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成果展示《海底世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5721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成果展示《海底世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践成果展示《海底世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践成果展示《海底世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践研修成果教学基本信息题目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材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个人信息设计者姓名郭建丽单位榆次区校园路逸夫小学1. 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关于海洋的常识性文章,全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学习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二是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产生爱科学、学科学以及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三是了解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本单元第一课恐龙已经就事物的说明方法做了相关的学习,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深巩固。2.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探究未知领域,但由于孩子们大多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大海,我想通过制作课件的方法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课前对孩子们的已有知识做一调查,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孩子们课前阅读关于海洋知识的书籍并且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预习并且完成一份课前学习检测卡,我再根据此卡的完成情况进行课堂设计与活动。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继续学习本课生字“窃”、“私”、“危”,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造句。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重点: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难点: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4.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海底世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你们想不想到这样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呢?那好,让我们再次走进那神奇的海底世界!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它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 那你最喜欢的又是什么?打开书,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再读一读,一会儿我们来交流。(设计意图:激情导课环节引导学生温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并且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进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课) 二、学习课文25自然段 (一)动物的声音 1.读句子。为什么喜欢海底动物的声音? A、宁静的海底怎么会有声音呢? B、“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师用动作引导学生说出词语“窃窃私语”。生活中,你在什么情况下和别人窃窃私语过呢?能用一句话给我们说说吗?指导写“窃“、“私”。 2比较句子:你们觉得哪一句更好一些呢?为什么?(贴词卡:打比方)3这么有趣的声音,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指导朗读) 4除了这些声音,海底还会有什么声音呢?5(引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6小结: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可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啊,给我们的耳朵以美的享受,下面就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7在宁静的大海深处,我们能听到这么多有趣的声音,的确能让我们感受到:(生自己背) (二)动物的活动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最喜欢谁的动物方式就多读几遍,然后告诉大家。 交流:你最喜欢谁的活动方式?你对哪种动物的活动特点感兴趣?你想读读哪种动物的活动特点? 海参:你为什么对它感兴趣?说说你对海参的了解?特点是什么?哪些词看出它的慢。像作者这样列出具体数据,让我们感受到海参爬行速度的却很慢,这样的说明方法,就叫做“列数据”。你能读出那种慢的感觉吗?梭子鱼:它有什么特点?(快)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几十千米”还有哪里看出它的速度之快?“比还快”作者把它和火车做了一个比较,突出了它的快,这种说明方法就是作比较(贴词卡)你能读一读吗?乌贼和章鱼:你为什么喜欢它?什么是反推力?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贝类:“巴”是什么意思?瞧它多聪明啊!你能读好吗?深水鱼:说说你的理由?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就像星星一闪一闪的,多漂亮啊,谁再读? 4.这段主要写了海底的各种动物,文中有一句话就已经告诉我们了,谁找到了?这种构段方式就是总分。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三)植物的差异 海底的植物也是道奇异的风景线,抓色彩、形态交流。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四)地形和矿藏 1海底有山峰,也有峡谷。还有什么?是啊,这里富含还有。这些都是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矿物。 2海底有如此众多的动物、植物和矿物,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唱主角的也是学生,孩子们通过小组学习、全班交流不断达成共识,我们可以从这一环节中看到孩子们思维碰撞出的火花。)三、随堂练笔 谁来做个小导游,把大家带进海底,走近奇异的海底世界,(出示海底植物图)你打算从哪些方面为同学们介绍呢?