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劳技教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6395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劳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六上劳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六上劳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 我家的新厨房教学目标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了解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3、学会使用电饭锅,学会煮饭,做蛋糕,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教学难点学习各类厨具、炊具的保养常识。教学目标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新厨房整体布局的照片若干张、各种灶具、各类锅的实物或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请教厨房设备的名称及用途,尤其是锅、灶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常识,以备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最近几年,许多同学家都搬进了新居,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厨房也改变了模样,让我们先来参观这样一间新厨房。二、常用的厨房设备1、这间厨房里有那些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把它们的名称与用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学生填表格)2、交流3、你们自己家的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设备?4、学生小组讨论。三、灶具的使用1、出示各种灶具的实物和照片。2、你家使用的是那种灶具?3、你做过饭菜、烧过水吗?说说你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四、锅的使用和保养1、出示各种锅的实物和照片。2、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3、看书P6,齐读“怎样使用和保养锅”五、拓展观看各种灶具和各类锅。第二课 当好小小采购员教学目标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教学重点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教学难点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电教设备或购物挂图,印制好购物计划表。2、学生准备:每人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随父母去超市或菜场先体验、经历买菜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一定去过超市购物或者去过菜场买菜,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曾购买过什么东西,并说说你的经历和体会吗?二、购物要有计划1、出示问题“小苏科去超市买东西”问:小苏科带上30元钱就去超市,你们说他能很好地完成妈妈交给的采购任务吗?2、小组讨论,完成填表(书上P6)三、购买的食品要新鲜继续看交流。第三课 学做家常菜(凉拌黄瓜)教学目标1、掌握切、拌的技术。2、让学生通过制作冷盘蒜泥黄瓜,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3、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切、拌的技术。教学难点切的技术和菜肴的咸淡控制。教学准备菜刀、灯板、黄瓜、蒜泥、盘子、碗、调味品。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你吃过凉拌菜吗?你觉得味道怎样?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二、总结做法:1、凉拌黄瓜属于哪一类?你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吗?(学生讨论制作方法)2、请同学示范切黄瓜3、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三、学生动手操作(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四、评比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做凉拌黄瓜,回家以后,我们还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另外的凉拌菜,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六、拓展参与生活 体验生活 学做家常菜。第四课 学做家常菜(香干炒芹菜)教学目标1、学会合理开支,掌握原料初加工和简单的烹饪技术。2、让学生通过制作香干炒芹菜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3、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生炒的方法。教学难点油温的掌握。