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11级.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7565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11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11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11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练习:第一章 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2一、填空1、_ _认为,“每一件艺术总要涉及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是: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2、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西方有_ _中国有“感物说”。3、实用说”的文学观是从_ _来界定文学的,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手段。4、 _认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5、从历史上看,将文学的审美特点归结为 的美,是中外文学理论界定文学属性的一个重要依据。6、文学的审美性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上,还表现在文学所包含的 上。7、只有通过艺术虚构,文学才能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而 又是虚构和想象的基础。8、文学的 显示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9、文学给予我们的形象感,是我们在感受和理解语言的基础上,依靠 才形成的。10、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是 的结果,它是通过对富有特征性的具体事物的表现来显示某种普遍意义的。11、从_ _关系上把握社会生活,在反映生活的同时表现主体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追寻人生的意义和理想,是文学的基本性质之一。12、_ _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人类的社会实践与动物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具有_ _性和_ _ _性的性质。13、人类的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的_ _关系。情感的诗意化具有作家_ _特征。14、人类在生活活动中实现“_ _的自我确证”。15、凡是历史上出现过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精神的与物质的,崇高的与卑下的,必然的与偶然的,真相与假相,都是_ _真实。16、艺术真实具有合_ _、合 性质。17、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_ _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18、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_ 性和_ _性。19、艺术真实的三个测度是_ _、 _、 _。20、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_基础_,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的_ _和概括。达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的基本手段与途径是_ _概括。21、文学的审美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完成于_ _时期,在西方完成于_ _世纪。22、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在漫长的_ _中形成的。23、美,从根本意义上讲,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_ _显现。24、文学的审美性不仅仅是形式美,还包含丰富的_ _内涵。25、对于任何个体而言,语言具有_ _性。26、先于个人的语言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前人经验和心理的储蓄,所以,接受语言的过程其实是学习一种_ _并受其_ _的过程。27、语言先于个体存在而产生的对文学的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结构、_ _和_ _对文学活动的制约上。28、互文性又叫_ _,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29、语言很少受_ _和_ _的限制,对表现社会人生有巨大的容量。30、“形象”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本义是“_ _”、“_ _”、“_ _”,这个概念最初被用在_ 艺术上,主要是指_ _形象。31、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形象通常被称为“_ ”,或者干脆简称为“_ _”。32、文学形象是审美创造的结果,是_ _与_ _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融汇之后的产物。33、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是用_ _塑造形象。34、文学形象往往通过_ _概括一般,通过_ _表现必然。35、叙事文学的艺术概括主要表现在 上。36、中国抒情文学的艺术概括主要体现在 _、意境上。37、概括诗人体会到的某种感情、某种精神境界的,属于_ _文学的艺术概括。38、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是通过对特殊对象即富有特征性的具体事物的表现来显示某种_ _意义的。三、选择1、西方“实用说”文学观的代表人物是( )A 亚里斯多德 B 艾勃拉姆斯 C贺拉斯 D华兹华斯2、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来解释什么是文学,大约是最古老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认识方式。