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文化强国之路-十八大报告的文化解读.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5243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之路-十八大报告的文化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之路-十八大报告的文化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之路-十八大报告的文化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之路十八大报告的文化解读邹广文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志们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进行学习和解读,我准备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扎实推进文化强国之路。胡锦涛同志在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这样一个理念。胡锦涛同志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胡锦涛同志还讲,要通过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一表述为今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了总的纲领。此前,在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个决定里边也明确提出了,没有文化的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到党的十八大报告,党中央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我们有一个非常自觉的一种共识。所以,围绕着如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这样一个总的题目,我想具体从三个角度进行一下学习和解读。一、文化建设何以如此重要(一)对“文化”的基本理解首先,第一个问题,我想谈一下文化建设何以如此重要。首先和大家简单地谈一下,我们对文化的一个理解。什么是文化?通常我们讲,文化是指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的本质是人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的对象化活动过程当中所实现的一种人的劳动成果。文化,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决定了人性的圆周,或划定了人存在的合理性。通常我们讲,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展开方式。在这里边,我们可以通俗地作一个对比,比如说,把人与动物做一种对比,人和动物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有肉身的、适应自然的一种生理的存在或都是一种生物。在这个意义上讲,人和动物没有根本区别,但人与动物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可以创造文化。正因为人可以创造文化,人从芸芸众生的生物自然当中走出来了,人成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如果纯粹按着人的这种生物的这样一种归队性,我们考察一下人和其他生物的对比,我们会发现人没有任何优势。比如在大自然当中,如果从视觉来看,鹰的视觉可以看到150公里的距离,人的视觉远远没法和鹰相比。如果从奔跑速度来讲,据说豹、狮子的奔跑速度最高的时速可以接近100公里,但人的奔跑速度也同样没法和这样一些动物相比。从嗅觉来看,狗的鼻子比人的鼻子要灵敏50倍以上。总而言之,我们要说的一个道理是,如果从纯生物学的人对自然的适应性来看,人远远没法和动物相比较,但人由于创造了文化,使得人从这种自然当中,生物学的意义上变成了文化意义上的人,在这个意义上讲,人是文化的创造。虽然人的视力没有鹰的眼睛发达,但人类发明了望远镜,人们可以超越人的生物局限性。现在我们发明了这种射电望远镜,可以观测到150亿光年的天体,这是我们很难用经验的这样一种思维可以想象和描述的一个距离。从奔跑速度来说,人类已经发明了高铁、高速列车,人们发明了航天器,发明了宇宙飞船等,航天员乘着“神六”、“神七”这样一个航天器,在天空飞行两个半小时可以绕地球一周,这是其他生物所无法比拟的。总而言之,我们发现人类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这样一个存在性,所以使得人在自然面前越来越划定了人性的圆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是文化的存在。由于文化,人们可以把人类的所有的进步一步一步把它积累起来,所以说,文化对于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一层意思。第二点,如果我们给文化下一个最基本的定义的话,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个表述。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与自然相区别。是凡我们称为文化的东西,都打上了人的烙印,比如说这个水杯是文化,是因为大自然当中本身不能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它是人的一种创造的产物,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一百几十多种定义,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界定文化的定义,它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人与自然相区别。同样的,当我们回头来看我们自身人类的这种文化创造成果的时候,我们也从人与自然的区别性上,人得到了一种欢欣鼓舞,所以,我们在给文化下定义的时候,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与自然相区别。现在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基本上都是人的一种文化环境,我们通常讲“第二自然”,随着人类的工业文明向宏观和微观的两方面的推进,人类所创造的这种文化世界已经成了今天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环境。第三点,我们谈文化,我们要说的是文化对人而言具有二重性。所谓二重性,是指它对人的实践、对人的现实生活,每个人在感受着文化的同时,每个人在创造着文化的同时,文化既肯定了人,同时文化对人也可能构成一种否定的关系,文化对人的二重性具体表现为肯定的关系和否定的关系。首先,文化对人具有一种肯定性。当我们在谈人的这种创造性的时候,当我们肯定人的这种发展时候,往往是以文化的成果来反过来确定人的文明成果和发展成果。比如说,我们划定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会发现,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多的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文化积累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基本的特色性的东西。但文化同时又对人具有否定性,特别是工业化在人类文明进程当中的展开,工业文明对人的文化世界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的同时,文化同时也对人具有一种否定。