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核按钮福建版答案(word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5878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语文核按钮福建版答案(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1高考语文核按钮福建版答案(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1高考语文核按钮福建版答案(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单元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真题演练 1.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从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诵读的篇目中的名句,只有最后一句是今年福建省考试说明根据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且六个句子均为福建所使用的人教版和语文版教材共同要求背诵的篇目。试题要求根据上句准确无误地默写下句。六个句子按年代排列,从选句所属篇目的体裁来看,诗、文、楚辞、赋、词等均有涉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选句内容看,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句,难度不大。考生在默写时,可能在载臾也厚孰抱长堪摘等字出现错误。 答案(1)载笑载言(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固前圣之所厚(4)孰能无惑(5)抱明月而长终(6)如今有谁堪摘 2.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的名句,均出自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段落),题型为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考生补写出空缺部分。 答案(1)哀民生之多艰金就砺则利(2)无边落木萧萧下人道寄奴曾住(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徘徊于斗牛之间 3.试题解析 以上所列各句,都在每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段落)中。第(1)题给上句要求填下句或给下句要求填上句,是福建省常用的一种考查名句名篇的方式。第(2)题为理解型填写,即考题概述了原文相关的内容,要求按概述指定的内容默写,这种题型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 答案(1)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渺沧海之一粟羁鸟恋旧林白露横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潦水尽而寒潭清挟飞仙以遨游(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集合训练板块一 根据上句写出下句 1.其叶沃若金石可镂少长咸集鸡鸣桑树颠多于在庾之粟粒一尊还酹江月 2.虽九死其犹未悔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形影相吊呕哑嘲哳难为听望帝春心托杜鹃往事知多少 3.言笑晏晏死当结草得天人之旧馆百步九折萦岩峦举匏樽以相属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芳菲菲其弥章急于星火依依墟里烟渚清沙白鸟飞回只是朱颜改泣孤舟之嫠妇 5.渐车帷裳俯察品类之盛虚室有余闲猿猱欲度愁攀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羡长江之无穷 6.集芙蓉以为裳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烟光凝而暮山紫梦啼妆泪红阑干蓝田日暖玉生烟如今有谁堪摘 7.无食桑葚而致千里惠风和畅访风景于崇阿绕船月明江水寒惊涛拍岸 8.载笑载言余独好修以为常责臣逋慢可以横绝峨眉巅作师说以贻之徘徊于斗牛之间 9.其黄而陨苟余情其信芳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守拙归园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侣鱼虾而友麋鹿 10.退将复修吾初服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枯松倒挂倚绝壁彩彻区明枫叶荻花秋瑟瑟樯橹灰飞烟灭板块二 根据下句写出上句 1.乘彼垝垣吾尝跂而望矣引以为流觞曲水扪参历井仰胁息直栏横槛梧桐更兼细雨 2.步余马于兰皋兮君子生非异也乌鸟私情轻拢慢捻抹复挑庄生晓梦迷蝴蝶江山如画 3.夙兴夜寐茕茕孑立久在樊笼里东船西舫悄无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舞榭歌台 4.宁溘死以流亡兮骐骥一跃榆柳荫后檐飞湍瀑流争喧豗银瓶乍破水浆迸乍暖还寒时候 5.信誓旦旦高余冠之岌岌兮所以游目骋怀临帝子之长洲钿头银篦击节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6.匪我愆期假舟楫者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万里悲秋常作客问君能有几多愁廉颇老矣 7.芳与泽其杂糅兮故不积跬步少无适俗韵低眉信手续续弹小学而大遗相与枕藉乎舟中 8.淇则有岸制芰荷以为衣兮落霞与孤鹜齐飞转轴拨弦三两声奈何取之尽锱铢故垒西边 9.匪来贸丝伏清白以死直兮蚕丛及鱼凫曲终收拨当心画架梁之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0.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云销雨霁艰难苦恨繁霜鬓间关莺语花底滑纵一苇之所如三杯两盏淡酒板块三 根据上下句填空 1.泣涕涟涟载笑载言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2.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常在床蓐未曾废离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方宅十余亩榆柳荫后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4.