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邓从新马咏梅).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7805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邓从新马咏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邓从新马咏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邓从新马咏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邓从新 马咏梅科学课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人才资源、实物资源和信息资源等;从空间上可以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一) 校内资源教师是科学课程中最关键的资源。实物资源包括科学教室、实验仪器、教学设备、标本、模型、光盘、挂图、网络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和其他活动场所、设施等。利用这些资源,设置学生学习的具体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探究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信息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可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料,它的取得主要来自教材、学校图书馆、校园网和公共信息网。(二) 校外资源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星空、田野、森林、河流、各种动植物,以及家庭、社区、高校、科研机构和厂矿企业等,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社会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共同推进科学教育的实施。发挥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教育的主要作用,聘请科学技术领域的有关专家做科学学术报告,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发挥社区、科协和科普场馆的作用,因地制宜设立定点、定时、定人的科学教育基地,便于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参观和学习。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特性生活性。即课程资源内容的选择应与小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且能引起学生强烈兴趣和需要、唤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欲望。探究性。即课程资源的开发要能够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进行实验等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开放性。即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应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学生探究学习可以在课内或课外,探究场所可以是学校、家庭或社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2、原则主体性原则。在新课程理念下,学习并不只是对书本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而是对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内化和建构,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经验、发展能力、建构价值,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所以,学习无限的丰富性和课程创造性的实施所需支持性资源的开发更多地依赖教师和学生,以学校为平台的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效益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教师、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而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在充分考虑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参与性原则。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应该“人人参与”,以做到“开发课程资源,人人有责”:教育部门、课程专家、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等都享有开发的权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形成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多主体的有机融合,保证课程资源的充分发掘。针对性原则。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课程资源,因其地域性和民族文化的特点存在着差异性,因而开发出的教育资源,不仅能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又能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所以,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时,更应考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并注意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的现实可行性。适度性原则。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其他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样,要避免“走过场”、“求结果”等做法,要考虑开发的广度与适度。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既要考虑挖掘选择的对象、提取的内容以及内容应涉及的范围和表现的方式等问题,也要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那些适合小学科学教学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3、策略因地制宜选择教学材料收集、研究身边的材料,易拉罐、小磁铁、小铁钉、小木块、细铁丝、铜钥匙、雪碧瓶、塑料杯、注射器、橡皮管、玻璃片等等凡是人们看不上、用不上的东西往往在我们的科学课上就有用武之地,不妨把它们收集起来,有价值的最好贴上标签以便日后利用。调整教学内容,如凤仙花的种植、养蚕,可以与当地的季节的早晚相适应,合理调整教学顺序。选用教学材料。