合生产,光合作用可以表达如下式,即:106CO2+16NO3-+HPO42-+122H2O+18H+能量微量元素在细胞光合反应系统内生成藻类的原生质并放出氧C106H263O110N16P1(藻类原生质)+138O2。理论上概略计算,每1个磷原子与16个氮原子、110个氧原子、263个氢原子和106个碳原子合成1个藻类原生质大分子,其中,磷是最重要的限制性元素。13、在养殖水体中建立一个良性的生态平衡系统。在一个养殖水体中许多的有益微生物例如芽孢杆菌,它们是鲢鱼很好的天然饵料,鲢鱼能直接利用这些有益微生物,氮、磷是是微生物和藻类的饵料,而微生物和藻类又是花白鲢的饵料,花白鲢和其它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又可以分解出氮、磷,这样整个养殖水体的生物链比较稳定,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当整个养殖水体中的菌相、藻相、养殖动物和各种有机物质之间达到一种相对动态平衡时,蓝藻不容易大规模暴发。虽然通过生物的方法在理论上能够解决蓝藻暴发的问题,但毕竟在高密度养殖水体中建立一个动态生态平衡系统难度较大,且见效不快。有过多蓝藻的池塘呈现的颜色一般为翠绿色(由蓝藻大类中的铜绿微囊藻和不定微囊藻产生)或者是蓝绿色(由蓝藻大类中的鱼腥藻和颤藻产生),产生这两种水色的同时,一般会在池塘四周(尤其是下风口)会浮有一层翠绿色的膜,其颜色呈绿色油漆状。蓝藻生长过程中也会分泌抗生素,抑制其他藻类生长。14、蓝藻防治蓝藻水华主要微囊藻中的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它们喜生长在温度1 0 4 0, 最 适 温 度 为 2 8 3 2 、高光 照、 高碱 性 ( p H 值 为 8 9 5 ) 以及 富 营 养 化 的 水 体。由微囊 藻 引 起 的 中毒 一 般 发 生 在 夏 季 及 初秋 的高温季节。 微囊 藻大 量繁 殖 时在 池 塘水 面形成 一层翠 绿色 ( 或墨 绿 色、 铜 绿 色 )的水华,群 众 俗 称 “ 湖 靛 ” 、“ 铜绿水 ” 。一、 危害首 先,由于微 囊 藻 外 面 包 着 一 层 胶 质 ,通 常 虾蟹 类 、鱼类摄 食 后均不易 消化 。 其次 , 当微 囊 藻 大 量繁 殖 时, 水体迅速变 瘦 , 其 它藻 类和浮游动物很难繁殖起来 , 虾 蟹 苗种缺乏活 饵 料, 从而 生 长减 缓 。 另外 , 微 囊 藻 白天 进 行 强 烈光合作 用 时, 会 使 水 体 p H 值 急 剧 上 升 , 甚 至 可 到 1 0以上 此 时可 以 使 虾 蟹体内硫胺活性增加,体内维生素B l减少 , 导致 中枢 神 经 和 末 梢 神 经 系统 失 灵 , 兴 奋 性 增 加,活动加剧 、 痉 挛 , 虾 蟹 躯体 失 去平 衡 ; 夜 晚微 囊 藻则 产 生过多 C 0 2 , 消 耗大 量溶解 氧, 容 易造成 缺 氧泛池 。 最后 ,微囊 藻繁 殖过度 , 引起 自身大 量 衰 老 死 亡, 死 亡 藻 体 中的蛋白质分 解 产生 大量 羟 胺 ( N H 2 O H) 及 H 2 s等 有 毒 物 质 , 这些毒物 浓 度高 时, 会影 响 虾蟹 生 长 , 严 重 时 更能 使 虾 蟹 中毒 引起 大 量 死 亡 。二、 预防 方法 : 虾蟹 放 养 前 , 应 严 格 彻 底 清淤 消 毒。降低 放养 密度 ; 在 养殖 早 期 , 可 通 过提 高 水 位 、 施 肥、 投饵等措施 来 促进 有 益 的浮 游 植 物 的 大 量 生 长 繁 殖 , 以降 低池 水的透 明度 。严 格 控 制投 饲 量 , 经 常加 注 新 水, 定 期换水 ( 尤其 是 高 温 期 来 临 之前 , 适 当 更 换 池 水 , 可 防 止 水体 过肥, 使水 质得 到改 善 ) , 保 持水 质 清 新 , 不 使水 中有 机质含 量过 高, 定期 施 用 C a O 调节 好 水 的 p H值 , 控 制 藻 类繁 殖 。三、治疗方法 : 微 囊 藻 过 多 时 , 水 泵 抽 吸 或 虹 吸 上 层水 , 并适 当更换池水 , 降低 p H值 , 可 暂时 缓解 。 在 清晨藻体 上 浮 聚 集 时 撒 C a O 粉 , 连 续 23次 , 可 基 本 杀灭。 微囊 藻大 量繁 殖 时, 可 以选 择 有 风 天, 在 藻 体 的密集 处 ( 下风 处 ) 用 0 5 l g m 3 C u S 0 4 溶 液或C u S 0 4与F e S O 4 ( 5 : 2 ) 合 剂 遍洒 , 也 可 以再 泼洒 0 3 g r n 3 富氯 , 杀死微囊 藻 ; 对于 少数 密集 处 , 可 以用 l 2 m 3 C u S 0 4与F e S O 4 ( 5 : 2 ) 合剂 局部 泼洒 ; 洒 药 后注 意 观 察 ,异 常情 况时要立 即 加注新水 或 换水 , 通 常 洒 药 后数 小 时应 大 量换 水 ,防止 C u 2 对虾蟹 的毒 害及 杀死 藻类 引 起 的 缺 氧 浮 头, 洒药 后有条 件 的应 开启 增 氧机 。