无食桑葚无与士耽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添酒回灯重开宴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5.竞周容以为度吾独穷困乎此时也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6.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依依墟里烟鸡鸣桑树颠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7.老使我怨淇则有岸催臣上道急于星火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如怨如慕不绝如缕 8.长余佩之陆离唯昭质其犹未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沧海月明珠有泪只是当时已惘然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 9.上出重霄飞阁流丹畏途巉岩不可攀雄飞雌从绕林间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举酒属客歌窈窕之章 10.鸷鸟之不群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转轴拨弦三两声弦弦掩抑声声思函谷举楚人一炬 11.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鹤汀凫渚即冈峦之体势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13.披绣闼川泽纡其骇瞩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檐牙高啄钩心斗角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14.骐骥一跃功在不舍户庭无尘杂久在樊笼里春光融融舞殿冷袖故垒西边三国周郎赤壁 15.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终岁不闻丝竹声黄芦苦竹绕宅生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板块四 根据提示默写原文 1.学不可以已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6.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7.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2单元 浅易文言文阅读(一)理解 真题演练 一、 2.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属字,正确的读音为zh,属稿,可以从教材张衡传衡少善属文中的属迁移,将其解释为撰写是正确的。B.具在语境中表示言周维城事的程度,当用作副词解,可从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中迁移,解释作完备是正确的。C.寻代入语境中作不久解释无碍,在教材孔雀东南飞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中寻也作不久解释可作佐证。D.贾字除了代入语境不通外,从句子语法成分来分析,(焦翁)挟三百金之富阳贾中的之用作动词到,富阳为地名,贾也应当作动词谓语,表明去富阳做什么;所以,把贾解释为商人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为经商(做生意)。 答案D 3.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从全文看,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他对父母的孝顺,二是他乐于助人,三是他能宽以待人。本题所选的句子涉及第一方面如和第三方面如的内容。而其他的几个句子均与他的美好德行无关。介绍他娶妻和家庭情况,不是写其德行,不是周维城的事迹,表现的是焦翁舍金救人的美德。也可以用排除法,凡带有的选项都可以排除。 答案B 4.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鉴赏表达技巧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其中,高考的文言文阅读考查表达技巧的情况并不多见,这一动向值得关注。A项中,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说法不准确,因为原文中说其先绍兴人。此外,从原文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驰,不问生产,遂大困中可以看出,周维城家道衰落的原因除了遭火灾外,还包括其父亲放荡,不守规矩且无心生计和产业。 答案A 5.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注意联系前后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力求文从句顺。第(1)题应注意传作动词,为其作传的意思;遗作动词,留给的意思。第(2)题应注意:肆作名词,店铺的意思;留肆饮食中的饮食,作动词,供给饮食的意思;俟,翻译成等待;资,作动词,资助;遣,作动词,遣送,在文中是安排回家的意思。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 嘉庆元年,我游历富阳县,县令恽君请我撰写整理富阳的县志。还没来得及起草,恽君就奉命调任了,我也离开了富阳。富阳县的高傅占是个正派人,他告诉我有关周维城的事非常全面具体,所以我为周维城作传记,留给以后修撰县志的人(作参考)。 周丰,字维城,祖先是绍兴人,后迁到杭州,世代经商,有钱财。父亲名叫重章,因火灾毁坏了他的家,流浪到富阳居住下来。重章是富家子弟,突然贫困,心情压抑烦闷,更加放纵不羁,不过问家中的生计和产业,于是极端困顿,不久死于富阳。周丰在幼年,每当天气寒冷,父亲半夜从外面回来,又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他总是把父亲(冰冷)的脚抱在怀里睡觉。十多岁,父亲死后,他学着做生意。一天早晨,有位老人路过他的店铺,和他交谈,认为他奇异出众,立刻把女儿许嫁给他。周丰侍奉母亲,母亲起身、坐下或走路,他常常事先弄明白母亲想要怎样;母亲的饮食他一定要亲眼看过,然后才送到母亲面前。事务虽然繁重,他一定会时时到母亲房里看望问候才离开。