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全册提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5530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全册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三全册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三全册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伟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纲要人类的形成南方古猿现代人类从非洲的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三大主要人种世界三大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类四个进化阶段及主要代表P3)、 氏族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男子开始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支配社会。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金字塔地点:古代埃及(前3500年)、非洲尼罗河流域; 功能: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地点:古巴比伦(前3500年),西亚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前18世纪);目的: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地位: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种姓制度地点:古代印度(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形成等级制度。分四个等级:1婆罗门(祭祀、贵族掌握神权);2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政大权);3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4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前2070年)在世界历史地图上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的地理位置,了解它们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P13、 西方文明与海洋有关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兴(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衰(前1世纪发生危机、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布匿战争罗马(胜)与北非的迦太基之间的战争罗马帝国(前27476年)与中国秦朝、汉朝同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P69页时间、制定机构:1689年由议会颁布;目的:限制王权内容: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权利法案颁布的作用: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历史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A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B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C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美国的诞生P72页独立宣言时间及制定机构:1776年7月4日 大陆会议发表的内容: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原文见P74页下)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它是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的标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为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提供了范本。)独立战争的影响P76页A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B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评价华盛顿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制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见P75);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帝国P78页人权宣言见P79页史料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标志革命的开始。大资产阶级掌权,他们颁布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内容: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独立宣言的不同点)作用(意义):它对否定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评价拿破仑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开始统治法国;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疆域。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人民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反抗。分析拿破仑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他的个人能力,他具有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另一方面,他的成功还与法国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拿破仑的个人才华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年,英国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政治纲领是人民宪章,因此得名为宪章运动。它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共产党宣言P107页发表时间及起草者: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历史时期。巴黎公社与“五月流血周”(1)1871年巴黎爆发工人起义。起义者占领了全城,通过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2)为保卫公社,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士牺牲。这就是著名的“五月流血周”。(3)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后人。国际歌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美国南北战争导火线1861年3月,主张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林肯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9月,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发表的意义:鼓舞了广大黑人为自身解放而踊跃报名参军,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从而扭转了战局。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次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俄国1861年改革P117页改革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C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性质和作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这次改革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明治维新P119页时间、领导者: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68年开始)明治天皇实行改革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作用: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是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组成性质: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协约英国、法国和俄国三国组成萨拉热窝事件时间:1914年6月28日刺杀对象: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及夫人遇刺作用: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时间:1916年爆发该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死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充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兴起时间主要标志主要成就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改良蒸汽机(瓦特1785年);火车(史蒂芬孙1825年);汽船(富尔顿1807年)(1) 创造巨大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革命)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电力的广泛使用电灯(1879年爱迪生)、有轨电车;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汽车(1885年);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无线电报、有线电话等文艺复兴14世纪前后,地中海地区贸易繁荣,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行。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15到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文艺复兴的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达芬奇意大利画家。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新航路开辟 哥伦布到达美洲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资助的)哥伦布(意大利人)横渡大西洋来到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美洲新大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P62页 各地区交往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麦哲伦1519-1522年,奉西班牙王室之命,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俄国二月革命时间19133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时间1917年11月6-7日(俄历10月)领导人列宁地点彼得格勒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结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意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A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B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c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3,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0。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作用: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注意: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的地位: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同志清扫地球的漫画说明: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时间、领导者1921年、列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的进步性和积极性体现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特点将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主要加盟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共15个加盟共和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五二五计划1928-1937年,重点:发展重工业成就: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大加强“斯大林”模式”形成时间1936年形成标志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的背景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模式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详细见P9小字部分)注意新宪法的颁布,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评价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弊端 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改革内容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和政治领域进行改革(详细见P61最上面的小字部分)影响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20世纪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经济改革和政治方面作为重点影响(后果)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苏联解体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一些苏联领导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影响: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制全局。