如养蚕可以变为养菜青虫,观察植物的根可以用葱、狗尾草、白菜根等;认识昆虫可以用当地常见的昆虫;实验材料也可以因陋就简,用脸盆代替水槽,用一次性杯子代替烧杯,用毛边纸代替滤纸;认识岩石可以选用当地常见的岩石种类;蜡烛当酒精灯等。自己动手,建设生物园地开辟植物园,根据小学科学中的相关内容,(我看到了什么;我的大树;各种各样的叶;一片完整的叶;种子变成芽;芽长成苗;开花了!结果了!;果实和种子;植物的一生;植物怎样生存;植物的根和茎;形形色色的植物;动物和植物;油菜花开了;各种各样的花;花、果实和种子;豌豆荚里的豌豆;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萌发的种子;)种植桑树、花生、玉米、向日葵、小葱、红豆、绿豆、油菜、青菜、凤仙花、四季豆、豌豆、韭菜、萝卜、番薯、蚕豆、马玲薯、牵牛花。根据(寻访小动物;蜗牛;蜗牛和蝗虫;蚂蚁;我的观察研究;迎接蚕宝宝的诞生;可爱的蚕宝宝;蚕宝宝变了新摸样;蚕的生命周期;动物的卵;动物怎样生活;形形色色的动物)成立学校养殖小组,饲养兔子、小乌龟、蚂蚁、鲫鱼、鸡等。就地取材,自制教具学具利用注射器、吸管、饮料瓶、吸管、易拉罐、注射器、线轴等材料,建立“百宝箱”,自制教具学具。走出教室,考察自然社会家庭里存在的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是学校科学课程资源的补充和扩展。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和每个孩子密切相联,如家庭里住房面积、家具、物品陈设、电器,居室的空气、光线、温度等,天天的洗脸、刷牙、吃饭、喝水都包含着潜在的科学素材资源和适合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课题资源。启发和引导孩子从自己家庭中去发现、开发和利用更多的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鼓励家长关心和参与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把学校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过程、方法,复制或迁移到课堂以外甚至自己家里。做好对社区科学课程资源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探讨科学教育活动所需的社区课程资源,建立社区课程资源信息库,平常应参与社区活动,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在进行科学教学设计时,首先全面考虑科学课程与科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的课程资源以完成具体的科学教学目标;其次,就科学课程资源做分析,即思考哪些课程资源校内没有,必须从社区获得,或校内已有但不够丰富,仍必须从社区获得,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实现科学教学目标的需要;最后,为开发与利用社区科学课程资源做好设计、实施和评价准备等工作,使得实施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切实发挥效果,并作为将来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与教学工作之用。了解周围的事物,如最近农民们在农田里干什么农事?农田里长些什么作物?哪些作物开始下种了?哪些作物开始收割了?再如当地有哪些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常见的动物?它们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是怎样的?当地的生态环境怎样?等等,这些东西到时都可以及时地补充到我们的科学课中来。最好像气象学家竺可桢那样制一份当地的自然历,为你的科学教育提供极为丰富的素材。做好对当前天文、气象、时事等社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如近期将有哪些天象发生?近期气象有什么特点?运动会什么时间开?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天?学校附近有什么新鲜事发生?等等。借助信息技术,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首先,建立 CAI 科学教学软件库。库中的 CAI 科学教学软件应满足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等要求,以适合学校不同年级的科学课堂教学的需要或个别化学习的需要。其次,建立科学教学资源库。为学校教师提供丰富的备课用参考资料 ( 包括各种科学教学参考资料、特级科学教师的优秀教案和优秀科学课例的分析等 ) 。最后,建立科学电子图书馆。在校园网上建立 CD 服务器,采用光盘储存与科学教育教学有关的视听材料及重要的图书资料。除此以外,还将一些电子化图书馆联入网络,从而组成一个庞大的网上电子图书馆,实现一种全新的科学信息资料检索模式。另外,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可以尝试建立虚拟科学教育学校。由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一些优秀科学教师和科学教学设计专家组成科学教研组,负责科学课程的规划与科学课件脚本的设计,再由软件编程专家负责把脚本制作成高质量的网上科学教学课件,然后实施网上科学教学,由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组成虚拟班集体,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或多所虚拟学校,从而实现某个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远程科学教育教学网络。虚拟学校的科学教学有多种不同的模式,常用的模式有讲授型、个别辅导型、讨论型、探索型和协作型。其中尤以讨论型、探索型和协作型更能体现网上教学的优越性,也更有利于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与发。合理开发生成性课程资源科学教师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 进行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时间、场地、物资和设备等条件性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保证,就谈不上科学课程实施的问题。与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教师在整个课程资源尤其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不仅决定了科学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生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科学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科学素养决定了科学课程资源的识别能力、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科学教师是最为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事实上,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和科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演化,科学教师将成为科学教育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和生命线。