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936781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世界经济,1,世界经济,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导论 第一章 世界经济的形成、发展和格局的变化 第二章 科技革命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第五章 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与金融全球化 第六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第七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第八章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转轨 第九章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2,世界经济,3,第七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 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学习提示,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3,世界经济,4,学习提示,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对作为世界经济整体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及其经济体制进行阐述和分析 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从总体上认识和理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及经济体制模式 本章的框架结构由四部分组成: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4,世界经济,5,学习重点和难点,本章学习重点是西方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和手段以及美、德、日经济体制模式的异同。因为战后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迫使这些国家必须在生产关系领域做出调整,也就是国家必须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但各国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和调节的程度、形式和手段有所不同,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 难点是如何认识和理解 “新经济”和“次贷危机”,它们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5,世界经济,6,第七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 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节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 第三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第四节 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6,7,第一节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一、经济恢复时期 (战争结束到50年代初期 )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 三、经济“滞胀”与其后的缓慢增长时期(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 四、“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时期 (90年代以来),7,一、经济恢复时期,二战后的国际形势 经济形势恶化 发达国家的国际环境恶化 战后西欧与日本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快恢复的原因: 拥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美国的大力扶持,8,作为战争发动者的德、意、日以军事失败而告终,经济上也遭到严重的破坏,作为战胜国的英法两国经济也遭到严重的削弱。 总之,当战争结束时,西欧和日本生产衰退、交通瘫痪、燃料短缺、食品匮乏、住房不足等等,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经济形势恶化,9,世界经济,10,发达国家的国际环境恶化,一方面,战后一系列欧洲和亚洲国家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到1949年,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35.5%,土地面积占了25.9%。 另一方面,战后,亚非拉国家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使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体系崩溃。拥有140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亿人口的大英帝国的解体,使英国丧失了各种特权、贡赋和优惠条件。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及其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原帝国主义国家殖民体系的瓦解,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恢复、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10,世界经济,1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1)国家干预宏观经济运行; (2)推行国有化政策; (3)推行经济计划化; (4)推行“福利国家”等社会经济政策。,11,世界经济,12,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 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12,世界经济,13,经济高速增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19191938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2.3%,而1951-1970年间的20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3%。经济高速增长几乎席卷了西方所有国家,带有很大的普遍性,也席卷了各个领域,带有明显的全面性。1960-1965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和制造业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和6.3%;19661970年分别为2.1%和5.4%。 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基本上实现了充分就业(危机年代除外),物价也比较稳定。1950197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消费物价年平均上涨率为3%。,1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和战前 GNP实际年均增长率比较(%),注:*战前为德国,14,15,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实现,这主要是由于,战后发生了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生产实现了自动化,也标志着经济现代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由上升转为下降,而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到70年代已经占到国民收入的60%左右。 