离开了不一会儿,马上又回到母亲面前,母亲偶有不如意,或者坐着不说话,周丰十分担心,那心神不安的样子像是无处容身,围着母亲团团转,阿母,阿母唤个不停,声音悲切依恋像个婴儿。看到母亲的脸色和悦了,才非常欢喜,又呆很长时间,然后再退下去。见着他面的子孙们,说他上床将要睡着时,一定会呼唤阿母,快要醒来时,又会同样呼唤,大概是成了习惯,并不是自觉如此。周丰做生意致富,有三个儿子、六个孙子,周丰84岁去世。 周丰在乡里能布施他的恩德,有长者那种谨慎宽厚的风度和行为。曾有个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要回家乡去,周丰已经资助了他旅途费用。后来有人检点那人的行李,发现有周丰店铺里的货物。就来告诉周丰,周丰赶紧叮嘱让货物原封不动,告诫不要把这事传出去。那合伙做生意的人来了,他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待之如以前。 高傅占告诉说:富阳人大多称赞周丰能够施舍帮助别人。可是周丰曾经说:我与吴翁和焦翁比实在惭愧。吴翁是徽州人,在富阳做生意。每到年终,他夜里怀揣金钱走街过巷,看见贫寒的人家,就默默地把钱放在门洞里,不让别人知道。焦翁是江宁人,带了三百两银子到富阳做买卖。当时洪水暴涨,焦翁急忙呼喊打渔的人,说谁救起一个人,就给他一两银子。一共好几天,救起了若干人,焦翁留他们在铺子里住,给他们东西吃,等洪水退去了,又出旅费资助他们回去。三百两银子当即用光。这二位,如今问富阳人,谁也不知道他们了。周丰又说过:我这辈子感激岳父了解我。 呜呼!街市里巷的平民中间,原本不缺少有德行的士人君子啊! 二、 2.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项怪在文中是意动用法,应译为对感到奇怪。这可以通过后面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一句中县吏行为的异常和问话中的疑问得到启发和确认,从而排除责怪的解释。 答案C 3.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A.是对第1段中张自新一些情况的概括。B.文中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中的不省,应该是(假装)不懂不加理会的意思,所以,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的表述错误。本选项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考查学生根据语境分析和推断词语意义的能力。C.是作者在文中对所写人物流露出来的感情和态度。D.是有关文章内容的写作安排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A、C、D三项符合原文内容。 答案B 4.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注意联系前后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第(1)句注意且宁忧等词和宁耶句式的落实,第(2)句注意辄诣代等词和匿(于)他所省略句式的落实。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参考译文 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年少读书,聪明绝伦。古经中有疑惑难解之处,学友们勤奋不懈(另一解:茫然呆立)而无所获,自新随口而答,仿佛平常时就已经很清楚的样子。他性格方正诚实,没有丝毫的矫饰。看见他的人没有不讪笑他的,都把他看作是乡下人。同舍(有个)书生晚间读书,疲倦而睡去,自新用灯架扔他(以提醒他),弄得满桌子油污,他严肃恳切地对他提出批评,仿佛老师一样。张自新幼年丧父,家计不能支撑,母亲说:我看那些读书、期望做大官的人,(最终)能得志的一万人中找不到一个。况且我们家运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为什么还要读书呢?自新哭泣、长跪,说:先父用这(读书)来嘱咐我,他要离开人世时,没有听到他说别的话,我怎么敢忘却(他要我读书的嘱咐)呢?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他和兄长耕田度日,戴着斗笠扛着锄头,脸色黧黑。晚间归来,就正襟危坐,吟咏古人的诗文,飘飘然仿佛在尘世之外,不知道贫贱是一种悲戚了。 他的兄长是里长,乡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税没地方来。每到年终,官府催交租税,把他的兄长拷打得体无完肤。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他哥哥藏在别的地方。县吏为其意气而感到奇怪。刚要施与杖刑,县吏就阻止了,问:你是什么人?自新说:我是里长,本是一名书生。县吏让他试写一篇文章,他马上就写成了,县吏安慰他,并免去了对他的刑罚。 自新对那些权豪势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吴中子弟大多轻薄浮滑,(常)聚集到一处,用猥亵的语言相互取笑。自新一切都不理会,人们和他谈话,他也不回答。而谈论古今之事时,他则意气慷慨。酒喝到酣畅时,他大声说:主宰天下又能怎样呢?他眼睛直直地往上看,神气勃勃仿佛发怒一样,那些年轻人到了就想殴打他。(后来)他被补入县学做生员,学官向他索要礼金很是急迫。自新确实拿不出礼金,屡次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乐,想弃学而去,不久得病而死。 归子说:我和自新交游最久,看见他当面斥责别人过错,使对方下不来台。大庭广众之下,他说话从不看人家的脸色。即便别人笑骂他,他也很不放在心上。他是这样的自信。凭借自新的才华,如果对他有所举用,他一定会有所发挥的。他沉沦埋没到这种地步,请问苍天这是为何?我悲悼自新的死,为此叙述他的事迹。 三、 9.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文言实词往往一词多义,做题的关键是结合语境辨识。A、B、C三项的解释都正确。D项过在文中的意思是错误。 答案D 10.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涉及虚词者、而、以、且。其中A项两个者分别是的原因和的人。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第一个表顺承,第二个表转折。C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第一个引介对象,相当于把用,第二个表原因。D项两个且都是副词,将要的意思。 答案D 11.