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6013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朗读感悟品真爱 细节之处见真情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赣榆县石桥镇官庄小学 张涛 一、教案背景爱如茉莉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新课文,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犹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洁,素雅温馨。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让人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急于披文以体察具体内容。二、设计思路:设计理念: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全课以“听说读写”的整合训练为板块展开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更多精彩的、经典的语言从学生口中汩汩流出,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让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在思维的变换中得以集中培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语文课必须是语文的,必须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思路提要:题目可以引起悬念,细节能体现真爱,据此,本文教学可分为“三步走。”1、激疑导入: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却又是平淡无奇的,这不是矛盾吗?两者为什么会统一在一起?由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读文释疑: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可以得到上述问题的答案:父母之间的爱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尽管平淡如水,却饱含一片真情。3、“细”处感悟:引导学生阅读文中的细节,领悟“爱如茉莉”。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3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感悟爱的真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四、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五、教学难点:1、 关注语言文字中的细节,关注生活中的细节。2、 感悟、理解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写有课文片段的投影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发探究的主题1、复习:上一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认识了茉莉,能用课文中的词语说说茉莉给在你的头脑中留下了怎样印象?2、看图:多媒体出示茉莉的图片,学生欣赏。3、练说:谁能用“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等词语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茉莉?(设计意图:与教材的编者对话,引导学生品味字词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展示一幅茉莉的图画,给学生一些词语作为语言训练的台阶,让学生用这些词语来练习表达特定的意思,从而达到让学生借助一些关键词来进行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4、质疑:为什么妈妈认为爱如茉莉呢?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用心去捕捉、去体会父母间如茉莉般清香纯净的温情和真爱。(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和启迪。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这一环节围绕作者对茉莉的感受的变化创设问题情境,抓住文章的隐含的线索,使学生在探求“爱”和“茉莉”之间的关系时思路更加清晰,更易把握文章的主旨。)二、朗读感悟,师生共品爱的细节1、描述: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只要你们关注细节,就能从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捕捉到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2、要求:自读课文,圈圈点点,抓住关键词好好品一品,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给学生写感受的时间,就是给学生和梳理自己思想和思考学习所得的时间。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笔表达出来。一节课学生肯定不会立竿见影,去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每节课都有这么一点时间,学生不但语言表达,并且把文本中的语言温度转化为自己文字的温度。)3、小组讨论: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4、班级交流(预设)。(1)第二天早晨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引导1:爸爸是怎样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课文中没有给出答案,和小组同学交流。引导2::从“直奔”这个词你读出了什么?练习读。小结:有句唐诗说得好:“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引导1:这段话中你从哪里感受到真爱?引导2:一握、一笑、一探,多么细微的举动,关注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你就能从平淡无奇中感受到真爱!像作者这样通过环境烘托和对人物细节的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停顿一下)静静地守候,默默地关心,就连阳光也不忍心打搅他们。母亲那恬静的微笑,父亲那紧握的手,这不正是真爱的姿势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病房,感受那静静地爱。(生齐读整个第九自然段,紧接着学生的朗读,老师合着音乐范读。)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让学生说出别样的体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架构具体的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深层次考虑,自己得到答案。教师的总结,延伸学生的理解,进行完善,同时通过教师的话向学生传递教师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未曾感受或者感受不深的。把教师的理解评价与学生的理解结合起来,就有了更加立体丰富的认识。)师引读:一切都是一切都谁能将这个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小结:手握着手,心连着心,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豪言壮语,爱就是这静静的守候,默默的关心,这么简单,这么纯净,就像茉莉的幽香一样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心。(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3: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幽香的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小结:原来爱它随处可见,随处可感,它果真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耐人寻味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出示: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生非常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透过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父母朴实真挚的感情。展示父母在病房静静守候的画面,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字词句去体会父母之间的深情,关注父母之间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句练习朗读,而后再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将学生的感情推上一个新的高潮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段。教师进一步用自己的范读来推动学生的感情向纵深发展,从而让学生达到借助图画,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特定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三、赏读悟情,生生互抒爱的感言:过渡: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老师相信,通过朗读你们一定在课文中捕捉到很多关于爱的信息,请同学们在书的旁边写上几句关于爱的感言。1、让我们再一次来分享爱的感言。