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就地城镇化.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6841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就地城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就地城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就地城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就地城镇化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 2010-6-15 ) 浏览次数:201 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不少地方大胆探索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路子,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思路。 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组建成新型农村社区(也称为“中心村”),形成新的居住模式、管理服务模式和产业格局。一、关于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有关情况 (一)案例一:河南省新乡市全力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2006年以来,新乡市把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城市化的路子。新乡市提出,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在一定时期内,把全市3571个行政村全面整合、建设成为1050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当前重点是将干线公路两侧、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内920个行政村,在5年至8年内整合为329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涉及150万人口。2008年首批启动建设127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其中50个已搬迁入住农户,共入住10292户。今年以来,又新启动58个,目前已有16个开始建房。新乡县古固寨镇是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试点镇。该镇辖15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3.5万人。该镇按照“政府引导扶持,群众自愿选择,规划适度超前,建设稳步推进”的原则,将全镇整体规划为6个中心村(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目前已全面启动。其中的祥和新村由3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组合而成,该村自2007年启动以来,已建成住宅418户,新村内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以及幼儿园、小学、医疗所、超市、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成。新村中心是一个宽阔的广场,有绿地、花木、喷泉、走廊、宣传橱窗,周边有人工湖、健身场所等,广场左右两边是农民新建的别墅,一幢幢、一排排,粉墙红瓦,错落有致,新颖漂亮,完全能和城市的高档小区相比美。村民住宅楼面积270平方米,车库、客厅、卧室、书房、健身房,储藏室等一应俱全。村民们自豪地说:“我们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差,许多方面比城市还好”。城乡差距在这里已基本消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肖万钧在新乡市调研时指出,新乡市统筹发展的路子是破解“三农”难题的一个重大创新,破解了一个历史重大难题,探索了一条农村城市化的路子,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二)案例二:河南省荥阳市洞林湖新村一步城市化荥阳市贾峪镇与河南新田置业有限公司联合,以该镇洞林湖、洞林寺为依托,打造五村联建的新农村示范区。该项目涉及5个行政村的14个自然村,5000多户人家,整个区域面积约1万亩。这1万亩土地中,建设生态农业用地占了一半,另外一半则用于建设居民小区和为旅游度假服务的配套服务设施。通过5村整合,14个村庄的所有村民整体搬迁到新建的村民小区,住进高楼,届时该区将建设成为一个融星级酒店、大型购物、医院、学校、休闲型观光农业和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城。预计总投资50亿元。该项目的开发建设拟用6年半时间,2006年下半年开始工程建设,2008年全面启动,2010年预计投入使用,2012年全部建成,这个项目建成后,可容纳7万常住人口。当前,有两个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工,农民住宅楼基本建成,全部是不同使用面积的五层单元套房,设计美观,环境幽雅,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将很快展现在人们面前。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现代农业不仅重视农业的生产功能,也开始重视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体现,洞林湖示范区体现了这些理念,是个值得期待的示范样本。”“国内外130多个城镇都在尝试建设田园城市,城镇田园化是大势所趋。与众不同的是,洞林湖新农村示范区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外资投入、群众参与、专家顾问,这创造了独特的新农村建设的荥阳模式”。(三)案例三:山东省在部分农村推进“就地城市化”改造山东省2004年提出,全省村镇建设要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开展迁村并点工作,小村向大村集中,交通不便利村向交通便利村集中,弱村向强村集中。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山东省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村,积极探索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路子,农民无需进城,就在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实现了城市化。如:兖州市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制镇,建设中心村,小村并大村,四百变一百”的战略构想,积极推进“镇村向规模发展、住宅向高层发展、环境向生态发展、管理向社区发展、设施配套向城市看齐”的城市化改造,将全市400多个行政村迁并建成100个左右的中心村,节约土地10万亩,构筑新型城镇体系。目前,这个战略正在加紧实施。临沂市自2004年起,经过4年的努力,共合并减少行政村2436个,精简村干部职数28386人,有效解决了部分村人少、资源少、财力弱等难题。该市义堂镇在聘请专家实地考察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全镇35个行政村分为八个社区和一个中心区,本着“美观、大方、实用”和“功能齐全,群众满意”的原则,对各个社区进行了详细规划和设计,既体现了现代化农村风貌,又兼顾了农民的生活习惯;楼房设计既保证功能齐全,又力求节约土地、节省投资。镇政府对搬迁合并的村民实行奖励政策。这里的群众积极性很高,争着拆掉旧房,搬进新居。目前,大部分社区初具规模,村民已经搬迁入住。该计划在十年内全部完成。在山东一些“就地城市化”改造过的农村,已看不出传统农村的面貌,一排排整齐的居民楼,宽阔的马路,优美的环境,超市、学校、医疗所、文化娱乐、 体育设施等一应俱全,让人以为走进了城市居民小区。从目前这些地方的探索上,看到了今后农村城市化的希望。 当然,这方面的报道远不止这些。北京市从2003年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加速郊区发展的战略,大力推进郊区“就地城市化”。据北京日报报道,2005年,仅怀柔区就有32个中心村实现了“就地城市化”,数以万计的农民告别了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旧村落,搬进了花园式的新房。厦门市将200多个行政村分为异地新建型、就地改造型、环境整治型和“金包银”型四种类型进行全面的整治,“让农民就地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当地媒体特意将“农村城市化”的概念作了解释,“不能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的扩大,等同于人口向城区集中”。这种看法体现了人们对农村城镇化的反思。二、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优越性第一,有利于较快地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通过合村并点,组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社区,有利于改善环境,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使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第二,有利于合理利用资金,避免浪费。很多地方村庄小而分散,农民居住不集中,分别搞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必然造成巨大浪费。