努力开发与利用学生中的课程资源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建构理论认为:知识是靠建构而不是传递的。教学并不是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帮助学习者从他们自己的经验中去建构自己。因为知识建构是从活动中产生,所以知识是嵌入于活动中,我们无法将知识从经验中予以分开,知识是在自己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是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从而把学生的经验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统整起来。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爱好某种活动的一种强烈的倾向。他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集中注意,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可见,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是学习的源动力,是发挥潜质的诱因,是创造的先导。要想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且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具有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点内生性,即可以使各种课程资源能动地产生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所以要充分研究和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学习特点、学习需要、已有的经验、心理认知结构和兴趣,发挥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最大优势。科学课堂是课程资源激活与创生的的基地让课堂活起来:活化资源、活化过程、激活热情。让学生动起来:动眼、动手、动脑。让探究实起来: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关注目标。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自然环境动物,包括兽类、蛙类、鱼类、禽类、昆虫等。植物,包括粮食作,油料作物,瓜果类,树木类,药材类,花卉类。2、地理环境农村校园面积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生物园,如有一所学校的生物园分为“种植区”、“养殖区”、“草本区”、“扦插区”、“苗圃区”、“花卉区”、“木本区”、“藤本区”等8个区域。园中共有生物128种。其中本地生物96种,引进外地生物32种,与课文相关的生物占96%。生物园为教学提供了观察材料;为学生栽培、饲养等活动提供了实践基地。3、学生生活环境农村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动、植物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栽培、饲养经验,有着较强的动手习惯和动手能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一般都能说出常见牲畜的喂养方法和常见植物的种植方法。学生家里户户种庄稼,家家搞养殖,为他们学习、实践提供了场所。我们曾在某学校的中、高年级调查中发现,有85%的学生直接参与了家庭田间劳动,90%的学生能协助家长喂猪、养鸡、养鸭等。4、农业生产农村种植饲养、沼气开发、温室育秧、机械插秧等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校可以在那里建立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到那里参观考察。5、教材与农村生活的联系以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教材为例,在3-6年级237篇课文中,与农村资源相关的课有66篇,占28%;与农村学生经历相关的课有127篇,占54%;在34个单元中,与农村资源相关,与农村学生经历相关的单元10个,占29%。三、运用农村资源教学科学课的尝试1、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实验教学。教学植物的一生单元时,组织学生定期到“水稻种植专业户”进行实地教学,让学生亲历水稻种子发芽、分蘖、开花、结果的过程,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探索植物王国单元,组织学生从家里带来了黄豆芽、狗尾草、葱、大蒜、萝卜、白菜、红薯、生姜、藕等材料达20多个品种260多个,为探究“奇妙的根”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内容。教学工具与机械,将学生带到农机修配制造厂进行现象教学,认识、感知杠杆类工具的应用和科学知识。上轮轴与环境和我们时,学生目睹自来水厂各种类型的阀门,亲手操作不同直径的水阀,感知轮轴的秘密。2、师生动手,自制教具。教师首先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收集废旧,建立“百宝箱”,如铁丝、线轴,纯净水瓶等,到教学时都可以派上用场。其实,在老师自制教具的时候,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制作,如“简易显微镜”的制作,“生态瓶的制作”等,学生的制作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课文、动手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 3、实验材料发动学生寻找。教材中实验材料大多取材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便于学生收集,只要平时当有心人就行了。如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常用的工具中的啤酒起子、剪刀、起钉锤、电工钳等,一般同学家中都有。第八课我的自行车可以把学生的自行车搬到教室进行研究;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我们身边的一次性筷子、纯净水瓶、吸管、买衬衣用过的包装盒、包装纸都可以用上;第三单元热与燃烧老师给学生配备温度计、酒精灯后,其它材料如玻璃杯、木勺、塑料勺、铁勺、铁丝、蜡烛、泡沫等材料都可由学生带来。第四单元能量中制作蛙声筒的材料学生俯首皆是,电池、铁钉、导线学生也不难找到,老师只给他们准备小磁针就行了。4、 实验、观察教学让学生“一周早知道”。教师将下周要教学的内容、要做的实验、要准备的材料,以及实验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早知道”,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去收集实验材料、去模拟实验研究,并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如六年级下册关于“月相”的教学,为了让学生积累第一手资料,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就要求学生观察、记录月相。几个月后,当我们在课堂上学习月相时,学生早已积累了月相变化的资料。