今天的人类面对着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世界,往往有一种悲欣交集的这样双重性感受。一方面,我们欢欣鼓舞,一个一个的人类的文化奇迹从我们手中诞生。但另一方面,当今的人类,很多的矛盾、很多的烦恼恰恰是由于我们的文化所造成的,而不是由于自然本身造成的。在这个意义上。比如我们举一个例子,20世纪人类发明了汽车,但汽车的发明使得20世纪人类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了人类死于战争的人数,这是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双重性。所以文化对人既具有肯定意义,又有否定意义。爱因斯坦在面对世界大战,他曾经感慨地说过这样一句话,通往人类战争毁灭的道路,是由我们这个世纪第一流的科学家亲手铺就的。这里边也就看到了文化对人的这种否定性。所以我们可以形象地讲,文化既可能让人上天堂,但也可能让人下地狱,所以文化的二重性在今天人类文化的这种活动能力,人类对自己的改造能力充分发展、充分扩张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保持一种清醒,只有这样的话,文化才能不会走向对人的这种反面和否定。这是第一个,我想对文化本身做一个解读,这个解读的意义的实际是为我们下一步想谈第二个问题做一些学理上的铺垫。(二)文化强国何以提升为国家战略第二个,我想谈一下,文化强国何以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或文化强国何以在当今我国的整个发展战略当中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对于我们今天理解文化强国具有着非常独到的,非常特别的意义。我想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下我在这方面的一个理解。首先第一点,这个问题是基于30年中国的发展现实所做出来的。中国的30年改革开放,我们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绩,从80年代初期,整个的国家经济综合实力在世界排名大概10位左右,到今天我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中国30年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相对的,对经济的这种快速发展,我们的文化发展却相对滞后,这是需要我们认真保持清醒的一个认识。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一下相关的数据和大家做一下说明。我这手里有一个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所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这是2009年发布的,在这个报告当中,关于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排名,我国居于世界第七位。之前的六位分别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是我国自己的排名。但我们再看一下国外的一些相关学者在同样问题的排名当中,甚至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前10名当中没有中国的影子。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中国的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不相匹配。所以,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样一个悠久文化传统的这样一个从历史走向今天的这样一个文化的承传当中,我们今天的文化影响力却不尽如人意,确实应该值得我们很好地思考,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是基于对于我们发展理念的一个纠偏。这句话是说改革开放30年,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理念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这些概念大家都非常熟悉,正因为经济的这种集中的关注,才带来了我们30年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成果,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我们在取得这样一个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把经济和文化作为一个对应,我们考察一个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在地方各级政府这30年的执政理念当中流行着一个口号,大家都耳熟能详,叫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且这个口号响遍神州大地,但很少有人去反思一下这个口号的问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也是基于我们提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我们落后就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但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是不是就仅仅是一个“搭台”和“唱戏”的关系?现在30年过去了,我倒是希望我们有一些地方的一些政府官员,大家有没有可以把这个口号重新做一下思考的必要?比如我们可否这样提,“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由原来的“文化搭台”,到“为文化搭台”,这里边就牵涉到一个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我们的社会的经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它和文化做对应的话,毫无疑问经济发展是手段,而一个国家的整体的文化的发展,整体的文明和进步,这才是一个根本的目的,所以这里边就牵涉一个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所以我在有时候讲课的时候,我就形象地讲过这样一句话,30年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我们走入了手段的王国,而失去了人的目标。一味地对于手段的追寻,而恰恰忽略了或迷失了我们发展的目的。西方有位诗人讲,现代人,是指工业化背景的人,是一个不思明晨的狂欢之夜,大家都在狂欢,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明天将会怎样。就像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的故事一样,戈多明天会来吗?戈多什么时候来?人们很少去反思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国家来讲,发展要有方向性,要有目的性,因此,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讲,下一个30年,中国的发展,老百姓有一句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习惯上以30年作为一个时间结点来反思我们下一个30年的发展,下一个30年的发展绝不能简单的去重复前30年,当然我们有坚持的东西,我们50年不动摇,100年不动摇,这毫无疑问是对的,但在坚持的同时,我们还要有一个发展理念的更加地自觉、更加地理性,因为这种反思才有利于我们文化的健康发展,才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这是第二点。