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中限定筛选范围的短语(全部和直接体现)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要求相对应。其中句分别直接表现文公、吴起、文侯、曾子守信;是箕郑论守信的好处;是厉王失信后的补救措施。因而含的选项错误,即A、C、D三项均不合题意。 答案B 12.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其中A、B、C三项的解说与原文一致。而D项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于文无据,不符合原文相关内容。 答案D 13.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注意联系前后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第(1)句注意可无归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止食等词的落实。第(3)句注意欺成等词的落实。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横线的句子。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内(攻下原国)收兵。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战士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国君像文公那样讲信用,能不归顺他吗?于是原国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能不跟随他呢?于是归顺了文公。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同时获得了卫国的原因,是他能守信啊! 晋文公问箕郑说:怎样救济饥荒?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文公说:怎样守信用呢?箕郑说:在名位、政事、道义上都要守信用。名位上守信用,群臣就会尽职尽责,好的坏的不会混杂,各种政事不会懈怠;政事上守信用,就不会错过天时季节,百姓不会三心二意;道义上守信用,亲近的人就会努力工作,疏远的人就会前来归顺了。 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一起吃饭。那朋友说:好吧。就让他驾车回去了。(临别时)吴起说:我等您来吃饭。老朋友到晚上还没来,吴起不吃饭等候着他。第二天早上,派人去请老朋友。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 魏文侯和守山的人约定了打猎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天刮大风,近侍劝阻文侯不要去,文侯不听,说:不可因风大的缘故而失掉信用,我不能那样处身行事。于是亲自驾车前去,冒风告诉守山人打猎的事作罢。 曾子的妻子上集市去,小儿子跟在后面哭泣。孩子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给你杀个猪吃。她去集市回来,曾子打算抓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只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可不是开玩笑的对象。小孩没什么才智,要靠父母作出样子才会跟着学,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了他,也就是教儿子学会骗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导孩子的方法啊。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楚厉王遇到军情警报,就立起军鼓(用鸣鼓的方式)作为号召,通知民众一起防守。他喝酒喝醉后,错误地敲响了军鼓,民众都非常惊慌。厉王派人安抚大家说:我是醉酒后和近侍开玩笑,才错误地击了鼓。于是民众都松懈了下来。过了几个月,又遇到军情警报,厉王击鼓,民众却不去备战。于是他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这样民众才信从了。 李悝警告左右营垒的将士说:小心地警惕敌人,他们很快就会来袭击你们。像这样的警告说了好多次,但敌人却没有来。左右营垒的将士都松懈了下来,不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人前来袭击他们,打起来后,几乎消灭李悝全军。这是不讲信用的祸害。 卫嗣公派人扮成经过关卡的客人,这个人在过关时受到了守关官吏的非难,于是该人用银子贿赂他,这个官吏才让他顺利过关。后来,卫嗣公对那官吏说:某月某日,有个人给了你银子,你就放他过关了。关卡上的官吏特别害怕,认为卫嗣公明察下情。 集合训练 板块一 文言实词训练 1.D(直:副词,只,只是,不是通假字。) 2.C(危:高。) 3.C(间:从小路。) 4.A(胜:尽。B.受:通授,接受。C.奉:承奉,接受。D.行:遵守,行为。) 5.D(报:报答。A.卒:士兵,最终。B.破:攻克,残破。C.举:尽,举荐。) 6.A.其次:古义,它的旁边;今义,居于次一等的。B.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C.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很多人。D.从而:古义,是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意为跟随而且;今义,合成一个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7.D(狼狈:形容困苦受窘的样子,古今义相同。A.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异乎寻常的,很。B.跪:古义,蟹腿;今义,下跪。C.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指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8.(1)衰老。(2)旧。(3)所以。(4)旧交。 9.(1)逃亡,逃跑。(2)失去,丢失。(3)灭亡。(4)通无,没有。 10.(1)再拜:拜两次,古代表示隆重的礼节。(2)东宫:太子所住的地方,代指太子。(3)管弦:代指音乐。(4)左迁:降职。板块二 文言虚词训练 1.D(而在句中表转折关系,句中表并列关系。) 2.D(于:用在形容词后面,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A.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以:介词,介词,因为;连词,表顺承。