四、 运用农村资源教学科学课的案例与分析 1、 养蚕2、材料的特征3、平衡与杠杆4、土电话5、宇宙单元五、运用农村资源开展课外科技活动1、课外科学活动的功能与作用课外科学活动能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束缚,使课内外、校内外的科学教学和实践融成一体。科学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课外科学活动与科学课堂教学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有些课外科学活动就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开展的。这类活动一般可分为三种:(1)课前的准备活动 (2)课与课之间的探究活动(3)课后延伸活动各类科技活动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制作出几件科技作品,也不在于在各项比赛中获得名次,而应着眼于孩子们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科技活动的特点主要有:(1)灵活性。活动的内容、形式不拘一格。活动内容有小发明、小论文、生物和环境、气象小组、科技制作、环保活动小组等。活动形式有讲座、专题、讨论、外出考察、实际调查、夏令营等。活动人数可多可少,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活动方式可集中可分散。(2)开放性。与课堂教学相比,科技活动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活动的领域宽阔,接触面广泛。(3)趣味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科技活动喜闻乐见,富有吸引力的内容和形式,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4)自主性。科技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主要的活动者,是真正的主人。(5)综合性。科技活动以活动为中心,能提供同时运用各学科知识、多方面的智力的机会,更注意知识、技能的综合利用。各种主题探究活动主题探究活动主要是由学生自主确立或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生成一个学生感兴趣而又有研究价值的主题,经过项目设计后产生出多个活动内容(也可以说是子课题)来进行探究活动。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能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主题内容可以是课堂内容上的延展性主题(如多姿多彩的花、海洋动物、电、机械、环境等),也可以是学生在日常遇到的“真实性”主题(如宇宙、恐龙、外星人、克隆等),还可以是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动手做”主题(如机器人等)。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动手实验,可以在相关学习网站中、互联网上查找资料,也可以去询问家长以及专家,还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籍、报刊。课外主题探究活动内容比课堂教学有更大的伸缩性,它能更加广泛和丰富多样,并能及时吸收现代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它灵活多样,寓科学教育于活动之中,富于实践性和创造性,容易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没有丝毫强制性的学习,它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潜在能力等方面比课堂教学更有利。2、课外科学活动的组织课外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很大的灵活性,常常不受班级、课时的限制,从活动时间上看,可以是长期性活动,也可以是短期性或临时性活动(科技节、科普周等);从活动空间上看,可以是利用活动课进行的室内、校内活动,也可以到家庭、社区、田野中去进行。本节从活动人数和规模上考虑,分为集体性的课外科学活动、小组课外科学活动和个人课外科学活动三类:1 集体性的课外科学活动。2 小组课外科学活动。3 个人课外科学活动。学生在家可进行的个人课外科学研究活动参考课题:热水瓶是如何保温的。家里门窗隔音的设计。家里电线的布局是否合理。肥皂的多少与洗衣干净程度的研究。调味品种类的研究。热水和冷水在冰箱里谁先结冰的研究。植物向光性的研究。植物喜欢什么样的光的研究。酒能调味的研究。家庭装修对动物和人的影响。各种石头保温性能的研究。热水洗衣和冷水洗衣的干净速度比较。植物种在花盆里和种在地里,不同生长状况的研究。常见花卉需水量的研究。课外科学活动虽然有集体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等不同形式。但他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很多群众性的科学活动要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而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则能有效促进个人活动的开展。只要充分利用本地区优势和学校优势及实际情况,选择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个性特长,进而实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这一课外科学活动的重要任务。五、 课堂互动1、制作2、研讨:课堂教学视频怎样干得快 附一: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及策略一、改造校园环境,优化课程资源学校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主要包括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及配备资料,学校建筑、走廊的环境布置、花草树木、生物角、科技景点等。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校园环境,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1.向学校争取增添科技藏书,更新添加科学教育仪器设备,发动学生自制和收集各种科学学习材料,建立学生图书箱。2.充分利用校内的土地、花坛,开辟花园、植物角、饲养园地,栽培各类植物等。3.在校园内创设学科学的氛围,如开设科技专栏、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送科学启蒙教育内容、定期举行科学知识讲座、科学作品比赛、定期编辑启蒙小报、设立科学金点子信箱等。4.组织在科学方面有特长的教师,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点与资源,开发有地方特色的启蒙教育校本课程。5.不定期举办各种科技专题活动(如3.12植树节、4.1-7爱鸟周、6.5世界环境日、4.7世界卫生日等),举行优秀作品论证推荐会等。6.让学生在读书刊、做实验、搞活动、编小报、听广播、出点子、小制作、小观察、小论文、小讨论、小竞赛中受到全方位的启蒙熏陶,激发他们的兴趣,增长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7.充分发掘现有资源,提高学校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如科学课教学场地、仪器装置与设备、图表、实物、模型、标本、教具等。