第三点,放眼全球化,我们看到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主导着综合国力的竞争格局。放眼全球化,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主导着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在这一点上,中国这30年融入全球化,大家的感觉越来越深刻。我们举一个最现实的例子,我们曾经做了这样一个抽样的调查,全国地级以上的电视台几乎都播过韩剧,甚至有的时候播的还不止一部,包括国家的媒体,韩剧播得有很多,所以有人形象地说“韩流滚滚”、“韩潮来了”,现在我们的年轻人穿哈韩装。透过这种大众文化的这种流行性,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在中韩的文化交流当中,我们实际上是处在一个文化逆差的,这和我们泱泱大国的悠久文化的历史是不相匹配的。总而言之,把文化强国作为提升国家战略的这样一个高度上,我们应该很好地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指标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去思考的问题。十八大已经提出了,我们要由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走到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我们要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八年时间,这八年时间,我们应该要很好地思考,小康社会的文化指标,它的人文诉求到底是什么?这是值得大家很好地思考的。正是基于此,我们发现,在十八大报告当中,有很多关键词,文化的关键词,在十八大报告当中有很多文化的关键词应该引起大家共同地去关注,共同地去注意和思考。比如说这些文化关键词,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要注重社会的人文关怀,要增强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些概念都是十八大当中提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包括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去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到今天的十八大,党中央真是在文化建设的思路上越来越自觉了,这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精神资源和理论资源。(三)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回头看一下我们的发展现实,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现实性怎么样,通过对现实性这样的一个透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文化建设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就像我前边讲的,我们的经济发展和我们的文化发展是不匹配的,从文化的发展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来看,有四个问题值得我们去很好地思考。首先,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失衡。所谓失衡,是不平衡,失去其平衡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是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包括现在十八大又提出生态问题,它的这种“五位一体”,最后才是一个和谐社会的一个文化诉求。就文化而言,文化本身也有一个文化生态平衡的问题,我这里边讲文化生态环境。比如说,我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要有平衡。另外,不同的文化形态之间也应该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比如说,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文化形态呈现了多元化的态势,比如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大众文化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应该成为丰富了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但我们会发现,不同的文化形态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比如说现在我们的高雅的、严肃的文化,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相对而言还是发展得比较窘迫,或发展的地位比较尴尬,取而代之的是大众文化的突飞猛进,诉诸感官的娱乐的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社会生活,这一点上,这是属于文化生态需要进一步地去调节,让我们的社会文化更加和谐,这是第一点。第二个问题,文化的创造力减弱。这30年中国的整个的社会发展,我们经济上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是和我们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创造分不开的,党中央也在很多文件里边特别地强调说。增强一个民族的文化创新,这是一个民族可持续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抓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前提是培养一个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可以这样讲,文化是创造力的基础,当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又是一个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这里边创新最后追溯到最根本的环节是要培养一个全民族的一种文化创造力。但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创造力的减弱是制约下一个30年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里边我也可以拿企业来做一下对比,如现在企业的品牌培育,成了企业赢得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品牌?改革开放30年,我看了一个材料,我们涌现出来那么多的优质名牌材料,省优、部优、行业协会,但这些优质名牌产品很少最后转化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所以优质名牌和品牌之间不能划等号。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一般的意义上,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讲,什么叫品牌?我认为,对于品牌可以做这样一个理解,在消费者心目当中,持续性的美好印象才叫品牌。时间的规定性、时间的这样一个要素在一个品牌的这种印象当中具有着很重要的一个影响,或更简单来讲,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东西是好的东西,就是品牌。