这种文学观念是( )A表现说 B模仿说 C实用说 D客观说3、根据表现媒介的不同对艺术进行分类,可以把艺术分为:( )A造型艺术 B 表演艺术 C语言艺术 D综合艺术4、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激发了主体的人生感受,是( )A、摹仿说B、感物说C、诗缘情说D、再现说5、把摹仿视为艺术发生的根源的西方理论家是( )A、黑格尔B、亚里斯多德C、赫拉克利特D、柏拉图6、检验文学艺术真实的测度有( )A、心理测度B、反映测度C、再现测度D、表现测度7、“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段话来自于( )A、周易系辞B、论语C、孟子D、老子8、音乐属于( )A、 语言艺术B、表演艺术C、造型艺术D、综合艺术9、现代文学理论中的语言“结构”指先于个体存在的( )A、语言规则B、语言形态C、文体D、叙述模式10、仅仅将语言作为文学表达方式、手段、技巧等来看待,属于( )A将语言放在“文学本体”的范畴来研究文学 B将语言放在“语言工具论”范畴来研究文学C将语言作为语言学来研究文学D将语言作为修辞学来探究文学。 11、最早提出类型化概念的是( )A贺拉斯B黑格尔C柏拉图D福斯特12、文赋是作者是( )A、陆机B、刘勰C、司空图D、孔子13、关于文学言意矛盾的选项是( )A、文赋:“文不逮意”。 B、庄子:“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C、普济:“才涉唇舌,便落意思,尽是死门,终非活路”。D刘勰:“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深”。14、文学形象分为( )A意象B、语象C、形象D、表象15、文学形象具有的特点是( )A间接性B、心象性C、概括性D、直接展示形象四、判断题:1、语言直接塑造形象。( )2、大量使用成语可以产生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效果。( )3、个人先于语言而存在。( )4、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可以直接发挥语言作为概念的功能,因而,文学可以是概念化的。( )5、在西方现代文论中,文学形象只指视觉形象。( )6、中国抒情文学往往通过“形”概括难以言说的“神”。( )7、文学中有用语言描摹的形象,可以有视觉感,但是更多的是,文学语言所可能引起的联想并不限于视觉形象。( )8、语言文字创造的形象都是现实生活的现象。( )9、文学形象的塑造应该从概念出发。( )10、“表现说”的文学观不仅重视主体和情感,而且突出了个性、天才、想象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中国古代的“诗言志”和“诗缘情”的理论正是这种文学观的表现。( )11、“客观说”的文学同尤为重视形式、技巧、语言和结构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把文学的特质归结为语言形式,强调文本的自足性排除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 )12、文学活动是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展开的。( )13、审美是文学的内在规定性。( )14、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 )15、作为虚构性的意识形态,文学借助于想象表现了人类的愿望和期盼,建构艺术世界的材料虽然来自现实生活,但是艺术虚构的目的却在于超越现实。( )16、巴赫金认为,“虚构的对象,只能是事件中主观上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某种东西,某种针对人有价值的东西。”其意思是说,文学虚构的意义就是发掘和表现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 )17、文学形象不是一种凭借着感官就可以直接把握的实体或实像,而是语言激发想象的结果。( )18、传统文学理论基本上是在修辞学的层面上讨论语言和文学的关系,而当代文学理论则把语言放在“文学本体”的范畴内来研究。( )19、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是艺术概括的结果,它是通过对富有特征性的具体事物的表现来显示某种普遍意义的。( )20、“感物说“、“诗缘情”、“诗言志”、“摹仿说”等完全否定了文学源于生活。( )21、文学的主体性就是文学出自主体(作家)的内心。( )22、文学具有审美属性,“丑”不能成为审美对象。( )23、文学之所以是“人学”,是因为文学是人创造的。( ) 24、凡是情景交融的作品就有意境。( )25、现代文学理论中的语言“结构”指先于个体存在的语言形态。( )四、简答1、简述意境的三重结构。2、简要介绍“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的文学观念。3、简述文学言意矛盾的三种形态4、简述类型化五、辨析与理解1、 既然文学是虚构的,为什么又可以说文学是真实的?2、为什么作为审美的文学可以将丑作为描写对象。(文学具有审美性,但是又常常把“丑”作为表现的对象。是否矛盾?为什么?)3、关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国古代有“感物说”,西方则有“摹仿说”。请辨析二者之间的异同。4、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样的艺术现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评价。5、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只要如实地描摹了生活现实,就具有了艺术真实。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六、论述1、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性?请予以系统论述。2、以一篇文学作品为例,谈谈语言艺术的特点。3、举例论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4、请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具体分析“文学是人学”的含义。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填空1、_艾勃拉姆斯_ 2、模仿说_3、_功能角度_4、贺拉斯5、讲究语言形式 6、人文内涵 7、审美关系 8、虚构性 9、想象和联想 10、 艺术概括 11、_审美_ 12、有意识的生活_ _合目的_ _合规律_ 13、诗意情感_ _个性体验_ 14、“_人的本质力量_15、_生活_16、_目的性_、规律性17、_假定性_18、_主观性_ _诗艺_19、反映测度_、表现测度_、心理测度_20、_基础_ _提高_ _艺术_ 21、_魏晋_ _1618_ 22、_社会实践_23、_感性_24、_人文内涵25、_先在_26 _文化_ _同化 27、话语_ _互文性_ 28、_文本间性_26、_时间_ _空间_27、“_肖像_”、“_影像_”、“_映像_”视觉28、 “意象” “_象_”29、_主观_ 客观_ 30、_语言31、个别 _偶然_ 32、人物塑造33、意象34、抒情35、普遍_二、选择1、C 2、B 3、ABCD 4、B 5、B 6、ABD 7、A 8、B 9、ACD 10、BD 11、A 12、A 13、ABCD14、ABC 15、ABC三、判断 1、 2、 3、 4、5、 6、 7、8、9、10、11、12、 13、14、15、 16、 17、18、 19、 20、21、22、23、 24、 25、四、简答1、简述意境的三重结构。