C.者:用在今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 3.C则:连词,表顺承,就,那么。A.也:放在句中表示停顿;表疑问语气。B.焉:兼词,在那里;代词,他(师)。D.其:代词,它,指鹏之背;语气词,表揣测。 4.C(所: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A.乎:助词,出现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介词,介进比较的对象,译为比。B.与:介词,跟;动词,给予。D.为: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给,替;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对。) 5.C(且:尚且,还,表示让步关系。A.若:代词,你;动词,像一样。B.何:代词,什么,为什么。D.因:介词,因此;介词,趁着,趁此。) 6.B(题干中乃表条件,副词,然后,才。B项与题干同。A.表承接,连词,于是,就。C.同A。D.表转折,副词,竟然,却。) 7.C(以为:以之为,把作为。) 8.A.到了这时。B.互相,一起。C.从来没有,不曾。D.虽然这样,是两个词。 9.B(古文中,所以通常有两种用法:其一表原因,如A、C、D项,可译为的原因;其二表凭借,可译为用来,用以,如B项。) 10.B独哉:表反问,可译为难道吗。之谓也:可译为说的就是,意为说的就是李将军啊,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以为:以(之)为,把作为。板块三 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训练 1.D(题干中舞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舞。选项D中从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从,率领。A.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B.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友善。C.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 2.B(题干的师是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选项中侣也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A.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C.兄: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D.罪:名词用作动词,怪罪,归罪于。) 3.C题干为判断句。选项C两个分句也都是判断句(前一个是否定判断)。A.宾语前置句式,B.一般陈述句,D.一般陈述句。 4.B(题干不拘于时为被动句。而B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在。A.无标志的被动句。婴,缠绕。不是刘缠绕疾病,而是刘被疾病缠绕。C、D都是被动句,标志词分别为为所见于。) 5.C正确的省略成分补全应是:(公)问(妪)解则录,意思是白居易每次问老婆婆理解了没有,凡是老婆婆能理解的他才抄录下来。 6.(1)C(与是动词结交,善是与的宾语,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好人、有道德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成年人开始便要结交好人。A.务实是古今异义,古文中是两个词。B.谤誉是一对反义词,用作动词问的宾语。谤,公开批评;誉,赞扬,赞誉。) (2)B(者:助词,用在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人。A.乎: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用作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C.焉: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代词,相当于之,句中指代师。D.于:介词,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可译为在;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3)C(题干实之不知是宾语前置句式,即不知实,意思是不知才干怎么样。C项何操是疑问代词何做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即操何,意思是带来了什么。A、D项为正常语序的陈述句,B项是正常语序的疑问句式。)参考译文 赵文子举行了加冠礼后,去见栾武子,武子对他说:你真漂亮啊!从前我还赶上服侍过你的先人庄主,你仪表的光彩确是很华美了,却不知才干怎样,请致力充实才干吧!他又去见范文子,文子说:现在值得警惕的是,明白事理的人受到荣宠就越发谨慎,不明事理的人却因为得到荣宠就骄傲起来。所以兴盛时期的君主对敢提意见的人实行奖赏,败亡时期的君主对敢提意见的人却加以惩罚。我听说古时候的君主,在政治清明之后,还要倾听百姓们的议论,于是叫乐工在朝中唱诵前代规谏的言词,从公卿到列士都献上诗篇使君主不受蒙蔽,采纳听取集市上流传的言论,从民谣中辨别怪异和祥瑞,在朝廷中考核百官的职事,从道路行人口中征求对国君的批评和赞誉,发现过错便要改正,这都是自我警戒的办法。古代先王就厌恶这骄傲。他又去见韩献子,献子对他说:你要时刻警惕,此刻你已是成年人了。一个成年人开始便要结交好人。开始就结交好人,好人再荐举好人,不好的人就无从到来了;倘若开始就结交不好的人,不好的人又引进不好的人,好人也就不能登门了。这好比草木的生长,它们的同类都生长在一起。人们戴上帽子,就好比宫室有院墙和房盖,只是用它阻挡遮住肮脏的东西,再没有别的了。最后去见张老并把这些话都讲给他听,张老说:好极了,您听从栾伯的话,可以得到教益;照着范叔的教导去做,可以扩大您的功业;接受韩子的劝诫,是可以成事的。做人的道理已经齐全了,能否做到全靠您的意志了。板块四 综合训练 一、 1.B(穷固:穷凶顽固。联系语境可知,里革痛恨莒太子杀父夺宝的行为。句中的穷固是个贬义词,用来指责莒太子的恶行。C.通与文中逆命的逆是一对反义词。D.去:后面省略了之,使动用法,使去,使离开,赶走。该项迷惑性较大。) 2.A.书:信。B.迩:接近,靠近。C.诘:责问,追问。D.则:准则,法则。 