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形象(上课用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6440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形象(上课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诗歌鉴赏-形象(上课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诗歌鉴赏-形象(上课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精简版,详见2014版)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炼句、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语言的锤炼(炼字、炼句) 语言的风格 修辞的选用 句式的选择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一、分类: (一)诗人自身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诗人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一)诗人自身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如:2015创新学生P108-109/我P170-1712012年安徽最爱东山晴后雪、 2013年辽宁竹轩诗兴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背景(平时所了解、注释、题目、朝代)给准确定位提供依据(2014版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2、几种类型:在古代诗歌中,诗人自身形象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孤高自赏、傲岸不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二)诗人塑造的主人公形象1、一般:如: 2015创新学生P109/我P172观魏博何相公出猎、2012江苏梦江南,观魏博何相公猎张 祜h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z,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形象。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2、特殊:叙事诗氓、刘兰芝、花木兰(要能概括性格特点、典型性、社会意义)以刘兰芝为例性格特点她美丽善良、勤劳朴实、忠于爱情、孝顺婆婆,是一个贤惠能干的贤妻佳媳典型性 刘兰芝是一个深受封建家长制迫害的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社会意义作者通过刘兰芝的形象的塑造,揭露了封建礼教的野蛮,控诉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二、人物形象答题模式“三步曲”变式1、结合文本分析:(1)结合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环境等关键词具体分析特征、性格、情感(就是解释、理解诗句内容。A、若是绝句或者二句、四句,则一句句解释:如2012江苏梦江南,2013安徽最爱东山晴后雪,观魏博何相公出猎; B、若是律诗,全文分析,则概括:如2013辽宁竹轩诗兴。)(2)有手法答手法2、作用:(1)特征、性格:概括、定位要准(刻画了或塑造了或是一个人物形象);问什么就突出什么,可将之放于前,再结合文本分析。(2)情感、社会意义注:人物形象答题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常简化为: 1、概括、定位要准(刻画了或塑造了或是一个人物形象); 2、结合文本分析三、课堂经典练习1、2015创新学生P108、109/我P170-171: (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 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答:_答案(1、结合文本分析,有手法答手法)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2、作用:特征、性格、情感)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定位要准 2、2015创新学生P108、109/我P170-171 (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竹轩诗兴张镃z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题目: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答:_教你思维明身份:人物的身份是诗人。观环境:从“竹轩”“柴门”“狭径”的环境可见诗人生活简朴。从“茶碗”“篆烟”的生活用具可见诗人生活闲适。抓词语:从“倦卧”和“闲吟”的行为及“预想”冬天景象“更好”“莫移”“梅”的心理,可看出诗人的闲适洒脱。看意象:从“竹”“雪”“梅”等意象,可以看出诗人的高雅。 定位要准答案(2、作用:特征、性格、情感)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1、结合文本分析,有手法答手法)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动作描写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3、2014版53P229, 2013.12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 酬孝峙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zng。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 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答案】(1) 容貌病态怪异,【形】 性格坚韧不拔【神】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细节描写和对比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性格【解析】 “发短(和清初人们的长辫有明显差别)”“髯长”“眉有棱”的细节刻面容;写病态的容貌“突兀”,比僧人还奇怪后两句写自己的性格特征,以终南山石头中生长的藤蔓作比,将“霜侵”“雨打”视作寻常经历,表现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前两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和对比的手法;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 此句意谓: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解析】考生不仅要理解这句话的表面含意,同时还要结合全词、注释等相关内容去探究这句话的深层内涵和其中隐含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句话的大意是词人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拒绝出仕表现了词人不屑于清政府用来笼络人的高官厚禄,宁可隐居深山穷壤,过凄楚的生活,也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4、2015创新学生P108、109/我P170:观魏博何相公出猎观魏博何相公猎张 祜h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注】 魏博,古地名。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形象。