四、蓝 绿 藻 类 的 生 物 综 合 防治换水 方 法 、 使 用草 木 灰 法 或 采 用 沸 石 粉 吸 附法虽有 一定 的效 果 , 但 是 浪 费 水 源 、 能源 。化 学 治 疗 方 法也存在 一些 缺 陷, 例如 :C u S 0 4的安 全浓 度 较小 其 用 药浓度与水 温成 反 比, 与水 中有 机 物 含 量 、 盐 含 量 、 p H 值 成 正比, 不能 与 C a O等 碱性 物质 合 用 , 其 使 用方 法 也存 在 一 些禁 忌, 因此 使 用起 来容 易 出现 问题 ; 若 使 用 有 效氯 来 杀 除蓝绿 藻类 , 由于虾蟹 类 对有 效 氯 比较 敏 感 , 也 容易 发 生 意外 ; 虽然 用 C a O、 C u S O 4 法 或有 效 氯 法 有 时 可 以获 得 较 好的效 果 但是 短 时间 内杀 灭 藻 类 、 水体 变 清 , 造 成 对环 境 、土壤 的二次 污 染, 对养 殖 不 利 。 最 好 采 用生 物综 合 防 治。 虾蟹 放养 前, 池塘 经 清淤 修 补 , 用 C a O等 药 物严 格彻 底清 塘消 毒 , 可 以采 用 C a O干法 清 塘 , 并 用草 木 灰 粉撒盖 藻体 ; 经过 滤注 水 后, 施 足基 肥 , 培 养 天 然 饵 料 , 并 栽 种和 移植 蒿草 、 苦草 、 轮 叶黑 藻 、 水花 生 等有 益 水 生 植 物 , 也可 在 清明节 前 后 大量投 放 活 螺 蛳 , 自然繁 殖 , 让 其 大 量 采食 水 中的蓝绿 藻 类, 防止 蓝 绿 藻类成 为 优势 种类 。水 体未 出 现微 囊 藻水 华 或 轻 微 出 现 时 , 放 养 一 定的鳙 鳙鱼 种 能够 起到 防 治 的作 用 , 放 养 密 度 为 4 0 5 0 g ; 微 囊 藻 出现较 多 时, 可 以放 养单性 罗 非 鱼 吞食 藻类 。水 色 过浓 、 水 质 恶 臭 、 浑 浊 , 含 氨 氮 量 、 硫 化 氢 量 、亚 硝 基 量 偏 高, 是 产生 大 量水 网 藻 、 微囊 藻 的 重 要 前 提 ,因此 , 平 时使 用 氨 氮 速 灭 、 光 合 细 菌 ( P S B ) 或益 生 菌 净 水剂来 消除 氨氮 等 , 并 用肥水 王 、 种 苗精 等 肥 水 剂 来 促 进 有益 藻 的繁殖 , 可 以预 防蓝 绿 藻类 的滋 生 。 虾蟹 养 殖池 塘 中的 残 饵 、 排 泄 物 、 动植 物 尸 体 在 好氧条件下转为 H 2 O 、 c 0 2 、 N O2-3 PO3-4、 SO2-4, 在厌氧条件下分解 产 生 NH3、 H 2 S 、 C H 4 、NO-2等, 造成 水 质 恶 化, 滋 生蓝绿 藻 对 虾蟹 有 害。而 P S B能 利 用水 体 中的 有 害物 质,如NH3、 H 2 S 、 有机 酸等 毒物作 为 菌体 繁 殖 的 营 养 成分 , 去除水 质 中的 有 害 物 质 , 净 化 养 殖 水 体 。 因此 当 养 殖 水 质恶化 、 滋 生 青泥 苔 时, 可 以将 市 售 P S B菌 液 按 5 1 0 m g L投入 池 中 经 3 h左 右 便 能 使 水 质 恢 复 正 常, 从 而 抑制青 苔 的 繁殖 , 促 进有 益 藻类 的繁 殖 , 降低 池 水 的 透 明 度 。当蓝绿 藻类 大 量繁 殖 时 , 可 以施 用 活 菌 生 物 净 水 剂 如复合型 枯 草芽孢 杆 菌 净 水 剂 , 不 但 可 以分 解 池 底 残 饵 和 虾蟹 排泄 物 等有 机物 , 还可 以 吸 收 蓝绿 藻 的养 料 氨 氮 、 亚 硝基 氮 和硝 基氮 , 从而 剪断 了 藻 类生 长 的 营养 链 , 使 其 无 法生存并 自然 死 亡 , 因此 能 抑 杀 水 中 的 蓝 绿 藻 类 。 值 得 注意 的是 用化 学 方 法 C a O 或 C u S O 4 杀 除 藻 类 3 5 d 后 ,最好 也 用 P S B或 复 合 型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净 水 荆 来 净 化 水质 , 促 进有 益 藻类 的繁殖 。15、水产养殖贴士:当前水产养殖池塘蓝藻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一、蓝藻发生原因蟹虾池水质过肥,水色偏浓,水草活力不强,乱用杀虫杀菌药物破坏菌相、藻相平衡,气温升高后,造成蓝藻爆发;外源水富含蓝藻,高温条件下进水,造成蓝藻爆发;不懂生物制剂品种和功能,乱用生物制剂,造成蓝藻爆发。二、防治方法实行生态养殖。