(学生交流,教师相机鼓励,引导学生写在黑板上,评价语言:这么诗化的语言赶快留在黑板上;多么富有哲理啊;这是你独特的感悟;多么温情的感言、这么美的句子不写在黑板上太浪费了、多么细腻的话语、太精彩了、你说的真棒、这句话真经典估计学生的交流会有:爱是一声轻轻的叮嘱;爱是嘴角边一个恬静的微笑;爱是一双紧握的大手)(设计意图:本部分的设计看似平常,仔细体会,意味深长。“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正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能够从课文语言中体会“冷暖”的情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板书这几句话本身也是语文的文化意味的体现。语文课上哪怕一个细小的地方都应该是充满语文气息的。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处来体会字词的冷暖,给学生具体的方法,让语文的最终目的和要求落实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教师用自己的语言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学生知道做什么,知道怎么做。这样长期训练就可以真正学到语文,并且具备自己的学习方法。 ) 2、感悟:让我们凭借着语言文字来细细咀嚼消化这些爱的诠释。 (1)“爱是一声轻轻的叮嘱”在轻轻的叮嘱里你怎么读出爱来的?(2)“爱是一只紧握的大手”在这个动作背后你读懂了些什么呢?对于紧握爸爸是如何解释的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12自然段,原来爸爸紧握着妈妈的手是为了(这双手握着的是关心,握着的是支持,握着的是体贴,握着的是浓浓的爱,因为有了爱,连紧握这个动作也有了感情)引读,爱是一只紧握的大手。(3)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这病房里最美的画面母亲恬静的微笑“爱是一个恬静的微笑”,有多少人读到了这份爱意?请你们再一起读一遍,你怎么就读出爱来了呢?师:哦,妈妈得到了爸爸的爱,所以她很满足,很幸福,她在恬静的微笑。3、配乐诵读让我们和着柔美的音乐,再次来深情地回味这温馨的一幕。四、总结升华,明了爱的真谛。1、(指板书)爱到底是什么?这堂课这么多同学给我们作了诠释,一起小声诵读2、难怪女儿情不自禁地吟出“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引读板书 一首爱的小诗。(根据老师的手势深情朗读。)师:爱是细小的,爱是琐碎的,但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处处都弥漫着爱的痕迹。五、诵读积累,深化爱的意义。1.朗读全文,整体回归。2.出示小诗,练习诵读。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爱是妈妈羞红的脸,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谎言。爱是轻轻的叮嘱,爱是心情的坦然,爱是亲密的牵手,爱是阳光的恬淡。爱是真诚理解,爱是沟通无限,爱是会心一笑,爱是温情款款。爱如茉莉,洁白纯净;爱如茉莉,清幽香远。(1)读一读,背一背。(2)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想一想,议一议,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爱记录下来。板书设计: 爱如茉莉 爱是什么?爱是急切的脚步爱是病中的挂念爱是紧握的大手爱是恬静的微笑教后反思: 这一课,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的理念,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以下是我在教学爱如茉莉这一课的点滴反思。一、创设情境,营造爱的氛围情境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是师生情感的流露,是激荡学生心灵的场面。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可以使语文对儿童充满永不枯竭的魅力。如何引领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呢?我颇费了一番心思。上课之前,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云南纳西的古文字“爱”。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字?大多数同学猜出是爱,接着我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意思?大家兴致勃勃,有的说是一条线,代表一条心,就是爱;有的说是手牵手,代表白头偕老、早生贵子。我追问道:“看到这个字,让你想到哪些人?比如我就想到了我的父母。”学生有的说想到了罗密欧与朱莉叶;有的说想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的说想到了牛郎织女。我顺水推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爱有关的文章。”再是这篇课文本身就很感人,只要学生读过一遍心中就会出现爱的画面,感受爱的温暖。还有我在课堂上用爱的激情的语言,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理解。正因为有了这爱的氛围,学生就更加深入地体会爱,品尝爱的芬芳。二、读中感悟,体验爱的情感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应刻意追求语言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爱如茉莉这篇课文,语言真挚朴实,情节生动感人。许多细节,许多感受都是用言语无法表达的,只有心领神会。因此我对学生的要求是:用心朗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读到“爸爸并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骗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时,有学生在旁边写道:有句唐诗说得好:“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爸爸急切的脚步流露出对妈妈的一片真情。当读到“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时,一位学生情不自禁地写下这么一句话:在妈妈心里,自己的病不比一碗饺子重要,要让风尘仆仆的丈夫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多么感人、多么真挚的语言呀!学生通过自己的一次次的用心朗读,使个体充分感受了文本的意义。因为文本浸润了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生发源”。与文本充分地对话,学生通过想像、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同时让个体也在无言中接受情感体验,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三、民主对话,产生爱的交流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我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与他们民主对话。为了使学生产生抒发情感、表达心声的的欲望,我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引领他们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激活形象思维,促进平等对话,让他们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那是最好的时机。正因为学生有了爱的体验,他们才会有如此精彩的爱的语言交流。当我问他们:“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有意思吗?为什么用二个“爱如茉莉?”其中一位学生说:“前一个爱如茉莉,是说真爱像茉莉花那样清香淡雅,既平凡又伟大;后一个爱如茉莉是作者羡慕这样的爱,感叹这样的爱,为他们父母的这种爱祝福。”多么含义深刻,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呀!这位同学刚说完,又有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说:“前一个爱如茉莉是表示赞叹,后一个爱如茉莉是说爸妈的爱就像这茉莉花一样,时时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温暖我们的心。”又是多么独到的心灵倾听呀!难怪这节课中每个学生都成了爱的天使!之所以他们妙语连珠,一串串爱的语言飘然而至,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发自肺腑的、真心真诚的、民主的交流并交融。四、巧妙设计,升华爱的意义学完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要是就停留在父母的情爱中,那也就失去了对文本中的蕴含的真正意义。“课文无非是例子”,重在举一反三。因此,在关键处,教师精心巧妙地设计,能够点拨或拓展学生的思维,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当我问学生此时此刻你再看到“爱”时,你觉得爱如什么?为什么?学生此时滔滔不绝,他们在作业本上都写下了自己的真情、真爱、真感觉。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有:“爱如玫瑰。因为我在一本书上曾经看到这么一句话,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同学的爱就像玫瑰。”、“爱如阳光,阳光普照大地,使万物生机盎然,老师的爱就如阳光,让我们汲取知识,茁壮成长。”、“爱如百合。它洁白、高雅,为对方默默地付出,不追求虚荣和漂亮。”、“爱如绿茶。爸妈的爱虽然没有像电影里的那样浪漫,但他们平平凡凡,就像绿茶越喝越清香,温暖我们的家。”是的,一切尽在不言中。课堂上我更多的是倾听,面对天使一般可爱的孩子,我时而微笑,时而点头,时而沉思,时而泪珠涟涟。谁说我们的孩子不懂爱?情到深处自然发!希望我们的课堂更多一些温馨,希望我们的教科书更多一些温情,让爱的阳光伴随他们快乐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