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7989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扬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扬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试 卷201411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李斯说:“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其“安宁之术”的直接目的是A.推行郡县制实现国家统一 B.重赏诸子功臣缓解内部矛盾C.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 D.平衡诸子之间的权力之争2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3.刘海峰先生在科举学导论中说:“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宗法制是中国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 B.科举制具有公平调节社会秩序的特点 C.科举制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考试选才打破了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4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C.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6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从增进宪政意识看这种做法A.与时俱进,民国政体不断完善 B.权力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下C.防患专制,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 D.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8.下表是黄埔军校第三至六期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情况表。其中,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期别时间入学人数毕业人数第三期1924.10-1926.113001233第四期1926.3-1926.1026802654第五期1926.11-1927.833002418第六期1927.10-1929.544003970国内战争 外敌入侵 政治分裂 经济停滞 A. B. C. D.9.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C.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10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实业救国思潮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国民政府统制经济11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12.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适合用来形容“求同存异”方针 新经济政策“不结盟”思想 杜鲁门主义A. B. C. D.13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该项措施应为A.颁布解负令 B.发展工商业 C.实行津贴制 D.财产等级制14“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中“新阶段”最主要的含义是A交往扩大,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 B引起早期殖民扩张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历史的进步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三权分立制 B.联邦体制 C.民主共和制 D.总统制16有人将性格色彩学的理论运用于历史人物的研究,得出如下分析: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是史家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B.只是史家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C.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可作为参考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17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2006年,俄罗斯的尤里一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作了调查,统计如下:态度持相应人态度的人数比例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时期3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0%是一场灾祸16%难以回答14%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民众对十月革命是基本肯定的 对十月革命存在多元化看法反映俄罗斯民众的大国心理 肯定十月革命后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A. B. C. D.18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利益19“蝴蝶拍一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这是由气象学家提出的混沌学理论。下表对应符合该观点的是蝴蝶拍翅膀产生的风暴A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B英国等完成工业革命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资本主义世界出现1929年的大危机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崛起20下表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是厂商/合作者产品/服务成 本苹果(Apple美)设计东芝Toshiba(日)闪存、触摸屏$ 40.00三星Samsung(韩)应用处理器$ 14.46英飞凌Infineon(德)相机组件、GPS接收器$ 11.80富士康 Foxconn(中)组装$ 6.50iPHone6手机部分零部件生产情况表A.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B.推动信息技术的更新C.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D.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第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21(12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材料三 汉口开埠以后,江汉关以下地段开辟了租界区。外国人在汉口有自己的码头货栈,兴建了工厂公司,开办了航运业。汉口的商业中心,从沿河一带向沿江一带转移。汉正街的繁华盛景,逐渐被六渡桥、江汉路以及租界滨江商业区所取代。汉口人的日常用语中,除了洋船之外,多了洋火、洋油、洋蜡、洋布、洋铁、洋油灯等一系列洋字号的名词。在洋街的影响下,汉口向近代城市迈进的脚步缓慢地移动了。1871年冬,清政府在汉口设立招商局。 1889年,洋务派人物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以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加速了汉口前进的步伐。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3分)(2)“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这一观点。(6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推动汉口向近代城市迈进的主要原因。(2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所反映的本质问题。(1分)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该国(日本)近年改变旧制,藩民不服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的奏折“今以西方诸国胁迫我东洋之势,无异于火之蔓延。然而东洋诸国,特别是与我毗邻的中国、朝鲜等反应迟钝,不能抵挡其威迫之势,犹如木板房子不堪火势。故以我日本的武力援之,不单是为了他国,也是为了我自己,这一点可想而知。以武力保护他们,以文明开化他们,必须使他们效仿我国,迅速输入近代文明。”摘自福泽谕吉日清战争是文明和野蛮的战争材料二 “考日本之为国,不过三岛,浮沉东海,犹一粟土地,军力俱不及中国十分之一。其得与之相抗者,唯大小兵轮40余艘,数有同耳。然数虽同,而坚大不及也,炮弹不伙也。加之人手无多,水陆不相护,战事未及十次,国中人财俱竭。”摘自阙名编中倭战守始末记 “勿言中国为大国。因何而知其为大国焉?答曰地理!面积3497700平方里、人口42388万!可悯可笑!此面积至少将分裂为六七国,乃自然之趋向也。如瘫痪,如残疾,如中风之病人,苟血流不循环周流于全身,则五肢虽大,岂能谓身躯高大焉!?”日本女学杂志1894年8月号社论材料三 “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 此疆彼界, 各不相下。我们中国,也是世界万国中之一国, 我也是中国之一人”。陈独秀说国家 “日本是以世界文明进步为目的展开的这场战争,战争不是人与人,国与国之战,而是一场信仰的较量。日本在亚洲国家率先理解文明世界的理念,力图彻底摆脱独裁国家制度和野蛮文化,日清战争因此成为日本迈入文明国家行列的起点。”福泽渝吉日清战争是文明和野蛮的战争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在日本向西方学习问题上有何认识。