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8937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够达到准确、迅速解答选择题的目的; 2、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二、重点聚集 高考数学选择题占总分值的 其解答特点是“四选一”,快速、准确、无误地选择好这个“一”是十分重要的 选择题和其它题型相比,解题思路和方法有着一定的区别,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选择题有着与其它题型明显不同的特点:立意新颖、构思精巧、迷惑性强、题材内容相关相近,真假难分;技巧性高、灵活性大、概念性强、题材内容储蓄多变、解法奇特;知识面广、跨度较大、切入点多、综合性强 正因为这些特点,使得选择题还具有区别与其它题型的考查功能:能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能比较确切地考查考生对概念、原理、性质、法则、定理和公式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灵活和综合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基础训练 (1)若定义在区间(-1,0)内的函数,满足,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过原点的直线与圆相切,若切点在第三象限,则该直线的方程是:A B C D (3)如果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那么a等于:A B C1 D-1 (4)设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为:A(-1,1) B C D (5)已知向量,且对任意,恒有,则A B C D答案:(1)A (2)C (3)C (4)D (5)C四、典型例题 (一)直接法直接从题目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的推理和准确的运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择支“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涉及概念、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例1、关于函数,看下面四个结论: 是奇函数;当时,恒成立;的最大值是;的最小值是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析】, 为偶函数,结论错;对于结论,当时, ,结论错 又,从而,结论错 中,等号当且仅当x=0时成立,可知结论正确【题后反思】 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低档选择题可用此法迅速求解,直接法运用的范围很广,只要运算正确必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提高直接法解选择题的能力,准确地把握中档题的“个性”,用简便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在扎实掌握“三基”的基础上的,否则一味求快则会快中出错(二)排除法 排除法也叫筛选法或淘汰法,使用排除法的前提条件是答案唯一,具体的做法是采用简捷有效的手段对各个备选答案进行“筛选”,将其中与题干相矛盾的干扰支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结论xyOxyOxyOxyO例2、直线与圆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解析】由圆的方程知圆必过原点,排除A、C选项,圆心(a,-b),由B、D两图知直线方程可化为,可知应选B【题后反思】 用排除法解选择题的一般规律是: (1)对于干扰支易于淘汰的选择题,可采用筛选法,能剔除几个就先剔除几个; (2)允许使用题干中的部分条件淘汰选择支; (3)如果选择支中存在等效命题,那么根据规定-答案唯一,等效命题应该同时排除; (4)如果选择支存在两个相反的,或互不相容的判断,那么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5)如果选择支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必须根据题意才能判定 (三)特例法 特例法也称特值法、特形法 就是运用满足题设条件的某些特殊值、特殊关系或特殊图形对选项进行检验或推理,从而得到正确选项的方法,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例3、设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为:A(-1,1) B() C D【解析】,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A、B、C,故应选DxyO12例4、已知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b的取值范围是:A B C(1,2) D【解析】设函数,此时【题后反思】这类题目若是脚踏实地地求解,不仅运算量大,而且极易出错,而通过选择特殊点进行运算,既快又准,但要特别注意,所选的特殊值必须满足已知条件(四)验证法又叫代入法,就是将各个选择项逐一代入题设进行检验,从而获得正确的判断,即将各个选择支分别作为条件,去验证命题,能使命题成立的选择支就是应选的答案例5、在下列四个函数中,满足性质:“对于区间(1,2)上的任意,恒成立”的只有:A B C D【解析】当时,所以恒成立,故选A例6、若圆上恰有相异两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1,则r的取值范围是:A4,6 B C D【解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5,则当时,圆上只有一个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当时,圆上有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1,故应选D【题后反思】代入验证法适用于题设复杂、结论简单的选择题,这里选择把选项代入验证,若第一个恰好满足题意就没有必要继续验证了,大大提高了解题速度(五)数形结合法“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对于一些具体几何背景的数学题,如能构造出与之相应的图形进行分析,则能在数形结合,以形助数中获得形象直观的解法xy-3-2-1123Y=f(x)例7、若函数满足,且时,则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的交点个数为:A2 