(1)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重要范畴,指的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2)意境也可以理解成一个有三重结构的文学意象。第一个层面由意象构成,其特点为情景交融,第二个层面是境生象外,即在意象创造的基础上引发读者的想象,使其达到一种境界,其特点是虚实相生。第三个层面是韵外之致,它是说意境除了带给人们象外之象,还应使人获得言外之意。其韵味会将读者带入一个形而上的层面,超越意象及象外之象而领悟人生意蕴。2、简要介绍“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的文学观念。(1)模仿说:这是最古老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认识文学的方式。强调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基础。(2)“实用说”:也是一种出现很早,影响久远的文学观。这种文学观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3)“表现说”的文学观认为艺术品本质上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外化。这种观念在西方直到十八世纪才产生广泛影响。“表现说”的文学观不仅重视主体和情感,而且突出了个性、天才、想像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对狭义文学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4)“客观说”尤其重视形式、技巧、语言和结构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把文学的特制归结为语言形式,强调文本的自足性而排除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这种观念在20世纪的西方形成一种思潮。3、简述文学言意矛盾的三种形态(1) “意”的丰富多样和“言”的符号传达之间存在着差异、距离或不对等的矛盾,即陆机所说的“文不逮意”。(2)某些生成于个性体验的审美感受、对人生意蕴的领悟,本身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即庄子所说的“意这所随也,不可以言传也”。(3)在感受、运思的过程中,限于个人存在的语言可能会影响人的感觉与思维,从而限制了个体感受和思想的形成。即禅宗中的“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尽是死门,俱非活路”。4、简述类型化“类型化”的最早提出者是古罗马的贺拉斯,他主张描绘人物形象“必须注意不同年龄的习性,给不同的性格和年龄以恰如其分的修饰”。类型化是以寻求某一类事物的共性来调解个别与普遍的矛盾,试图超越个别的局限,追求某种普遍性。由于将个别抽象为普遍,所以这类形象所表现的其实是同类人的共性而不是共性在个性中的特殊表现,以至使形象成为一种符号、图式或概念。类型化人物的性格简单整一、缺少变化,但优秀的类型化人物也具有其特定的审美价值。五、辨析与理解1、 既然文学是虚构的,为什么又可以说文学是真实的?(1)文学的虚构不等于虚假。文学的虚构并不是说文学的想象可以不受现实生活的制约而胡编乱造,文学的虚构要符合事理的逻辑或情感的逻辑,要符合艺术真实。(2)艺术真实是判断文学真实性的尺度,文学的真实性实质上是一种艺术真实。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不能简单地以文学与它所表现的对象的相符程度为标准。它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3)当文学实现了以下三个测度的要求并满足了三种需求的时候,就可以说文学是真实的:一是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二是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三是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2、为什么作为审美的文学可以将丑作为描写对象。(文学具有审美性,但是又常常把“丑”作为表现的对象。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1)审美是文学的内在规定。文学活动是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展开的。文学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发现和展示的,文学通过想象和虚构所建构、所追求的,正是由审美关系所规定的人生境况及其蕴含的意义和价值。(2)肯定文学具有审美属性,并不是说它只能表现美的对象,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并不取决于它是否写了丑的东西,而是取决于能否从审美关系上去认识和表现这种对象。(3)丑不可能成为美,但美与丑的斗争却能够使丑成为审美的对象;充分展示丑的本质,对丑的揭示都可能达到极高的审美价值;即使作品表现了丑暂时压倒美的情况,仍然能够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而取得审美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丑的东西能够也应该成为文学的对象。3、关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国古代有“感物说”,西方则有“摹仿说”。请辨析二者之间的异同。 (1)相同之处:中国古代的“感物说”与西方的“摹仿说”都是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是最古老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认识文学的方式。 (2)不同之处:中国的感物说用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激发了主体的感受来解释文学是何以发生的,强调文学是感受万物的表达。而西方的模仿说则强调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把模仿看作是艺术的本质。4、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样的艺术现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评价。(1)这句话揭示了文学的一个本质特征:以形象传达意蕴。