当然回过头,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一下当下的中国的好多企业的产品,我用一个判定叫“短命而优秀”,优秀吧?优秀,但太短命了,各领风骚三五年,所以,这不利于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的竞争。因此,培育民族的品牌是我们下一步中国的经济赢得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需要大家面对的问题。中国的企业现代已经有60、70家进入世界500强,中国大陆这些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让我们欢欣鼓舞,而且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的数量去年已经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在世界品牌实验室的发展报告当中,我们发现:中国的世界级的品牌500家,最知名的世界品牌的排行当中,中国进入世界500家最知名品牌的产品却只有6、7家,这和我们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不相匹配,这说明500大,并不等于500强。下一个30年,对中国的企业来讲,培育民族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或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是文化的创造力,如果一味地去照搬,一味地去模仿,一味地去移植别人的文化、别人的产品或我们用一个COPY(复制),这是一个没有出息,没有远见的一个表现,我们不能说眼看着中国的整个大街上到处跑的全是外国的品牌的汽车,所以要提振民族的自信心,很重要的一点要培养民族的文化创造力,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文化建设的严峻性是社会道德的失范。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带来我们整个社会道德的整体性进步。我们的社会道德建设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有人讲道德滑坡,但不管怎么样,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的严峻性,对于我们的整个社会风气的扭转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有人感叹,当今我们社会的道德底线到底在哪里?所以,党中央也在很多场合讲,我们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要相匹配,“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党中央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不能一手硬,一手软。但现在我们的的确确看到了,我们的经济文明这一块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去提升,需要我们去加强,所以一个社会整体的道德进步,对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前提性的意义,所以这一点,要如何有效地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最后一点,第四点,我们的文化信仰亟待加强。培育全民族的文化信仰,一个社会的信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信仰可以为一个社会确立发展的方向感,就像我们一个个人一样,确立一个人的个人信仰,最重要意义是在于确立了人生的目标。什么是信仰?我们这里边可以从哲学层面上来简单地做一下讨论,我个人认为信仰是什么?说得直接一点,信仰是一个人即使流干身上最后一滴血,都在坚守的东西才叫信仰。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好多的革命先烈,他们有信仰,因为他们是用生命和鲜血在坚守他们所信仰的东西。当今社会,我们发现30年的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让我们的整个社会的关注点,越来越转向经济,我们叫一心一意向钱看,一切向钱看,当然这个社会的这种促进经济、拉动经济的意识确实对提振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必要,但还不要忽略信仰在社会生活的独到的作用,今天切实加强全民族的信仰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从我们的问题建设严峻性和紧迫性上。我从四个方面和大家做了讨论。总而言之,中国的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这个新课题,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十八大报告里面已经给我们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这个思路是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任务,这个文化需求也就印证了我们前面所讲的话,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是一种追求意义的存在,正是在加强和追求人生意义的层面上,文化的积累对一个社会的实质性进步变的尤为重要。这是我和大家她们的第一个大的问题。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特点第二个问题,我想具体讨论一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特点。我们为什么要对中国文化发展现状做一些整体的扫描呢?是为了让我们后边的文化强国之路走得更加自觉,因为总结现实是为了更好地前瞻未来,对这个问题,首先我想和大家讨论对当代中国文化境遇的一个基本的定位。我这里边用一个概念来定义当代中国的文化境遇问题,我这个命题叫做历时性文化的共识性承受。我们把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境遇的这个表达,我用了这样一个命题叫做:“历时性文化的共识性承受”。这里边有两个文化哲学,存在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叫历时性,第二个叫共识性。所谓历时性,“历”是“经历”,一种文化从前、中、后,它是按照时间逐渐地展开的,我们把这种文化的这种展开叫做历时性,如人类的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这种展开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历时性。另外一种情况叫做共识性,共识性等于说是像大幕一打开,它集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象,我们把它叫做共识性。当今中国社会30年的改革开放,用历时性文化的共识性承受,想表达一个什么意义呢?本来我们有一种形象的说法,说中国用了短短的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150年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们是大步流星,迎头赶上,中国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但这种跨越式发展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在这种快的节奏当中,人类文化发展的这种历时性的各个环节需要消化的问题,我们却没有很好的得以消化。