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二人月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393555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二人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第二人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第二人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浮光跃金, 。 岳阳楼记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等死,死国可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 吴 均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里与杜甫的“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的诗句有相同情感的句子是 ,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全书共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多年的历史。B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文章自成一体,时人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C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永州刺史,又称“柳永州”。D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9分)开学伊始,我们欣赏了陶渊明笔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yun( )的美景;我们还跟随着吴均一起领略( )了富春江到桐庐一带的“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我们和司马迁一起见识了高呼着“王hu( )将相宁有种乎”的陈涉的风ci ( ); 。祖国秀丽的山川处处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华精深的历史文化引我们深深的思考。其实,只要有一颗善感的心,古今中外的人、事、物都可以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让我们流连,使我们回味。(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2)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形成一组排比句。(2分) (3)文言文言辞优美,意蕴丰富,可是有些同学却不愿学文言文,请你告诉这部分同学,学习文言文的意义。(3分)4名著阅读。(8分)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1)这段话出自 国讽刺作家 的小说格列佛游记。(2分)(2)联系选段前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3分)(3)后来“我”又因为什么被迫离开了小人国?(3分)二、阅读感悟(60分)(一)阅读诗歌,完成题56题。(5分)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5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词中画线句所表现的画面。(2分)6这首词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是由于它对“离愁”所做的真切、深刻的描写,试对词中“离愁”加以赏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撒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古人迷信,相信日子有吉凶,怕犯日讳而不敢随意举动,称为畏日。本文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写的寓言讽刺小品三戒中的一篇寓言。 柳宗元永某氏之鼠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为之说 鼠为态如故 B急湍甚箭 拘忌异甚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由是鼠相告 D几死者数矣 臭数月乃已8.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三处。(3分)昼 累 累 与 人 兼 行 夜 则 窃 啮 斗 暴 其 声 万 状 不 可 以 寝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2分)(2)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3分)10. 甲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乙文借“永某氏之鼠”讽刺了什么人?(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10分)谨防数字化痴呆症刘戟锋当初,许多人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朝鲜日报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和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与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乌托邦式生活可遇而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选自 人民日报 2014年4月) 11第段加点的词语“过度”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12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13阅读第段,说说数字化痴呆症的危害。(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2分)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陈佳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问自己一句:为什么读书?每个人都能给出若干个理由: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指引人生的灯塔,书籍是抚慰心灵的鸡汤书籍的功用如此之大。