B3 C4 D无数个【解析】由已知条件可做出函数及的图像,如下图,由图像可得其交点的个数为4个,故应选C例8、设函数,若若,则的取值范围为:xy1-11OA(-1,1) B C() D【解析】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做出函数和直线x=1的图像,它们相交于(-1,1)和(1,1)两点,则,得,故选D【题后反思】严格地说,图解法并非属于选择题解题思路范畴,而是一种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但它在解有关选择题时非常简便有效,不过运用图解法解题一定要对有关函数图象、方程曲线、几何图形较熟悉,否则错误的图像反会导致错误的选择(六)逻辑分析法 分析法就是根据结论的要求,通过对题干和选择支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寻求充分条件,发现规律,从而做出正确判断的一种方法,分析法可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例9、若定义在区间(-1,0)内的函数满足,则a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解析】要使成立,只要2a和x+1同时大于1或同时小于1成立,当时,则,故选A1 2 31 3 22 1 3 2 3 1 3 2 1 3 1 2 例10、用n个不同的实数可得个不同的排列,每个排列为一行写成一个行的矩阵,对第i行,记,()例如用1、2、3排数阵如图所示,由于此数阵中每一列各数之和都是12,所以,那么用1,2,3,4,5形成的数阵中,A-3600 B1800 C-1080 D-720【解析】时,每一列之和为,时,每一列之和为,故选C【题后反思】分析法实际是一种综合法,它要求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和平的心态、仔细、认真的去分析、学习、掌握、验证学习的结果,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题,对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七)极端值法 从有限到无限,从近似到精确,从量变到质变,应用极端值法解决某些问题,可以避开抽象、复杂的运算,隆低难度,优化解题过程例11、对任意都有:A BC D【解析】当时,故排除A、B,当时,故排除C,因此选D例12、设,且,则A BC D【解析】,令,则,易知:,故应选A【题后反思】有一类比较大小的问题,使用常规方法难以奏效(或过于繁杂),又无特殊值可取,在这种情况下,取极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八)估值法由于选择题提供了唯一正确的选择支,解答又无需过程,因此可通过猜测、合情推理、估算而获得答案,这样往往可以减少运算量,避免“小题大做”ABCDEF例13、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已知面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AB,EF与面AC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A B5 C6 D【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EF/面ABCD,则F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2,而该多面体的体积必大于6,故选D例14、已知过球面上A、B、C三点的截面和球心的距离等于球半径的一半,且AB=BC=CA=2,则球面面积是:A B C D【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的外接圆半径,则,故选D【题后反思】有些问题,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有时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的运算和判断,而又能依赖于估算,估算实质上是一种数字意义,它以正确的算理为基础,通过合理的观察、比较、判断、推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估算、省去了很多推导过程和比较复杂的计算,节省了时间,从而显得快捷其应用广泛,它是人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运算方法(九)割补法ABCD“级割善补”是解决几何问题常用的方法,巧妙地利用割补法,可以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图形,这样可以使问题得到简化,从而缩短解题时间例15、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A B C D【解析】如图,将正四面体ABCD补成正方体,则正四面体、正方体的中心与其外接球的球心共一面,因为正四面体棱长为,所以正方体棱长为1,从而外接球半径,故,选A【题后反思】“割”即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将不易求解的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问题;“补”即代分散不集中,着眼整体,补成一个“规则图形”来解决问题,当我们遇到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或几何体时,自然要想到“割补法”五、限时课后练习(1)已知是锐角,且,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2)(2007,安徽高考)若,则A交B补中元素的个数为:A0 B1 C2 D3 (3)(2007,山东高考)已知集合,则A B C D (4)过原点的直线与圆相切,若切点在第三象限,则该直线的方程是:A B C D (5)如果n是正偶数,则A B C D (6)函数,则区间a,b上是增函数,且,则函数在a,b上是:A增函数 