“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意即诗之精神必须寄寓于形象之中。形象可以使某些不具形体的心理感受变得具体可感。(2)这句话表明了语言、形象与意蕴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所谓山之精神,春之精神,均属于内在的心理感受或审美意蕴,文学是通过语言描绘形象,并借形象来传达意蕴。(3)这句话也揭示了文学创作的某些规律:“以实写虚”。在诗歌创作中,这是意境得以生成的重要方式,以烟霞写山之精神,以草树写春之精神,往往会情景交融,境生象外,在虚实相生中传达出韵外之致。5、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只要如实地描摹了生活现实,就具有了艺术真实。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不对。(1)文学的审美特性决定了文学具有虚构性。因此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反映关系或者摹写关系,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其中包含了虚构、想象的成分。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创作主体因素的介入和参与,使人们很难简单地以客观事物本身为标准,用文本与它所表现的对象相符程度来判断文学的真实性。(2)文学的真实性,实质上一种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及规律性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具有审美价值意义的真实。文学对真实性的要求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测度,即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当文学同时实现了这三个测度的要求并满足了三种需求的时候,就应该说文学具备了真实性,或者说实现了艺术真实。(3)对艺术真实的判断,既要考虑不同民族的文学观念也要考虑不同文类的要求。表现论的文学观或诗歌这种文类不以如实描摹见长,但我们仍然可以说它是真实的,而自然主义的一些如实摹写虽然达到了逼真的程度,但由于未能把握生活的内蕴,所以便不能简单地判断它是真实的。所以“文学作品只要如实地描摹了生活现实,就具有了艺术真实”的观点是错误的。六、论述1、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性?请予以系统论述。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满足了人类的审美需求,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并因此确立了自身存在的根据和价值。首先,文学的审美性体现在文学的形式上。文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文学是通过语言媒介来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因此,人们最初就是从文学的语言形式上来理解语言的审美性的,音韵、节奏等形式美是文学审美性的一种体现。其次,文学的审美性体现在文学的人文内涵上。“文学是人学”,文学以人为主要对象,展现人的生活境遇,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审视人的精神世界,展现人性的复杂,叩问人的生存意义,憧憬人类的未来。它在表现感性形态的社会生活时又超越它,把人们带进一个更为深远的、显示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世界。第三,文学审美性体现在文学的生成方式上。文学对现实人生及人生理想的展现,要借助于想象与虚构来实现。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只有通过艺术虚构,文学才能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而审美关系又是虚构和想象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审美的语境中,虚构和想象才能成为理想的表现,才不会沉溺于个人欲望的幻想。第四,文学审美性体现在文学的衡量标准上。文学的审美性根源于文学的真实性,“真实”是文学的共同价值追求及审美品格。文学的真实性实质上是一种艺术真实,如果人们能够通过虚构的文学世界加深了对现实人生的感受和理解,如果文学表现了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状态,能够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那么文学就有了真实性,就有了审美性。2、以一篇文学作品为例,谈谈语言艺术的特点。哈姆雷特作为一部经典作品,充分体现了语言艺术的特点。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语言艺术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限制,具有审美把握人生的巨大的容量。例如,在第一幕中,哈姆雷特的父亲以一个亡灵的身份出场,体现了语言艺术的这一个特点,它不受时空的限制,让这个亡灵及时的出场,进而引出接下来的故事。第二,语言艺术能够深刻、细腻地传达思想感情,表现人的心理生活。例如“生存或毁灭,这是个必答之问题: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并将其克服。”这段心理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哈姆雷特犹豫不决的心理,面对父亲死亡的真相,他到底要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语言十分细腻生动,很好地展示了他的心理。第三,语言的丰富表现潜力拓展了文学的审美空间,使文学在把握人生上成为最自由、最普遍性的艺术种类。例如:“哈: 又来一个! 这不会是个律师的头颅吧? 他的钻牛角尖式之弄法手段、他的分毫必争之雄辩、他的诉讼案子、他的契据、他的巧妙诡计现在都到哪儿去了呢? 为什么他现在肯让这位鲁莽的家伙用柄肮脏的铲子来敲他的脑壳子, 而不去控告他犯了殴打罪? 哼, 这位家伙在生前也可能是个地产的大买主, 整天就与他的抵押、他的债卷、他的赔偿、他的证人、他的收回权为伴。”这一段语言十分幽默诙谐,既表现了哈姆雷特的评价,又体现了人物此时的特定心理,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例证仅作参考,可以自由发挥。)3、举例论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它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符号性特点。(1)形象的间接性: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常被人们誉为“如画”。