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多媒体应用促进留守儿童情感教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7057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多媒体应用促进留守儿童情感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优化多媒体应用促进留守儿童情感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优化多媒体应用促进留守儿童情感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多媒体应用内容摘要: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多,情感问题严重,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压力大、困难多,但又势在必行。随着教育的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使留守儿童的研究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来审视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改变了过去班主任只对留守儿童进行苦口婆心的政治说教,没生气、没激情、没鲜活场景。彻底改变老师说得累、他们听得烦、教育效果差的局面,对创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良好氛围、拓展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内容、丰富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形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更加完美、有效。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留守儿童 情感教育引言: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一个极其沉重的话题,特别是皖西北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高达4千多万,很多记者的调查和专家的研究都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辍学率居高不下。这些“留守儿童”失去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行为习惯、自觉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问题。近几年,专家曾对近万名中小学“留守儿童”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发现,有近1/3左右的学生,经常处于多愁善感、苦闷焦急、孤独寂寞、烦躁不安状态。有1/5左右的学生,表现为神经敏感,思想偏激、多疑多虑,紧张恐惧,常以想象代替现实,多以猜测作为依据,处处戒备,事事警惕,对谁都不敢信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自我封闭,自我孤立,或逆来顺受,受人支配,或粗暴对抗,无端攻击,人际关系紧张。这些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已十分严重。 “留守儿童”问题关乎教育公平,关系着儿童权益保护,关系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社会和谐安定的大局,更是关系到我国未来农村的发展,因此,对留守儿童加强情感教育势在必行。正文: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加大,国内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正逐年缩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农村教育的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这些使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来审视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如果能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之中,将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的大环境下,改变了过去班主任只对留守儿童进行苦口婆心的政治说教,没生气、没激情、没鲜活场景。彻底改变老师说得累、他们听得烦、教育效果差的局面势在必行。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应用于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之中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切入: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对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氛围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见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而对他们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这就要求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实践证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的精心设计,恰当地运用形、音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留守儿童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创设与教育内容相吻合的教育情境,可让留守儿童在特设的教育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留守儿童能进入角色,入情入境品德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思想才能得到真正的升华,才能最优的完成我们的教育任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因此,构建主义特别强调对学习环境(非教学环境)的设计,用来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如在教育留守儿童注意交通安全的主题教育活动中,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悲惨的交通事故,让留守儿童亲眼目睹死者家属的悲痛场景,再加上令人感伤的音乐,老师动情的旁白,在这种视听结合情境中,会一下子集中了留守儿童的意力,而且极大的渲染了教育气氛,感染了留守儿童的情绪,使之亲临其境,亲体其情。二、运用信息技术拓展了对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内容信息技术充实和丰富了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内容,解决了常规教育中信息量不足的问题,拓展了留守儿童的视野。标准标明:“学生的德育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的编排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德育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在常规的留守儿童教育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满足教育内容的创作及呈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创设集图文、声、动、色于一体,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留守儿童教育内容相结合,使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从而达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青少年一定要懂法”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制成的课件从农村留守儿童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卖非法出版物的商店被查封了”、“教唆未成年人的主犯被判了刑”、“思思的上学风波”、“小遥的受伤得到相应的赔偿”四个案例,很快激起留守儿童的好奇和热情,引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我在引导留守儿童进行案例分析时,引导留守儿童注意选择“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经典案例”等专家说法,同时鼓励留守儿童平时多关注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栏目。让他们围绕案例展开热烈的讨论,使他们观察到生活中离不开法律,并了解自己对“法律与未成年人保护”的认识程度,激发起进一步学习、了解法律的愿望,树立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在学习活动中自我激励的能力。示例:利用中国安全教育网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利用网络图片对留守儿童进行幸福观教育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对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形式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和艺术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一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对留守儿童教育形式的辅助手段,如在诗朗诵中加入背景音乐,在感知中加入视频或Flash动画,把讨论搬到网上,把教育的过程做成ppt等。也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捡破烂读书不丢人”(图)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24日10:1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1月18日,谭海美和奶奶一起捡废品。 1月18日,谭海美在展示她获得的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奖牌。(资料图片)马尾辫,大眼睛,有着12岁孩子的稚气,却也有着与12岁年龄不相称的刚毅。她靠捡破烂攒起的学费勤奋读书,她用柔弱的身躯照顾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她将爱心洒向身边的每一个像她一样的“留守儿童”,她用自强不息写就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花样童年。 它也可以有自己的新形式,如在“我能行”的主题教育活动前,我要求留守儿童在电脑上制成创意格言,可用word软件、flash软件、FrontPage软件、PowerPoint软件制作,要求格言新颖富有内涵,能给人启发,引人深思,能给自己鼓励;格言卡力求造型精巧,别具一格,可画上插图或剪贴画等进行适当修饰。目的是促进形成探索人生意义的积极意识与行为,感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结果留守儿童制成的格言卡各式各样,很有创意,笔者分别评出最具创意格言、最具创意格言卡等奖项。这样一来,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活动的主体。既让学生对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感悟,又强化了学生的技能训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如在“文明交往”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用摄像机把学生早上在校和老师、同学问好的情景拍摄了下来;还把学生平时在写作业上请教老师或同学的行为也拍摄下来;我又拍了一些同学之间、家里与长辈间交往的镜头。经过整理后,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学生们看到自己在交往中的表现都感到非常的惊喜,认识到交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意识到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文明交往,在情感上获得了体验。现在网上流传的留守儿童歌曲,这些留守儿童歌曲把留守儿童与远方父母的相互思念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留守儿童、家长及耳闻传唱的人,都感到无比温馨。是对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好材料,好形式。示例:学唱“留守儿童”歌曲爸妈打工走阜阳市宁老庄职高里的解永志老师很关注留守儿童,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在今年初创作了这首爸妈打工走,一经推出,就感动了学校并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并对留守儿童发挥了很大的教育意义。 我送爸妈打工走(作词:宁远南 作曲:解永志)爸妈打工走我送您到村口爸妈对我说的话孩儿记心头帮奶奶提提水给爷爷端碗粥知冷知热靠自己莫把学习丢爸妈打工走我心里酸溜溜爸爸摸着我的头妈给我扣好扣亲亲我的脸又攥攥我的手热泪滴在我脸上伴着我的泪水流爸妈打工走我送您到村口时节变化大呀外面的风雨骤遇事多商量共济又同舟紧紧拉着爸妈的手难舍又难丢爸妈打工走我送您到村口爸妈您别难受孩儿我泪不流我盼爸妈早回家孩儿把您候爸妈挣钱回来后日子更上一层楼总之,信息技术的到来,正适应了现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需要。它增强了素材的感染力,扩大了传递的信息量,拓展了留守儿童的感性和思维空间,极大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学习自由度提高了,留守儿童对学校进行的思想教育也不反感了了,从而提高了对留守儿童德育的实效性。并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向会前,会后的延伸度也更大了。参考文献:1、 黄晓林;绵阳市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学生问题调查及思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五期;第24卷。2、 刘岳启;苏北农村“留守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国教育报;2007 年3 月5 日;第007 版3、吴霓等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104、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5、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教育探索,2006,(5): 39-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