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牟洪英.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7410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小学.牟洪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中小学.牟洪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中小学.牟洪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七律长征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五年级学生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预习课文,学会3个生字。 二、学生搜集与长征相关的文字、图片以及资料。二、教学课题1、熟读课文,读出诗的韵味。 2、体会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战胜种种艰难险阻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 教材分析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诗共四联(一联包括上、下两句),56个字,记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既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首联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第二、三、四联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战胜的困难。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作者按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五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第四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感情的结束。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 1、采用读、议、画、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理解诗意领会诗情。 2、分组读课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2.我们所了解的一般是用故事的形式来写的,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长征的诗,题目就叫做七律长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是毛泽东。 3、出示毛泽东图像。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3%AB%D4%F3%B6%AB%CD%BC%CF%F1&in=3983&cl=2&lm=-1&st=&pn=15&rn=1&di=53842379595&ln=1955&fr=ala1&fm=ala1&fmq=133108842554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5&-1&di53842379595&objURLhttp%3A%2F%2F210.77.144.32%2Ffileserver%2Fpic%2F12%2F20100203%2F127507002429.gif&fromURLhttp%3A%2F%2F210.77.144.32%2Fphoto%2Fphotodetail.jsp%3Fsid%3Dtag%3Bfid%3D20158%26imgid%3D37446%26userid%3D127507%26albumid%3D20595%26pageid%3D0&W183&H244&T8143&S22&TPgif二、 解题,补充课外资料 1.同学们通过预习,查找了哪些与长征有关的资料? 2.学生汇报: A.介绍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一般情况。 B.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教师出示红军长征的路线图。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cz/685611.htmC.介绍这首诗的体裁。 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三、诵读品味,领略诗境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诗里面有2个生字,我们来读一下。(指导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教师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指导读。 3.借助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诗的意境。 四、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1.这首诗我们已经读得很好了,那么在这首诗中,有许多山名和水名,大家发现了吗?请你标注出来。 2.那么这些山和水在哪儿呢?(教师指图讲解) 3.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五、总结 红军在一年的时间里,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就是在平地上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何况还要翻越那么多的高山大川,再加上天上的飞机轰炸,地上几十万敌军的追赶、拦截,这长征真是太难了。那面对艰难险阻,红军战士怕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自由朗读全诗,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2.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长征途中那一幅幅壮阔的画面:那五岭、乌蒙山上飘扬的红旗;那金沙江畔回荡的欢声笑语;那泸定桥上的斑斑血迹;还有那千里岷山映照着的张张笑脸。我们继续学习毛泽东的这首诗七律长征。 http:/www.jtshiyou.com/zyda4/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504二、读诗 1.请大家把诗读两遍。 2.指名读,指导读,齐读。 三、讲诗意 1.这首诗大家已经读得挺好了,那么这首诗什么意思呢?先自己练习讲一讲,然后几个人再商量商量。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一会儿可以提出来。 2.汇报。(一个人完整讲,其他人补充) 3.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可以提出来?(学生置疑) 重点理解:“腾细浪”“走泥丸”“暖”“寒”。其中“暖”和“寒”,教师可以结合两次著名的战斗,帮助学生理解。 4.谁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讲一下? 四、感情诵读 1.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让我们在歌声中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怕艰难的英雄气概。(放长征七律歌) 2.大家练习把这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3.这样壮丽的诗篇,我们应该牢记在心中。大家练习把它背诵下来。 4.我们一齐背诵一下。 五、总结全诗 红军战士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六、 教学反思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它是毛泽东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 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我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接着我引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课文,让学生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何官镇孙板小学 姓名:牟洪英 职称:二级教师 电话:13562688868 电子邮件:hsbxx888163.com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孙板小学请提供100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百度教育频道进行展示。本人大本毕业,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