不用或少用杀虫杀菌药,可经常使用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调节水质,维护菌相、藻相平衡。采用生物制剂培育有益菌。蓝藻发生后,一般可用光合细菌1000g/亩(含量每g100亿)加红糖250g,容器中加水增氧后,全池泼洒,培育大量有益菌,从而达到防治蓝藻的目的。具体用量可以酌情,灵活掌握。这一方法,特别对进水后发生蓝藻,效果更快。先杀菌后培育有益菌。用过生物制剂,仍发生蓝藻,可先用二氧化氯先杀菌,3天后,再用光合细菌1000g/亩(含量每g100亿)加红糖250g,容器中加水增氧,全池泼洒,过4天,再用1次。这一方法,使用非常有效安全。16、蟹塘灭杀蓝藻有讲究 蓝藻问题一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一个难题,当下蓝藻在不少蟹塘呈暴发之势。由于养殖户用药灭杀蓝藻后续管理没跟上,导致河蟹大量死亡。为此,水产专家提醒广大养殖户蟹塘灭杀蓝藻有讲究 8月17日大早,永丰镇朱龙村河蟹养殖户朱某一脸沮丧。他正在蟹塘里打捞着一只只死蟹。“大的有3两了。” 朱某妻子说,像这样每天早上打捞已经半个多月,从起初的五六十只、百十只死蟹,到现在的五六百只。这口塘共50亩,至目前死蟹接近大半了,20多万元的投资已血本无归。 由于蟹塘里的蓝藻非常严重,7月底,养了十多年螃蟹的朱某便购买蓝藻清药品,对塘口投药,并启动了塘里微管增氧设施。第二天一早,朱某夫妇发现,螃蟹乱爬行、不安稳,疑似缺氧,于是又启动换水增氧,第三天出现螃蟹逐渐死亡现象。 与此同时,老圩乡朱文村一养殖户的100亩蟹塘也因灭杀蓝藻导致螃蟹大量死亡。缘何杀藻致蟹死亡? 市渔业技术指导站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站长周日东说,这段时间养殖户灭杀蓝藻引发螃蟹死亡事件此起彼伏,损失惨重,其主要原因是用药后管理措施没能及时跟进或跟进不到位所致。 8月中旬,市渔业技术指导站现场调查水产养殖户朱某河蟹死亡一事。根据检测分析,使用蓝藻清灭杀蓝藻,死亡后的蓝藻不仅会产生蓝藻毒素,其分解过程中还要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溶氧,导致其他生物中毒和缺氧死亡。养殖户在使用蓝藻清后即长时间开动池塘里的微孔增氧机,以及采取了一系列解毒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蓝藻毒素的危害会起到缓解作用。(一是增氧;二是解毒) 但最重要的一条措施没有跟上,即没有及时翻换池塘至少三分之一的水体,走入了“解毒不换水,换水不解毒”误区,从而致大量的蓝藻毒素危害水体。(三是换水问题) 同时,杀藻时机不对,投药杀藻应选择晴好天气。高温高热本就致池塘螃蟹发病,投药期间正是高温闷热天气,气压较低,又不利于光合作用,本来池塘氧份就不充分,从而导致药藻后氧份的严重缺乏。(四是选时:高温闷热天气,气压较低,又不利于光合作用,本来池塘氧份就不充分。) 此外,由于缺氧和毒素作用,还导致蟹体免疫力极度下降,使寄生在蟹体内的疾病集中暴发、死亡。(五是免疫力)应该怎样杀蓝藻? 周日东说,当蓝藻发生时不必过分担心,如果水源较好的塘口可3天至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在三分之一左右,然后使用药物改善底质。蓝藻发生时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防止倒藻的发生,一旦遇到倒藻情况,首先换水三分之一,并用药进行解毒及改善底质。第二天,使用氨基酸类肥水产品重新培养有益藻类,晚上注意增氧。 如果蓝藻大量爆发,有条件的可每天换水一次,把下风口的蓝藻排除,然后进行灭杀。首先,全池泼洒沸石粉,每亩用量10公斤,使之絮凝蓝藻;第二,间隔3小时至4小时后全池泼洒溶藻芽孢杆菌(侧孢芽杆菌),其用量为每亩500克。注意使用微生物制剂过程中必须防止蟹池缺氧,天热闷热时不应使用,使用时应开动增氧机;第三,平衡氮磷比例,通过泼洒无机磷改变氮磷的比例,加快培育绿藻和硅藻等有益藻类快速生长成为优势藻种来抑制蓝藻生长,从而改善蓝藻过度繁殖的状况。在杀蓝藻的这段时间一定要密切关注池塘中水质以及河蟹的情况,特别是在夜间,要定时巡塘,如有突发情况应及时向市渔技站联系,并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采取解决的方法。池塘为何生蓝藻? 据介绍,蓝藻是一种漂游生物,当它大量出现时会阻隔水体光合作用。蓝藻中的项圈藻可快速产生致死因子,破坏养殖对象的鳃组织,干扰其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麻痹神经,使其死亡。蓝藻中个别种不但活体带毒,而且死亡个体分解会产生生物素蓝藻素。蓝藻素数量多时可直接致养殖对象中毒死亡;或者即使数量少,也可通过生物链积累效应危害养殖对象,直致危害人体。 