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5692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框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一、【授课课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第四课时)二、【授课人】:XXX三、【授课时间】: XXXX四:【教学内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态 (2)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态理解:(1)正确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分清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1)抽象思维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3)辨别是非的能力3、情感、价值观目标 深刻认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及其他们的基本形态,坚定唯物主义立场,在学习、工作中,都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反对唯心主义。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难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七、【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八、【教学过程】 第二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一)组织教学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二)复习旧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么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生: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师:对,那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又包含了哪两方面的内容呢?生: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三)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听的很认真,我们现在都知道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的第一方面内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课第二框的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四)讲授新课师:从前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生:不同意。唯物主义不能以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师:对,其实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不能简单的说追求物质财富的就是唯物主义,而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的人就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那么唯心主义是主张什么决定什么啊?生:唯物主义认为是存在决定思维师:对,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板书:一、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请同学们在书上第10页把这段话勾出来。然后,同学们请看到这页的第二个课堂探究。这是我国古代一些哲学思想,看完后我请一位同学起来说说,他们都认为什么是世界的本原?生:以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比如金木水火土等师:对,他们就是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看做世界的本原,那么大家觉得这中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呢?生:唯物主义师:对,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唯物主义的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板书: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五行学说”相生相克,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2)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基本观点还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战国荀子)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南北朝范缜)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汉朝王充)气者,理之依也。(明朝王夫之)(3)泰勒斯(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7年) 泰勒斯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首先提出并探讨世界的本原问题,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产生,又复归于水。师:同学们觉得这些古代思想家的基本观点有什么共性吗?生: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具体形态天、地、气等等)师:对,这些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具有直观性和自发性的缺陷。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不系统。因为受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阶级斗争和科学发展状况等影响,所以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一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以及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板书: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第二种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能达到的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质,得出:世界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这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他的局限性:机械性表现为他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来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视为机器;他的形而上学性表现为把物质世界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他的历史观的唯心主义表现为不彻底性,把精神和思想看做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三种形态也是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板书: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总结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特别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了十分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迄今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最具有科学性又最具有革命性。(1) 辨证唯物主义:就是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2) 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师:我们学习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它的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就是存在决定意识,那么认为意识决定存在呢? 我们就说它是什么?生:唯心主义师:对,如果认为思维决定意识,那么就是唯心主义。(二、板书:唯心主义)我们国家唯心主义的代表认为有王守仁、朱熹等,国外的有贝克莱、黑格尔、柏拉图等,这些大家都听说过吧?生:听说过师:同学们请看13页的课堂探究,王守仁跟弟子的一段对话,王守仁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望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的吉凶灾祥?”王守仁觉得有了他的灵明,才有了世界万物,大家觉得他的这种观点正确吗?生:不正确师:那么大家觉得这个“灵明”跟“天地万物”有什么关系呢?生:先有天地万物,后有人的灵明,因为物质决定意识。人的灵明是后天形成的,意识源于物质,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师:虽然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但是他看世界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人的意识决定客观物质,因而导致了错误的结论。没有人的灵明就没有世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板书:1、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一种就是刚刚提到的王守仁那种主观唯心主义,以及稍后要讲解的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板书:2、客观唯心主义)先我们来看13页下面的课堂探究: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混沦,不可分开”、“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我国的朱熹,是南宋的哲学家,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1、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想而伤者,如果没有理,也就无天地,无人无物。2、理是事物的规律,人只能顺应事物一定规律而行,而不能违背理。师:朱熹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把上帝、理念等看作世界的本原。师:你认为理和天地万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生:理依赖于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是理的源泉,决定理,理是天地万物的反映,有些是虚幻、歪曲的反映。师:朱熹这种把“理”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虽然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展现的形式不同,但本质是一个,都把精神当作世界的本质,把物质看作第二性的东西,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真实关系,是违背科学的。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板书)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但是,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要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还需要跟同学们强调的是,关于什么是世界本原的问题,除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回答外,还有一种二元论的观点,即把物质和精神看作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但是“二元论”如同漫画中的一人骑二马一样,是很危险的。因此,大家在这里要注意,在哲学史上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而且,人们认识世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的认识是离不开感觉的,我们也要承认和认识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五)巩固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知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它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师:对,然后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即意识决定物质,其中唯心主义又有哪两种形态呢?生: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师:好,最后我们还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做了说明。大家记得下去好好理解品味一下今天所学的。(六)布置作业(随堂练习)1、 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也没用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社会、人类气者,理之依也。( 属于唯物主义;属于唯心主义) (七)板书设计 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九、【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