B减函数 C有最大值M D有最小值M(7)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A B C2 D4 (8)过点A(1,-1),B(-1,1)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方程是: A BC DxyO3O (9)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当时,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则不等式的解集是:A BC D (10)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交点的个数为: A1 B2 C3 D4ABCDEF (11)如下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已知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均为正三角形,EF/AB,EF=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 B C D ABCC1B1A1PQ(12)如下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为V,P、Q分别为侧棱AA1、和CC1上的点,且AP=C1Q,则四棱锥BA1PQC的体积为: A B C DABCDA1C1B1D1GHFOE(13)如右图所示,在正方体AC1中,E为AD的中点,O为侧面AA1B1B的中心,F为CC1上任意一点,则异面直线OF与BE所成的角是: A B C D(14)要得到函数的图像,只需把函数的图像: A向右平移个单位 B向左平移个单位C向右平移个单位 D向左平移个单位(15)函数的定义域为a,b,值域为0,2,则区间a,b的长度b-a的最小值是: A2 B C3 D(16)已知函数,正实数a,b,c满足,若实数d是函数的一个零点,那么下列四个判断:db;dc,其中可能成立的个数为: A1 B2 C3 D4(17)设函数,则使得成立的m的取值为: A10 B0,-1 C0,-2,10 D1,-1,11(18)已知点P是椭圆上的动点,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O为坐标原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1)D (2)C (3)B (4)C (5)B (6)C (7)B (8)C (9)A(10)C (11)A (12)B (13)D (14)C (15)D (16)B (17)D (18)D第二节 填空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了解填空题的题型特点和考查角度,掌握填空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规范其解答;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会一分为二的辩证的看待问题二、重点聚集 填空题的主要作用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填空题的结果必须是数值准确、形式规范、表达式(数)最简,结果稍有毛病,便得零分 填空题的基本特点: 1方法灵活,答案唯一; 2答案简短,具体明确 学生在解答填空题时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计算型填空题要运算到底,结果要规范; 2填空题所填结果要完整,不可缺少一些限制条件; 3填空题所填结论要符合高中数学教材要求; 4解答填空题平均每小题3分钟,解题时间应控制在12分钟左右xyABQ(2,1)P(x,y) 总之,解填空题的基本原则是“小题小做”,要“准”、“活”、“灵”、“快”三、基础训练 (1)设直线,过平面外一点A作直线,则与都成角的直线有 条 (2)如下图所示,过点Q(2,1)的动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则线段AB的中点P有轨迹方程为: (3)若数列中,则为: (4)对于满足的一切实数x,不等式恒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是: (5)设实数x、y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答案:(1)2 (2)(3) (4) (5)21四、典型例题(一)直接法直接法求解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定义、定理、公式、性质、法则等知识,通过变形、推理、计算等,得出正确的结论例1、不等式的解集是: 【解析】当时,原不等式等价于,此时应有:;当时,原不等式等价于,此时应有:;不等式的解集是:例2、在等差数列中,则数列的前n项和Sn的最小值为: 【解析】设公差为d,则,数列为递增数列,令,前6项和均为负值,Sn的最小值为【题后反思】 由于填空题不需要解题材过程,因此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自觉地、有意识地采用灵活、简洁的解法,省去某些步骤,大跨度前进,也可配合心算、速算、力求快速,辟免“小题大做”(二)特殊值法当填空结论唯一或题设条件中提供的信息暗示答案是一个定值时,我们只需把题材中的参变量用特殊值代替之,即可得到结论例3、函数在(0,2)上是一增函数,函数是偶函数,则的大小关系为: (用“0时,恒有(4)已知函数,()将函数化简成的形式;()求函数的值域(5)已知曲线C1: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曲线C1的内切圆半径为,记C2为以曲线C1与坐标轴的交点为顶点的椭圆, ()求椭圆C2的标准方程; ()设AB是过椭圆C2中心的任意弦,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是上异于椭圆中心的点,若(O为坐标原点),当点A在椭圆C2上运动时,求点M的轨迹方程;若M是与椭圆C2的交点,求面积的最小值答案:1(1);(2) 2(1)c=2a+3,b=2a;(2)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2,2);3(1),(2),(3)略;4(1),(2)的值域为;5(1),(2),第四节 