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神舟号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6013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叫神舟号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叫神舟号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叫神舟号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叫神舟号教学案例一、教学理念:较好地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教材特点及一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从情境导入到初读课文,到质疑问难,拓展活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渗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新的理念,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自主的学习情境。教师采用多媒体画面、贴图、充满激情的话语、表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如在朗读课文中,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谁想带读谁就读”;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给大家听”等等。教师不仅要关注每位学生,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上好奇地问,自信地读和说,尽情地体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二、教材分析这篇科普童话描写了“神舟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与神话传说中的嫦娥相问答的情景,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新成就,表达了因此而自豪、欣喜的思想感情。全文三个自然段,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一“问”。嫦娥巧遇在太空中散步的飞船,友好地发问,希望知道飞船是从哪里来的。二“答”。飞船应声作答:先介绍名字“我”叫“神舟号”,次介绍由来“从中国来”,再介绍自己这次飞行的任务“科学家派我来做飞行试验”。三“求”。嫦娥听了回答十分高兴,请求飞船返回时把她带上,她要回家看看。问”“答”“求”,三个自然段以对话形式展开,井然有序,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是惊讶、自豪、向往,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三、情境创设情境教学是通过直观手段和语文描述相结合,渲染一种与教材相吻合相协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趣,从而把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音乐、图画、语言、故事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加深了对语文文学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会。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了由课文插图画面的延伸和音乐,教师这时再动情地评说一段话,将图画、音乐、语言并用,化静为动,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感情,为更好地感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在本课教学一开始,就播放了一艘飞船在太空中自由、快乐的遨游画面,并且配有很奇妙的音乐,创设了一种非常奥妙的情境。而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力很容易的被充分吸引,思想和想象的大门随之被打开,审美情感也就得到了熏陶,由此学生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了解祖国科技迅猛腾飞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因此,在本课中学生在观看了情境导入之后,很快就联想到了我国在2012年6月16号发射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及著名的航天英雄“刘洋、刘旺、景海鹏”,针对此话题我和学生们展开了一番讨论,并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太空中奥秘。然后又追溯到神舟五号的大兄弟即课文中的“神舟号”,从而很自然地导入课题。另外,除利用多媒体进行创设情境外,还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出某一种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本课教学中,我抓住了一种朗读情境,在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一种喜爱之情后,教师立即指导学生朗读。在指导朗读时,也发挥并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依次出现嫦娥与飞船对话的画面,并配上相应的文字,让学生在听老师读、学生互读、分角色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比赛读等,并在读后加以评议,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老师也随即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读”就落实到了语言实践过程,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使整个课堂在语文实践中“活”起来。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月宫里面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是谁吗?(学生答是嫦娥)嫦娥是后弈的妻子,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药,才奔上了月宫。她上天后一直思念家乡,所以有一天晚上她出来散步,这时候她遇见谁呢?(多媒体分别展示嫦娥从月宫出来及神州号在太空上自由、快乐地飞着,然后相遇的情景)。生:你看!是嫦娥!嫦娥从月亮里出来了!好美哦!生:咦!神州号还会飞耶,它真美!师:(画面停止),小朋友们,你们刚才看到谁和谁了?他们又怎么样了呢?生:我们看到嫦娥姐姐和飞船了,他们遇到一起好象还在说话呢!师:那么到底说了些什么呢,请你们把书打开自己小声的把课文读一遍!(二) 理解课文,重在朗读。师:小朋友们,读完了这篇文章,你们知道了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生:我知道嫦娥姐姐问了飞船两个问题?师:你真会看书!那么是哪两个问题呢?生:一个是“你从哪里来?”另一个是“以前怎么没遇见你?”师:你真棒!问题回答的非常好。(教师随机在屏幕上点出这两个问题)。师:小朋友,你们想想嫦娥姐姐在问这句话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呢?(学生一时不能了解)那么,让我们来看嫦娥是怎么说的,好不好?(点击多媒体画面)。生:哇!嫦娥姐姐说话了!(学生高兴地互相拍手)师:谁想当嫦娥也学她来问一问?(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没喊到的学生都哎声叹气)【在此,我是想把学生容入到情景中去,以便更好地去领悟。通过朗读训练并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师:对于嫦娥提出的两个问题,如果你是飞船的话,你会怎么回答呢?(学生基本上回答的都是书上的)生:老师,我还想看飞船说话!师:你想看,老师也想看!(学生们纷纷地说他们都想看)【点击多媒体画面,出现飞船精彩而有趣的回答】生:咦!真好玩,飞船也会说话!(学生们看的津津有味)随后,小老师领读,想当飞船的读、齐读等。并及时背诵师:从飞船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找到嫦娥问的哪个问题的答案(齐说“你从哪里来?”)那么,嫦娥姐姐为什么以前没见过飞船呢?同座位的互相讨论一下。生:因为以前没有飞船。生:因为以前人的头脑不聪明,不会造飞船。师:你们一个个都是智慧星,真爱动脑筋!(三) 思维拓展,展开想象师:我们知道嫦娥姐姐认识了飞船之后,有个愿望就是想回家看看,如果她回来的话,你准备怎样接待她呢?(学生对“接待”一词产生歧义)【学生大胆去去说,呈现了吃的、穿的、玩的,甚至是祖国的现代化变化等多种不同答案】师:老师和你们想象的差不多,老师还带来了好多的图片呢。(屏幕出示祖国变化的各种图片)瞧!我们的祖国正在发展和强大,我们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从“神舟号”也就是 “神舟1号”到今天的什么?(大部分同学很顺利的回答了“神舟9号”)对!神舟9号是我国前不久才发射的又一艘载人航天飞船,而刘洋就是第一位飞上太空的中国女神,对他们你们还知道什么,谁来告诉我们?(由此展开讨论)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想知道我们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生:我想造个神舟10号。生;我想当个科学家。生:我想当个航天英雄飞到天空上去探索世界的奥妙!师:太好了,我相信你们长大了一定会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老师在这里祝你们梦想成真!五、自评:开放的课堂,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开放的要求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和自信。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和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自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以多种学生主题活动为形式,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六、点评:1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突出了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本环节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此理念,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抓住一年级教材“小”、“实”、 “活”的特点,将读的练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在朗读时没有强求一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语气、语调和情感处理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到读懂课文到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充分体验祖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及日新月异的变化。2充分、有效的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形象性、鲜明性的特点,设计了符合本课教学的课件,把形、声、色、光、情、意融为一体,创设了情境,使抽象的文字变为生动直观的画面,化静为动,尤其是“神舟号”与“嫦娥”的对话,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美妙的文字激活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他们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产生了共鸣,都想把“嫦娥姐姐”带回家,向她诉说祖国的沧桑之变,感受人间的友情。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促进了学生构建新知,培养了语感,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