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和反气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6238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和反气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湘教版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和反气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湘教版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和反气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第二章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设计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单元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的内容。、教材结构:本节内容的设计从教材结构上讲是本单元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课是在综合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并为气候的学习做铺垫。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三种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学习目标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低压、高压天气系统的特点。为此要首先明确高压和低压、气旋与反气旋是分别从气压和气流状态描述同一个天气系统。要能在简易图上分析低压、高压天气系统的特点,必须先对这些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特征以及天气现象作列表分析。从结构和运动特征分析,要利用影响风向的三个力(主要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绘制高压和低压风向图,说出其聚散和旋转特征;并推导垂直气流的升降情况,并以之进一步推导易雨或少雨情况。结合发生季节和地域,说出主要天气特点和天气过程,包括对应的气象灾害,结合实例列举其危害。补充说明寒潮不仅与冷锋相关也与冬季高压有关,锋面与高低压系统是一个联系的整体。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台风的信息,分析来强化学生正确认识天气的形成和变化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符合地理学科学习的基本素养,利用上节课下载的简易天气图,找出低压和高压系统,结合发生季节,说出其附近天气特点和天气过程。通过示意图绘制和分析对比,结合天气变化现象,归纳低压与高压天气系统的特点。一方面使学生提升自己动手画图的能力,解决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提升了地理学科素养激发学生探究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通过比喻方式梳理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热力环流、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海陆热力环流、城市热力环流。教学重点、难点:绘制简易气旋与反气旋,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图,并分析其特点。学情分析:有利方面高一新生有利方面,高一学生有好奇心强、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的天性, 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开展自主学习。不利方面,地理空间分析能力较差。知识体系没有形成,学生规范表述的能力薄弱,对自然地理事物的分析不够全面,答题意思思维没有形成。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1、观察分析法2、分组讨论作图法 3、问题探究法4、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指导:通过今年第10号台风“莫兰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教材资料和课件的基础上学习气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差别,了解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以气象灾害的实际案例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兴趣持久。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教学设计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情景创设2分钟运用“莫兰蒂”台风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今年第10号台风“莫兰蒂”9月10日凌晨3时30分在福建省石狮市沿海地区登陆,截至10日中午12时,泉州共有10个县(市)9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56万,房屋倒塌357间,其中3人死亡,全市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0051亿元人民币。台风危害这么大,我们来了解一下形成台风天气系统。学生观看视频,通过PPT 的数据感受台风的危害通过台风的实例来感受台风的危害,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新授课【基础知识展示】: 高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结合课本海平面气压形式分布图,读图分析判断高低压、高压脊、低压槽知识应用:课件动画展示,找高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教师】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是台风的多发区,台风的实质是什么?【板书】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探究1:低压(气旋)与天气课件展示低气压,学生读图分析:气压类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指向,水平气流的运动状况,垂直气流运动状况气流状况气压状况气流运动方向天气状况天气实例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教师总结】:低压(气旋)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由四周流向中心。水平气流: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天气:以阴雨天气为主天气特点。目的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完成表格的填写运用案例分析,结合教材和课件小组观察交流:【分组交流】台风发生的季节和区域台风四周的气流如何运动的?为什么?台风眼处的天气特征如何?为什么?联系已有知识,思考台风会带来什么影响?【教师归纳总结】影响:1、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2、对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3、台风容易摧毁建筑物,4、强风会引发洪涝灾害,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课堂演练】2道题通过案例【过渡】同是夏季,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一些及其高温炎热的现象,为何会形成伏旱的天气呢?受什么天气系统控制呢?【导图呈现】【板书】2: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师】:就反气旋来看中心的气压及气流是如何运动?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容易出现什么天气?气流状况气压状况气流运动方向天气状况天气实例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运用以上方法完成低压(气旋),并与高压(反气旋)进行比较,将以上分析内容总结如下表。(强调高压、低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气旋、反气旋指的是分布气流状况。)强化应用:应用左右手定则,演示南北半的气旋和反气旋,并让学生自己演示【学生动手演示】学习小结:对本天气系统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气流状况气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影响天气实例气 旋低气压四周向中心(北逆南顺)上升阴雨台风反气旋高气压中心向外(北顺南逆)下沉晴朗伏旱【课堂小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气旋和反气旋的天气特征,以及这两种天气系统在自然界中的天气实例,通过台风案例的剖析,增强对台风的认识,使我们学会懂得如何防御台风的措施;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通过旱灾的分析,明确伏旱天气实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同学们抗灾防灾的意识。【课堂演练】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12题。1.从该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看,其所在的半球位置以及类型是A.北半球反气旋 B.北半球气旋C.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气旋2.若夏秋时节该天气系统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时,该地的天气最有可能为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台风天气 D.秋高气爽读下图 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读下图回答34题。3每年的夏季,使长江流域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A图AB图B C图C D图D4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图B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C图C中乙地多阴雨天气 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2011年8月1日扬子晚报报道:“梅超风”来了,将造成多大影响目前难以预测!什么是“梅超风”?就是叫做“梅花”的超强台风!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梅花”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6级(52米/秒),它以每小时1015千米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材料二2011年8月4日起,“梅花”影响福建,福建沿海出现了明显的风雨天气,持续高温也得到缓解。材料三下面左图为8月4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右图是该日沿海某观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1)台风一般发生在_季节,属于_天气系统。(2)8月4日16时,“梅花”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_(方位),(3)简述台风“梅花”的气流运动状况。(4)试说明台风过境气压与风速的变化状况答案:(1)夏秋气旋 (低压系统)(2)东方(3)水平方向的气流沿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汇聚,中心气流呈上升运动。(4)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作业布置完成全优课堂练习题气旋和反气旋。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案例视频的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学们通过动手画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分组交流,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也增强同学们自主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从而培养同学们地理核心素养通过案例读图分析,锻炼了同学们的地理思维。通过练习,巩固了知识体系。不利由于授课密度还是比较大,所以学习节奏需要很好的控制。学生基础厚度不够,对气旋和反气旋在实战移动方向的判断上容易产生失误,对地理事物的表达还不够规范。学生回答热带气旋【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回答】略【学生回答】夏秋季节由中心流向四周,台风风眼风力很小,因为高空气流是辐散,学生回答(略)【学生回答】高压学生通过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学生】动手画图标注北半球反气旋的方向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通过动画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合作交流提升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表述能力。学生动手画图,增强了对气旋和反气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