二、以教育科研为载体开发教师自身资源进行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时间、场地、物资和设备等条件性资源,是科学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保证,就谈不上科学课程实施的问题。与条件性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教师在整个课程资源尤其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不仅决定了科学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科学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养决定了对科学课程资源的识别能力、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科学教师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在开发教师自身资源上,要坚持科研兴师、科研促教的思路,使教学改革工作课题化,努力贯彻以质量求生存,向科研要动力,靠创新求发展的思想。特别是在发挥地域优势,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科学启蒙教育上,要研究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学途径、方法和模式。为此,科学教师应当树立课程开发意识,处理好现行教材,在设计中注重教材自身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加强对科学资源的整合,在设计中根据学生实际改革教材,并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延伸资源开发教材资源,对丰富教师开展活动的材料和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开发教材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从教材中延伸出来的资源。教材所设计的活动内容,有的容量小、涉及面窄,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这就需要科学教师挖掘教材资源。如利用学校场地的资源优势,从教材植物种植的教学内容中延伸出果木、花卉的种植管理等内容。2.从有传承价值的民间工艺中开发资源。璀璨的民间传统工艺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一部分。如种桑养蚕、造纸、纺纱织布等。这些工艺的开发学习,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课程资源,也使民间科学工艺得以传承、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3.在同其他学科的融合中开发出来的工艺资源。课程之间的综合是新课程的特点之一。课程的融合、交叉带来了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但是要处理好侧重点,避免浪费教育时间。 4.从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中产生的资源。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品味和生活情趣,各种工艺随之产生。这自然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方面。如插花工艺的学习、摄影技术的学习、十字绣工艺的学习、废物创新工艺的研究、面点的制作和钩花工艺的学习,以及家庭装修设计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发的资源。5.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开发资源。这里面蕴含着一种思想,即教育的发展应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某地的支柱产业是电子制造类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资源,从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因而,可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如开展电子制作、电脑机器人制作,以及家电的维修、保养等。 6.从专题研究中开发资源。专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方面,是综合学习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中选取合适的课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使用各种工具,还能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我们曾经开展的头脑(OM)运动会,就有很多这样的课题,如鸡蛋包装、重力车、软盘包装、纸桥等。这些研究课题培养了学生工具的使用、材料的选择、计划设计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四、把学生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关注学生,把学生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的过程,其实质是在科学课程的开发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过程。学生是永恒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这不仅是指所有课程资源最终都要作用在学生身上,而且是因为所有课程资源能否发挥所期望的效果,还要看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程度如何。学生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不受经验束缚的思维火花,是科学课程资源的提供者和开发着,是挖掘课程资源的充满活力的力量。1.要发现学生的强势智慧。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强势智慧,教师的重要责任在于帮助孩子把它们挖掘出来,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孩子的智商。如果你发现学生在做许多事情时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地去修正和演练,而在做另外一些事情时,却几乎是自发的,不用想就本能地去完成这些事情。这就是他的强势。2.要开发学生潜在资源,尊重学生。将学生的个性特长转化为课程资源,学生在种养植、修剪、制作、写作等方面的个性特长是科学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如在科学小课题研究中,可以让演讲能力强的同学负责采访,让写作能力强的同学进行课题报告的撰写,让有绘画特长的同学画科学环保宣传画等。3.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虽然有些项目不是学生的个性特长,但属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样可以转化为课程资源,这样,学生就会去搜集有关资料进行研究,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4.