所以展望今天的中国社会生活,我们会看到很有意思的景象,比如说,站在中国的,哪怕是一个稍微的比较有规模的这样一个公路边或街道边上,你会发现整个街道上所跑的车有宝马、奔驰,有好多高档车,也有一些中档的帕萨特、别克等,也有捷达、吉利、奇瑞等很多的国产车,高、中、低档在我们的公路上,你都可以看得到,甚至一不留神你还能看到马车、牛车,在北京,你有时候还可以看到祥子车,所以中国用了短短的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一个半世纪的发展道路,这种整个的一个半世纪的世界风情画,你瞬间,顷刻之间,在同样一个时空下面,在中国会得到一个场景的展示,这说明一个问题,新文化和旧文化,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们形象地说新文化、旧文化就像在扮一个假面舞会一样,彼此在做着一种捉迷藏的游戏,所以我们的文化可以说集结呈现出来了,这种集结呈现,真的是让我们有一点招架不住。最明显的感受是我们无法用一种价值判断去评价这种琳琅满目的文化现状、文化形态,所以这是中国今天文化的特点。比如在首都北京,世界最新潮的文化在我们首都,你可以找得到,无论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如北京的建设,前些年老外来到中国,来到北京看后海、看八达岭,看颐和园,现在老外来了以后看鸟巢,看国家大剧院,看中央电视台新址,这都是世界比较权威的,甚至是最权威的建筑设计,但同时我们发现在中国的大地上,你也会找到比较愚昧的、原始的、落后的东西,文化让我们很纠结,套用一个词“让我欢喜,让我忧”,所以我把它叫做历时性文化的共识性承受。具体而言,当代中国的文化境遇我们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来做具体的一些感受。(一)文化的全球化浪潮第一个问题,文化的全球化浪潮。我们谈到文化的全球化浪潮,作为一个学理问题,如果十年前、二十年前,我们提出来的话,大家会感到比较陌生,但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全球化是一个已经为整个社会生活广为人知的概念,什么叫全球化?我认为,大家可以从工业文明,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普及和拓展,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一个现实来理解全球化的问题。所以,全球化的最基本的精神是工业文明,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它的最基本的途径是中国在实施着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这样一个跨越,正因为如此,我们发现,所有的西方的工业文明,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向发展中国家的这样一个拓展,这样一个普及,这是全球化的基本途径。所以,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追赶的现代化”或叫“后发展”,但不管我们怎么表述,我们发现全球化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面对这种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发现中国这30年的发展,在时时刻刻的感受着全球化对于我们的冲击,对于我们的挑战,乃至于给我们所带来的一些机会。全球化意味着什么呢?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所发生的事情都可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所以有人讲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发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提醒我们的是,当涉及我们自身的发展战略的时候,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文化层面,我们不能忽略全球化的这样一个背景,这是第一个问题。(二)市场经济对个性的呼唤第二,市场经济对个性的呼唤。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市场经济给我们社会生活带来的改变是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个性化。30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大家会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分层越来越细了,原来我们计划经济的最大特点是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形容它为“铁板一块”,整个社会生活是一个同质化的一个情形,“质”是“质量”的“质”,从来到外,大家的整个消费习俗、消费内涵、消费形式都一样,所以,晚上六点半吃饭了,家家户户吃的饭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大家的穿着打扮基本上也没什么区别,计划经济更多的是一种同质化的消费方式,但30年的改革开放,一个是我们的经济活跃带来了我们消费上的活跃,大家的整个消费节奏、消费的内涵都呈现出了差异性,所以有人讲,中国进入了一个消费层次细分的这样一个时代,由于社会分层导致了消费的分层,对于企业家而言,有的企业家感受,说原来是十年不换号,照样有人要,计划经济配给制,除此一家别无分号,你不消费我的产品,你别无选择,但现在我们进入了市场经济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状态,给企业家的一个感受是一年不换号,老得没人要,所以我们始终要围绕着创新求变,创造个性化需求,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要做这种大的文章,你企业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市场经济呼唤了我们的个性,这是文化的第二个特征。(三)世俗化生活的现实推进第三点,世俗化生活的现实推进。什么叫世俗化?世俗化是适应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所展开的社会生活的途径。可以这样讲,30年中国老百姓所经历一个重要的这种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是世俗化。我套用一句广告词,什么叫世俗化?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关注百姓民生,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计划经济年代,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是高度的计划经济,所以那时候我们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没有明显的分别,家庭内部都有阶级斗争,要狠斗私自一闪念,哪有公共空间,哪有私人空间。正因为如此,公共空间就是私人空间,私人空间也是公共空间,正因为如此,我们发现改革开放30年,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社会推进,世俗化生活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生活的途径,我们的生活感受越来越真实了,所以我们叫“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们不能老是套用一种官方的语言,大家都整齐划一,都说着同样的普遍话,这也是反映了我们社会生活的进步,我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真实化了,越来越个性化了,所以,这种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推进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四)文化复调时代的到来最后一点,文化复调时代的到来。