在此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生产都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电气化和专业化,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甚至超过了工业。,1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20年间,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经济都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但各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差异很大。总的说来,日本增长最快,联邦德国和法国其次,美英两国最慢。 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从1950年的1.6%上升为1970年的9.5%,同期在资本主义国家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从1.5%上升为6.9%。相反,同期的美国工业的比重从48.7%下降为37.8%,贸易额从18.1%下降为15.4%。,16,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50年代70年代,主要是19561977年,20年的时间。 增长速度 50年代,2.2%; 60年代,11.1%; 70年代,5.5%。 均超过同期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17,神武景气: 1954年12月至1957年6月。 第一次经济发展高潮,用传说中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来命名。称为“数量景气”,其特点表现为出口为主导的经济景气,经济高度发展,物价稳定,国际收支由于大量出口而得以改善,设备投资实际增长40%,经济增长年平均为7.9%。 岩户景气:1958年7月至1961年12月。 这次景气的特点是由“伴随着技术革新的设备投资”的急剧增加而引起的,其性质为“消费革命”,是“投资引起的投资”的景气发展。3年经济增长分别是11.2%、12.5%、13.5%。 伊奘诺景气:1965年11月至1970年7月。 日本战后最长的一次经济景气,年平均增长率达11.8%,经济规模扩大1倍。其增长因素主要是扩大设备投资和出口增长,住宅投资的迅速增加和个人消费的稳步发展也是这一景气的支柱。,18,从神武景气到伊奘诺景气前后16年(1954年1970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0.3%,其中1966至1970年更是高达12.2%。 在1956至1973年的18年中,工业生产增长8.6倍,年平均增长13.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9.1%。60年代为11.3%,超过了其他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地位迅速上升。 1950年为第7位,到1960年先后超过印度和加拿大,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此后一直保持这个地位。 与美国的差距也大大缩小。1955年,国民生产总值只为美国的6%,到1973年上升为1/3。 到20世纪70年代初,基本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19,日本经济增长率,20年的高速增长,20,日本经济增长率,21,年,%,近年日本经济增长,22,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1、美国的扶植 2、侵朝、侵越战争的滋养 3、当时良好的市场环境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5、军费开支小,个人储蓄率高 6、文化因素,23,24,二战后,出于冷战需要,美国大力扶植日本。 战后初期,美国给予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 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在外国向日本提供的213亿美元的贷款中有70%来自美国。,24,“朝鲜特需”和“越南特需”: 美国“朝鲜战争”和“侵越战争”时期,日本为美国军队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和劳务,获得了巨额外汇收入,对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1951年到1953年,日本接受美国侵朝战争的“特需”达24亿美元。巨额特需,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繁荣。战争初期紧急采购的特需,使“积压的1000亿至1500亿日元商品销售一空。”随之而来的大量订货,急速启动了日本的工矿业生产,从而给神武景气打下了基础。 1965年美国扩大侵越战争,日本除原有的美军“特需”订货外,又有了越南“特需”订货。美国侵越战争所需的军用物资,有1500种是由日本提供的,从1965年至1969年,5年间就达到25亿美元以上。,25,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相当快,进入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获取了廉价的能源、原材料和海外市场;利用西欧各国经济的联合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稳定的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秩序。 自由贸易,市场导向。,26,27,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 1990年,5.2%。1991年,4.4%。2008年日本的军费开支不增反减,为41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0.84%。同期美国为607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4.26。中国为849亿美元,占GDP的比重1.9%. 日本个人储蓄率(即储蓄额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大约在15%20%。19741976年平均为22%23%。 日本2008财年储蓄率降至2.2,为纪录最低,显示家庭财务状况恶化。 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间,美国个人储蓄率大多维持在1%以下。,27,1986 246 1987 230 1989 306 1990 278 1991 343.9 1992 550 1993 377.7 1994 500 1995 502,1996 550 1997 500 1998 513 1999 419512 2001 500 2002 500 2003 419450 2004 415 2005 453 2006 416 2007 416 2008 414,日本军费开支(年.亿美元),28,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文化因素,就传统文化特征来说,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被认为是日本文化的核心部分。日本人对儒家思想并未照章全收,而是选择了其中适合日本人思想气质的部分,形成了有别于中国儒家的日本儒教。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地域狭小,自然灾害频发,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日本人不得不终日为生存而奔波,于是在其内心深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生存意识。这种生存意识要求人们必须从属于某一个集团才能生存下去,还需要维系这个集团,于是集团内部的和谐,下对上的忠诚就显得尤为重要,节俭观念、重智意识、实用思想等也应运而生。,29,有别于中国儒家的日本儒教,为了适应日本社会的需要,“忠”被摆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集团意识、忠诚心理、重智意识、勤俭观念等特征是日本古代思想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既具有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共同特征,又有日本独有的思想文化气质。 