(2分)福泽谕吉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的?(2分)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1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日两国截然不同的战争预测,其依据分别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指出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福泽渝吉又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对日本的影响的?(2分)(4)民国时期戴季陶先生曾指出:“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但相互了解的程度差异非常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3分)23(13分)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伯里克利在悼念公元前431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随着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历史性宣告,一个新的统一民族国家在欧洲出现了。这个由不断改革跨入资本主义时代,又依靠武力实现了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由于扫除了历史积留下来的障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民族的活力、解放了的生产力的迅猛跳跃、国威的张扬,都表现出实现统一给德意志国家带来的历史创造力量。统一是德意志历史上的划时代转折点,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统一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刘宗绪等著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4分)(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柏拉图认为“极端的自由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他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统一的方式,并谈谈你对统一后德国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2分) 24(10分)每个民族都有一个传奇,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祖国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杨凯中国梦的方位材料二 100多年前,法国文豪雨果曾有一个欧洲统一的梦想。雨果在住处的庭院里种下一棵橡树。雨果说,当这棵树长大之后,由欧洲各国统一而成立的“欧洲合众国”将在欧洲大陆建立起来。摘自央视纪录片货币材料三 “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易中天中国梦请回答:(1)材料一的“旧山河”指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是如何“一路走到1949年”使“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3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雨果“欧洲统一梦”的历史因素。(1分)他心中的“欧洲合众国” 之梦在现实中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2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新时期为实现“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举措。(2分)它与“欧洲梦”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25(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材料二 “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富兰克林?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那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材料三 1946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戴高乐总统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许多革命者对新经济政策感到“痛惜”的原因。(2分)西方人士为什么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2分)(2)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记者对罗斯福的质问。(4分)(3)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对经济是如何进行干预的。(1分)你认为材料中“自由的缺点”是指什么。(1分)(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订一个恰当的题目。(1分)扬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CCCDDA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AABCAD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21(12分)参考答案:(1)原因: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3分)(2)中国: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3分)西方:城市自治权利较充分;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商业影响较大。(3分)(3)主要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洋务运动的推动。(2分)(4)本质问题: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1分)22(14分)参考答案:(1)认识:李鸿章赞成日本学习西方军事和工业技术,反对日本进行制度方面的变革。(2分)看待:福泽谕吉认为中国已堕落为野蛮国家,日本要用近代文明来开化中国。(2分)真实目的:为日本侵略制造舆论。(1分)(2)中国预测:日本必败。依据:日本是弹丸小国,军力和装备不及中国,海上和陆上又缺乏联系。(2分)日本预测:中国必败。依据:中国只是一个虚弱的国家,还可能走向分裂。(2分)(3)影响:战争促进中华民族觉醒,启迪国家意识的形成。(1分)看待:战争使日本摆脱独裁国家制度和野蛮文化,是日本迈入文明国家的起点。(1分)(4)认识:中国对日本认识肤浅,一味排斥,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则达到了精细化程度;(2分)中国需要打破思想上的封闭和盲目,真正地认识日本。(1分)23(13分)参考答案:(1)理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但其实质是封建君主专制。(4分)(2)优越性:城邦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分)着眼点: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分)(3)方式:王朝战争。(1分)影响:统一后的德国建立起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适应了国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分)(4)认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多元化;民主和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政治体制建设需要结合国情。(2分,任意两点即可)24(10分)参考答案:(1)“旧山河”: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历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3分)(2)历史因素:吸取历史上欧洲经常发生战争的教训。(1分)建立过程:从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和欧元诞生。(2分)(3)举措:完善三大民主制度;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修订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提出“依法治国”方略。(2分,任意两点即可)共同点:追求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1分)25(11分)参考答案:(1)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发展经济。(2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分)(2)罗斯福新政中保障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触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干预经济方式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原则,不被人们所理解。(4分)(3)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1分)自由的缺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调整资本主义市场的自身矛盾。(1分)(4)计划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