然而,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却往往更注重实用: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要的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更便捷的数字阅读,攻势凌厉地抢占着传统阅读市场,浅读、速读、泛读成为新的阅读趋势,“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读书的功用显而易见。然而,除了信息和知识,书籍还带给我们思想和审美。法国人夏尔丹齐格在为什么读书一书中说:“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无用”的阅读常常萌芽于一颗对世界敏感而好奇的心,当求知的欲望带领着人类穿过重重迷雾后,收获的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人生境界。“无用”的阅读不是生存或者生计所必需的。2012年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人们希望通过他的获奖,“唤起国人对好书的热爱,走进书本,沉湎其中,重回20世纪70年代的阅读时光。”在那个时代,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多少青年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无用”的阅读看似无用,但一定会留下痕迹。它就像一种文化的渗透,缓慢、恒久、绵密。因为无故乱翻书,因为不带任何阅读的预期,因为起于一种非功利的自发行为,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当女作家铁凝还是一个少年时,她读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扉页上的题记:“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时,深受震动,她说“这两句话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阅读的重量不仅是来自于它给你实际生活的帮助,有时更来自于它对心灵造成的重击。“无用”的阅读可以跳脱自己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存在;“无用”的阅读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让我们收获“最难风雨故人来”的感动。一本好书,从来不会因为它的表面“无用”而折损了它的价值。当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把阅读当作是一种心境的解放,多做一些无目的的阅读、休闲的阅读,而不是说纯粹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为了完成一门学业,为了考到一个文凭而去阅读。希望阅读能与生活始终相伴。(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14简要概述第段的论证思路。(3分)15文章第段说,“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请具体说明“阅读行为”出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3分)16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7结合文本,简要阐述“无用阅读”的价值。(3分)(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8分)我撞上了秋天郁达夫今夏漫长的炎热里,凌晨那段时间大概最舒服。就养成习惯,天一亮,铁定是早上四点半左右,就该我起床,或者入睡了。这是我的生活规律。但是昨晚睡得早,十一点左右。醒来一看,天还没亮,正想继续睡去,突然觉得蚊子的嗡嗡和空气的流动有些特别,不像是浓酽的午夜,一看表,果不其然,已经五点了。爬起,把自个儿撸撸干净了,走出我那烟熏火燎的房间,刚刚步出楼道,我就让秋天狠狠撞了个斤斗。先是一阵风,施施然袭来,像一幅硕大无朋的裙裾,不由分说就把我从头到脚挤了一遍,挤牙膏似的,立马我的心情就畅快无比。我在夏天总没冬天那么活力洋溢,就是一个脑子清醒的问题。秋天要先给我解决一下,何乐不为?压迫整整一夏的天空突然变得很高,抬头望去无数烂银也似的小白云整整齐齐排列在纯蓝天幕上,越看越调皮,越看越像长在我心中的那些可爱的灵气,我恨不得把它们轻轻抱下吃上两口。我在天空上看到一张脸。想起这首很久以前写的歌,心境已经大不相同了,人也已经老了许多人老了么?我就一直站在那里看,看个没完没了,我要看得它慢慢消失,慢慢而坚固地存放在我这里。来往的人开始多了,有人像我一样看,那是比较浪漫的,我祝福他们;有人奇怪地看我一眼,快步离去,我也祝福他们,因为他们在为了什么忙碌。生命就是这样,你总要做些什么,或者感受些什么,这两种过程都值得尊敬,不能怠慢。就如同我,要坚守阵地,如同一只苍老的羚羊,冷静地厮守在我的网络,那些坛子的钢丝边缘上。六点钟就很好了,园门口就有汁多味美的鲜肉大包子,厚厚一层红亮辣油翠绿香菜,还星星般点缀着熏干大头菜的豆腐脑,还有如同猫一样热情的油条,如同美丽娴静女友般的豆浆,还有知心好友一样外焦里嫩熨贴心肺的大葱烫面油饼。这里这些鳞次栉比的房屋,每个窗户后面都有故事,或者在我这里发生过,或者是现在我想听的。每个梦游的男人都和我一样不肯消停,每个女人都被爱过或者正在爱着,每个老人都很丰富,每个孩子都很新鲜。每条小狗都很生动,每只鸽子都很乖巧。每个早晨都要这样,虽然我已经不同以往,总是幻想奇遇,总是渴望付出烈火般的激情,又总是被乖戾的现实玩耍,被今天这难得的天气从狂热中唤醒。我已经不孤单了,是吧。就是这个孤单,像一床棉被,盖在很高的高空,随着我房间人数的变化,或低落,或俯冲,或紧缠,或飘扬。美倒是美,狠了点儿,我知道。噫吁嚱,我的北京,昨天交通管制的北京,今年全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北京,用这样清丽的秋天撞击我神经的北京,把我的生活彻底弄乱,把我的故事彻底展开,把我仔细地铺成一张再造白纸的北京啊。18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撞上”秋天,感觉到了哪些方面的不同?试简述。(6分)19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4分) 先是一阵风,施施然袭来,像一幅硕大无朋的裙裾,不由分说就把我从头到脚挤了一遍,挤牙膏似的,立马我的心情就畅快无比。20联系语境,说说“我”为什么“已经不孤单了”?(4分)21试分析结尾划横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三、表达交流(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我轻轻地舞着,在拥挤的人群中 你投射过来异样的眼神! 诧异也好,欣赏也好 并不曾使我的舞步凌乱 因为令我飞扬的,不是你注视的目光 而是我年轻的心步入九年级,你的心情是否因升学的压力而百味杂陈?可我们年轻的心看似脆弱而倔强,看似困苦而飞扬,它始终保持着美丽与从容。我们无法留住那些美好的时光,我们所能做的是用手中的笔给青春留下一个个精彩的影像,伴我们轻舞飞扬!请以“那些轻舞飞扬的日子”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或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