答:_定位要准答案: (2、作用:特征、性格、情感)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1、结合文本分析,有手法答手法)“背手抽”写出了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了猎手动作难度大、技艺高超(正面描写:动作、细节)。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的高超。解析:分析诗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内容,就可以思考出人物的形象,正面描写主要从动作上分析,侧面描写主要从“万人齐指”和“一雁落”上归纳。5、另2012江苏梦江南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结合文本分析,有手法答手法)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2、作用:特征、性格、情感)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定位要准6、家庭作业 2015创新小本练习275(我p175) 1、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南宋方岳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g菜莼chn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蘋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注】 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两仙翁:指欧阳修和苏轼。(1)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答:_(2)“蘋洲外”三句,词人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从“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两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答:_答案(1)孤独漂泊,思念家乡,令人神伤;中原未复,山河破碎,令人慨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令人感喟;怀才不遇,功业未成,颇感失意。(2)“蘋洲外”三句,词人用了拟人和寓情于景的手法, 描绘出在长满蘋草的渚洲之外,远山逐渐消失在苍茫暮色中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愁苦之情。 读出了一个孤独漂泊、失意落魄又孤高不羁的踽踽独行者的形象。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者: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 “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于。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 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念奴娇黄庭坚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hng娥(即嫦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lng l)?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注】 此词写于作者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时。醽醁(lng l):美酒名。老子:老夫。(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联系下阕内容简要分析。答:_(2)“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运用角度加以鉴赏。答:_答案(1)刻画了一个洒脱不羁、乐观旷达的词人形象。下阕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词人,。他带着一群愉快的年轻人在树林中游赏,时而开怀畅饮,时而临风听笛。这一切都表达了词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仍具有旷达、倔强、伟岸的襟怀,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情绪。(2) 情景交融。这三句描绘出了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的景象,画面开阔壮丽,表达了词人开朗与快意的情怀。注意炼字。“净”和“染”化静为动,“净”形容词动用,写出了烟消云散、玉宇为之澄清的(结合文本分析)动态感(作用);“染”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结合文本分析)的生命力(作用)。善用比喻。“山染修眉新绿”,写远山如美女的长眉(结合文本分析),突出山的美丽动人(作用)。2014创新小本练习教师P162板块一 1、2、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林正大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注】 昼锦堂是宋代三朝宰相韩琦回乡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欧阳修为其而写昼锦堂记。(1)请说说词中的“大丈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_(2)上下两阕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的两种,结合词中语句具体说明。答:_答案(1)作者笔下的“大丈夫”是一个看淡荣华富贵(“荣与贵,视寻常”),致力于辅佐君王(“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心系国家和百姓(“事业光施社稷”),志存高远(“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的贤臣形象。(2)用典。如“要将尧舜致君王”,“荣比昔人衣锦”。前者用了“尧舜”的典故,表达大丈夫要辅助君王,使君王与尧舜比肩的理想。后者用“衣锦还乡”的典故,形容人功成名就后荣归故乡的荣耀。 类比。“荣比昔人衣锦”一句,用当今“仕宦至卿相”功成名就,高车驷马,与“衣锦还乡”的古人进行类比。借代。彝鼎,指古代祭祀用的鼎、樽等礼器,文中指史册。+衬托。以卿相追求归乡之荣耀的行为反衬大丈夫志存高远,辅佐君王,造福百姓,功载史册的追求。对偶。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无名氏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答:_(2)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答:_答案(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他身处异乡,思亲念家;登高望乡,倍感孤独;流泪思乡,泪水涟涟;做梦归乡,百无聊赖。(2)结句借物抒情,紧承上句,写目中秋光虽断而菊香萦绕,点明时间,体现乡思之浓。“黄花”这一重阳节的特定景物,即呼应诗歌开头的“登高”,又统收全曲,使全曲结构浑然一体。虚实结合,情味悠长。实写菊花菊香,有色有味;虚写梦境和心中思家念亲之情。(或者以梦境的美好,反衬真实处境的凄凉,以虚衬实,以乐写悲,感情更加深厚强烈。) 景物形象一、分类: (一) 抒情诗中的景物形象 【借景抒情】 (二)咏物诗中的事物形象 【托物言志、象征】(一)抒情诗中的景物形象 【借景抒情】1、首先把握两个概念(1)意象:意中之象 景物 + 情理 (就诗中细节、单个具体形象而言)(2)意境:意象组合 形神 + 情理 (就全诗而言,意象组合,表现了情感、境界,营造意境) 景物的 情调境界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 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问:诗中有哪些意象?