但对于不识字的儿童和不懂汉语的老外来说,他只能看见印在白纸上的符号,无法通过语言的中介去感受诗句,因而也毫无“如画”的形象感可言。(例证仅作参考)(2)心象性:可以将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捉摸的心理活动某种情绪、情感、思绪、感受转化为使人能感知的审美对象。心象性不仅见于个别诗句,有时候整首诗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不能把文学形象片面地理解为可以“目睹”的“图画”。它既有“图画”的物象,又有作家的“意象”、“心象”成分,或者没有“物象”,整体上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无物象可言,但是诗人却把那种因为时空无限、人生短暂而生的感慨,以及渴望有所作为但实际上却无奈的悲怆之感,在一唱三叹中形象化了。(例证仅作参考)(3)概括性。艺术概括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概括了读书给人带来的那种智慧之光启迪心智的精神升华和享受,说明了学问境界犹如源头活水,要常读常新,才能日新日进的道理。(例证仅作参考)(4)符号性:把文学形象视为“语言”或符号,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形象的隐喻性或象征性意义,使我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去自觉地寻找其中隐含的意义和韵味。月作为一种天体是再普通不过了,但文语言中明月常常被寄托为思念、团聚之意。例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例证仅作参考)4、请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具体分析“文学是人学”的含义。文学史,可以说是展示人的生活,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研究人的灵魂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就是人学”。(1)文学是“人学”的第一层次含义是就文学的审美性而言的,即文学对生活的反映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表现人的价值,追寻人生意蕴的特点。首先,人是文学的主要对象。人们从文学作品、尤其是从那些优秀之作中,常常会看到文学对人的关注,看到文学对人性的揭示和思考。这说明,人始终居于文学所表现的一切生活现象的中心。无论是叙事性作品还是抒情性作品,从这些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世界里,最终获得的还是对人的生活与命运、思想与感情的表现,还是有关人和人生意义的感悟与启迪。(适当举例)其次,文学作品结构显现的是人的生活、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在现象层次,作品描绘的可能是一个故事,也可能是诗人笔下的山川景物;在意蕴层次,则于形象之中显示着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体现了文学以审美的方式来把握生活的特点。这个层次将我们带入到一种严肃而深刻的思考之中,去审视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价值。人们会通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进入对其病态心理何以形成的严肃思考之中,会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受中反思社会、历史与人生。(2)“文学是人学”的另一个含义,是说文学对人和人生的表现具有生命体验的特点文学不仅仅把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的根本对象,而且文学更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人的性格、命运、思想、感情、乃至潜意识作了丰富、复杂、多样的表现,从而为人们展现了唯有文学方能展现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它带有生命体验的特点。当人们以知性的标准和逻辑去审视堂吉诃德、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阿Q、繁漪、倪吾诚这些艺术形象的时候,产生的那种难以判断的困惑;以及当人们从切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审美的方式感受、体认这些艺术形象的处境与心情时,所泛起的那种理解与同情,都似乎告诉我们确有另一种尺度的存在,它源于现实的人生经验和真实的生命感受。这,正是文学或者审美所要把握的对象,也是文学之所以成为“人学”的根据。(例证可适当展开)24练习:第二章 文学文本与文学种类一、填空1、“文本”与“作品”的区别就在于,文本概念淡化了作品的从属性而突出了 。2、文学文本结构中的 层是文学文本的灵魂。3、核心意蕴就是文本的_ _。4、有无_ _层是区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根据之一。5、文学文本主要是由形象系统构成的。在文学文本的构成中,_ _层居于核心地位,它既是语言层的所指,又是意蕴层的载体。6、文学文本的意蕴不能脱离文学形象即文本的_ _层面而单独存在,形象与意蕴的关系是融合统一的关系。7、文学文本的意蕴即蕴涵于 的意义,具有含蓄、多义的特点。8、文学文本是一个由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所构成的、有深度的统一体,上一层次是下一层次的形式化显现,而下一层次则给上一层次提供了存在的内容和依据。其中,现象层具有中介连接的作用,文学形象在与 的双重关系中体现了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9、 是诗歌特有的内容。 10、诗歌对情感的表现需要 来支撑。11、追求对日常语言的“ ”和向日常语言的“ ”这一对矛盾,突出反映了诗歌既要格律形式,又不能陷入格律形式的矛盾境况。12、“小说”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其中小说的本来含义是 。13、传统小说把 、 、 视为小说的三要素。14、在西方形成了专门研究小说的叙述的独立学科称为 。15、戏剧艺术是一门 艺术。16、西方古典主义时期对戏剧创作提出了 原则,体现了戏剧的集中性特点。17、戏剧语言具有动作性个性化的特点,并且要富于 。18、罗兰巴特认为,对文学来说,日常语言是一个“一级符号系统”,文学语言则是建立在一级符号系统基础上的“ ”。19、过去文学理论机械套用 范畴,二元地把文学作品划分为 和形式两个部分,这种方法存在严重的局限性。20、在 的理论中,文学文本是一个独立的语言自足体,是一个独立于作者原意和读者解读的封闭对象;在 文论中,文学文本中被看成是一个遵循着特定组织规则和逻辑秩序的符号体系;在 理论中,文学文本具有多种被理解的可能性和意义的开放性;而在 中,文学文本成为一个文学作品相区别的概念术语,它处于读者对立面的位置上,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和阐释才能获得意义,成为现实的文学对象。