日本历来在思想上是一个比较保守排外的民族,但经历了二战洗礼,思想文化结构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近代化特征。天皇发表人间宣言承认自己也是人不是神以后,天皇主权观念转变为主权在民意识;与此相联系的,战时“灭私奉公”的军国主义道德观念也转变为追求人欲、注重人性的伦理意识。这些新特点和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战后日本社会思想文化的主要特征,对经济的振兴和腾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30,三、经济“滞胀”及其后的缓慢增长时期,经济“滞胀”时期: 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 失业率提高 物价大幅度上升 出现滞胀的原因 缓慢增长时期,31,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注:*为1973-1982年的数字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77页,3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年鉴,3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消费物价年平均上涨率(%),资料来源:国家货币基金组织:国家金融统计年鉴,34,出现“滞胀”的原因,主要原因: 一是石油危机及其所导致的油价上涨; 二是工资提高过快,拉动了物价上涨和失业的增 多。 根本原因: 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 政策; 二是战后科技革命高潮的消逝。,35,石油危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石油严重供不应求的危机。亦称“石油危机”。 表现为石油价格上涨。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原油价格由3美元/桶 12美元/桶(1桶原油=136公斤原油)。石油输出国组织规定的石油基准价格(官价),1973年,3.11/美元 1974年1月1日的11.651美元/桶。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年,原油价格由12美元/桶 3237美元/桶。石油输出国组织规定的石油基准价格(官价),1978年下半年12.7美元/桶 1980年1月的3237美元/桶。,36,“石油危机”爆发的原因,1、石油危机爆发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东石油的掠夺性开发和严重依赖。 2、“石油危机”爆发的经济根源国际石油垄断组织长期 垄断世界石油价格,进行不等价交换掠夺。 3、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的政治原因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反对以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的斗争。 4、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的政治因素1979年伊朗政局动荡和国际石油垄断组织对石油的抢购。,37,1973年,中东石油产量高达10多亿吨,占总量的43%(当年世界石油产量28.2亿吨)。 原因:中东石油开采条件好(油层厚、埋藏浅、气候好、地质构造简单,自喷井),成本低,加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东地区石油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垄断,石油产量激增,石油价格低廉,需求不断增长。 1973年,世界石油消费量比1953年增长了4.34倍。 1973年,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石油消费占其能源消费量的比重,美国为44%,日本75%,西德57%,英国51%,法国67%。 供和求两个方面导致的中东石油生产畸形发展,势必造成供求矛盾需求不断急剧增加,而中东地区要长期维系大量、廉价的石油供给是不可能的,这对矛盾的不断积累、激化,为“石油危机”的爆发奠定了物质基础。,38,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石油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一直操纵着石油价格,肆意压低油价,利用不等价交换来掠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石油资源。1948年,中东规定的石油标价每桶2.17美元,1960年被压低到1.5美元,到1970年,更下落到1.25美元,这种象“尘土一样便宜”的石油,导致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石油的巨大浪费。 石油的不合理低价和由此产生的对石油需求的巨增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石油危机”及石油价格的上涨是对上述不正常状态的纠正,是必然会产生的结果。只不过这种纠正来得太陡,以至于到了“危机”的程度,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如此巨大和深刻的影响。,39,1973年10月中东第四次阿以战争爆发后,阿拉伯产油国利用石油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主要是美国、荷兰)实行石油禁运。而后全体阿拉伯产油国实行减产,将它们的石油产量每天削减25%以上,造成世界石油市场每天短缺500万桶600万桶的局面。 在西方石油消费国家毫无石油储备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组织将石油价格提高70%,即由2.95美元/桶提高到5.11美元/桶。随后,在西方石油消费国因为石油价格上一片恐慌的局面下,石油输出国组织在1974年1月1日又将石油价格提高128%,达到每桶11.651美元。,40,1979年1月,由于伊朗政局变化,伊朗突然停止出口石油(当时,伊朗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日产石油600万桶),使世界石油供应骤然减少。西方石油公司和一些国家的政府在世界石油现货市场枪购石油,油价瞬间被哄抬起来。在世界石油现货市场,油曾达4041美元。 石油输出国组织第54次部长会议决定将其原油的正式销售价格从每桶13美元左右提高到提高到18美元(最低价)23.5美元(最高价)。1980年6月,该组织第57次部长会议又决定将油价提高到32美元/桶(最低价)37美元/(最高价)。1981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继续将基准油价提高到34美元/桶。,41,70年代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导致了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蘅,使产油国异军突起,成为国 际金融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石油危机触发和加深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助长了 西方经济的“滞胀”局面。 3、石油危机推动了世界性的节能和替代能源的发展,促使世 界能源构成逐步发生变化。 4、石油危机推动了西方各国加速改变产业结构,进而引起了 国际间产业结构的逐步变化。,4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43,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44,凯恩斯主义与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不仅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与微观经济不符,而且无法解释滞胀现象。实际上,凯恩斯主义是滞胀的根源。 1、价格控制政策: 通货紧缩是多数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人为提价,则导致需求的进一步减少,同时另外一部分需求大于供给的商品进一步涨价。结果,一方面加剧产品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多数商品涨价、导致通货膨胀。无市场产品过剩到一定程度,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工人失业使工资总额减少,进一步减少需求,导致产品过剩加剧。