3.D(之:结构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注意:句并不是宾语前置句式。A.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拿,用。B.为: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给,替;判断动词,是。C.其:人称代词,他的;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参考译文 莒国被废掉的太子仆杀了他的父亲纪公,带着他父亲的宝物跑到鲁国来。鲁宣公吩咐仆人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命令季文子说:莒太子不怕为了我杀了他的国君,并且携带国君的宝物投奔到鲁国来,可见他是非常爱我的了。替我封给他采邑。今天就要给他,不得违抗命令。里革碰到仆人,把书信的内容改写为:那个莒太子杀了他的国君,并偷了国君的宝物来鲁国,他不仅认识不到自己的穷凶顽固还想靠近我们,替我把他放逐到东夷化外之地。今天一定要照办,不得违抗命令。第二天,司寇来报告说已把莒太子赶出鲁国,宣公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仆人便把里革改写命令内容的事报告宣公。宣公立即派人把里革抓来,说:违犯国君命令的人该处什么罪,你也听说过吧?里革回答说:我是豁出命来改写命令,岂只是听说要处什么罪!我还听说:破坏法则的人是贼,掩护贼的人是窝主,偷窃宝物的人是坏人,用坏人宝物的人是奸人。对要陷害国君您成为藏奸的人,我是不能不把他赶走的。我是违犯君主命令的人,也不能不处死。宣公说:我确实有贪心,不是你的罪过。于是把里革释放了。 二、 1.A(解答此题首先应整体把握文意,然后根据语境确定多义词的文中含义。楚围宋,晋救宋,楚曾对晋有恩,晋楚两国在城濮大战。末句君子曰是赞子犯劝文公退避三舍的功劳。因此,A.从:本义为跟随、跟从,文中引申为追逐,释义正确;B.抗:捍卫,救助;C.生气:古今异义词,在文中与壮意义相对应,即意气风发,斗志昂扬;D.劝:劝说。) 2.A.释:解除。B.既:已经。C.曲:理屈,理亏。D.至于:至,到;于,引进与行为到有关的处所。直译到达也可。 3.A表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况且。B.也: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与者相连,表判断语气。C.若:连词,表假设关系;代词,你。D.而:省略句,(彼)而不去,而表转折关系,却;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说明呼的方式,一般不译。参考译文 晋文公即位四年,(宋国背楚事晋,)楚成王攻打宋国,于是文公就统率齐、秦的军队攻打曹、卫,用以牵制楚军,解救宋国子玉解除了对宋的围困,(转而)追逐晋军。楚军排好阵势,晋军却后退30里。晋军的军官们请求说:凭着国君的身份躲避子玉这个臣子的进逼,是耻辱的。况且楚军已经疲惫,一定会失败。我们为什么要撤兵?子犯说:你们忘了文公逃亡楚国时答应过作战时要退避三舍吗?我狐偃听说:在交战中,理直就能士气高涨,理屈便会斗志衰竭。我们还没有报答楚国对我们的恩惠,却援救宋国,这是我们理屈,楚军理直,楚军将士无不斗志振奋,不能说是斗志衰竭。假如我们以君主的身份躲避臣子的进攻,楚军却不撤兵,他们也就理屈了。于是后退了90里避开楚军。楚军将士都想停止进攻了,子玉却不依,进军到城濮,两国果然开战,晋军把楚军打得大败。明白事理的君子说:(先轸、子犯)善于用德来劝说晋君。 三、 1.A(A.兵指兵器。兵与革连用,泛指军备、军队。) 2.C之:均为代词,指代台。(句为宾语前置句,即为王视之也。)A.而:连词,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越国的人心没有平服是夫差有忧色的原因;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却。B.焉:助词,用在句末,表示陈述语气;代词,相当于之,指伍员;D.者:助词,用在参政事后,构成名词性短语,译为的人;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 3.C(题干中岂臣之欺乎为宾语前置句式,即岂臣欺之也,哪里是我在欺骗大王呢。C项恶,什么,疑问代词用作宾语,前置,恶乎待哉即待恶,等待什么。A、B、D三项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参考译文 越国的人心还没有平服,吴王夫差因此忧心忡忡。一天,他又开始在姑苏山东面建造楼台,以便参与朝政的大臣听取百姓的疾苦,详察各地的军备情况。到了夏历十一月,夫差派伍子胥去视察工程,还没有建到第三、四层台阶,伍子胥就奏报说:大王的臣民挨饿了,大王的兵士疲惫了,大王的国家危险了。夫差听了很不高兴,就让太宰嚭替换伍子胥。九层都筑造完了,太宰嚭并没有奏报实情,而且声言:四方的国家畏惧大王,百姓歌颂大王,那个伍员是在欺骗大王。伍子胥说:他只是想自己极力往上爬,本来就没有时间为大王视察工程,也不为百姓打算,哪里是我在欺骗大王呢?吴王夫差命伍子胥自尽,而使太宰嚭掌管朝政。第二年,越国军队就攻入了吴国。 四、 1.A(快,意为畅快。该句主语为意外惊人语,快的行为主体是阅读的人,解释为使动用法正确。B.月胁与天心相对,胁用作名词,即腋下到胸部的两侧。C.知音:在句中指知遇之恩。D.速:催促。) 2.B(其:都是代词,他的。A.诸:兼词,相当于之乎;形容词,众多,各。C.所:助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所字结构,该句可译为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固定结构,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格式,表被动。D.以:介词,表示入仕所凭借的方式、方法;引进后文见君的时间,相当于在,以童子即在年幼时。) 3.B于为动词到、至,句式与现代汉语相同。A.与为动词结交,疑问代词谁用作动词与的宾词,宾语前置。C.介词结构于茅山用作起屋的状语,后置,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D.省略句,即见君(于)扬州孝感寺;另外,介词结构用作状语,后置。 4.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既:之后。接:交往,交谈。顾:表示轻微的转折,只是,不过,如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恨为意动用法,以为遗憾。(2)主语省略,应补译。出:拿出。君:指顾况。诗集二十卷:数量词后置,调整语序,即二十卷诗集。发:阐扬。参考译文 苏州的山水景色,风姿秀美,瑰异奇丽。太湖中的异石,洞庭山上的桔子,以及华亭的鹤鸣,与虎丘、天竺众多佛寺,一个接着一个,秀丽极了。