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转化为课程资源。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努力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如一名同学来自三峡库区,可以安排他为同学们讲讲三峡的秀美和爬山中的技巧,为同学远足如何减轻负担献计献策。五、挖掘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家庭里存在的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和每个孩子密切相联,如家庭生活中的购物、整理、洗涤、简易烹饪等都是富有劳动与技术教育意义的活动,都包含着潜在的科学素材资源和适合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课题资源。科学教师应当启发和引导孩子从自己家庭中去发现、开发和利用更多的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鼓励家长关心和参与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1.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关注科技信息。例如,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小小图书馆并提高其利用率,引导孩子按内容分类整理图书、自制简易卡片登记图书、使用书签标记所喜爱的阅读章节、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等。 2.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农村学生的家长平时会谈及作物栽培、禽畜饲养、病虫害防治等。学生耳儒目染,会积累不少感性知识,这也给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提供了机会。3.鼓励家长尽可能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4.鼓励和促使家长关注和关心孩子在家里进行的科学探究、科技小制作等活动。 六、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社区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往往是学校内的资源不可比拟的。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科技工作者、工厂、农场、田园、科技实验基地、植物园、动物园、科技场馆(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少年宫、农技科站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我校地处沙地,有着极其丰厚的教育资源,这里濒临钱塘江,萧山历史上的几次大的沙地造田都发生在这里。此外,学校周围也有许多历史和文化遗迹,如北侧和西侧的钱塘江大堤便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见证。这些都成为开展科学教学的资源保障。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除了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之外,还应充分开发社会性的教育资源。1.开展改善社区环境的科技活动,建立学校、家长和社区联合开发课程资源的机制。与社区科研、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共建科技活动场所,开展现场科技教学活动。2.参观科技馆、少年宫。科技馆、少年宫集中了许多有趣的大中型科学教育的器材,这是一般学校难以做到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科学教育资源。在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时,目的性应该明确。3.参观工厂、农村、科研单位。这些地方可以使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样的参观往往具有科学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多种功能,可以由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组织。4.要把社会上相关专业人员吸收到科学教育的大军中来。如木工、瓦工、钳工、电工、厨师、裁缝、农技员等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士,学校可采取多种措施,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学生带到其所在工作场所参观学习,让他们现场示范和指导。开发和利用社区课程资源需要注意的是:1.学校在进行社区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时,评估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社区存在哪些科学课程资源,学校需要开发哪些社区课程资源,社区可以提供什么帮助,学校需要社区提供哪些帮助等,这些都需要经过审慎的评估。2.学校在利用社区科学课程资源让学生深入社区进行学习时,应当采取探究学习的模式,让学生运用各种探究方法进行科学学习,如参观、访问、调查、观察、交流等,避免机械灌输的方法。 3.学校在利用社区科学课程资源的同时,必须向社区提供一定的反馈和回报。学校和社区是双向的、互动的,双方可以各取所需,不可能仅是单向索取或给予。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为社区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或服务。七、在开发科学课程资源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协调机制。发挥校外课程资源对校内课程资源的辅助作用,我们应该坚持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开发策略,突出重点,而不应该本末倒置,用校外课程资源取代校内课程资源的主体地位。2物质资源开发要体现因地制宜。除了开发利用学校本身蕴涵着的丰富的物质资源外,农村当地的其他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也应充分利用。如当地的乡镇企业、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及当地的田园、农场、花木基地和学农基地等都有着重要价值,学校要在组织参观、访谈、实践中让学生接受科学教育。3.人力资源开发要提倡能者为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不可能有全知全能的教师,因此必须树立能者为师的观念来开发教育的人力资源。除学校重视加强科学师资队伍建设外,还要把社会上相关专业人员吸收到科学教育的大军中来,让他们现场示范和指导。4.信息资源开发要注重优化组合。学校在科学教育内容或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科学探究过程,要指导学生利用媒体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从而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附二: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资源1.