这里边用了音乐的一个词汇。什么叫文化复调?是文化的多元化,我们今天看到我们的社会生活,已经不是一种计划经济形势下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家同唱一首歌曲,8亿人民8出戏,它不是那样一种单调的、整齐划一的文化消费的,而是进入一个文化复调时代,这一点下一步我们还要再讲。这种文化复调,这种文化多元集中地表现为四种文化的基本形态,在我们当代生活。这四种文化,我具体做一下解读,主要是表现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30年中国的文化发展,我用这四种文化形态来做一个基本的扫描。这里边我首先要说明一下,并不是说我们这个社会生活仅仅只有这四种文化形态,也并不是说这四种文化形态是以人群,人的身份来划分的。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可能在他身上有主流文化的基因要素,也有精英文化的要素,也有大众文化的要素,当然也有传统文化。但我们要从文化的大的类别来讲,我们是分为四种文化,比如说校园文化,还有企业文化,怎么分?校园文化也好,企业文化也好,如企业文化,既有主流文化的要素,它身上可能也有大众文化的要素,也有传统文化的要素,儒商,总而言之,我们从文化的这种大体的类别划分,我们分为这四种。我想分别和大家把这四种要素做一下讨论。首先,第一种,主流文化。主流文化,顾名思义,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就当代中国的情形而言,主流文化具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简单来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对一个社会生活的持续发展,对于一个社会生活的稳定具有着主导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社会形态总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主流文化,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有中国的主流文化,美国也有美国的主流文化,这个主流文化往往表现为一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我们也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但我们考察一下30年中国的主流文化的发展,我们大体上可以做这样一个判定,什么判定呢?比如说,由一个从传统的灌输型的文化,走向对话的、沟通的、交流的这样一个文化。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对主流文化的这样一个实践,往往是以灌输的形式,从上到下这样一个灌输,但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灌输的形式,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可能产生好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如随着市场经济文化的多元,人们的个性的越来越发展,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灌输已经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了,人们现在随着个性的培养,要逆反,凭什么你教导我,凭什么你是真理的拥有者,你要给我灌输。所以,市场经济在我们社会生活的这样一个推进,主流文化如何来言说自己的文化理想,这是需要我们很好地去思考的一个问题。由那种灌输的主流文化的文化传播方式,向沟通的、对话的、示范性的、道德榜样的这样一种形式等,由这种逆受的形式变成一种顺受的形式,大众百姓对我们的主流文化有没有一种自觉的文化消费。随着我们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变化,主流文化如何来言说我们的文化理想,表达我们的价值诉求?这的确是我们今天主流文化发展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因为现在我们发现,主流文化往往在向大众生活渗透的过程当中,经常表现出不尽如人意的状态,如我们拍的一些主流题材的电影、电视,我们叫做“叫好,不叫座”,甚至几个电影卖出几个拷贝来,根本不可能真正走向市场,所以像这种情况我们要很好地反映一下,我们怎么来表达我们的价值理念,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讲,要学会讲故事。由那种灌输式的,转变成让大家是顺受形式的,这是我们作为主流文化需要认真思考的。第二种文化形态,我把它叫做精英文化。精英文化,简单来说是知识分子文化。在计划经济年代,精英文化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主要原因是什么?精英文化更多的是纳入到了主流文化的体制内部来展开的。毛泽东同志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皮毛理论”,“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当精英文化在一个体制内部,更多的精英文化,这种个性化的品质是很难展开的。改革开放30年,随着我们整个文化环境的越来越优化,精英文化也呈现出了自己的文化品质、文化个性,这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精英文化在改革开放这30年,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文化的多元化,我们迎来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精英文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个性化的形式来展示自己干预社会生活,反省社会实践的这样一个独到的职能。精英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第一句话“知其不可而为之”,精英文化不能像社会其他流行文化那样,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用马克思的话来讲,精英文化的特点,在对现实的肯定性理解当中,同时应该看到对现实的否定性的理解。所以精英文化存在的价值是承担社会的良知或反省与担当文化批判,这些品质是精英文化在社会得以立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我们也看到,精英文化在今天的发展也有好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精英文化的第二句话,“反其道而行之”。所谓反其道而行之,并不是说要人为的和社会过不去,而是要强调加强对社会生活的干预,特别是要对社会的这种市场经济大潮,人云亦云的大的时代潮流保持一种文化上的批判和清醒意识,这让我们这个社会有一种健康的一种文化机制,有一种文化调节和制约的力量,这是精英文化之存在合理性的重要的一个前提。但是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精英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发展,还是有好多需要进一步去完善的地方。精英文化,不能仅仅地是在全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还应该有一种社会的责任担当,甚至有一种社会的批判意识。批判是为了建设,是为了让这个社会的机器保持一种活力,保持一种生命力,这是第二个。第三种文化形态是大众文化。可以这样讲,改革开放30年,从文化形态发展最为迅速,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最大的文化形态是大众文化。