于是,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45,2、增加公共工程开支的财政政策: 公共工程是私人不愿投资的工程,也就是说无利可图的工程。由于公共工程增加投资,同时增加工资总额,从而增加消费,使总需求扩大。 然而,这种扩大只是消费总量上的扩大,也就是说是总需求相对于总供给的扩大,对市场商品的供求结构影响不大。产品过剩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又增添了通货膨胀问题。 增加工资刺激消费这一政策只有在大量失业、工资总额绝对下降时才适应,并且只能抵制经济衰退,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还将引起通货膨胀。也就是说,结果是滞胀。,46,3、货币政策的作用: 增加货币导致货币总量增加,而产品总量未变,因此增加货币的结果首先是通货膨胀。名义利率往往不仅不降低,反而有可能提高。因此,投资需求的增长受到制约。而货币增加本身不能解决产品的结构性供求关系,产品过剩引起的企业破产、工人失业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经济衰退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又增加了通货膨胀问题,于是滞胀。,47,缓慢增长时期,发达国家经过一系列激烈的经济协调和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积极效果。具体表现在: 首先,发达国家已经摆脱严重通货膨胀的局面; 其次,发达国家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缓慢增长的时期。,48,西方国家的经济调整和改革,紧缩政府开支; 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国有企业民营化; 调整产业结构; 加速科技发展;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协调。,49,各种医治“滞胀”的药方,货币主义学派 供应学派 传统的保守主义经济学派,50,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特别是扩大货币发行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病根,只有把货币增长量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通货膨胀才能降低,利率水平才能随之下降,经济才能恢复增长。,51,供应学派,代表人物肯普(Murray C.Kemp)和拉弗(Arthur Laffer)等人认为,由于个人所得税过重,储蓄和投资率必然低下,企业难以进行设备更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竞争力必然被削弱,经济必然陷入停滞。 因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减税,这样才能增加投资,使生产摆脱停滞。,52,传统的保守主义学派,强调经济停滞的病根在于政府开支过大,主张应大大削减政府开支,其主要代表人物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斯坦因(Herbert Stein)等,都主张大量削减政府财政支出,减少财政赤字。 因为财政赤字既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也是利率上升和经济不振的祸首。,53,四、“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时期,新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新经济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54,新经济的概念与特征,所谓新经济,是在信息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和一系列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由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首先出现在美国,其影响在美国最突出。 新经济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1)经济知识化 (2)经济网络化 (3)经济全球化,55,美国的“新经济”,美国经济从 1991年 3月至2001年 6月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 ,这次景气周期不同于以往历次景气周期的特点是,伴随着经济较高速度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较低,失业率较低,收入增加较快。 这种高增长、高收入、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的经济发展状态,是一种理想的经济发展状态。这次经济增长出现的与以往的增长不同的特点 ,导致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的某些变化 ,和过去经济不断被危机打断和长期处于停滞或“滞胀”的状况相比,美国经济的确已经进入了一种新的发展阶段,并由此从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新经济”的浪潮。,56,经济知识化,即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在新经济中,知识(或信息)取代物质成为生产、分配和销售的主要内容。 它导致资本要素组合无形化,知识和拥有知识的劳动力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重要性的增加意味着无形资本(如教育、研发等)的增长超过了有形资本(如建筑、运输和机器等)。企业财富的创造日益取决于无形资产。 随着知识或信息投入的增加,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或信息含量提高,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其结果,是使得整个国民经济日益轻型化。,57,经济网络化,随着数字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社会经济交往方式、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生产者相互之间的网络,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网络,消费者之间的网络,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网络,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网络,使得全球经济活动的时间缩短、空间缩小、频率加快、协同性增强、效益增大。,58,经济全球化,由于经济知识化、网络化的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组合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流(知识生产、知识分配、知识交换、知识传播、知识消费)、信息流和技术流(无形贸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商品流和物流(有形贸易)。 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企业扩大了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的规模,更加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对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59,新经济的影响,(1)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大发展。 第一,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成为美国企业投 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生 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第三,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就业的增长。 (2)促进了制度创新。 (3)引发了新的社会经济问题。,60,世界经济,61,制度创新,第一,微观层面的激励相容的企业制度 第二,以股权融资为主的金融制度 其一,以创业板(二板)市场为主要推出机制的风险 融资制度 其二,以股权融资为主的宏观金融体系与微观企业所 有权结构,61,62,美国微观层面的激励相容的企业制度,从微观层面来说,美国建立了激励相容的企业制度 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知识入股来界定知识的所有权,在知识入股的基础上,形成企业所有权,建立了由资本家和“知本家”共享的产权结构。 “知本家”与劳动者在主体上的统一造成了劳动收益权与资本收益权的统一,并使得利润与工资具有相互激励的性质 在这种激励相容的企业制度下,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大大激发了知识要素的创新作用,使创新源源不断。,世界经济,62,当亚洲国家还是传统的工业社会时,美国率先步入后工业化社会。 它生产的不再是钢筋,不再是水泥,而是信息,是基于知识的高科技。知识的普遍应用,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因为,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竭而且充满创新,使美国充满了创造力。这样,大大提高了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世界经济,63,63,世界经济,64,二板市场,二板市场是与主板市场相对应存在的概念,是世界上众多资本市场为了促进中小型创新企业发展而专门设立的针对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股票市场。 二板市场主要服务于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Nasdaq是二板市场的典型,素有“高科技企业摇篮”之称,培育了美国的一大批高科技巨人,如微软、英特尔、苹果、思科、戴尔等等,对美国以电脑信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美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Nasdaq巨大的示范作用下,世界各大资本市场也开始设立自己的二板市场。1995年6月,伦敦交易所设立了二板市场AIM(Altertive Investment Martket的简称);1996年2月14日,法国设立了新市场Le Nouveau March;1999年11月,香港创业板正式成立。,64,世界经济,65,各国二板市场还有如下特点: 1、风险较高。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二板市场的上市规模小,业务处于初期阶段,而行业竞争又较激烈,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大,因而使投资者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 2、监管严格。由于风险较高,监管当局对发行人实行更严格的监管标准,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更高,以保证市场透度和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3、主要针对熟悉投资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4、具有明显的高新技术导向。,65,美国商务部将数字鸿沟定义为: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电脑、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电脑、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距,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 国际电联(ITU)对数字鸿沟的定义是:数字鸿沟可以理解为,由于贫穷、教育设施中缺乏现代化技术以及由于文盲而形成的贫穷国家与富裕发达国家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年青一代与老一代之间在获取信息和通信新技术方面的不平等。 经合组织(OECD)则认为,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在接触信息通讯技术和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活动的机会的差距。,66,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数字鸿沟是信息化带来的新问题。 表现为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国内地区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网民内部之间的差距。 世界范围内的数字鸿沟拉大了南北经济差距,加剧了国家内部分化。数字鸿沟总体上不利于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对信息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严峻的挑战。最不发达国家正面临着信息边缘化的危险。 它产生的影响:富国越富,穷国越穷。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现代战争的胜负。,67,68,美国对微软的“世纪末审判”,1998年5月18日,美国司法部部长和20个州的总检察官对微软提出反垄断诉讼,开始了“世纪末的审判”。 美国谢尔曼法(反垄断法)第一条规定:任何契约、以托拉斯形式或其它形式的联合、共谋,用来限制州际间或与外国之间的贸易或商业,是非法的。任何人签订上述契约或从事上述联合或共谋,是严重犯罪。如果参与人是公司,将处以不超过100万美元的罚款。如果参与人是个人,将处以10万美元以下的罚款,或三年以下监禁。或由法院酌情并用两种处罚。第二条规定: 任何人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他人联合、共谋垄断州际或与外国间的商业和贸易,是严重犯罪。如果参与人是公司,将处以不超过100万美元以下罚款,如果参与人是个人,将处以10万美元以下的罚款,或三年以下监禁。也可由法院酌情并用两种处罚。,68,2002年11月,持续四年之久的微软垄断案终于尘埃落定,最终以微软大获全胜而告终,微软避免了分拆。 新经济条件下的垄断有了新特点,传统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现象时应不仅仅从形态上界定,而应更注重从是否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维持垄断和滥用垄断优势等方面考虑。,69,70,新经济条件下的垄断体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危害性已大大减弱: 1、垄断的资本壁垒降低 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业资本进入壁垒低,不会排斥竞争,企业的竞争优势凭借的是技术、知识而非实体意义上的资本。而技术、知识构成的进入壁垒要比实体意义上的资本低得多。 2、垄断带来低价格的产品 传统理论认为垄断会提高商品价格,给消费者造成福利损失。但在高科技行业里,垄断者的产品未必是高价低量,相反往往是低价高量。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高科技行业内的垄断会损害消费者福利。 3、垄断厂商仍面临竞争的压力 传统理论认为垄断者可以通过高价长期获取垄断利益,因此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动因减弱。但在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带来的垄断具有暂时性特点,由于行业进入壁垒低,即使形成垄断地位,也不可能是绝对的、长久的。竞争是绝对的,垄断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垄断阻止不了竞争。市场和竞争的压力会迫使垄断者不断推出新产品以吸引顾客,垄断企业难以停止技术创新,70,世界经济,71,新型垄断,科技的进步还引发了一种新型的垄断,即创新者垄断。创新者不仅聚敛了大量财富而且往往阻碍甚至威胁到科技的进步。这种情况在软件行业表现得十分突出。 美国对微软的“世纪末审判”就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71,面临的问题,第一,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指由于存在 着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差异,在信息社会中所引起的不同机遇、不同地位,乃至造成经济上的巨大差别和心理失衡。 