通过村庄合并建设新社区,统一修建和硬化街道、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和电脑网络等,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使投向农村的财政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如河南卫辉市四和新村,是由四个村庄合并而成的,原四个村庄分别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需投资4000万元,而村庄合并后,仅需2000万元。 第三,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地。农村新型住宅社区可以集中连片进行规划建设,彻底解决了“空心村”问题,既提高了土地使用强度,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同时对腾出的原旧村址进行整理复垦,综合利用,又可增加人均耕地。如新乡县古固镇原户均占地1亩(包括道路、公共设施等),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后户均占地0.62亩,每户可节约土地0.38亩,全镇可节约土地3000亩。新乡市全市3571个行政村,目前村庄占地190万亩,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后,占地约为140万亩,可节约土地50万亩左右。如果建高层或多层建筑,节约土地更多。第四,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建设,使农村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有了更好的载体,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农民有条件接受更良好的教育,接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新的住宅模式打破了旧的村与村、组与组和家族、宗族的传统居住格局,消除了互相攀比的心理,消除了邻里矛盾、家族矛盾,造成了“广入住、大融合,谋发展、促和谐”的新的人际关系。第五,有利于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据新乡县古固寨镇计算,农民自己建房和装修平均需要18万元,而政府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对村民的政策补贴,户均需要政府投资2万元。这样算下来政府每投资2万元就可以带动农民消费18万元,全镇每年至少有1000户到新村建房,仅此一项,就可以拉动消费2亿元。据新乡市测算,在首批将920个行政村合并为329个中心村的建设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共需投入31亿元。而按照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房标准,平均每户建房和装修、购买家具等消费支出约需1620万元,按照每个社区1500户计算,329个社区足可以拉动740亿元的农村消费,产生1:24的投资拉动效应。三、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已进入一个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村庄合并、建设农村新社区完全符合这一要求。这些年来,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一再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日臻完善,为加速农村农业发展,迅速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从农民需求看,经过30年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改善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别已成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4710元,在一些富裕的农村,农民收入水平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据2007年有关媒体报道,目前在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中,国内生产总值超亿元的村已超过8000个,其中超百亿元的村达11个。若按每个行政村2500人计算,这些村人均GDP应该在4万元以上,合5000美元以上,已经达到小康目标。富裕起来的农民,首先有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过上城市人生活的强烈愿望,他们在住房建设和生活环境上舍得花钱,因此,农村建房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不可阻挡。做好规划,因势利导,把农民建房的积极性引导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轨道上来,改变农村建房无序和严重浪费土地的现象,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从发展机遇看,当前我国已把扩大内需特别是广大农村消费需求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根本措施,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实践证明,在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过程中,政府的一定量投资,就能带动多倍的农民群众的投资。因为农村新社区的建设,需要大量钢筋、水泥、玻璃、塑料、砖瓦等,可由此带来钢铁、水泥、玻璃、煤炭、建材等一系列工业的振兴,以及家电、运输、通讯等行业的繁荣,有效地拉动国内经济增长。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不仅仅迅速改变农民的居住条件,而且必然伴随着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总的发展方向是,农村正在向城市追赶,农民正在向市民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四、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形式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国外城市化发展模式和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会议上指出:“坚持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通过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就地”即原有的居住地,包括原自然村、行政村和村庄合并而组成的新社区。“就地城镇化”是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之一,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形式。我们看到,随着当代世界发展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农村城市化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发生变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只是城市化的一种表象,而城市化的实质则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是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农民职业非农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是农村城市化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城市。如果某区域的农村居民已经职业非农化、居住社区化,并能就地充分享受到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那么应该认为该区域已经城市化了。全国类似华西村、南街村的地方很多,不论从当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思想观念来看,都不能不承认他们已经城市化了。 对于农村“就地城镇化”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发表了很有见地的见解。如国务院参事、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志仁认为:“农村城市化,并非一味征地、建造和扩展城市,而应把城市文明和公共财政向农村辐射,缩小城乡差距,将农村建成和城市同等的公共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就业环境宽松的区域,让农民能就地享受城市文明。”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城市规划专家周干峙认为:“城市化的实质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对中国的城市化要有全民的观点,即农业和农村的提高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这些真知灼见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型城市化的思维方式,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城镇化建设,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避免和摒弃那种片面追求城市化率、盲目扩张城市规模而忽视农民利益的错误做法,把立足点转移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重心上来,在发展大中小城市的同时,推进“就地城镇化”,推进受农民欢迎的、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农村城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