受其它藻种的生长制约,蓝藻并不可能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暴发,水温25至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他藻类快,故温度是蓝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养殖水体中富营养化,蓝藻比较容易生长,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往往更容易暴发蓝藻。有机磷是蓝藻生长的必须因素,治理蓝藻最直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除去有机磷。 当前,大部分塘口出现蓝藻是因为池塘中没有水草或者水草很少,导致后期有机质含量过高,不能被完全利用;螺蛳放养量太少,或者放养的螺蛳成活率不高,导致后期底质有机质含量丰富。前期使用化肥和有机肥过多,后期很少使用微生物或底改来分解有机质,导致肥料在池塘中积累,并没有被完全利用,当到了养殖后期,温度升高,PH值升高,水体形成富营养化,蓝藻开始发生。周日东说,池塘蓝藻应以预防为主。预防蓝藻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点:保证水草的正常生长,在养殖中期要注意对水草及时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公分至40公分;前期如果螺蛳放养量不够,可在6月份增加一批螺蛳,一般总放养量在每亩250公斤至300公斤,并要保证螺蛳质量要好;河蟹养殖前期尽量使用生物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有机肥要通过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进行发酵.在中期(5月份以后)要定期在池塘中使用微生物制剂,后期肥水主要以氨基酸类肥料为主,每月配合使用1至2次枯草芽孢杆菌原粉和反硝化细菌原粉分解池底有机质。17、藻毒素的危害性藻毒素具有水溶性和耐热性。易溶于水,甲醇或丙酮,不挥发,抗pH变化。MC-LR的分子式为C49H74N10O12,分子量为995.2(计算时往往按1000计)。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1g/L,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在水中藻毒素自然降解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当水中的含量为5ug/L时,三天后,仅10%被水体中微粒吸收,7%随沙沉淀。藻毒素有很高的耐热性,加热煮沸都不能将毒素破坏,也不能将其去除;自来水处理工艺的混凝沉淀、过滤、加氯也不能将其去除。有调查试验研究表明在某湖周围3个自来水厂的出厂水中检出低浓度的藻毒素(1281400ng/L),结果提示采用常规的饮水消毒处理不能完全消除水体中的藻毒素。它是一种肝毒素,这种毒素是肝癌的强烈促癌剂。家畜及野生动物饮用了含藻毒素的水后,会出现腹泻、乏力、厌食、呕吐、嗜睡、口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甚至死亡。病理病变有肝脏肿大、充血或坏死,肠炎出血、肺水肿等。对于人类健康,微囊藻毒素也具有很大危害性。其中MC-LR的半致死剂量(LD50)约为50100 ug/kg。人们在洗澡、游泳及其他水上休闲和运动时,皮肤接触含藻毒素水体可引起敏感部位(如眼睛)和皮肤过敏;少量喝入可引起急性肠胃炎;长期饮用则可能引发肝癌。医学部门已发现饮水中微量微囊藻毒素与人群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有很大相关性。1996年在巴西造成100多名急性肝功能故障,7个月内至少50人死于藻毒素产生的急性效应,引起举世瞩目的关注。淡水水体中的蓝藻毒素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地经常发生蓝藻毒素中毒事件。18、 定期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免疫多糖(添加量为饲料量的1-3),高温期在饲料中可添加高稳定维生素C(添加量为饲料量的3-5)和大蒜素(添加量为饲料量的2%,加蛋清包裹)。19、 养鱼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的控制方法 氮与养鱼生产关系极大,它不仅是水体中藻类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也是较常见的一种限制养鱼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常量元素。