探索性问题的基本题型及解题方法一、考情分析探索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通过对探索性问题的考查,能考查出考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高考中一般以填空题或大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为中、高档二、问题特点及解题方法 条件为完备或结论不确定是探索性问题的基本特征,数学探索性问题的解答一般没有固定、现成的模式可循,它有较强的思维发散性,必须自己设计解决方案,以考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此类题型,常以新颖的形式出现,解题入口宽,而且题设条件往往比较隐蔽,但只要能明确问题特点,根据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仍可以使求解“程序化”,有据可依,有规可特, 解决这类问题时,应充分运用观察、比较、类比、分析、综合、演绎、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对试题的条件和结论所提供的外在信息与自身大脑中储存的内在信息进行提取,组合、加工和转化,明确解题方法,形成解题策略,选择解题步骤三、基础训练 (1)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计算,并猜想的表达式xyABCNO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过定点C(0,p)作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 ()若点N是点C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求面积的最小值;()是否存在垂直于y轴的直线,使得被以AC为直径的圆截得弦长恒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成等差数列,类比以上结论有: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 , ,成等比数列 (4)设,由此能否推出?若不能,需如何改变条件? (5)设函数,给出以下四个论断:它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它的图像关于点()对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它的周期为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为条件,另两个论数不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 (填写序号)答案:(1),猜想:(2)(),()满足条件的直线存在,其方程为(3),(4)不能,需加条件(5)四、典型例题 1、探究型探究型是依据题目所给予条件或提供的信息,综合所学知识,来探究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法,常以常规题形式出现,但往往改变设问方式,或得出探究和方向,或给出探究的结论,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解答此类问题时,需要考生提取题目的有效信息,从有效信息引出思维联想,从而设计解题方法,化归与转化是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例1、已知数列,其中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若,求d的值;()试写出关于d的关系式,并求出的取值范围;()续写已知数列,使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依次类推,把已知数列推广为无穷数列,提出同()类似的问题,()应当作为特例),并进行研究,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析】(),; ()当,; ()所给数列可推广为无穷数列,其中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当时,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研究的结论可以是:由,依次类推可得:,当时,的取值范围是:【题后反思】由题设条件给出问题的组成结构,先通过特例研究问题的结论,然后给出问题的推广,提出探究的方向,让解题者顺着命题者提出的推广方向进行探究,是探究型题的一种常见题型,解答这类问题时一般不改变命题的结构形式,而提出的探究结论也应该是对特例的推广2、开放型开放型题是指问题的结论、条件、解题策略是不惟一的或需要探索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型结构新颖,解题方法灵活、知识覆盖面宽,问题结构开放,打破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解题套路,给解题者很大的思考空间和多种分析思路,有利于培养和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所以此类问题是当前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例2、设动点P到定直线的距离为d,已知F(2,0)且()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过圆锥曲线的焦点F,任作一条与两坐标轴都不垂直的弦AB,若点M在x轴上,且使得MF为的一条内角平分线,则称点M为该圆锥曲线的“特征点”,问该曲线是否存在特征点M?