全诗构成什么意境?表达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答:1、缺月 疏桐 幽人 缥缈 孤鸿 恨 寒枝 寂寞沙洲冷。(蓝色字:意象; 标记“ ”:具有感情色彩的词,神。) 2、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意境(渲染孤独、凄凉的氛围)3、表达了诗人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记住一些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和表达意境的术语类别常见意象举例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酒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思乡类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爱情类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战争类投笔、长城、楼兰、细柳营、请缨、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另外补充见所发资料】抒情诗往往借助意象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感情2、景物形象答题模式 “三步曲”变式1、结合文本分析:(1) 什么景(2)有什么特点: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3)有手法答手法2、作用:(1)意境特点展示(描绘、勾勒)画面(图景、景色) 概括、定位要准 渲染了氛围 营造了.意境 (2) 情感抒发了情感 表现了生活态度(人格理想、精神追求)注:景物形象答题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常简化为: 1、概括、定位要准(展示(描绘、勾勒)画面(图景、景色)2、结合文本分析:展开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抒发情感注:概括、定位概括、定位:人物刻画了 的 形象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 内在特点 外在特点(身份等)概括、定位:景物描绘了 的 图景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的乡村晚景图 内在特点 外在特点(时间等)3、课堂经典练习(1) 见5.32012湖南卷(实际上是综合题)(2) 2015创新学生P110 /我P173:(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 吴松:即吴淞,江名。题目: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答:_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3)见5.32013湖南卷(探求中心也要借助意象,只是语言表达侧重点不同)4、家庭作业(关于意象意境的不同形式的问题) 2015创新小本练习4、5、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本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答:_(2)这首诗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答案(1)本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的乡村晚景图。(定位)水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池水漫上了塘岸,太阳正要落山,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冰凉的波光荡漾的水面上。牧童赶着牛回家,横坐在牛背,手拿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结合文本分析)。(2)炼字。两个“满”字生动地写出了茂盛而美丽的春草,柔美的春山倒映在澄澈春水中,浑然一体,别有趣味;“浸”字生动地描绘出了落日和山倒映在水中的形象;动静结合。作者先写静景后写动景,由近及远,景物层次分明,构成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比拟。“山衔落日”,用比拟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借景抒情。借恬静优美的景色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向往,情与景高度统一。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1)简要描述诗歌第一句所描写的画面内容,并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答:_(2)诗歌第四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1)内容:第一句描写的是江边送别的情景(定位)。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见茫茫江水,耳畔不时传来猿猴的啼声(结合文本分析)。作用:A、画面呈现出落寞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B、点题,“客散”照应题目中的“送”,表明与友人的分别,同时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2) 第四句以景作结,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写一孤舟漂泊在万里青山之中,表达友人的孤独处境。对比(答“反衬”亦可):万”与“一”以数量上的巨大反差构成强烈的对比。“万”字写出关山重叠、路途遥远(环境险恶,前途渺茫);“一”字写出远行之人的孤单,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借代,以“孤舟”代“人”,舟的孤单实指人的孤单,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014创新小本练习板块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 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_(1)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简析“摇首出红尘”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答:_答案(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情景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 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词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云门寺阁唐孙逖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注】 五湖:太湖的别名。(1)全诗写了哪几个场景?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 _(2)第二联“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写出了诗人怎样的胸怀?请作简要赏析。答:_ _答案(1)全诗写了寺外之景、寺内之景和梦中之景。