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原料、炊具等物品;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请教家长或查资料了解炒菜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并了解一些炒菜的小窍门;请教家长怎么掌握油锅的温度并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油温的变化。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二种烹饪方法炒。炒是最常用的烹饪方法。说说你吃过的炒菜。提问:你认为炒的基本方法是怎样的?小结:将原料加工成丁、丝、条、片等,炒锅烧热后放少量油,依次将原料放入锅内,快速翻炒,炒至七八成熟时加调料,炒熟出锅,这种方法叫做炒。炒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清炒,只有主料没有配料。另一种是以一个菜为主料,再加一些配料。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道由两种原料配制的炒菜2.探究体验教师:这里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芹菜,如果让你配一个菜与芹菜一起炒,你会配什么菜?为什么?小组讨论,各组说说准备的配菜,并说明理由。教师:好,各小组都给芹菜配了一个菜,大家配得好不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配菜到底有哪些要求。出示课件。数量相配:以一种原料为主料的菜,主料的数量要多,辅料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喧宾夺主。颜色相配:突出主料,辅料衬托主料。有顺色配、花色配两种。形状相配:一般是块配块、片配片、丁配丁。质地相配:软配软、脆配脆。教师:配菜时,我们也要考虑菜的营养,同时还可以了解一下哪些菜是不能一起吃的:如萝卜和木耳(皮肤发炎),花生和黄瓜(伤害肾脏),白萝卜和胡萝卜相冲,虾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相克,黄瓜和番茄、辣椒相克(破坏维生素,降低营养)教师:下面我们主要对照上面四个配菜要求看看哪组配的菜最好,哪组需要作调整。教师:菜已经配好了,接下来我们要操作了。请小组讨论下操作步骤。讨论交流,教师出示课件(操作过程)并作适当提示。教师:其他各组的操作步骤有不同的吗?你认为哪些步骤或细节要特别注意的?你觉得哪些操作有困难?提问:今天的菜切成什么形状?为什么?教师:丝是很细的,切菜时左手要均匀地慢慢往后移。教师:油锅热时放入菜,怎么确定油锅是否热了?(先请学说,然后教师播放视频,示范“怎样估计油温的高低”。)低油温:85120,俗称三四成热。油的表面稳定,无烟周围没有明显的气泡。中油温:120180,俗称六成热。油面波动频繁,有少量油烟,筷子周围有少量气泡。高油温:180240,俗称八成热。油烟大量上升,筷子周围有大量气泡。提问:一般家庭炒菜用亻什么油温的油最好?(出示课件)热锅冷油炒菜最健康。专家指出,很多人炒菜时习惯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炒菜,这是不科学的。高温油不但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建议先把锅烧热,再倒油,这时就可以炒菜了。安全提示:水不能滴入热的油锅内!(出示课件)教师:有几种菜时,先放哪个菜,后放哪个菜,为什么?课件出示炒菜小窍门:蔬菜要尽量采用急火快炒,为了使菜更容易熟,可在快炒时加入少许热水。3.合作实践。安全要求:握刀、切菜姿势要正确!水不能滴入热的油锅内!原料放入油锅时要轻放!卫生要求:桌面保持整洁。食品加工工具要干净。4.展示评价。教师请学生说说操作中的得失,小组的合作情况等。教师在学生操作时有针对性地拍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照片上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品尝:尝一尝谁做的菜口味最好。第五课 做蛋糕教学目标1学会用打蛋器打蛋,掌握做蛋糕的基本步骤、方法。2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学习体会劳动的快乐。3.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做蛋糕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难点打发蛋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做蛋糕的材料一糖、白醋、盐、低筋面粉或普通面粉和玉米淀粉、色拉油、鸡蛋、牛奶;做蛋糕的工具一一电子秤、电动打蛋器、电饭锅、分蛋器、量杯、不锈钢打蛋盆。教学过程(2课时)1.导人新课。提问:同学们都吃过蛋糕,可是你们吃过自己亲手做的蛋糕吗?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做蛋糕。2.探究体验。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做蛋糕需要哪些材料?制作蛋糕分为几步?哪一步最重要?每一步的制作要领是什么?请你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导学单。小组合作交流以上问题。集体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提升:在制作蛋糕的材料中,有没有你不熟悉或不知道的材料。教师重点解释低筋面粉。低筋面粉:通常用来做蛋糕、饼干、小西饼点心、酥皮类点心等。因低筋面粉无筋力,制成的蛋糕特别松软,体积膨大,表面平整。如果找不到低筋面粉,那么可以用中筋面粉(普通面粉)和玉米淀粉按照4:1的比例调和而成。若想让面粉筋度更低,则可以再加点玉米淀粉。提问:制作蛋糕一共分几步?哪一步最重要?