先生就生活在这片秀美的土地上,聚集了山水的清净轻盈而把它们作为自己的禀性,汇结了湖石般的狂放飘逸而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资质,用像风吹鲜花般美丽的词句作为自己的语言。先生在诗歌创作上,擅于长歌尤其是七言歌行,气势奔放飞腾,往往就像能够穿透苍天的中心,从月亮的腋下探出,出人意料的惊人之语,不是一般人所能够达到的,读了最使人快意。李白、杜甫都已死了,除了先生之外,还能与谁交往呢? 先生字逋翁,名况,凭文才进入仕途,他的为人和他的文章风格相似。先生曾经跟随韩晋公到江南任节度判官,屡次建立很大功绩。入朝任著作佐郎,不能趋炎附势,苟且顺从,被众人所排斥,出任江南郡丞。过了几年,才弃官而去,不再有北上长安谋官的意向。在茅山盖了屋子,意度飘逸,就像古代的三茅君又出现了。最后,寿终正寝。 我年幼时,曾在扬州孝感寺见过先生。先生身披黄衫,穿着白绢鞳头,眼珠明亮,炯炯有神,清秀的站姿,望过去,真像一块高洁的白玉,又像一只飞翔的白鹭。见面交谈后,非常高兴,认为我像扬雄、孟轲,只是对来不及见到我成名感到非常遗憾。从那时起到现在,30年过去了,知遇的厚意,没有片刻忘怀。 去年,我跟随丞相凉国公李逢吉镇守襄阳,有人告诉我,有个叫顾非熊的人,在门口求见。一问,原来就是顾先生的儿子。他拿出先生的二十卷诗集,哭着给我看,请我为它阐发。这时,正好李逢吉改任宣武军节度使,我整顿行装,随他一同回到洛阳,因此虽然答应了,但没有实践诺言。现在已经又过去一年了,顾非熊来催请序文,于是在诗集的开端题写以上文字,作为序文。 五、 1.D(非:批评、指责。与刺同义复指。) 2.D(于:用在形容词后面,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可译为比。A.与: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调换与前后名词位置。B.之:用作动词,到;助词,用在主谓结构寡人于国中间,取消独立性,使它成为整个句子的主语。C.焉:代词,之,指代樊姬;兼词,于之。) 3.D承接上文,应是(令尹孙叔敖)治楚三季。 4.A.得无乎:恐怕吧,该不是吧。B.所以:用以,用来。C.非则:不是就是。D.之谓也:说的就是吧。 5.A(B.文中并没有写樊姬举荐贤臣,只有推荐美人。C.文中只写虞丘子进贤,未写他退不肖。D.孙叔敖是虞丘子推荐给楚庄王,由楚庄王决定他担任令尹的。) 6.见参考译文画线句。(1)所谓:所说的。何:谁。(2)前一句是判断句。后句不亦乎:不也是吗?参考译文 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楚庄王登上王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楚庄王,可是楚庄王依然不停止打猎,于是樊姬就不吃禽兽的肉。楚庄王改正了过错,对政事很尽力。楚庄王曾经上朝,散朝很晚,樊姬下殿来迎接他,问:为什么散朝这么晚?恐怕您饥饿疲倦了吧?楚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樊姬问:大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楚庄王说:是虞丘子。樊姬听了,掩着嘴笑了起来。楚庄王问:你笑什么呢?樊姬说:虞丘子算是贤臣了,但不能说是忠臣。楚庄王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樊姬说:我侍候大王11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国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良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固守私情蒙蔽国事,想让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多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升的道路。知道贤人不推荐,这是不忠;不知道哪些人是贤人,这是没有智慧。我笑这些,不也是适宜的吗?楚庄王听了很高兴。 第二天,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了虞丘子,虞丘子离开座位,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让出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孙叔敖,把他推荐给楚庄王,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楚国史书上这样记载:庄王成为霸主,是樊姬的功劳。说的就是这些情况。 颂:樊姬谦让,没有了嫉妒。推荐美人,跟自己在一起相处。非议讽刺虞丘子,挡住了贤人进身的道路。楚庄王听从她的意见,成就了楚国的霸业第3单元 浅易文言文阅读(二)分析综合 真题演练 一、 4.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今年安徽卷的文言文选文回归到人物传记,难度并不很大。但该题所考查的四个实词,却都超出了高考常见的120个实词范围。不过,考生如果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和推断,不以今律古的话,也还是能作出正确判断的。B项,款的词义有诚恳,恳切款式,样式钱币,经费敲,叩至,到留,止缓慢服顺,服罪条目,事项派头,架子钟鼎等器物上铸刻的字和书画上的题名等,文中的款使用了款的本义,可译为诚恳诚心真诚。 答案B 5.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种题,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中限定筛选范围的短语(惠民业绩)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短语相符。句应属于例行公事,自然还算不上惠民业绩;句是贺兰祥告诫守令的话,属于惠民之语,而算不上惠民业绩;句说的是贺兰祥不随便接受礼物,体现的是他的清素。排除掉含有句中任何一个或几个的选项,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答案B 6.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题中四个选项分别概括了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答题时须对照选项与原文,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准确的地方,从而得出答案。此类试题常错在对个别词句的理解上。A项中,教自己不准确。原文是太祖多方请儒生教贺兰祥学习诗书经传等在内的典籍。