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对鱼类的毒性较强,会使鱼类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降低,而造成鱼类慢性中毒,抑制生长。此晌鱼类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是养鱼水域中诱发鱼类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氨氮毒性还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温度和pH值愈高,毒性愈强。这样就会给养鱼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为此在生产中必须控制以减少氨的危害。 一、养鱼水体中氨氮的主要来源 氨氮产生主要原因是池水和底泥中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及水生生物的代谢作用,这是养鱼水体中氨含量增加的主要途径。尤其在高投入、高产出的养鱼水体中人为的大量投饵、施肥使水体中含氮有机废物数量增加;放养的密度大,生物代谢旺盛,排泄废物氨的数量增多。氨的增加速率大大超过了浮游植物利用极限,致使氨在水体中积累。氨态氮在水体中以氨和铵两种形态存在,pH值小于7时,水体中的氨几乎都以铵的形式存在,pH大于11时,则几乎都以氨的形式存在,温度升高氨的比例增大。也就是说在碱性条件下,水温越高氨分子所占的比例越大、毒性越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鱼类能长期忍受的最大限度的氨浓度为0.025毫克/升。 二、养鱼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的控制措施 1.定期加注新水降氨 增加换水量是降低氨氮最有效的办法。有条件的可46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0厘米:或每1015天换底层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51/3。 2.调节浮游生物的组成降氨 (1)培植、种植水生植物:在池中一角围栏栽种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或凤眼莲等飘浮植物,培植、种植面积可占全池面积1/100,可有效地吸附氨氮等有毒物质,降氨效果明显。 (2)控制浮游动物数量:浮游动物的代谢作用产生氨,适当地放养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或适时用药物杀火浮游动物可减少水中氨氮的积累。 3.改善水体中的溶氧状况降氨 在溶氧多时有效氮以硝酸态氮为主,在缺氧状态下则以氨态氮为主。因而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氨含量和氨的危害。 (1)使用增氧机械: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的作用。定期开动增氧机,使池水有充足的溶氧并能同时曝气,可促进氨的硝化使氨转化为硝酸态氮和亚硝酸态氮。排灌不便、注水困难的水体更要使用增氧机。 (2)使用化学药品增氧:养鱼生产中常用的增氧药物有过氧化钙、过氧化钡、鱼浮灵(或浮头灵)等。 4.泼洒沸石粉或活性碳降氨 使用沸石粉或活性碳,一般每亩用沸石1520千克或活性碳23千克,能通过离子交换和吸收有毒代谢产物来降低水中的氨含量。当水体中浮游植物同化作用降氨或其它降氨措施无法实施时,可在水体中施用,可达到使氨减少90%97%的良好效果。而且并不影响水质的其它化学指标。此外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3%5%的沸石粉,也有降低水体中的氨含量的作用。 5.利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降氨 使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通过微生物分解亚硝酸盐。许多研究表明,养鱼水体中施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明显降低底质和水质的有机物含量。