每一步的制作要领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PPT讲解制作步骤:拌蛋黄糊打发蛋白预热电饭锅搅拌蛋糕糊倒入热锅烘烤蛋糕倒扣脱模。教师重点提示制作要领并用PPT出示相对应的图片。蛋白、蛋黄要完全分离(教师示范鸡蛋分离器的使用),打蛋用的锅一定要干净,没有水,没有油。牛奶(热水)加入糖和盐,一定要完全溶化。加入面粉后要上下翻动,不能打圈。打发蛋白时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要打均匀。糖分三次放入蛋白中,每次放入糖后就快速地打发,不要停留过长时间。蛋糕必须倒扣凉透,否则会塌陷。教师示范电动打蛋器的使用方法。3.合作实践。教师:我们请每个小组(45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蛋糕。教师出示操作要求,让学生认真阅读。每组再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做蛋黄糊,一组打发蛋白,两组要同时工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整理清洗。4.展示评价。请各组谈谈你们在操作过程中的得失,如果下次再做,你们会做哪些调整?比一比,哪一组的蛋糕做得最成功?各组讨论分析成败的原因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5.拓展创新。提问:如何区分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出示PPT)手试法:将用力握住面粉的手松开时,成团的是低筋面粉,低筋面粉比较细滑;手松开时散开的是高筋面粉,高筋面粉比较粗糙。颜色鉴别法:很白的是低筋面粉,偏米白色的是高筋面粉。教师介绍各类面粉的用途。高筋粉:适合用来做面包。中筋粉:市售面粉无特别说明的一般都是此类面粉。适合做包子、馒头、面条等。低筋粉:比较适合用来做蛋糕、松糕、饼干以及挞皮等需要蓬松酥脆口感的西点。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电饭锅制作蛋糕,家里有烤箱的同学可以回家用烤箱做一个蛋糕,比一比不同的工具做出来的蛋糕有什么不同?用微波炉可以做蛋糕吗?请同学们回家不妨也试一试。下节课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今天我们做的是最基本的戚风蛋糕,那芝士蛋糕、水果蛋糕等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学生选择一种,到网上搜索制作方法并尝试做一做,下次课上交流。第六课 七彩小圆子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做七彩小圆子2、使学生掌握做七彩小圆子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点3、掌握做七彩小圆子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准备糯米粉150g,热水100g,红甜菜粉1/2小勺,可可粉1/2小勺,紫薯粉1/2小勺,红曲粉1/4小勺,黄金芝士粉1/4小勺,抹茶粉1/4小勺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提问: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吃圆子,你做过小圆子吗?谁来说说做小圆子的步骤。(请做过的学生说说制作步骤和方法)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做七彩小圆子。大家知道圆子是用糯米粉做的,雪白的糯米粉怎么会变成彩色的小圆子呢?2. 探究体验小组讨论:可以将小圆子做成哪些颜色?怎么做?预设:可以是果蔬汁,如菠菜汁、火龙果、胡萝卜汁、紫甘蓝汁等;可以是食物泥,如南瓜泥、紫薯泥、西红柿泥、枸杞泥等;可以直接用彩色粉,如抹茶粉、玉米粉、可可粉等。提问:你有哪些办法将果蔬变成汁?小组合作,对照教材中的方法或用自己的方法做各种颜色的汁或食物泥。每组做12种不同颜色的汁或泥,每种颜色可以多做一点,完成后小组间可以交换汁或泥。展示交流:各组说说做了什么颜色的汁或泥?是怎么做的?制作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各组交换汁或泥。做小圆子的关键是和粉、揉粉,谁能说说和粉、揉粉时分别要注意些什么?教师演示并讲解和粉、揉粉的技巧。将面粉倒在干净、无水、无油的和面盆里。用筷子在面粉中心挖一个小洞。慢慢地将适量的蔬果汁倒在挖好的小洞里。用筷子把干面粉从小洞的边缘向小洞里拨,将拌人蔬果汁里的干面粉与蔬果汁充分搅拌均匀,形成带有许多干粉的细小面絮,最后留五分之一的干粉。把手上的面粉残留和剩下的干粉揉合在一起,和到糯米粉不粘手和盆。揉面方法手掌推揉法:左手掌按住面团端,右手掌用力将另一端向外推揉。左手掌按住面团的一端,右手掌用力将另一端向身体这边卷揉回来。左手掌按住面团的端,右手掌用力将卷揉回来的面团再向外推揉。左手掌按住面团的一端,右手掌再用力将另一端向身体这边卷揉回来。如此反复地重复以上步骤,直至面团光滑。3.合作实践。接下来,我们请每个小组(45人一组)动手做一碗七彩小圆子。出示操作要求,让学生认真阅读。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每个人、每个步骤都要操作到位。(操作要规范,规章制度要遵守,桌面始终要整洁,安全卫生放第一)教师巡视,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表扬操作正确的学生和合作得好的小组。4.展示评价。教师:请各组谈谈你们在操作中的得失,如果下次再做,你们会作哪些调整?(操作是否规范?分工合作怎样?和面时怎么加水?小圆子怎样搓得又快又圆?)教师:下面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做的小圆子色彩最丰富,哪组做的小圆子味道最独特。品尝结束,各组完成评价表。5.拓展创新。PPT出示小圆子的几种不同做法,请学生选择12种回家练习。