第二,两极分化。新经济所导致的股市飙升,使得掌握大部分股票的富人和企业经理人员的财富迅速扩张,成为新经济的最大受益者。 第三,新型垄断。科技的进步还引发了创新者垄断,创新者不仅聚敛了大量财富而且往往阻碍甚至威胁到科技的进步。 涉及一些经济理论问题的争议。,72,菲利普斯曲线是否已经失效?,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的关系,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使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三者之间的兼容度前所未有地增大,这似乎与传统经济理论所描述的不同。,73,菲利普斯曲线,74,美国新经济依靠网络技术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失业率达到历史最低即4%以下,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4%,通货膨胀率却在2%以下。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不能并存的理论,在新经济条件下是否仍然有效,就成了疑问。 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失业与通胀之间负相关的关系存在两个前提假设,即:经济增长引起失业率下降,而失业率下降导致货币工资率上升;工资是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从而是价格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只有当货币工资上涨超过劳动生产率上升时,货币工资上升才会引起物价上涨。 但在美国新经济中,这两个前提假设条件都不存在,因此失业率和通胀率没有体现出反向关系。,75,在新经济中,一方面低失业并没有使货币工资有显著上升;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却有所上升。这样,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就是当然的。 因此,不是传统理论中的菲利普斯曲线不成立,而是这条曲线所赖以存在的条件不完全具备了。 我们并不能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已经过时。,76,美国经济高增长并没有引起货币工资的上升,这与新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是分不开的。 知识这一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企业的收入分配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知识要素的约束下,为了稳住那些掌握了专门技术的员工,企业往往采取员工持股制度,使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捆绑在一起,从而改变了工业时代劳资关系对立的局面。工人并不一定要求提高工资,甚至不反对为降低成本而减少工资,因为可以用从企业分得的红利收入获得补偿。 于是,新经济时代的工资增加并不快,甚至不增加。同时,企业往往采用股票期权激励的方式,使得企业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分享企业高速成长的成果,而股票期权并不计入工资。因此,在美国新经济中,经济的高增长、低失业率,并没有带来工资和物价的高增长。,77,其次,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超过了货币工资率变动的幅度。 随着信息产业发展,企业纷纷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更新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美国劳动生产率提高远远超过了货币工资的增长幅度,即使工人的货币工资有显著增加,也不会引起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78,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是否已经过时?,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一个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萧条、复苏、繁荣、衰退。传统经济周期理论普遍认为由盛到衰、由衰到盛的经济周期性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遵循的规律。,79,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是否已经过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2001年,美国经济已经连续10年保持2-4%甚至更高的年增长率,超过了二战以后20世纪60年代106个月的繁荣,成为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一次繁荣。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高速增长,美国经济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失去了原有的强劲增长势头( 2001年“911事件” )。 尽管如此,仍足以使人们对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产生怀疑,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新经济已经使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过时了。 新经济对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构成了一定的挑战。,80,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美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微软、IBM、INTER等一大批优秀的IT企业使美国在世界上率先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而信息产业的异军突起刺激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生产既扩大了消费领域,也提高了消费能力,这成为美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美国技术创新的超常增长才使美国经济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增长。,81,从经济周期的拐点来看,衰退常为生产过剩所造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在每次重大技术进步时期,投资的回报往往很高,所以企业纷纷投资,造成生产过剩。只要企业追求利润的动机还存在,经济周期就是不可避免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高技术设备的投资热潮,恰恰符合了经济周期产生的内在机理。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在盈利状况欠佳的情况下,仍不断地扩大投资,最终使这些高科技行业的实际收益与人们的预期差距过大,导致投资快速撤出,使这些行业和部门的发展骤然减速,表现为股价的暴跌,衰退不可避免。,82,美国的新经济仍然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运作,技术创新只是延长了经济周期的长度,但仍然会存在经济周期。 2001年,美国GDP的增长率仅为1.0%,结束了90年代长达10年的经济扩张,陷入经济衰退,就是最好的证明。,83,第二节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一、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强化 二、国家调节的原因与目标 三、国家调节的主要手段及其功能 四、国家调节的作用和影响,84,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强化,历史地看,发达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或干预程度是不断增强的,而且这一过程是呈波浪式发展的。 