建立家庭实验资源库小学科学教材中常常有许多引导学生观察及实验的项目。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材中的一些探究实验或模型制作等,无法在课堂内全部完成。建立家庭实验资源库,适时布置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给学生,可以将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验延伸到家庭,让他们利用家庭中的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具,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或与父母合作完成这些小实验。在教学“运动和机械”内容之后,布置学生在家里拆装并修理一件“小玩具”的家庭小实验。为了保证拆装与修理的实验效果,对学生提出了如下要求:画出玩具各部分的结构简图,写出小玩具各部分结构的名称;标明玩具各部分结构在玩具中的作用,写出玩具各部分结构应用的机械原理;写出玩具损坏的部位及修理时所用的材料及方法;思考改进和提高玩具各种功能的方法等。学生回家后,纷纷将自己一些废旧玩具从角落中找出来,在自己的实验室中进行拆装、修理和改进,有的还主动帮助低年级的小同学进行修理。此类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学到的知识,而且促进了其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2.编制日常生活技能指南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养护家中的植物或小动物?如何防止食物发霉?如何均衡自己身体的营养?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器官?如何检测刚刚装修的新房间能否入住?如何看懂体检表、病历?等等。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领学生查阅资料编制日常生活技能指南手册,手册包括常见植物的基础养护方法、与宠物相处的注意事项、不同季节的保健常识、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见疾病的应急处理常识、意外伤害自救、家务劳动技巧(如腌鸡蛋、切洋葱)等。具体的操作技能有量体温、测血压、外伤应急处理等。教学“物质的变化”内容之后,布置学生在家里腌制咸鸡蛋的家庭小实验,对学生提出了如下要求:将几个鸡蛋放入白醋或白酒中一会儿,观察鸡蛋在白醋或白酒中有哪些变化,并记录下来;从白醋或白酒中取出鸡蛋放入白色的塑料袋中,在鸡蛋的上面撒上一定量的食盐后密封塑料袋口,放置在阴凉的环境中;一个周后,打开塑料袋,观察鸡蛋的外观变化;洗净鸡蛋并放入盛有水的锅中煮熟;取出并打碎鸡蛋,尝尝鸡蛋有什么味道;思考鸡蛋在整个变化过程产生了什么变化?写出腌制咸鸡蛋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告诉你周围的人。此类的家庭小实验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实验技能的发展,引领学生自主编制了生活技能指南,而且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行了生存与生活技能训练,并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巩固知识。3.建立科学热点问题信息库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生活在同一个信息社会,随时都可以感受到身边的各种信息,其中很多是与科学知识相关联的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独立收集、获取、辨别信息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都有限,大多数家长有能力帮助孩子选择和收集信息。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指导家长适时将报纸、杂志、图书、网络等的科学热点问题资料收集起来,或存在电脑中,建立家庭小型资料库,便于孩子在学习到相关科学知识的时候查阅。近年来的科学热点包括克隆人、艾滋病、苏丹红、三聚氰胺、骨髓移植、牛初乳、太湖蓝藻等,学生在学校学习了相关科学知识后,回到家中可以与家长讨论相关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交谈与商榷中形成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并拓宽了知识面。4.建立家庭互助关系网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研究与实践活动,包括考察家乡的水资源分布、调查生活中的伪科学、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了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每单元的学习中还包括许多参观或调查活动,例人的体温日变化规律、调查转基因食品、参观生态农业等。这些研究与实践以及调查活动的切实展开,需要学生走向社会并得到相关部门、社区及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家庭互助关系网,动员家长与教师联合起来,利用家长的职业背景、工作单位、社会关系、专业知识背景等,共同为学生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搭建桥梁。家庭互助关系网的建立首先是让学生在遇到专业性较强的科学问题时能找到专家咨询;其次是在进行一些参观或调查活动时得到对方的理解、支持和现场指导,能获得比较真实的数据或资料。例如学生在设计问卷,调查每个家庭对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探究保护环境新方法的调查活动中,如果不能获得社区的支持和居民的理解,非但活动不能顺利展开,还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等。利用家庭互助不仅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请一些家长走进课堂,弥补学校课程资源的不足。5.注意几个问题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往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心理承受力等在学习活动中得以锻炼,有效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了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在课程开发与日常教学交互推进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发和利用家庭科学课程资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适当性。学生可以在家庭中进行的小实验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学生心理及生理发展水平,从有利于科学学习和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角度出发,结合科学教学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训练实验技能、提升科学素养有利的素材性资源;要突出重点,实施过程优化,否则就会占用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适应性。