从而减少了有机物质分解产物氨的释放,从这一角度出发,施用光合细菌等对降氨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6.利用生物转盘和生物转筒降氨 该设备在工厂化养鱼和特种水产品的养殖中应用较多。其作用原理是利用生物转盘或转筒上附生的藻类和硝化细菌,吸收和转化水中的氨,去除氨的效率可达80%以上。 7.利用化学药物调节水质降氨 如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总之,控制水体中氨氮的措施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以减少养负生产过程中病害的发生,实现人工控制环境下的健康养殖,提高养鱼生产的经济效益.20. 比如氮和磷的比率10比1容易繁殖硅藻,3比1到 7比1这段绿藻大量繁殖,一旦低于3比1时甲藻和有害藻容易繁殖,接近1比1或磷比氮多蓝藻爆发。(资料查阅:C:N:P=42:7:1)21. 总结早批养虾问题 如果2月或3月份放苗的早批都结束了,应该都进入第二批养殖了,这批虾我们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无非就两个:第一、连续阴雨天、气温、水温低。这个影响对虾无法正常生长也只能期待天气好转咯,但是这个期间的水质和虾容易出问题,因为长期无太阳的光合作用和一直低水温的环境藻类必定也无法正常繁殖,所以水慢慢变清,又无太阳无法肥水,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受破坏。这个倒是好处理,每天保持解毒,泼应激药和2天一次底改。坚持做!保虾健康不死要紧。第二 、特异副溶血性弧菌。我们的塘发病前无任何征兆,水色良好各项指标吃料正常。爆发后吃料直线下降,几条漫游水面空肠空位料台也有,捞出直接确认了副溶血弧菌。所以卖虾什么都没多想。毕竟那时候研究这个的不多,所以很多人也无法解释。得这个病主要是平常没有定期消毒观念,毕竟我去年和前年养整造虾下来没消毒过(放苗前消毒除外)方法:所以发现后就直接消毒另一个塘了。然后肥水加有益菌慢慢抑制弧菌,铜碘拌料,正常养殖外加20天消毒一次还好保住了另外的塘。这个貌似简单而又不简单的方法其实做好了,坚持做了,就可以防御弧菌爆发。上批虾大问题主要就这两个大问题。现在随着6 7月份的天气越来越热,“蓝藻”和“白便”注定要成为大家的头条头痛的新问题!这次写主要是跟大家说说用药技巧,和接下来蓝藻有可能爆发,和处理蓝藻的方式。还是只表明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做参考,白便的话处理方法目前还有很多争议我就不乱写了,预防别人乱喷。其实,我发现很多人养虾之所以成功率高,好多前期经常会泼洒光合细菌,EM菌有效地降解了硫化氢的危害,然而又得到净水助肥的作用。但到了中后期情况又不相同了,因为中后期塘底有机物,虾便,饲料剩的慢慢增多,所以中期底改相当重要,其实市面上很多底改个人都觉得不怎么样,比如清凉底改、大蒜底改、解毒底改、应激底改、中药底改.等等。这些都有沉降剂或落合剂主要把拉拉杂杂的东西沉底,治标不治本。我个人而言就喜欢生物底改和微生物底改,也就是含菌的底改,比如含有,芽孢杆菌、放线菌、粪链球菌、硝化菌、反硝化菌、或某种纯菌种符合沉降剂或载体的底改。其实,养虾的每一种药都不止有一种作用,虾药上也都写得清清楚楚,但很多人只是喜欢记其中的一个作用,记住一个就不愿意再记了,就满足了,并且以后一直不愿意改变,成了习惯,使到自己本来仓库存放有的许多好东西都未能发挥出来。比如这附近有人喜欢用大量的沸石粉(每次每亩50公斤以上)来净水,虽然效果不错但同时也污染了底质,因为费石粉是把有害毒素有害菌死藻都吸附沉底作用的,这是得不偿失的,但如果改为每隔3-5天就使用一次每次每亩2.5-5公斤,等于给虾塘的动植物补钙补镁既能够稳定水质又能促进动植物的生长,也没有什么副作用,虽然净化水质的效果不是那么明显不是那么快速,但是方方面面都能顾及到了。消毒也是这样,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损害了水质环境造成应激,尤其在水色不好溶氧不足很容易造成偷死虾。但如果改为减少剂量增加次数,如果是定期消毒的人把水色调好之后才消毒这样就比较安全了。接下来说说肥塘,我平常肥塘都会考虑到各项营养均衡,各种营养都要有这样藻类才能全副武装生长,如果缺那种营养盐或哪种微量元素都会导致肥不起或直接肥起有害藻了,一般消毒后的基肥要肥足,我会看有机肥和无机肥,氨、磷、钾、钙、镁、小肽、植物蛋白、动物蛋白、的药我才用,说到这有肥塘经验的人可能会问:“真的有一种药能有那么全的营养”? 答案是不可能的,都是几种药一起泡来肥塘的,我一般的方案是氨基酸1桶、育藻膏1桶、大包肥1包,EM1桶这些是建议大家的,如果高密度养殖的话我自己还会外加肽肥1包,生物肥水1包。然后下午加两三包肥水利生素。