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射阳县实验初中模考语文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6769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射阳县实验初中模考语文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3年射阳县实验初中模考语文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台实验中学初三年级2013年6月语文试卷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5分)1(10分)(1)落霞与孤鹜齐飞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归雁入胡天(4)俱怀逸兴壮思飞 (5)会挽雕弓如满月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春江水暖鸭先知;接天莲叶无穷碧;悠然见南山 2(1)(2分)眸 扉 (2)(2分)诧姹 励砺 (3)(2分)示例:文学是一支清脆悦耳的乐曲,你尽可侧耳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溪流叮咚。3(2分)C 4(2分)B 5(3分)谐音、(很)调侃、精神写照。(一点1分,只答“无从把握”“陷入绝望”“超然和豁达”得1分)6(1)(2分)鲁智深(或鲁达) 花和尚 (2)(1分)米开朗基(琪)罗(3)(2分)B 鲁滨逊在巴西经营种植园,当上了庄园主。7(1) (2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热议 (2)(3分)只要学生能有自己的观点并作简单分析就给分。示例一: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我们应坚决反对“中国式过马路”,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制止和杜绝。示例二: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我们应坚决反对“中国式过马路”,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制止和杜绝。示例三:我不赞同“中国式过马路”的观点,这只是少部分人或地区的观点和存在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的中国人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3)(2分)略。(可从安全、文明素养、对生命的尊重、对孩子的影响等多角度劝告。从称呼、得体、简明连贯三方面酌情给分。)二、阅读与理解(55分)8. (2分) 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等(意思对即可)9. (4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分)。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虹”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10(4分)(1)违背(意愿) (2)同“横”,梗塞,不顺 (3)兵器 (4)拒绝,嫌弃11(2分)B 12(4分)(1)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2)因此,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13(1)(3分)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条件:国内有法家拂士,国外有敌国外患(2)(2分)善待自己的百姓,并能够从各国招贤纳士。14(3分)群居不非议他人(群居当守口) (意思接近即可) 15(3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论点“群居不非议他人”;是从反面证明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意思接近即可)16(4分)作者首先列举了书圣王羲之的两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接着通过讲道理的形式论证了为什么要群居守口;然后具体阐述了怎样才能做到群居守口;最后再次强调群居守口的观点。17(4分)这话是真的吗?这话是善的吗?这话是必须说的吗?愿意让当事人听到吗?(意思接近即可)18(4分)特立独行(率性而为),作为热门局的公务员到文化街摆摊;志趣高雅,他精通书法,热爱阅读;诚信厚道,在仿范曾书法作品上标明“习范曾大师”;善良仁爱,帮助寒风中的老人安排住宿。谦虚低调,博客公告内容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热爱艺术,听到琴声突然被吸引住(答出4点即可)。19(3分)描写(环境描写)(1分)。为文章营造渲染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为人物活动设置了具体的场景,为故事发展做铺垫,为下文设置伏笔;烘托了绍先生志趣高雅的性格特点。(答两点即可)20(1)(3分)通过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铺子老板的欣喜赞叹之情,从侧面表现出绍先生的书法技艺之高,(仿写范曾大师的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2)(2分)防止铺子老板把赝品当作范曾大师的作品出售。21(4分)不多余,一方面朋友聚会时能被窗外的琴声吸引,说明绍先生艺术修养的高雅;另一方面,对老人的关爱使得绍先生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整。22(4分)示例:绍先生,您好,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课外阅读时,常常不知该读些什么?怎么读?想听到您的宝贵建议,谢谢。(称呼和礼貌用语1分;自我介绍1分;提问简明有针对性1分,流畅度1分)三、写 作(60分)23作文以48分为切入点,书写不认真、卷面马虎者,酌扣1-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