第七课 电池盒教学目标1、能参照电池盒样品,完成电池盒的制作以及内部线路的连接。2、会识别电池的正负极,知道电压是电池的重要参数,知道电池首尾组合(串联)能提高电压。教学重点设计与制作一个电池盒。教学难点确定电池盒尺寸。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池、木块、铁丝(或铜丝)学生准备:了解电池相关知识。教学过程1.唤起需求,引入项目。教师:用“两节电池、一只小灯泡、几根导线”演示:让灯泡亮起来。老师一人难以完成,请学生帮忙扶住电池、并将线头压在电池上表现“麻烦”的情景。不要学生帮忙,改用电池盒表现“方便”的情景。由“电池盒带来方便”从而提出制作电池盒的项目任务。2.探究学习。教师:观察电池,说出它的正极和负极分别在什么位置,有什么标志。教师:说说电池上所标的“1.5V”是什么意思?继续演示让灯泡亮起来的实验:比较一节电池供电与两节电池首尾相连供电时灯的亮度,引导学生悟出“电池组合能提高电压”的道理。教师:PPT呈现“提示与建议”中的图7-2和图7明两节电池如何放置以及连接关系。3.制作实施制作(1)设计指导,见“提示与建议”中的图7-4和图7-5。确定采用图7-4的简化结构。指导学生测量盒子底板尺寸。(2)进行制作。确定盒子各个壁板的尺寸,在木板上根据尺寸画出裁切线。根据裁切线裁切盒子的壁板。教师提示学生调整相关制作工序:根据尺寸裁切壁板(教材中步骤)。制作螺旋簧触点(教材中步骤)。粘合盒子并打磨(教材中步骤和)。4.交流评议。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推荐制作较好的作品。师生起对推荐的作品进行检验。5.拓展创新。学生讨论电池的放置方式,尝试画出不同放置方式的草图。小组进行交流展示。第八课 兔子灯教学目标1、能参照兔子灯的结构图,制作局部构件并组扎成整体骨架。2、能为兔子灯安装转到灵活的轮子。3、能正确连接兔子灯电路。教学重点制作一个能“动”、能“亮”的兔子灯。教学难点轮子及电路的制作与安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兔子灯相关的图片及视频、成品兔子灯、金色铁丝、白色丝网、木板(或塑料板)、吸管、木棒、4个瓶盖。电筒是常用的据前平计。学生准备:金色铁丝、白色丝网、木板(或塑料板)、吸管、木棒、4个瓶盖。教学过程根据课时安排,整个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1课时完成“探究学习”“制作灯体”和“布置后续活动”;第2课时进行“完成整个制作”“交流评议”和“拓展创新”。1.探究学习。展示兔子灯实物(PPT呈现“提示与建议”中的图8-1)。学生通过观察,说明兔子灯整体上由哪几个部分组成PPT呈现“提示与建议”中的图8-2。通过观察发现:灯体骨架由一系列成对的环组成(兔耳是两个等大、椭圆形的环;兔头是两个等大、圆形的环) 2.制作灯体。(1)根据步骤制作兔头。(2)根据步骤制作并安装兔耳。(3)步骤是制作兔身、兔尾并进行安装。(教师对兔身的制作过程要进行适当的指导)。(4)完成灯体的制作(步骤)3.布置后续活动。下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制作轮子和安装电路”。通过讨论,明确任务和要求:(1)你打算怎样制作和安装轮子?需要准备哪些器材?(2)你打算用发光二极管和电阻,还是用2.5V小灯泡?(3)鼓励学生在课外准备器材并努力完成制作。如制作有困难,至少要在下一节课之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材。4.完成整个制作。(1)检查“制作底座、轮子和电路”的材料是否准备齐全。(2)进行轮子、底座制作和电路安装。(3)将灯体安装到底座上,完成整个制作。5.交流评议。主要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交流经验体会。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6.拓展创新。主要对轮子的制作进行展示与反思。(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观察轮子转动是否自如,分享不同的取材和做法长。(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议,穿插点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比如根据“提示与建议”中图873和图8-4的方法进行制作)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第九课 手电筒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器材和简单方法完成电路的制作。2、所制作的筒头与筒身能吻合完好。3、所制作的手电筒美观、牢固。教学重点用课本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手电筒。教学难点电池的连接与固定、手电筒筒头的制作与安装。教学准备清点教材材料袋中所提供的器材,准备所需的自备器材。要注意的是,光源究竟是用三只发光二极管还是改用2.5伏的小灯泡,事先应该确定下来,以便准备相关器材。教学过程1.探究学习。(1)PPT展示手电筒的结构图(图9-10),同时拆解手电筒,观察其图9-10手电筒结构。(2)了解“反光碗”的作用。用手电筒进行调节“聚光”的演示,说明“反光碗”的作用及调节方法。思考:用卡纸制作“反光碗”时,如何使它变得光洁从而增强反光能力?(3)了解手电筒的电路。如果以三只发光二极管为光源,则电路如图9-11所示;如果以2.5伏小灯泡为光源,则电路如图9-12所示。2.实践体验(1)介绍制作的主要过程:第一阶段,组装电池与连接电阻;第二阶段,安装开关,制作筒身;第三阶段,制作筒头,包括制作“反光碗”,连接发光二极管;第四阶段,组合筒头与筒身,完成制作。(2)学生进行制作,教师穿插指导。3.交流评议。(1)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交流经验体会。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等。(2)教师在全班展示优秀作品。