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7930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学生和老师正是纷繁角色中特殊的两种,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师生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由彼此所处的地位与彼此的交往所构成的角色关系和心理关系。新时期,我国提倡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但是,师生关系在整体和谐下仍然仍存在着矛盾。据彭国元老师有关各年级师生关系状况调查表的调查显示: 50%以上初、高中老师认为目前的师生关系融洽, 平均77.7%的初、高中生认为目前的师生关系一般。虽然只是在怀化部分地区对学生和老师进行的抽样调查,但也可以反映我国目前中小学师生关系是不容乐观的,必需引以重视。从调查分析,一、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大部分教师是爱学生的,只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感受到师爱或感受不充分,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感受力随年龄增大而减弱,师生间沟通不足。这份调查表中还有一份关于中学生“有心理话向谁说”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4.4%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教育这个问题上有近5.1%的同学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更有甚者对老师实施拳头棍棒。由此可见,师生间的理解沟通缺少,师生间的信任度不高。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感受力随年龄增大而减弱,孩子在逐渐成长过程中会有着逆反心理。15、16岁的青少年,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智逐上,他们都渐走向成熟。青少年的思想与成人不同,处于过渡期的他们既不想让人认为幼稚又不想受人约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们往往对自身认识不足,却又极力相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熟。因此,他们在行为上会有意或无意的模仿成人。一些青少年为了更凸显自己的成熟,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方式,比如打架、吸毒、抢劫等等。部分老师在传道过程中忽略或者轻视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未能及时有效的给予帮助和正确引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老师以分看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是凭分而定。对待高分学生,教师会表扬嘉奖,行为言语上会有意无意的表露出偏爱。对待低分学生,老师会厌倦、不闻不问甚至怀疑,导致师生关系生疏,不协调。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封建时期遗留下来的“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深深的影响着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些老师还不能很好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认为只有威严才是制服学生的好办法。许多老师往往采取谩骂、羞辱、体罚等行为来解决师生间的矛盾。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反而使师生关系更紧张,学生的对抗心里更强烈。从调查分析,二、改善师生关系对策有:教育部门应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完善引起重视,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反应和解决。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师生间的权利义务,加强对教师和学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目前,部分教师教师法制观念淡薄,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力不强,对违纪的学生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惩处方式,以求达到“杀鸡儆猴”的效应。 殊不知,这样的方法既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在学生心理产生了阴影,师生矛盾升级,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教师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九条也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是,这些法律条款并没有受到重视。据信息时报报道:2003年6月18日,肇庆市广宁县北市镇新楼一名教师,因怀疑学生在黑板上写字骂自己,遂让8名学生列队操场,用一长40厘米细棍状物体,轮流打学生腿部,致使一名学生小腿软组织伤损,给学生心灵上留下阴影。其实,教学活动中,不是只有学生的权利受到侵害,教师有时也会遭到权利受侵害的时候:广东省陆丰市一中学教师,因制止考试中不守纪律的学生被数名学生和家长群殴导致昏迷,左眼几近失明,身体软组织严重挫伤。学校在事发当天下午停课,所有老师准备以无声的行动维护教师尊严。被打老师表示:“教师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证,我们怎么教书育人?”(4月26日华西都市报)虽然我国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是类似以上这样的事件在教学活动中仍有发生,可见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权利义务仍不能很好区分,法律知识观念薄弱。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对教学活动的监管。师生间需要加强沟通交流,相互理解。中国教育报2002年12月24日第3版从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同学互相帮助,成为朋友、共同进步;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上关心我们,在课外也能和我们友好相处,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学生要对老师尊重,有困难能向老师诉说;对老师不要有恐惧感;老师能真正理解学生,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学生能体谅老师的苦心,融洽、无隔膜、坦诚相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等。老师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家长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上课时应该是老师,课余时像朋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孩子心中最信任的是老师,有心里话也愿意跟老师说;老师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老师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综合这些结论,我们可以发现,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师生间没有什么跨不过的鸿沟,只要相互敞开心扉,真诚相待,加强沟通与交流,这样,任何矛盾都可以得到解决。对于老师,无论从年龄还是心理来说,都比学生年长、成熟,作为长辈的教师需要以成人的心胸宽容理解学生。教师的职责正是从积极方面引导学生,纵使学生有什么过错,教师也应站在理解的角度,宽容学生。俗话说“宽容是金”。有时,教师微笑待人,宽厚学生,学生也会深深爱戴教师。其实,理解是相互的。学生也同样要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应做的过分,更不应违背作为一名学生所应遵守的纪律。学生应当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尊敬师长,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做一名上进的学生。教师应当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中小学生的心理还尚未成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心理特别敏感,也容易受伤。可是,现实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评价学生方面尺度把握不平衡,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所偏爱,对分数低的学生表现出厌恶甚至不理睬的态度。两千多年以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局面,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教导的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等;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孔子的教育主张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孔子受到了世人的爱戴和尊敬。孔子教导出了像子路、颜回、曾参等优秀的“七十二贤人”。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孔子注重和学生的交流。论语先进篇中有记载到: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起围坐一圈,师生间畅快的交流思想。有时,老师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影响并伴随学生的一生,都可能成为鞭策他们前进的动力。加强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爱因斯坦曾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和师德的提高,这样,既有利于教授学生更多的科学知识,也有利于教师赢得更多学生的尊敬。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高质量的进行,同时,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得以健全的发展,这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