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八一九事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解体标志叶利钦成立独联体标志着苏联的解体时间1991年底。(19221991年)社会性质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解体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政治和社会危机;戈尔巴乔夫所实行的政治钙和放弃了党的领导权;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匈牙利的改革时间1956年卡达尔背景及主要内容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总结了匈牙利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内容:政治上,发扬 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经济上,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结果: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为六七十年代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被苏联镇压。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东欧剧变原因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西方和平演变思想的影响5盲目照搬苏联模式 6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情况从1989年下半年始的一年之内,东欧各国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启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实行以法治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等等。一、19191929年 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繁荣”一时(P20)主要史实: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巴黎和会时 间1919年1月。地 点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内 容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故巴黎和会又称“分赃会议”)操纵者三巨头:美(威尔逊)、英(劳合乔治)、法(克里孟梭) 凡尔赛和约内容内容:(1)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2)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3)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4)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5)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体现和会的实质)和会的实质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 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说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构成: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定的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 1919年1920年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1920年1月成立国际联盟(二战后联合国成立)华盛顿会议时 间19211922年。与会国美、英、日、中、法、意等九国。九国公约内 容1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2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3其实质“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影 响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二、19291939年,国家干预经济时代第四课基本特征:资本主义陷入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之中,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以渡过经济危机。主要史实: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处于法西斯侵略和战争威胁之中。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一时,相对稳定。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间1929年1933年地域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影 响1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2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各国资产阶级为此寻找出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背 景严重的经济危机,1933年初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目 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中心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法律是新政的基础和核心)评 价本质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但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成效(影响):(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2)人民生活得到改善;(3)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4)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5)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6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五课德国法西斯力量的猖獗希特勒上台1933年希特勒(1919年成立纳粹党)出任德国总理,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由于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德国人急于寻找出路,所以希特勒特别瘦德国人推崇)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1 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2 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出纳粹党以外所有政党;3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4 加强思想空盒子,焚毁大量进步书籍5 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意大利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日本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937-9-18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件1937-7-7,发动全面侵华事件二战战争策源地欧洲策源地形成标志1933年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国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性质)“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面对经济危机:各国选择的道路和结果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美国强大;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走上法西斯道路,最终失败。结果:德国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对后来欧洲局势的影响:德国不断对外侵略和扩张,威胁社会的和平与安全。三、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六课基本特征:法西斯国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主要史实: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化 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重大转折 1945年,德、日法西斯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第2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慕尼黑阴谋慕尼黑协定时间:1938年9月签订者:张伯伦(英)、达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地点:德国慕尼黑。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实质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影响(1)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2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绥靖政策西方国家为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祸水东引),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进攻波兰时间:1939年9月1日。标志:二战全面爆发德国进攻西欧1940年四五月,占领法国和北欧许多国家1940-8月德军轰炸英国(了解)德国进攻苏联时间: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大败德军),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扩大了。日本偷袭珍珠港时间: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9-11事件是美国珍珠港事件又一次袭击)二战爆发原因1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2经济危机的影响(直接原因)3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七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时间1942年1月1日主要国家中、美、英、苏等26国标志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意 义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终打败反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年2月参加国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地点:苏联的雅尔塔内容:(1)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3) 决定成立联合国;(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作用:加速了德国的最后败亡,为战后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斯大林格勒战役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作战双方:苏联、德国标志: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更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即欧洲战场的转折点)。诺曼底登陆时间:1944年6月6日作战双方: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德国标志: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德国灭亡的进程。攻克柏林时间: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首都)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作战双方:苏联、德国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法西斯德国法西斯溃亡。日本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二战结束胜利的原因和启迪根本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是正义的战争。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团结起来力量大;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加速日本投降的事件1 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 美军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3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和朝鲜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后的重大军事行动1、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2、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3、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4、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两次挑起世界大战的原因:经济实力强,想重新瓜分世界。但目的没有达到。启示:发展本国经济不能威胁别国利益(或:国家的崛起不能依靠对外侵略)补充如何才能避免战争(P43第三世界国家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国力,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之间应加强合作友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二战重要大事: 二战爆发:1939-9-1德国闪击波兰; 二战规模扩大:1941-6,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争);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二战转折点:1942年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4-6.