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20个重要理论原理背诵.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7219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20个重要理论原理背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哲学20个重要理论原理背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哲学20个重要理论原理背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人总结的,因为看了很都题目原理都离不开这些,这些是最重要的理论,并且内容不都大家很好掌握的。希望对大家有用!希望大家都能金榜提名背诵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含义。 ( 原理背诵) (1)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具有共同的本质或共同的本原是物质。 (所有唯物主义观点) (2)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 (只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意识、精神现象也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所有的唯物主义观点) (4)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也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只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5)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无数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统一体。 (只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本理论在老任中有题目)背诵2: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背诵原理)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3)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 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 联系在运动变化中体现出来; 变化可以是上升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运动(质变) 发展则是前进性的变化。背诵3: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过程论和发展观一模一样)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而且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恩格斯指出: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 过程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 要的方法论意义。背诵4:矛盾的同一性原理(背诵)(建立和谐社会)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基本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三人必有我师) 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A 承认转化包括辨证唯物和某些唯心主义 B转化形式的多样性) 。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或场所。 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背诵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 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 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二者是有区别的: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不同方面都有其特点, 是事物的个性, 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 A、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B、个性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个性也离不开共性 C、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原始社会人有尾巴是共性,现在人有尾巴是特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背诵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 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 必须分清主次,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2)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背诵7:肯定和否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1)肯定和否定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 肯定是保持事物存在,决定事物性质的方面。 否定是促使事物的灭亡,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 (2)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关系。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条件下肯定就是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条件下,否定就是肯定。 辩证的否定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把它的某些积极因素吸收到自身之中,即包含肯定的否定。 任何事物在其肯定中都包含否定自己的因素,都包含着必然灭亡的因素(马克思)。背诵7: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表现在: 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 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背诵8:可能和现实的辩证关系。(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表现在: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2)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统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它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是不会变为现实性的; 而可能性则是尚未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性。 现实性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先在的某种可能性发展而来的,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可能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的活动) 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现实性中产生出可能性,而可能性又不断变为现实性的转化过程。背诵9:认识的本质。 (07 年重点,背诵)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 (起点)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创造性的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真实和不真实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背诵10: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人的认识活动由三要素构成,即主体,客体,手段,就构成了一个系统,其中首要因素是主体 (2)在认识系统中,认识的主体是首要因素,对认识的形成起决定因素,具体表现在 主体通过能动的活动,把物质存在的某一部分纳入到认识的活动中,使其成为认识的客体同主体结成认识关系 主体通过认识工具作用于客体,使客体信息为主体所接受 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能动的加工,整理和重构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意义,含义作出解释和概括背诵11:实践与认识(理论)的关系。 (原理背诵) (1)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反作用与实践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 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选择题之最爱);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 第一,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第二,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4)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背诵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区别的。表现在: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 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背诵1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或认识运动的规律、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复杂的,认识的主体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要反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背诵14: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主观和客观、 认识和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人们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个统一又应该是历史的,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只有做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背诵1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是有区别的。 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从真理的发展来说,任何真理都是只是对事物的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 即真理的条件性。 表现为: 第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 第二,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第三,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从进程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的一定阶段的真确认识,有待发展。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 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辨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背诵16: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真理标准的辩证法)(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这就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 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凡是实践证实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 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 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已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经受实践的在再检验背诵17: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和腐朽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背诵18: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表现在:(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2)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3)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渗透 到各个生产要素中发挥作用) (4)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背诵19: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是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1)(原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 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 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创新功能。背诵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具体表现在:(1)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2)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新认识。 (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user_id=a39125d44a71994279b5401110313748这个是我们的网店地址,出售最新冲刺资料,保证服务最好,价格相对较低。最低的原版政治冲刺课程只要19.9,效果比任何录音强10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