(现在我主要用微生物肥水、调水、底改了、正在学习试验摸索中)也许大家会笑我没必要用那么多浪费钱,呵呵,那我跟大家解释解释,第一次肥塘不肥好,以后会容易掉清,一旦掉清就很难再肥起来了。很多因素的。有不肥够容易导致某种营养缺少,有益藻类生长受到预制,有害藻也可以繁殖。比如氮和磷的比率10比1容易繁殖硅藻,3比1到 7比1这段绿藻大量繁殖,一旦低于3比1时甲藻和有害藻容易繁殖,接近1比1或磷比氮多蓝藻爆发。还有很多用药技巧你们自己摸索了。养虾最主要的工作就破解养虾难题,要从最容易的地方入手从最基础的地方入手,往往是简单的问题越精通办法就越多,养虾就越轻松难题就不难了。只顾眼前忽视了后果。养虾要保持水质稳定,重要性人人都知道但也最容易犯错。好比我朋友的塘2亩增氧机1台投苗18万大概40天,一直是绿色水,增氧机除了每次喂虾停一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开的,出问题之前水色偏暗水面无光泽,氧机附近有堆积黄色泡沫。又加不起料,我朋友认为是底质差,于是投放芽孢杆菌加费石粉改底,第二天倒藻成黄浊色晚上排污排出好几条死虾。这个例子说明塘主的分析是对的,但投放芽孢杆菌之后忽视了相应的增氧措施,导致本来底氧不足的情况更加严重。稳妥的做法是:首先泼洒Vc或葡萄糖抗应激,然后投放芽孢杆菌按照使用说明减半加少量沸石粉投放,晚上撒增氧剂,3天后再重复一次。这样就可以起到改良底质作用。还有一个附近的大叔,虾塘6亩,氧机4台,投苗55天出现蓝藻,pH值9.4,塘主使用加倍的芽孢杆菌处理,第二天重复一次。第三天蓝藻有点减少,7天后水面出现病虾,经反复用药无效卖虾。这大叔主要是因为加倍使用芽孢杆菌造成了泛底缺氧水质突变蓝藻和甲藻并存了,加上晚上又不撒增氧剂解毒又不排污,本来蓝藻水的底质就差,再加上泛底无疑是雪上加霜,虽然蓝藻减少点但虾也病了。提到蓝藻,这也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想要处理好蓝藻,真的要慢慢来,由于海洋污染日趋严重现在蓝藻已经成了养虾的常见水色,处理蓝藻有很多种方法【比如红霉素杀藻】【硫酸铜杀藻】【平常市面上的蓝藻净,或杀蓝藻的药】往往他们会忽略了蓝藻大量死亡后会释放毒素会对虾有严重影响甚至导致虾中毒死亡。相比之下我个人还是觉得用微生物制剂处理比较安全,蓝藻我见过的主要有两种,其它的我就不懂了1.蓝色小球状如果是蓝绿色小球状蓝藻。这种平常会浮在上层水,风大点都会聚居在下风口,这种蓝藻生长时对虾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只有死后才会放出毒素多的会让虾直接中毒。所以解决方法还是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正常量加点红糖泡两小时,全氧机开泼洒,连续三天如此。反正不管什么时候如果风大点就拿杀蓝藻药到下风口,放菌前最好解毒后放点腐植酸钠。对着蓝藻聚集处泼洒,最后晚上解毒足量泼底增氧。 白天喂虾最多三餐,其它时间打氧。喂料伴加抗毒免疫多糖强体药。三天后蓝藻会减少很多,最后一步最关键,能排污的朋友尽量排掉底污,三天后早上解毒,加十工分新水(没有设备加有藻水的,肥塘时加藻种或藻源)太阳出来就肥塘肥足塘,让好藻迅速繁殖占优势这样就能处理好小球状蓝藻了。2.长条臭腥蓝藻这种藻平常很浓很水青绿,氧机附近一股臭腥味。打一瓢水肉眼也能看到一条条绿色的藻。这种更难处理,首先不要喂虾。用加倍的光合细菌+腐植酸钠来预制蓝藻稳定水质,然后泡芽孢杆菌加红糖两小时泼洒,伴料也是加抗毒免疫多糖强体。傍晚能排污就排污,必须投增氧剂,重复以上工作两三天后视情况,如果蓝藻还是没有减少再重复两天,然后晴天早上肥塘,肥塘方法上面处理小球蓝藻很相近(详细就不写重复了,大家看着也头痛)。处理蓝藻会产生应激,蓝藻越多应激越大,最好是早发现早处理,气温pH值异常升高这是蓝藻暴发的主要特点,掌握了这个特点早发现早处理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不是所有的蓝藻都很危险,很让人讨厌,蓝藻有很多种,毒素很高的不外是实球藻,就是如油漆一样绿色藻类,有些藻种如螺旋藻毒性较低,颤藻的毒素也低于实球藻。不是所有的蓝藻都要灭杀,在池塘里藻类的多样性非常重要,在显微镜里能看到水里不但有绿藻,硅藻,如果还有让你不喜欢的蓝藻与甲藻,那么恭喜你!你的虾会非常安全。生物的多样性确定了你的池塘缓冲能力较强。蓝藻的生长与PH值密切相关,不起眼的PH值是最重要的水质指标,蓝藻越多PH值越高。与此同时,已经存在蓝藻的池塘,如果迅速提高PH值,会在短时间内,比如说一天内,会让蓝藻大幅增加,所以当你下石灰时要三思。蓝藻有藻毒,无论是在其死亡之后,还是在其死亡之前,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对人有诱发癌症的可能。