二、选择1、文学文本分为三个层次( )A语音层 B现象层 C意蕴层 D语言层2、体裁分类理论的意义表现这样几个方面( )A具体文本与总体文本的评价 B作家创作与读者阅读的纽带 C文学传统与个人写作的桥梁 D既具有总结性又有前瞻性,是历史性与理论性的统一3、抒情性文学文本最根本的美学特征是( )A、抒情B、叙事C、写景、D、表现人物4、叙事性文学文本现象层的中心是( )A、故事B、人物C、情节D、环境5、性格丰满、复杂、立体感强的人物被称为( )A、扁平人物B、圆形人物C、类型化人物D、脸谱化人物6、将文学作品看成一个封闭孤立的有机体的是以下理论流派的观点( )A、俄国形式主义B、英美新批评C、结构主义 D、解构主义7、抒情性文学文本的现象层指具体可感的( )A、人B、事C、景、D、物、 8、叙事性文学文本的现象层包括( )A、主题B、情节C、人物D、环境9、中国和西方传统叙事理论的三要素是( )A故事B情节C环境D人物10、意蕴层中的形而下意蕴层是( )A、本事意蕴B、文学文本的现象层通过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传达出的比较明确、具体的情感和观念C、是超越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的精神体验和哲理思考D、是历史内容层11、文学的主题来自( )A、作家立言的本意B、接受者发现和阐发的审美意义C、蕴涵在文本形象中尚未揭示的审美意义D、读者随意添加的意义12、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所造成”的是( )A鲁迅 B恩格斯 C亚里士多德 D,别林斯基13、最接近于日常生活的戏剧形式是 ( ) A悲剧 B喜剧 C正剧 D讽刺剧14、以下手段可以使诗歌语言陌生化( )A使用典故 B 使语序变化 C使词性变化D使用成语15、将文学文本是一个独立的语言自足体,是一个独立于作者原意和读者解读的封闭对象的理论流派是( )A结构主义B后结构主义C英美新批评D接受美学三、判断1、在文学文本的构成中,现象层既是语言层的所指,又是意蕴层的载体。( )2、抒情类文学文本的现象层主要体现为连贯流动的情感对应物。( )3、叙事类文学文本的现象层体现为行动的人物,发展的情节和变换的环境。( )4、在广义文本的意义上,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就是一个由各种文本形式组成的一个大“文本”。( )5、把文本看作一个无中心的、不完满不自足的、无限开放的开放体,这是解构主义的观点。( )6、在一般术语中,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没有什么区别。( )7、语境指语言上下文。( )8、在文学创造中多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具有陌生化效应。( )9、文学文本的语言层分为语音和语义两个层面。( )10、叙事文本如果使人把它当成实际中已发生过的人和事,才会具有文学的审美价值。( )11、叙事的全部目的就在于向读者告知一些实际的生活事件。( )12、文学文本的主题是纯理性的( )。13、诗歌、散文有时可以不写人物,小说也可以不写人物( )14、戏剧冲突只表现为人与人的冲突。( )15、意象是诗歌最基本的单位。( )16、跳跃性是诗歌语言的特点。( )17、情感是诗歌表现的直接对象。( )18、文学体裁在形成的初期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 )。19、长篇小说与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的区别在于篇幅的长短。( )20、散文把感受的抒发作为基本内容和基本脉络,真实自然的表达作者自己对人生的感受和体悟,同时还揭示这种感受和体悟产生的过程和缘由。( )四、简答1、什么是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可以分为几个层次?2、为什么说体裁对创作和接受都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简述划分文学体裁的依据。3、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区别4、戏剧文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5、对文学文本不采用内容与形式的区分,而是将其分为几个层次,意义何在?6、叙述者视点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简述各自的含义和特点。五、辨析与理解1、有人认为,凡是能够引起观众悲痛的戏剧都是悲剧。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有人认为,“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的含义是一样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什么是文学文本?怎样理解它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区别“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的意义; )3、为什么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闻一多语)?这句话概括了诗歌的哪些特点?4、运用所学的文学原理分析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作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89年1月13日 5、试用诗歌理论分析以下作品:迷途北岛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颗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6、 试从阅读效果方面比较以下两段文字的不同。(1)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早晨我上街去买蜡笔,看见一位工人,费了很大的力气,在为长长的围墙粉刷。他回头向我微笑,他叫我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2)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早晨/我上街去买蜡笔,/看见一位工人,费了很大的力气,/在为长长的围墙粉刷。/他回头向我微笑/他叫我/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7、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文学意蕴”的理解。