诗中先描绘云门寺的周围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幽静;随后写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及卧床环顾的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高远与古老。最后描写凌空遨游的梦境,营造了朦胧恍惚、似有若无的境界。(2)写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写“悬灯”可以烛照千山夜色,写“卷幔”可以看到(想象)“五湖秋色”;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放笔天地,万物无所隐藏,如此壮美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宽阔胸怀。以上是讲:(一)抒情诗中的景物形象 【借景抒情】接下来讲:(二)咏物诗中的事物形象 【托物言志、象征】菊 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1、赏析时要注意三点 (1) 抓住物象特点 绕舍 菊花之多, 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 此花开尽更无花不与百花争艳,在百花凋谢殆尽的秋天迎霜怒放(2) 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即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 A. 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B. 尽风霜而后凋的顽强、坚贞品格。 (3) 领悟诗人情感“此花开尽更无花”,表现了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顽强、坚贞品格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坚贞不屈,独立孤傲个性的欣赏,对高洁隐逸、特立傲岸的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2、咏物诗答题模式 “三步曲”变式1、结合文本分析物象的主要外在特征:(1) “主要”:关涉中心主旨的最能体现“物”与“志” 的契合点特征(2)“外在”:形、态、色、香、味、环境(3)有手法答手法2、作用:(1)挖掘物象的内在品质,抓住“物”与“志” 的契合点 (2) 情感、意义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诗人的节操(情感) 表现了诗人向往(人格理想、精神追求)概括、定位要准注:景物形象答题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常简化为:1、 外在特征:2、 内在品质3、 情感、意义3、课堂经典练习(1)2015创新学生P109 /我P172:(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qi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题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答:_教你思维主要外在特征:“在野”“幽色”“妙香”“不肯减”(尾联:“冷笑”。 元稹的“菊花”应该是家菊)内在品质:注意反问句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清高、坚守自我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外在特点】用反问句突出表现了傲然高洁、坚守自我的野菊形象。【内在品质】 表现了诗人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情感意义】(2)2014创新学生P122 /我P163“板块二”: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诗中的“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柳?答:_(2)一般来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请从状物和哲理的角度分析本诗。答:_答案(1)诗中的“柳”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形象。第二句在动态上描写,第三句在心态上描写柳想用飞絮蒙住天地日月,把整个世界都变成它的。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柳来隐喻某一类人。(2)状物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早春时节,杂乱的柳枝上刚吐新芽,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枝条张狂,柳絮狂飘乱舞,铺天盖地。哲理上:在状物拟人的基础上,第四句冷静地指出天地间的大势,转换之间,借物喻理。“不知”一词表面是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实际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4、家庭作业(1)2015创新小本练习 学生P275 /我P176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清龚自珍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尺絮。绣院深沈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枝,花开不合阳春暮。【注】 自幼博通多才的龚自珍,嘉庆十五年(1810)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这阕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2) 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答:_(2)这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_答案(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 词人在下阕描写了一朵绚烂、充满生机的“孤花”在满园芜杂中明艳开放的情景,与上阕柳絮的曼舞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直接抒发“莫怨”无人问津、只因“不合”时宜的孤高情怀。 生动而典型地呈现了一个遗世独立的文人形象,对随波逐流者具有警醒意义。(2)采取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运用比拟手法,词人把花人格化,以“孤花”写自身。) 一朵鲜艳明丽的孤零零的花,开在暮春时节的废园墙角,无人观赏、采摘, 借花写人,寄托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2)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 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 本词用“缺月”“疏桐”“断漏”“寒枝”“冷洲”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惊”“回”“恨”“寂寞”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三、语言艺术1、语言的锤炼:炼字、炼词、炼句(准确、鲜明、生动、简练)2、语言的风格:准确、简练、生动、朴实自然、含蓄蕴藉、幽默风趣、庄重典雅、清新明快、绚丽华美等3、修辞的选用: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引用、反复、夸张等4、句式的选择 (1)主动句被动句 (2)长句短句:长短结合,韵律感、节奏感、音乐美 (3)整句散句:整散结合,韵律感、节奏感、音乐美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 作用:节奏明快有力,建筑美散句:长短不一 作用:自然活泼,变化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