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职中2012高一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62216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义职中2012高一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孝义职中2012高一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孝义职中2012高一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填空:(20分)1.老舍,原名-,字舍予,北京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 称号。2.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他的成名作是-,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作品是-,文章中写了“我”的-和-,它告诉我们做人的一个准则是-。3.我的空中楼阁是台湾作家-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寄托了作者对-的向往和热爱自然的感情。题目一语双关,既指-,又指-。4.像山那样思考是-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保主义的先驱-写的,为文章通过“山”能客观地聆听狼嗥叫,显示了作者对-的忧患意识。5.项链的作者是十九世纪-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被誉为“-”,与美国的-,俄国的-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二,选择题:(20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嗥(ho)叫驯(xn)服悚(sng)然 、嬉戏(x x)蠕(r)动 跋涉(b sh) 、饿殍(f) 艾蒿(i ho) 陡峭(du qio) 、厮鸣(s mng) 蜿蜒(wn yn) 迸(bng)发 2、下列各项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A.辗轧 羞涩 吸吮 相蠕以沫 B.瞥见 推搡 朦胧 娇嗔 C.惆怅 斟酌 贪焚 悸动 D.咋呼 黯然 严俊 顾忌 3下列句中的方框里,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小屋的出现,_了山的寂寞。每个晚上,山下亮起_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_的灯光。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_,一片宁谧。A打破 闪烁 疏落 安静B点破 闪烁 稀疏 安静C点破 灿烂 疏落 柔静D打破 灿烂 稀疏 柔静4把下面的四个句子重新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A B C D 5、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 ( )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中。 、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而且兴奋的程度高于准确:怎样往一个陡峭的山坡下瞄准,总是不大清楚的。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 A张小明同学学习不认真,写文章总是文不加点。 B学校领导既抓教学,又抓教育,经常深入食堂宿舍,对学生关怀无所不至。 C他的动机是好的,做法虽有欠妥之处,但也无可厚非;希望今后能有所改进。 D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B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C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D现在许多小学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9下面是荷花淀中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对她们的性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话,得和他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去再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A精明细心胆大爽朗谨慎小心忸怩温顺B精明细心忸怩温顺谨慎小心胆大爽朗C胆大爽朗精明细心谨慎小心忸怩温顺D谨慎小心忸怩温顺胆大爽朗精明细心 10,项链的结尾才道出项链是赝品,这样写的作用是:( )A、深化了主题,既嘲讽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又对玛蒂尔德寄予了深切的同情。B、充分证明了一件偶然的小事使玛蒂尔德吃尽了苦头。C、揭露了佛来思节夫人一伙资产阶级的虚伪,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罪恶。D、掀起波澜,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丑恶的行径以及他们的虚伪,教育人们要谨防上当。三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24分)好雪片片 林清玄 在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在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很少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一站,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 我观察老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连最燠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的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 “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想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套子,温暖四处流动着。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无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了。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时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是,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从结构上看,文章的线索是-(2分) 2,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试概括一下。(2分) 3、文中写“我”以在老人那里买奖券“感到安心”,“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为什么感到安心?“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分) 4,文中两次提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它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5、文章中写“我”第一次向流浪老人买奖券时,有一个十分鲜明的对比。请说说这个对比的内容和表达作用。(3分) 6、文章以“好雪片片”为题,又以“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收束全文,你觉得有什么好处?(3分) 7、阅读全文后,你觉得文中这位流浪老人心灵美在何处?你对美有什么新的感悟?(4分) 四,应用文写作(6分)李杰的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又在外打工,需他前往医院护理三天。请你替他给王老师写一份请假条,要求格式规范,语言简洁明了。五,作文:(30分) 题目:初识职中答案:一填空:1. 舒庆春 骆驼祥子 人民艺术家 2. 莫言 红高粱 卖白菜 暴躁 狭隘 再穷不能失去自尊,再穷不能丢掉诚信 3. 李乐薇 托物言志 自由宁静的生活 山中小屋 作者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4. 奥尔多利奥波德 保护环境 5. 莫泊桑 短篇小说之王 欧亨利 契诃夫二选择:C B C D D B C B A A 三阅读1. 奖券 2.老人卖给我奖券 老人给我系扣子3. 第一问:买奖券实质上是自己以可能的方式把同情施予老人,所以感到心安;第二问:同情老人有了一定的方式,能够尽一点对老人的责任,这就是同情找到了“站立的地方”。第三问: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4. 、(1)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的祝福;(2)暗示“我”的心中萌生了作一个好人的愿望。5. 崭新、美艳的红色塑胶套与肮脏的身子、奖券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红色塑胶套是老人美好心灵的象征。6、起到点题的作用。作者把老人的美好心灵,看作是“灌溉了我们的心田”的“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美,存在于作者和读者的心头,恰似好雪滋润大地,心灵之美滋润心田,使文章增添浓浓的诗意。7、流浪老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不以为苦,真诚地关心、祝愿每一个向他买奖券的人。人的美在于人的好本质;美存在于人的心头。四,五(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