第二章参考答案一、填空1、作品的独立性 2、意蕴 3、_主题_4、_现象_ 5、现象6、文_现象_7、文本现象层 8、文学语言和文学意义 9、情感生活 10、 想象 11、 “背离” “回归”12、庄子外物 琐屑之言 13、人物 、 情节 、 环境 14、叙事学 15、综合 16、 三一律 17、潜台词 18、 “第二符号系统_”。19、 哲学 内容 20、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接受理论 二、选择1、BCD 2、ABC 3、A 4、B 5、B 6、ABC 7、ABCD 8、BCD 9、BCD 10、AB 11、ABC 12、B 13、C 14、ABC 15、C三、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16、17、18、19、20、 四、简答1、什么是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可以分为几个层次?(1)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2)文学文本的三个层面:第一,语言层,是由语言材料构成的文本外观,包括语音与语义两部分,其作用是将审美意识符号化,使之成为一种现实的、可以传达与接受的审美信息;第二,现象层,是文学文本的内容,即由文学文本的语言描绘所构成的形象体系,它在文学文本中占有核心地位。叙事类文本的现象层体现为行动的人物、发展的情节和变换的环境,抒情类文本的现象层主要体现为连贯流动的情感对应物。第三,意蕴层,是文学文本的蕴涵所指,即现象层所蕴含的审美意识。它是文学文本以及文本形象的灵魂所在。2、为什么说体裁对创作和接受都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简述划分文学体裁的依据。(1)因为体裁具有规范性,它为作者提供了一套“文学语法”,从而规范着创作过程和结果,读者在阅读视野必须具有理解这一套语法的“文学能力”,才能完成特定体裁样式所规定的阅读任务。(2)中国:二分法:依据在于文本的外部特点即语言形式因素,把所有文学体裁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西方:三分法:依据文本模仿现实的手段,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四分法:弗莱以文学文本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为分类依据,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戏剧、小说。我国则以文本的语言特征、体质篇幅为依据,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3、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区别(1)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是英国评论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对小说人物类型进行的划分。(2)圆形人物性格丰满、复杂、立体感强,这些人物往往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性格轴心,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是多重性格的复合体;圆形人物的性格是在发展中展现的(是动态的和发展的)。(3)扁平人物:性格单一、突出、鲜明,具有类型化的特点,是围绕着单一的观念或素质塑造的,易于漫画化或抽象的理想化,他们一出现,人们就能轻易地认出他们。这类人物性格是一种静态的封闭结构(没有变化),给读者的印象是不变的。 4、戏剧文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1)具有戏剧冲突(2)营造戏剧情境 (3)戏剧结构高度集中(4)塑造形象的戏剧语言具有动作性,个性化和潜台词。5、对文学文本不采用内容与形式的区分,而是将其分为几个层次,意义何在?(1)文学文本的结构有两种区分方式,一种是机械地套用哲学范畴,将文学作品划分为内容和形式两部分,一种是将文学文本结构划分为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2)将文学文本分为几个层次,具有如下意义:第一,避免了以哲学范畴机械解释文学现象的弊端,注意到了内容与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互为转化的相对意义。如相对于语言层,现象层是内容,语言层是形式;相对于意蕴层,现象层是形式,意蕴层是内容。这三个层面无论是作为形式,还是作为内容,都不是绝对的。第二,注意到了内容与形式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们不能离开内容谈形式,也不能离开形式谈内容。文本结构层次的区分实际是在内容与形式一体化意义上的逻辑层次的区分。6、叙述者视点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简述各自的含义和特点。(1)“叙述者参与”(内聚焦型):叙述者使作品事件的参与者、阅历者,充当小说的一个角色,作品的全部内容都是从这个角色的眼光来观察、以这个角色的口吻来叙述的,主观感情色彩较浓。(2)“叙述者观察”(外聚焦型):叙述者不充当作品中的角色,采取客观的态度从旁叙述,从旁观察,其叙述一般只限于外在的描写,对描写的一切不作主观的解释和评议,更不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3)“叙述者全知”(非聚焦型):叙述者与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没有关系,但对作品中发生的一切无所不知,叙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还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五、辨析与理解1、有人认为,凡是能够引起观众悲痛的戏剧都是悲剧。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1、“悲剧”这一概念,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人们通常的生活用语,泛指生活中任何不幸的,痛苦的、失败的和死亡的遭遇,下场和结局;二是指戏剧类型,即由于正义一方的失败或毁灭,而引起人们的悲痛、怜悯,并由此产生崇高感的戏剧作品;三是指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它包括生活和艺术(不局限于戏剧,也包括其他叙事类作品)中作为欣赏对象的悲剧事件,其悲剧感也来自于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显然后两者具有审美意义。2、作为悲剧的戏剧突出地显现了悲剧的本质。无论是命运悲剧(如俄狄浦斯王)、性格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家庭和社会悲剧(大雷雨),都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如果没有矛盾冲突,其悲惨结局带有偶然性,那么人物的命运虽然能引起人的悲痛也不能视为美学意义上的悲剧。