自20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其力度或强度在20世纪后半期有了明显的增强。发达国家政府总支出占GDP比重的增加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85,西欧、美国和日本政府总支出 占现价GDP的百分比(19131999),资料来源:(英)麦迪森著: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86,国家经济调节的原因,(1)市场缺陷。 国家调节的直接目标,就是矫正“市场失效”。 市场缺陷指单靠市场机制自身的作用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市场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然垄断。第二,自然资源干预。第三,破坏性竞争。第四,外部性。第五,信息不充分。 (2)社会、政治和其他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保护个人权利。第二,科技发展与技术进步。第三,国家和全球问题的解决。,87,经济的外部性,企业或个人在生产或消费中产生了利益或危害,而行为者却未因此得到报酬或支付赔偿,这种活动的后果叫外部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使完全竞争市场失去效率性。 在市场经济里,外部性使个人的成本和利益与社会的不一致,因此,对个体是最优的决策,对社会便不是最优的。,88,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由于社会化生产和市场分散决策之间的矛盾,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市场机制出现缺陷,无法实现资源最有效配置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状况。 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垄断、公共物品匮乏、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运行存在周期波动等方面。,89,国家经济调节的主要目标,(1)保障经济运行环境。 (2)达到四大宏观经济目标即充分就业、经 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3)规范市场行为。,90,保障经济运行环境,(1)提供并维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 (2)提供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歧视性和非排他性,在计量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因而供给者难以收取费用的物品。 (3)实行收入再分配和实施社会保障。,91,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92,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使劳动者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或丧失劳动收入时,能从社会获得经济补偿和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从社会保险的项目内容看,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 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三个特点。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资金主要来源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政府给予资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93,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者或者遭受灾害的生活困难者提供无偿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从历史发展看,社会救济先于社会保险。早在1536年,法国就通过立法要求在教区进行贫民登记,以维持贫民的基本生活需求。1601年,英国制定了济贫法,规定对贫民进行救济。中国古代的“义仓”也是一种救济制度。这些都是初级形式的社会救济制度。,94,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95,国民收入再分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通过一定的机制把国民收入分解成不同经济主体收入的过程。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经过这次分配得到的收入,也称原始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一般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通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价格变动等途径来进行。,96,四大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按照他们愿意接受的工资条件找到职业;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能按照它们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 价格稳定。要保持“一般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 经济增长。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广义上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国际贸易、国际资金往来和其他往来的综合。真正的国际收支平衡是指自主性交易项目的平衡。,97,一般价格水平,一般价格水平也叫价格总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月、季、年)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等;另一种是计算GDP缩减指数。,98,规范市场行为,第一,市场的缺陷会导致垄断,国家通过各种手段确立竞争秩序和规则,防止和消除垄断因素,对垄断权力进行限制。 第二,企业经济活动的外部负效应很难通过市场手段得到补偿。国家应对企业进行管制或对受损方提供补偿。,99,国家调节的手段,制度调节 政策调节 经济计划化 社会调节 国际经济协调,100,制度调节,制度调节,就是指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尤其是产权制度安排,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以期提高经济绩效。 国有化或私有化作为西方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制度性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1)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2)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条件、基础条件和社会稳定条件。(3)引导私人投资,开发落后地区。,101,政策调节是发达国家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形式,战后发达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概括为四类 :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收入政策 (4)产业政策,10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调节包括支出调节和收入调节。 在支出调节方面,国家主要通过调整政府采购、转移支付和国家直接投资等发挥财政支出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 在收入调节方面,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税率来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具体地说,一是通过调整税率对付经济波动。