当池塘是清一色的蓝藻时,对虾是非常不利的,严重时会导致食欲大幅下降,生长缓慢,肝脏收缩,脱壳不顺。控制蓝藻方法,无非是通过控制PH值来抑制。推荐使用腐殖酸钠与光合细菌,当蓝藻不多时使用此办法。灭杀蓝藻方法无非是药物直接灭杀,铜制剂、或者扑草粉、红霉素也可以。但所有的方法,如果有效,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氧气大幅下降!所以,杀蓝藻一定要三思!最后提醒大家注意,杀藻后,一定要清除药物毒性、死藻毒素,连续两个晚上一定要使用增氧剂去年中批有一个老头的水泥塘7亩,氧机4台,放苗62天发生倒藻,产生蓝藻仅接着亚硝酸盐严重超标。老头非常焦急,又是杀蓝藻解毒增氧拌料免疫多糖,后施肥又是放硝化细菌和芽孢,搞了两天没见很大好转,老头没了主意慌忙请教别人,然后就一下听这个说用这样,明天又听另一个说用另一样,折腾了十天,最后也是卖虾。这个例子说明:发生蓝藻,亚硝酸盐超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平常管理不善的结果。老头一开始采用杀蓝藻藻后解毒,晚上增氧,排底污水,后肥水及放硝化细菌,然后拌料的措施是正确的但就是心太急了,长期积累的问题要想在一两天内彻底改变是不现实的,必须要有一个逐渐改善的过程,心太急放药过多反而造成新的应激。所以大家遇到问题记得学习淡定然后分析反省。找正确方法,实在病虾太多也只能卖了。养虾涉及到虾苗虾塘管理等等很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虾病原因必须逐个环节去寻找。一些人喜欢把虾病原因往海水污染、恶劣天气、新病毒(弧菌)等目前还无法改变的方面去找,乍听起来也有道理,但又觉得往这些方面多谈无益,我们作为虾农,倒不如多从自己养虾的角度去反省,去交流,去改进提高,预防,这样会更实在一些。养虾之所以还觉得难,主要是我们对养虾的一些特点还没有完全适应,对一些基础的东西还没有完全掌握得好(未完待续)以下是我一朋友给我的介绍蓝藻说的(个人不发表任何意见,大家参考参考)本人认为:一般来讲常见对对虾有危害的蓝藻有两种:丝状蓝藻和微囊藻。颜色虽有相近,藻相类别也似相同,但处理方法却又差异:微囊藻如果不多可以考虑用大量的光合细菌(10斤一亩一次,4-7天一次)处理。如果已经出现对虾慢料甚至中毒打转了就必须赶紧杀灭(一般用硫氰酸红霉素100克+硫酸铜200克+粗盐5斤一亩,全溶之后池边泼洒,连续三天晚上注意加氧)之后换水重新调水。这里要注意对虾主要是吃到了死掉的蓝藻引起中毒才比较严重,而吃到活的蓝藻中毒却相对不是很明显。所以如果你要杀蓝藻一定要同时考虑换水是否方便的问题,而且一定要在三天内换掉死藻水!否则你的虾很可能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切记!如是丝状蓝藻则不用那么麻烦,一般只要不是很大的虾(超过50条容易因丝状蓝藻引起黑鳃)不用刻意处理丝状蓝藻。只要吃料不慢,生长正常,蜕壳正常,丝状蓝藻反而会是养虾最稳定的水质。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分层水。不过丝状蓝藻一旦出现亚硝酸就很难处理了!具体原因我未曾深研实际经验而已,大家要小心!所以出现丝状藻类的水同样要经常培菌,防止亚硝酸突升! 其实两种蓝藻的水化也有一定区别,微囊藻往往pH会很高,平均一般会有8.8以上经常超过9.0。而丝状蓝藻的pH一般在8.6左右很难超过9.0;微囊藻很少会出现亚硝酸氨氮高的情况,一旦出现了就是微囊藻大量死亡之时,而丝状蓝藻容易出现氨氮亚硝酸升高现象。所以眼睛不佳的朋友可以通过水色和水华的不同来区分。希望不要一概乱杀而导致养殖事故!这是他说的。22、 稳妥的做法是:首先泼洒Vc或葡萄糖抗应激,然后投放芽孢杆菌按照使用说明减半加少量沸石粉投放,晚上撒增氧剂,3天后再重复一次。这样就可以起到改良底质作用。23、 三天后肥塘时加藻种或藻源,太阳出来就肥塘肥足塘,让好藻迅速繁殖占优势.24、 首先不要喂虾。用加倍的光合细菌+腐植酸钠来预制蓝藻稳定水质,然后泡芽孢杆菌加红糖两小时泼洒,伴料也是加抗毒免疫多糖强体。傍晚能排污就排污,必须投增氧剂,重复以上工作两三天后视情况,如果蓝藻还是没有减少再重复两天,然后晴天早上肥塘.25、 蓝藻的生长与PH值密切相关,不起眼的PH值是最重要的水质指标,蓝藻越多PH值越高。与此同时,已经存在蓝藻的池塘,如果迅速提高PH值,会在短时间内,比如说一天内,会让蓝藻大幅增加,所以当你下石灰时要三思。26、 杀蓝藻解毒增氧拌料免疫多糖,后施肥又是放硝化细菌和芽孢.27、 控制蓝藻方法,无非是通过控制PH值来抑制。推荐使用腐殖酸钠与光合细菌,当蓝藻不多时使用此办法。28、 BOD叫做生物耗氧量,COD叫做化学耗氧量,BOD与COD的比值可以用来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