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一中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5332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安一中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成安一中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成安一中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安一中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第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于是积极组织灭火。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原始史料的是A. B. C. D.2.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B.制天命而用之C不以人助天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上。这说明康熙善于学习和创新 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 “尊孔”利于清朝统治 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 A B C D4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这表明孔子主张A无为而治 B中庸 C轻徭薄赋 D有教无类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C.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D.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6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当是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7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A光大儒家 B恢复礼乐秩序 C建立教育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8.“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儒家“礼治”思想C墨家“兼爱”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1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12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名,如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等。从中可以推测下哪种思潮影响了当时人的取名。A佛教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程朱理学1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陈独秀14下图中,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以“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为创意,造型以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为创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法家思想与造纸术 B.墨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 C.儒家思想与造纸术 D.儒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15.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16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书法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 绘画艺术17.辛弃疾和陆游相同,总有壮志未酬、英雄无用武的感慨。下列词句,最能表现他这种遗憾心情的是A.“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B.“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D.“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18.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D.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19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作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为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义20右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21严复是维新思潮中重要的理论宣传者,他翻译的天演论宣传的思想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师夷长技以制夷”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2“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材料反映了道学先生对哪一历史事件后社会变迁的不满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3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A主张民主科学 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24陈独秀说“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以数千年前之残铹枯骨,入于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所结晶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陈腐死人之宪法,非我辈生人之宪法也”。这表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 A主张把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相结合 B崇尚西方社会的现代法治 C反对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25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的评价,哪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是进步的和爱国的思想26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A.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B.共产党宣言诞生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D.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27.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A.为现实服务 B.有历史观引导 C.与时代同行 D.充分掌握史实28.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29.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到“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的“春天”主要是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邓小平南方讲话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A.和 B.和 C.和 D.和30.以下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旗帜 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作用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3题,其中第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31.(12分)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组别材料结论东汉组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 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佛、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宋代组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法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地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 据朱熹近思录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晚清组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1896年)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6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思想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贯穿中国近代史始终,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一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2分)王韬认为他“实倡先声”是指什么?(1分)材料二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根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2分)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三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2分)运用这一观点,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2分)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3分)33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材料二:毛泽东题词“实事求是”(1)毛泽东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信仰马克思主义的?(4分)(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试举出毛泽东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中国革命从危机或困境中拯救出来,走上正确道路的两个事例。(4分)材料四:右图所示是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时代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哪一决定。(3分)(4)该期杂志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共60分)1-5 B C D B C 6-10 C D A C B 11-15 D D A C C16-20 A B B A B 21-25 D D D C B 26-30 A C C B D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解析】第一和第二问体现了较高的能力要求,而且具有开放性,三段材料,三种不同的结论。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第三问首先要清楚,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实际就是儒家思想。三个时期的变化实际就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的表现。(1)晚清组。(1分)(2)东汉组、宋代组。(1分)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每组2分,共4分。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2分)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2分)(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2分)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2分)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2分)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32观点:提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但认为封建制度和文化不能改变。(2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1分)观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2分)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对西方文化认识肤浅;中国落后。(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观点:批判吸收。(2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2分)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3分)33(1)背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民族灾难依然深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分子受到启迪,看到希望。(4分)(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开创出一条有于“城市中心论”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给各地的革命斗争树立了榜样;在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的危急关头,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正确地领导和指挥红军,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逐渐摆脱军事上的被动书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言之有理即可)(4分)(3) 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分)(4)不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改革开放,发展了生产力,解放了生产力,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