此外,贺兰祥出身贵族的说法也有疑问,虽然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出身一般是就父系而言的,原文里说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因此,说贺兰祥出身贵族难免会有异议。 答案A 7.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句(1)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致,该词为使动用法,这里的意思是使到来。句(2)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安,该词为意动用法,这里的意思是感到安心。句(3)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行李,该词为古今异义词,这里的意思是使者。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 贺兰祥字盛乐。他的祖先和北魏一同兴起,后代中有凭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川的,最终就在那里安家。贺兰祥的父亲贺兰初真,年轻时就已有名气,被乡里看重。后来他娶太祖的姐姐建安长公主为妻。贺兰祥11岁就死了父亲,他在服丧期间举止都符合礼仪。他在舅舅家里长大,特别被太祖疼爱。虽然常在军队里,但太祖经常多方聘请儒士,教他读诗书经传。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贺兰祥17岁时,出仕担任奉朝请一职,加任威烈将军。贺兰祥年轻时就有胆量有勇气,志在立功。不久被提拔补任为都督,常在军中。他曾参与平定了侯莫陈悦,又曾迎请魏孝武帝。根据前后的功劳,朝廷封他为抚夷县伯爵。随后又随军攻打潼关,俘获东魏将领薛长孺。又进攻回洛城,把回洛城攻克下来。回朝以后,官拜左右直长,提升爵位为公爵。 大统十四年,朝廷任命他为都督、荆州刺史,提升爵位为博陵郡公。在这之前,贺兰祥曾经兼理过荆州事务,虽然不满一个月,但很有德政。到这次重新前往,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因此汉水南岸的流民,每天就有几千人背着婴儿前来安居。远近的蛮夷,没有不诚心归附的。贺兰祥顺应时机安抚招纳,全都得到他们的欢心。当时正值盛夏发生了旱灾,贺兰祥就亲自巡视境内,察看政事的得失。他看见有人挖掘古墓,暴露尸骨,就对守令说:这难道是仁德之人治理政事吗?于是命令当地官员收殓尸骨重新埋葬,结果当天就下了及时雨。这一年,大获丰收。州郡境内原先有很多古墓,当地有喜欢从事掘墓的习俗,到这时就停止了。 贺兰祥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他的品性很清廉。荆州南与襄阳接壤,西通岷地、蜀地,出产的物品,很多是珍贵奇异的东西。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梁朝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很钦佩他的节约俭省,就用竹屏风、葛布之类以及经史典籍作为礼品赠送给他。贺兰祥难以违背对方的好意,就收下来交付给有关部门。太祖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就把这些物品一并都赏赐给了他。 大统十六年,贺兰祥被任命为大将军。太祖因为泾水、渭水溉灌的地方,渠堰废弃损毁,就命令贺兰祥修造富平堰,开凿渠道引来水源,往东流入洛水。工程完工之后,百姓都得到了便利。 周孝闵帝即位,贺兰祥被提升为柱国公,又升任为大司马。当时晋公护执政,贺兰祥与晋公护是中表亲戚,从小关系就很亲密,对于统领军队治理国家的大事,晋公护都和贺兰祥一起参与谋划。 武成初年,吐谷浑侵犯凉州,皇帝下诏命令贺兰祥和宇文贵统领兵马去征讨。贺兰祥就派他的军司递交一道檄文给吐谷浑,于是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交战,大败敌军。趁机攻取了他们的洮阳、洪和两座城池,把那些地方改为洮州(由朝廷管辖)。他安抚西边(新扩展的)国土的百姓后,才整顿大军班师回朝。朝廷进封他为凉国公。保定二年贺兰祥去世,终年48岁。朝廷加给他的谥号为景。 二、 2.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识读zh,通帜,标志,记号的意思。 答案B 3.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是谭公的事迹,是说暴方子的性格傲岸,是说乡民对暴方子的爱戴,排除即为全部表现暴方子廉洁的一组。 答案A 4.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的说法有误,暴方子并没有担任过知县。 答案B 5.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第(1)句注意尚尔是尚且如此的意思;岂,哪能,或难道的意思;计即考虑的意思。第(2)句注意坐是因为的意思;去在这里是去职,即罢官的意思。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 暴方子,名式昭,河南滑县人。他的祖父名大儒,字超亭,曾经担任江西知县。方子以巡检的官职到江苏听候委用,补员为平望司巡检。他刻苦严格要求自己,不是他本分内应得的钱财,一钱不取。即使是他的母亲也不能享受肥甘美味,更不要说他的妻子儿女了。当时谭叙初中丞凭着苏藩的官职处理巡抚的事务,禁止赌博嫖娼禁食鸦片烟。方子平日不以此为利,上级公文到了认真奉行,几项弊政最终都根除了。谭公嘉许他,举荐几个有才能的守令,方子也在其中,皇上已经下诏军机处存档记载。适逢方子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官。服丧期满后又来到江苏,补员为吴县甪头司巡检。清白的操守越发坚定,说:我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尚且如此,现在难道会为妻子儿女的温饱之事而考虑吗! 甪头司位于太湖西山。方子穿着布衣踏着草鞋,徜徉于山水间。看到先贤祠堂和坟墓,常常在石头上刻字来标记它。又访求山中遗老的诗文集,刊刻它来通行于世。办公事的闲暇时光,喜欢读史书,史记、两汉、三国志、晋书最终都读完全书。然而他生性傲岸,喜欢冒犯上级,因此失去上级的喜欢,最终被弹劾而罢官。被罢官后,方子没有粮食吃,山中人争着拿米送他,不满一月,方子得到了一百多石米,柴薪熟菜相当。山中有一个名叫秦散之的人,为这件事作了林屋山民馈米图。 等到他回到了滑县,更加贫困。 光绪二十年,倭寇犯边,湘抚吴清卿中丞自己请求督师。方子高兴地说:这个举动是多么伟大啊,我愿意追随他。到津门拜谒中丞。中丞是吴地人,看到他非常高兴,向皇帝上奏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