3、悲剧不以引起观众悲痛为目的,它在凸现人的生存苦痛、残酷的一面以外,还要让人们正视死亡,正视人生痛苦,在人的有限的生命存在中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使人的精神得到净化和陶冶。也就是说,悲剧打动人心的力量来自于悲剧主人公不甘心于命运的安排,不屈从于环境的压迫而进行的抗争和奋斗,来自于精神上的崇高。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严重的灾难和困苦显示了先进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人生中有价值的事物的毁灭,能够让人们强烈否定恶的势力,突出真美善的价值,实现人自身精神风貌和超越人意志力的提升。4、能够引起观众悲痛的戏剧并不止悲剧一种,正剧由于兼具悲剧与喜剧的因素,也能引起人的悲痛,但由于过程和结局不同,它不能进入悲剧范畴。如描写孔繁森事迹的同名剧本虽让人情绪反应强烈,但却是悲喜兼备的正剧。2、什么是文学文本?怎样理解它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区别“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的意义;有人认为,“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的含义是一样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1)文学文本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从所指对象上看,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是两个可能互相替换的概念,它们指的同一对象,即作为创作活动的结果和阅读活动的对象而存在的语言实体。但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说,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的区别:第一,二者体现了不同的文学观念。作品概念包含了这样一个理解前提,即认为作品从属于作家,作品不能脱离作家而独立存在;而文本这一概念则淡化了“作品”的从属性而突出了“作品”的独立性,强调文学作品被作家创作出来之后,它就有了自身的价值,有了相对的独立性。第二,二者的内涵不同。文学文本作为一个语言实体,其意义还有待于读者阅读之后去理解,而经过读者阅读的文本才是真正完成的“作品”。也可以理解为文学文本是指由作者创作出来供读者阅读而尚末阅读的语言形态,而文学作品则是指已被读者阅读并赋于一种读法的语言文学作品。第三,二者的关注角度也不相同。从“作品”观念出发研究文学,读解的重点会放在作品怎样体现作家个性上,非个人化的东西往往会被排斥或忽略。而从文本角度观照文学,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就不会仅仅局限在对作家意图的把握上了,而会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去解释;各种读者的不同理解,则会使文本成为一个永远开放的世界。所以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的含义是不一样的。3、为什么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闻一多语)?这句话概括了诗歌的哪些特点?(1)闻一多的这句话意思是说诗歌的核心是热烈的情感,这情感要经过过滤、升华并以语言形式来凝结,它传达出了语言和情感不可分离的诗歌理念。(2)这句话概括了诗歌的这样一些特点: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性、高度的凝练性。4、运用所学的文学原理分析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作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89年1月13日 答题要点:要求能在分析中显示出自己对作品形式及内涵的理解,并能把理解与文学术语或文学原理结合起来。 5、试用诗歌理论分析以下作品:迷途北岛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颗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答题要点:要求能在分析中显示出自己对作品形式及内涵的理解,并能把理解与诗歌理论结合起来。6、 试从阅读效果方面比较以下两段文字的不同。(1)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早晨我上街去买蜡笔,看见一位工人,费了很大的力气,在为长长的围墙粉刷。他回头向我微笑,他叫我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2)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早晨/我上街去买蜡笔,/看见一位工人,费了很大的力气,/在为长长的围墙粉刷。/他回头向我微笑/他叫我/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相同文字在进行不同的排列之后,使得两段文字成为两种不同的体裁特征,阅读时体裁因素便开始影响接受的方式及效果。第一段未分行的散文形式,使我们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其中包含的意思,其意思是说孩子应该爱护社会环境,不应在墙上涂抹乱画。这是因为这段话本身很朴实而且相当接近口语,所以不分行,读者很容易将其理解为日常语言,于是仅从字面上理解它的意思。分行书写后,我们就会把这些文字当作诗来读,所感受的意味便会超出字面意义。因为根据诗歌的特点,稍有读诗经验的人都会把“雪白的墙”和“不要在墙上乱画”当作隐喻来理解,由此联想到“纯洁的心灵”和对“纯洁”的“污染”等等。就是说,一旦它有了诗歌常见的分行特点,读者就不能不从诗的角度来感受和理解其蕴含的意义了,你会不由自主地思考:这里是不是有更深奥的意味在里面呢。这个现象说明,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会影响读者的接受心理,使读者不能不按照这种体裁应有的蕴含来理解它表达的内容。7、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文学意蕴”的理解。(1)分析作品(略)(2)通过分析,我们对文学意蕴有了这样的理解:第一,文学意蕴是一种渗透、充溢在艺术形象中的审美意识或审美情思。文学文本的意蕴不能脱离文学形象即文本的现象层面而单独存在,形象与意蕴的关系是融合统一的关系。创作与阅读的目的都不是仅为了呈现了个形象化的艺术世界,而是为了提示人生,理解人生,发现人生的审美意义。第二,意蕴是文学文本、也是文学形象的灵魂所在,文本意蕴的质量直接影响文学的价值。命若琴弦就是因为超越了形象固有蕴意的意义,诱导读者去探究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