4.拓展创新(1)提出“制作戴在头上或者装在自行车上的照明装置”的要求,先由学生说说如何设计,再集体讨论。(2)用PPT展示一些矿工灯和自行车灯的图片,进一步给学生以直观的启发,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制作。第十课 T形路口信号灯教学目标1、知道T形路口信号灯需要几盏红灯和绿灯,知道红、绿灯的亮和灭应该如何变化。2、会按模板制作盒子,能正确连接电路。3、能说出信号灯模型与实际信号灯的差距,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教学重点制作一个T形路口信号灯模型。教学难点 信号灯电路的安装与连接教学准备1.事先制作一件成品,积累经验,以便教学演示与指导。2.事先清点材料袋中所提供的器材,准备所需的自备器材。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1)由熟悉的情景(信号灯照片),讨论“探究学习”中的话题。在知道保障交通安全的基础上,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假设在交通繁忙的路口没有信号灯,除了容易发生事故外,还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进而说明信号灯还能使车辆和行人有序经过路口,确保道路畅通。结合“严禁闯红灯”的交通规则,进行遵守交通法规、保障安全出行的教育。(2)提出“制作T形路口信号灯模型”的任务,通过“想想,议一议”讨论需要几盏红绿灯、安装在什么位置,以及还需要哪些工具器材,形成大致的制作方案。2.制作实施。教师演示事先制作的模型(如图10-5所示),学生了解T形路口信号灯模型制成后的样子。教师要对主要环节进行指导。(1)模板处理包括步骤、。演示翻折四边、使折痕较深的操作方法。(2)灯的安装包括步骤、。侧重指导步骤和,即1、3、5号灯的安装。2、4、6号灯的安装由学生自主操作。突出以下几点一是灯的高度调节和线脚折向模板的示范操作。调节灯的高度相。同,将线脚折向模板(注意线脚弯折的方向,一要美观,工要避免与2、4、6号灯的线脚相碰,如图10-6所示)二是用打火机或火柴去掉导线,思图10-6线脚圆两端外皮的示范操作。三是通过PPT说明连接关系,并进行示范操作。注意:每完成一个连接点,都要及时用胶带固定,以免因后续操作而使连接松动。(3)开关的安装,包括步骤、。第一,演示教材“小技”栏目中介绍的方法,说明这样做的好处。第二,投影步骤和步骤(如图10-7所示),将两者进行对照讲解。步骤完成后,左边留下1、2号灯的“+”线脚,右边留下5、6号灯的线脚。步骤是将1、2号灯的“+”线脚分别连接到开关的B和C上;将5、6号灯的“-”线脚合在一起接出一根线,这根线将在下一步(步骤)接到电池“一”极。(4)就步骤、提醒学生,在完成电路连接后试一试,如果有问题应在折制盒子前解决。盒子做好后,将电池盒接入电路并固定,再拨动开关试一试。完成制作。3.交流评议。通过自评和互评,激励学生的好胜心理。同时,注重交流经验体会,说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等。4.拓展创新。围绕作品进行反思,将模型与现实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将操作与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意识。第十一课 最简单的发动机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机生活、生产技术的广泛用途。2、有认真操作的态度,能完成电动机模型的制作。3、知道电动机和发动机的工作都与磁有关。教学重点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机。教学难点支架的制作。教学准备1.制作一件成品,积累经验,以便教学演示与指导。2.清点教材袋中所提供的器材,准备所需的自备器材。教学过程1.引入:认识电动机。演示电动玩具小车:打开开关,小车运动;打开小车外壳,观察电动机带动车轮转动的现象。说明:电动机是一种能为其他机器提供动力的设备。小列举电动机的应用,播放电动抽水机、电动车床的相关视频。学生列举与电动机有关的用具、机器。由灵灵和巧巧的对话进入本项目。2.介绍将要制作的电动机模型。演示事先所做的电动机模型,激起学生的欲望与信心。引导学生观察电动机模型的构造,了解相关的名称和用途,获得由“零件”到“产品”的大致印象。3.分段操作并做相关指导。线圈的绕制与形状调节。教师先进行示范操作,说明相关技巧和注意点,然后由学生操作。可以绕成如图11-1所示的线圈形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支架制作。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图11-6所示的尺寸确定轴的高度。告诉学生,放置线圈转轴的部分,也可以做成图11-2所示的样子。对转轴作刮漆处理。要求学生参照教材中的“小技巧”栏目,进行刮漆处理。指导调试。指导学生将线圈放到支架上,观察磁铁是否在线圈的正下方,如有偏离,通过调节支架进行微调;观察线圈下边与磁铁的距离,通过微调线圈(参照教材中“小贴士”栏目的方法)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玩”电动机。引导学生对调电池的连接线,观察其转动方向;将磁铁拿掉,看看线圈还会不会转。4.交流评议。通过自评和互评,激励学生的好胜心理。注重交流经验体会,鼓励学生说出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5.拓展创新。电动机也能发出电来,信不信?教师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电动机演示发电现象,并让一个或几个学生试一试。鼓励学生在课外自己找器材做一做。阅读“知识窗”栏目,渗透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中的逆向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