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要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保持与教材资源实施同步,还要适应教师与家长的能力水平,利于学生、教师、家长合作共同体的构建。使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涉及的素材性资源务必真实可靠,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真实的实验数据。对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也要实事求是,真实地衡量实施效果,不断纠正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实效。适度性。利用家庭课程资源活动的具体内容设计要适度,要考虑到在实施中不能占用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比如家庭实验要短小精练,周期长的实验每天所需的实验时间不能太长;要原理明确,有探究或验证价值,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巩固或有助于某种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能达到减负增效的课程目标。与家长的合作也应“适度”,不能影响学生家庭正常的生活秩序,不能将教师的责任推给家长。只有处理好学生、教师和家庭的关系,才能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统一。附三: 玉米生长的观察报告一、研究原因:看了田野里大片丰收的玉米,吃了香香甜甜的玉米棒,我也跃跃欲试,想种植玉米,并研究它的生长过程。二、研究方法:种植玉米,观察,记录,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别人的种植经验,最后对资料进行整理;通过记录下的数据,对玉米各个阶段的生长过程进行总结分析。 三、实验器材:三个花盆、一包玉米种子(17粒)、一些菜园土、洒水器、皮尺、直尺、放大镜。四、研究过程:1部分日记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天气:晴今天我到江老师那里要了一些玉米种子,7粒黄的、10粒白的(品种不同),挖来了菜园土,将它们种在两个花盆里,并浇了水。我想:“这么小的玉米粒,怎么能长成田野里那么大的玉米树,怎么能结出又香又甜的玉米棒呢?”我决定仔细研究玉米生长的过程。 2008年5月8日 星期四 天气:雨 玉米高约22厘米,长“胖”了,不像是野草了。我发现:“玉米上面是绿的,而下面根部却有的红,有的绿,这是怎么回事?”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 天气:阴玉米慢慢长大了,原来的花盆无法满足它们的生长需要,于是今天我和江老师一起移栽玉米,移栽后,大盆还有3株,小盆还有2株,其余7株移进了一个更大的花盆内。江老师说根部的颜色也许与品种有关。2008年6月28日 星期六 天气:雨最近雨多,下个不停。上午忽然发现玉米顶上有一根或几根窄窄的圆锥行的东西。啊,是花!一夜之间花竟然开了这么大,大花(先这么叫呈细圆锥体的东西)上粘满了小黄花,株高59厘米。 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天气:晴 这几天阳台上出现几根毛毛虫,妈妈说是玉米里爬出来的,要把玉米移到楼下花坛,爸爸也这么想,还说这玉米肯定养不活,过两天也许就死了。可我怎么也不答应。我想:“不在乎结果怎样,我一定要坚持到底!” 2008年8月1日 星期五 天气:晴今天我摘了一个小玉米观察,五六张叶子里裹着四五排玉米粒和许多毛。虽然玉米不是非常饱满,但我无比喜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终于有收获啦!不过种玉米的过程,克服的重重困难及其我的坚持不懈也许是我更大的收获。2资料整理(附表) 玉米的生长过程玉米高叶长小玉米长4295cm5520cm15cm51730cm31cm52335cm38cm61055cm56cm7475cm64cm3cm722 90cm70cm9cm3实验分析尽管玉米最终十分矮小(与田野的相比),结出的小玉米也不是很饱满,但经过3个多月的时间,从小小的玉米种子种到结出玉米的玉米树,我已很满意了,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也是收获不少。我分析了一下我种植的玉米不够高大、小玉米不够饱满的原因,主要有:1花盆太小,玉米根无处生长;2没有施肥、喷洒农药;3季节不是很适宜,后期气温过高;4移栽时玉米受了一点伤害;5没什么种植经验。五、研究感言: 真没想到玉米这么难种,农民伯伯真辛苦。但这种养动植物的长期性实验令我感到非常有趣,今后我还要做更多这样的实验,在研究科学的同时,使自己更有耐心与责任感。还记得2008年4月24日,我以“劳越种玉米”写有这样一篇日记,全文如下:今天,为了帮助劳越同学种植玉米,我又一次走进劳越的家里,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受到劳越家人的热情迎送。还记得上个星期天,学校组织课题组成员到江郎山游玩,因为是来到自己的家乡,所以虽游过两巡,但还是随团而行。当天上午,来到江山的一个小镇时,当我注意到一个种子店时,突然让我想起,可以让“博科工作室”队员种植玉米等。有玉米种子吗?我踏进店门并询问道。有,有,有,你要买种子?店家有点疑惑的问道。当然,她不知道我用作什么?我也不想告诉她,因为这些种子将承载着不寻常的使命。玉米种子有黄色和白色两种,我各自称了一两后离开了小店。就这样,二两玉米种子在口袋里整整伴我两天。星期一,当我告诉队员们,已购买到玉米种子时,他们很是兴奋。看着他们的兴奋劲,我的心里并没有什么好的感受,因为我清楚,要想种成功玉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件什么好玩的事,跨度达三个多月,还有期间的照料,将对学生是何等大的挑战?对学生的意志会是什么样的考验?当然,把玉米种子小包小包分好后,我不免鼓励几句,希冀我的鼓励能使玉米的种植活动不会中途夭折。可是,当我第二天问劳越,一个科学爱好者,她是如何种植的,她告诉我,种在三楼的平台上,平台上,不是蛮好的吗!可她接下去的一句话,让我希望顿失,她接着说道,三楼平台杂草纵生,不知能否长出来?不知会不会被人拔掉?三楼的平台是公开场地,这怎么行呢?我对她说,这样好了,江老师给你买两个花盆,你把玉米种在花盆里,放在自家的阳台上。因为2007年有过种植黄豆的经历,我知道,只要孩子们用心,是能够长出玉米棒的。她问道,那什么时候呀?就这样,我们约定周四,也就是今天一起去她家种玉米。就在快放学的时候,我还在想,劳越,你还记得此事吗?不会是心血来潮,一时之举吧?没想到,放学时间一到,她笑着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还带来了吴佳灵,也是我的小队员。当然看到劳越和吴佳灵,这让我很是高兴,这说明兴趣的种子已先植入她的心灵,我对科学期望已在她的身上起作用了。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真好,真好,我心里暗想。我扛着锹,她和吴佳灵各自捧着一个花盆,很快地找到想要的泥土,并播下玉米种子。之后,我和劳越的妈妈就科学教育进行了交流。因为她的妈妈也是科技工作者,聊天中,颇有共同语言。在回来的路上,我还在想,家长如此支持我的科学之举,我该如何坚持下去,并把它做得更好?我也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劳越,希望她能吃到自己种植的玉米棒,在我想来,这对她的影响将会是至深至远的。劳越种玉米,对我,一个普通的科学老师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