(颜色和形态。)指名发言。(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检测孩子们对海底世界的认识,通过讲解我们可以惊喜的发现孩子们掌握的情况) 四、总结提升: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人类所需要的许多物质和生产药品的资源都可以在海洋中找到。海底矿物资源也很丰富,石油储藏量是地球储藏量的3倍。课外资料补充(学生和老师都可以补充)难怪作者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资料的补充,孩子们对于海洋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激发起孩子们更多探究的欲望。)五、拓展延伸: 学完之前的赶海和今天学习的海底世界,你想大海说些什么?试着模仿作者的写法写一写。(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检测学习效果)六、作业布置: 推荐阅读:海底两万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设计意图: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5板书设计22.海底世界 海底动物的声音 窃窃私语 景色奇异 海底动物活动方式 快、慢、喷水、巴 海底植物差异很大 色彩多种多样形态各不相同 海底地形和矿藏 山峰、峡谷石油、天然气、煤、铁、稀有金属 物产丰富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教学活动设计:师:动物的这些活动方式奇异在那儿?生:有慢有快,有进有退,有动有不动。师: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你对哪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最感兴趣呢?读过之后,可以四人一小组交流交流。交流环节预设:师:哪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你最感兴趣呢?读一读。 生1:我对梭子鱼的活动方式最感兴趣,我抓住“几十公里”、“比还快”来读出梭子鱼前进的速度非常快。(生读)生2:我想读一读海参的爬行(生读),我一边读,一边想象出海参它那胖乎乎软绵绵的身体在一点一点挪动的样子,很可爱。生3:我觉得贝类的活动方式也很有趣,它们巴在轮船的底下旅行,自己不费一点劲。 师:你能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吗? 生:(读有关贝类活动的语句)师:他读得怎样呢? 生:我觉得他“免费”这个词读得好,让人听了似乎能看到这些贝类,悠闲自得地跟着轮船旅行的样子。 生:我建议他读的时候还应该突出“巴”这个字。“巴”就是紧紧地贴在轮船上,这就写出了贝类很聪明,借助轮船的力量前进。 师:你真是他的“一字之师”,就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也与众不同,别的动物都是朝前游,而像作者这样列出具体数据,让我们感受到海参爬行速度的却很慢,这样的说明方法,就叫做“列数据”。(生贴词卡:列数据) 师: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海参爬行速度之慢吗?师:梭子鱼:它有什么特点?生:快,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几十千米”还有哪里看出它的速度之快?“比还快”师:作者把它和火车做了一个比较,突出了它的快,这种说明方法就是作比较,(生贴词卡)你能读一读吗? 师:乌贼和章鱼:谁喜欢它?什么是反推力?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师:说说你喜欢深水鱼的理由?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就像星星一闪一闪的,多漂亮啊,谁再读? 师:这段主要写了海底的各种动物,文中有一句话就已经告诉我们了,谁找到了?这种构段方式就是总分。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7.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我通过抓文章的中心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的主导性,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善于与人交流,对海底世界很感兴趣而且富有想象力。但由于我们身处北方,有很多孩子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过大海,所以教学时我课前制作了许多相关的课件,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运用课件,及时展现视频、动画、声音,再现了课文的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变具体为生动,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在朗读、想象中体验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孩子们学得饶有兴致。教学即将结束,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就是一名导游,你会怎样为大家介绍海底世界呢?(最好用上作者的写法)”,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纷纷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交流着,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我感到欣喜之余还有更多惊喜。语文教学不正是将文本内化为语言的过程吗?整堂课下来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课堂上孩子们不仅积极思考,举手回答各种问题,还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见解。如:有学生谈到海底有山峰、有峡谷、还有森林、有草地时,其他同学马上举手说:“我觉得这一点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来,因为我以前一直认为,只有陆地上才会有这些景物,没想到在大海的深处还有这些景物真得太奇异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孩子真的会学语文、会思考了。课堂气氛为什么这么活跃呢?思考后我觉得是因为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吧。课前我要求孩子们阅读关于海洋知识的书籍,认真预习课文并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如果自己的问题能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那就更好了。总而言之,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一定是精心准备的课,一定是孩子们积极参与、言之有物、学有所获的课。当然,再成功的课堂也一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我在处理学习生字词与文本的理解方面自我感觉还是不自然,不是那样舒服,通过本次学习我也明确了自己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将随文识字、识词在平时教学中作为一个研究项目坚持,相信一定会有所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