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并观察点M是怎样的点,同时将你的结论推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不用证明推广后的结论)【解析】 ()设动点P的坐标为P(x,y),且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d/, 动点P到定直线的距离为d,F(2,0)且, 动点P到定直线的距离为d/,F(2,0)且,即点P是以坐标原点为顶点,以F(2,0)为焦点的抛物线, 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 ()假设抛物线存在特征点M,并设其坐标为M(m,0), 弦AB不垂直于x轴,且抛物线的焦点为(2,0), 设直线AB的方程为,代入并整理,得:, 设,则, 被x轴平分,即, ,即, ,即, , 故抛物线上存在特征点M,其坐标为M(-2,0),该点是抛物线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猜想:对于抛物线,其“特征点M”是抛物线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题后反思】本题从特例出发,探究一般情况下的结论,解答这类问题时,可以通过特例得到的信息,从命题提出的探究方向思考,归纳问题的结论(有时不止一个,而有些问题的结论并不成立),再给出数学推理证明,本题由于题目的要求没有给出推理证明3、定义信息型 定义信息型是近几年来高考出现频率较高的新题型之一,其命题特点是:给出一个新的定义、新的关系、新的性质、新的定理等创新情境知识,然后在这个新情境下,综合所学知识并利用新知识作为解题工具使问题得到解决,求解此类问题通常分三个步骤:(1)对新知识进行信息提取,确定化归方向;(2)对新知识中所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探究解题方法;(3)对提取的知识加以转换,进行有效组合,进而求解例3、根据定义在集合A上的函数,构造一个数列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输入数据,计算出;若,则数列发生器结束工作,若,则输出x1,并将x1反馈回输入端,再计算出,并依此规律继续下去,现在有, ()求证:对任意,此数列发生器都可以产生一个无穷数列;()若,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析】()证明:当,即0xx0,又,即故对任意有;由有,由有;以此类推,可以一直继续下去,从而可以产生一个无穷数列()由,可得,即,令,则,又,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差数列,于是【题后反思】 本题以算法语言为命题情境,构造一个数列发生器,通过定义工作原理,得到一个无穷数列,这是命题组成的第一部分,解答时只需依照命题程序完成即可,第()问其实是一个常规的数学问题,由上可知,创新题型的解答还是需要考生有坚实的数学解题功底4、类比归纳型类比是将式子结构、运算法则、解题方法、问题结论等式引申或推广,或迁移,由已知探索未知,由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归纳是从个别特殊事例,若干特殊现象递推出同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总结出同一种现象的一般规律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两种推理方法可有效地锻炼考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因为这类创新题的思维含量高、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所以它们在高考中频繁亮相,已成为高考中的又一个热点x1x2xyOD=x1,x2y=f(x)x1x2xyOD=x1,x2y=B例4、如下图所示,定义在D上的函数,如果满足:对任意,存在常数A,都有成立,则称函数在D上有下界,其中A称为函数的下界(提示:下图中的常数A、B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零)()试判断函数在上是否有下界?并说明理由;()具有图所示特征的函数称为在D上有上界,请你类比函数有下界 的定义,给出函数在D上有上界的定义,并判断()中的函数在上是否有上界,并说明理由【解析】,由,得,x=2,当0x2时,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x=2是函数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点,于是,对任意,都有,即在区间(0,)是存在常数A=32,使得对任意,都有成立,所以,函数在上有下界()类比函数有下界的定义,函数有上界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定义在D上的函数,如果满足:对任意,存在常B,都有成立,则称函数在D上有上界,其中B称为函数的上界设x0,则()知,对任意,都有,函数为奇函数,即,即存在常数B=-32,对任意,都有,所以,函数在上有上界【题后反思】本题以高等数学中的函数有界性为命题素材,先给出一个定义,研究问题的结论,然后提出类比的方向,这是一种直接类比的情境题数学中有许多能够产生类比的知识点,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内容有着非常和谐的“同构”现象,立体几何中的很多结论和方法都可以从平面几何中产生“灵感”进行迁移,我们复习时要注意研究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规律,通过知识间的对比和类比,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五、限时课后练习(1)已知元素为实数的集合S满足下列条件:;若,则若非空集合S为有限集,则你对集合S的元素个数有何猜测?并请证明你的猜测(2)已知椭圆的右准线与x轴相交于点P,右焦点F到上顶点的距离为,点C(m,0)是线段OF上的一个动点, ()求椭圆的方程;()是否存在过点F且与x轴不垂直的直线,其与椭圆交于A、B两点,且使得?亲说明理由(3)设函数,函数,其中a为常数且,令函数为函数和的积函数 ()求函数的表达式,并求其定义域; ()当时,求函数的值域; ()是否存在自然数a,使得函数的值域恰为?若存在,试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自然数a所构成的集合,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4)已知函数,当点在的图像上移动时,点在孙函数的图像上移动 ()若点P坐标为(1,-1),点Q也在的图像上,求t的值; ()求函数的解析式; ()当时,试探索一个函数,使得在限定域内为时有最小值而没有最大值(5)矩形钢板的边长分别为,现要将它剪焊成正四棱柱或正四棱锥,并使其底面边长为矩形边长的一半,表面积为ab,试比较得到所制作的正四棱柱与正四棱锥中哪一个体积最大,哪一个体积最小,并说明你的结论答案:(1)S的元素的个数为3的倍数;(2)();()当时,即存在这样的直线;当时,k不存在,即不存在这样的直线(3)();();(),且(4)();();()当时,有最小值0,但没有最大值图1图2图3图4(5)如下图: 易证:,即最大,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