诺曼底登陆二战在欧洲结束:1945-5-8,德国投降;二战全部结束:1945-2雅尔塔会议1945-9-2.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对比一战 19141918 沙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凡尔登战役(转折点)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性质)二战: 19391945 慕尼黑会议(导火线) 斯大利格勒战役(转折点)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性质)共同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中国与二战:1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作用: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二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2中国在二战中的主战役:1939-7平型关大捷;1938春台儿庄战役;1940-8百团大战。3近代日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二次大规模战争,结果和主要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胜利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积极影响: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如原子弹技术导致了原子能的应用,导弹技术导致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受苏联影响,二战后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如中国、越南、朝鲜、蒙古、东欧八国等二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四、1945年至90年代,电子信息时代第八课基本特征:世界经济经历美国掌握霸权到美欧日三足鼎立到全球化趋势发展过程;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格局到“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主要史实:具体表现 经济方面战后初期,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60年代,西欧和日本崛起;70年代形成美欧日鼎立局面;80至9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进入新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出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政治方面战后初期至80年代末,世界形势呈现明显的两极特征,美苏争霸延续三十余年。欧洲国家加强联合(欧盟)反对美国控制,冲击两极格局;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呈“一超多强”局面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点:持续发展,全面繁荣 黄金时期原因:(1)占据广阔国际市场;(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3)改进传统工业;(4)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5)政府注意改善人民生活。美国战后经济发展原因20世纪70年代特点: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原因: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特点: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特点: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20世纪90年代特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新经济的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美国战后经济发展原因:(1)根本原因:及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2)大力发展科技,发展高新技术;(3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政治经济实力大增,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4重视教育和人才5确立世界霸权后的政治需要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美国给予了西欧国家大量的援助;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积极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美国援助西欧目的:根本目的称霸世界;直接目的:对付苏联。西欧建立时间:1993年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立作用: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欧共体和欧盟成立目的、作用、原因:发展经济,国际地位提高,维护自身安全日本(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1)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美国的扶持;(3)朝鲜战争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4)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5)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重视人才的培养。80年代中期日本实行“科技立国”;1964日本奥运会二战后,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借鉴:相同原因:美国的扶持或援助;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对中国的借鉴: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在改革中坚持求实与创新美日、西欧经济的发展1 对我国经济有什么启示:抓住机遇没注意加强地区和国际间的经济联系; 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发展教育和科技;大胆改革勇于创新。2对资本主义经济有什么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3、对世界格局有设么影响?促进世界格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12课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巴分治: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离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分治。 2、印巴冲突:印巴分治(历史根源)导致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严重矛盾和冲突,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了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 3、印度独立后取得成就:1农业上粮食基本实现自给2工业上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3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首先从北非开始1、埃及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了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 1956年埃及从英国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2、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历史上称这一年为非洲独立年。 3、纳米比亚独立及其意义:1990年,纳米比亚赢得了独立。这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三、拉美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1 、古巴革命: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 、1999年,巴拿马人民赢得收回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13课 四、中东问题-关键是巴以问题1、 中东战争的爆发: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二战后,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之后,随着犹太人国家1948年以色列的建立,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历史上称为中东战争,中东问题由此产生。 2、中东局势长期动荡的原因: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2石油资源非常丰富3由于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 4水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5大国的干预 第十四课冷战中的对峙冷战政策二战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成为“冷战政策”。根本目的:称霸世界。 了解丘吉尔“铁幕演说”成为冷战开始的信号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杜鲁门主义时间、提出者1947年3月、杜鲁门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美苏冷战局面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7年,也称“欧洲复兴计划”)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5),标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NATO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美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苏联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1)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2)美苏意识形态不同造成的矛盾美苏冷战局面对世界局势的影响(1)造成世界长期动荡不安,地区冲突不断,是现代战争的根源;(2)美苏两强相对均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最终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争霸时间1953赫鲁晓夫上台后-1991年底苏联解体20世纪50-60年代美攻苏守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苏攻美守。原因:美国深陷越南战争,1969尼克松实行战略收缩 苏联勃列日涅夫积极进攻,1972年苏联占领阿富汗80年代戈尔巴乔夫提出全球缓和战略,美国同意1989苏联退兵阿富汗1991-12苏联解体,争霸结束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经济实力起决定性作用表现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科索沃战争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影响: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1政治格局: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2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动: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 两极对峙格局(或雅尔塔体系) 苏联解体后 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科索沃战争的启示: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发挥联合国的作用3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4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16课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征: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了一个整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世界贸易组织 英文缩写:WTO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经济发挥的作用(1)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2)2001年11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理解影响(1)促进了经济发展;(2)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3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对中国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采取了哪些措施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17课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源于美国1、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核心是基因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2、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3、特点: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4、影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5、启示:第三次科技革命表明,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我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国别作品作者美国美国的悲剧 揭露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德莱赛 法国约翰克里斯夫罗曼罗兰法国等待戈多贝克特苏联静静的顿河诺贝尔奖肖洛霍夫苏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西班牙格尔尼卡是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毕加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