二是运用税收政策调节资源配置。三是通过税收政策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和各种社会矛盾。,103,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104,10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发达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行管理和调节,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变动的一种经济调节手段。 主要的政策手段是: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中央银行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择类控制。 所谓“择类控制”,是指对信贷资金流向和利率水平的一种特殊管制。,106,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政府为了影响或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而采取的财政金融措施所作的政策。 其主要手段,一是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即企业和工会不经政府同意不得提高工资和产品价格;二是对工资和物价实行指导。即由政府规定工资和物价的指导指标,指令企业和工会参照执行;三是对企业和工会进行“道德规劝”和“协商恳谈”,即劝说企业和工会自动限制价格和工资的上涨。,107,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对产业(部门)间的资源分配和特定产业(部门)内的产业组织的调节,对本国经济运行施以影响的政策。 在宏观调控领域,产业政策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政策。在微观规制领域,其核心则是产业组织政策。,108,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就是为纠正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盲目性,实现产业间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政府制定的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产业结构的理想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产业结构政策可以分为两类:对重点产业的扶植、保护政策和对长期萧条、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政策。,109,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政府为了保证资源有效配置和公众利益,指导和干预企业行为和产业市场结构,调整企业关系而制定的产业政策。 实质是政府通过协调竞争与经济规模的关系和矛盾,维持健全的市场秩序,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 产业组织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实现有效竞争。 产业组织政策的实施手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结构控制。另一方面是市场行为控制。,110,经济计划化,经济计划化是指发达国家制定的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各国政府为了促进计划目标的实现,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1)进行广泛的“社会协调”;(2)利用财政手段保证重点计划项目,并牵制社会投资方向;(3)利用税收调节实施计划管理;(4)借助国有经济直接实施部分经济计划;(5)实行国家与企业间的经济合同制。,111,西方国家的计划调节共同的主要特征,(1)计划调节的实施以不损害私人垄断企业的利益为前提; (2)计划调节的实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 (3)在计划调节过程中,有一整套经济手段予以配合,并有一套较为严密的法律体系予以配合。,112,社会调节,社会调节就是由政府出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减轻社会各阶级和各阶层之间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紧张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和确保稳定的社会条件。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调节,主要是通过推选管理“民主化”和“社会福利制度”解决两个问题 。 战后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实行了 “民主管理”,即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的部分决策、监督与管理。其主要形式是通过设立工人代表制,实行“共同决定权”。 社会福利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社会保险。 (2)社会照顾。 (3)福利补贴。,113,国际经济协调,所谓国际经济协调,是政府间经由一定的组织形式,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和达成协议的行动。 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国际贸易政策协调; (2)汇率政策协调; (3)宏观经济政策协调。,114,四、国家调节的作用和影响,1、国家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或稳定发展。 2、国家调节造成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 3、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的新变化。,115,经济迅速或稳定发展的具体表现,(1)国家通过财政和国有企业直接参与再生产过程,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国家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修缮了市场运行机制,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稳定发展。 (3)国家调节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和推行福利政策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较为稳定的社会条件。 (4)通过国际经济协调改善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条件。,116,新的矛盾和问题,(1)国家调节与市场机制之间经常地发生矛盾。例如,财政、货币政策从制订到发挥实际效用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在此期间经济波动的方向很可能在市场功能的调整下已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国家调节的作用背离其预定目标,甚至加剧经济波动。 (2)国家调节手段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采取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手段刺激总需求,追求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往往会引起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采取紧缩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手段,抑制通货膨胀和需求,往往导致经济衰退和大规模失业。,117,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的新变化,发达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