所谓大众文化,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定义,什么叫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第一个是工业化生产,它的技术手段是工业化的,甚至可以大批量生产的,流水化的、流水线的。第二,市场化手段,大众文化的传播是通过市场的,它不是通过主流的、官方的这种行政命令的方式,它完全是走依赖市场。第三,满足城市大众,大众文化消费的群体是满足都市大众的,所以,大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工业化生产、市场化手段,满足都市大众的消费心态、消费需求。所以,大家可以回顾一下中国这30年的改革,在大众文化层面来讲,我们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比如说,一些流行音乐,电视的一些娱乐节目,我们的报纸、杂志的一些娱乐版面,甚至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的装璜装饰、选美,总而言之,诉诸这种感性娱乐消费的,以都市化、市场化的这样一个手段,满足都市大众的这种文化,它统称为大众文化。但由于30年,中国整个改革开放的这种城乡一体化特征,比如说,我们每年有2.5亿农民工来到城市,也使得我们这种大众化的发展表现为,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表现为城乡一体,通过城市务工人员的文化消费,把城市的大众文化带到了中国的乡村,所以中国的大众文化再加上网络化、信息化,人类信息的全球化,网络的普及,使得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流行呈现了一种突出的特征,这是城乡一体化。现在我们说大众文化对于繁荣中国的文化市场,特别是今天咱们国家特别强调文化产业的发展,大众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所以,我们今天要大力发展中国的大众文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众文化所带来的不足,大众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拒绝时间,它是一种平面化的消费,什么叫拒绝时间呢?大众文化的一个特点,它对大众消费的满足是一次性消费,我们借一个流行的话叫做“让我一次爱个够”,所以它有一种对时间的拒绝性,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这是大众文化很重要一个特点。另外,大众文化是诉诸感性的、诉诸娱乐的,因此它是一个平面化的消费,没有理性的深度,没有特别深的价值内涵。所以,大众文化是一种流行性的文化,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这种流行性,比如说中国的流行的一些歌曲基本上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天,这也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特点。最后一种文化形态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当中具有一种非常让我欢喜,让我忧的这样一种生存境遇。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的确确看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国家的弘扬,呈现出了一个逐渐复苏发展的这样一个态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这样一个大潮面前,它的发展又面临着好多尴尬,比如说,我们往往以一种经济的手段来看待传统文化。比如,我们好多地方,争某某名人的墓,争某某的故里,甚至把女娲的骨头都考证出来了,对这种传统文化,与其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倒不如说更多地出于经济利益考虑,还是那种思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对传统文化缺乏一种应有的敬畏的态度。甚至在有些大众文化的环境当中,我们好多传统文化被戏说了,对传统缺乏应有的敬畏。什么是传统?传统是我们的存在之根,一个民族要想真正地走向未来,首先应该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一种自觉。具体来说,一个民族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今后将会到哪里去。所以,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党中央在下一步的文化发展战略制定中,不能完全把传统文化推向市场,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因为有一些是可以借助市场的手段去发扬光大的,但更多的传统文化,它对我们更多的是在价值文明的意义上体现它的价值的,它不能完全走市场化道路。这是当今中国30年改革开放所呈现的比较典型的四种文化基本形态。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矛盾,有三点需要我们很好地去做一些思考。主要的表现:第一个层面,经济振兴与文化滞后的矛盾。就像前边我们讲的,我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不匹配如何来协调;第二个矛盾是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矛盾,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确是一个文化产业小国,在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方面,我们经常处于文化的逆差,当然这说明我们的文化的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的上升空间。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这是今后需要我们很好去做的文章;第三个矛盾,文化复制和文化创造的矛盾。前面我们讲了,一个满足于文化复制的民族,肯定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一个民族真正要想赢得未来,必须要激发文化创造力。因此,从文化复制走向文化创造,这也是我们需要很好地去协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矛盾。总之,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的发展本质,我们可以概括为这三点,第一,国家能力的提升,我们今后打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强国的形象,必须要提升国家的能力,而国家的能力的最深厚、最基础的层面是国家的文化能力;第二点,民族精神的振奋;第三点,社会整体文明的进步。民族精神可以是一个国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文化形态的最核心的价值表达,所以我们整个的发展最后应该要所诉求的是文化的社会整体文明的进步,它不是一种局部的进步,也是零打碎敲的进步,它应该是一个社会有机整体的进步,或一个社会品质的全面的提升。所以这是我们思考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当中的形态也好,发展的矛盾也好,问题也好,最后我们所得出的三点关于发展本质的基本结论。三、建设文化强国相关举措第三个问题,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相关举措。党中央已经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这样一个宏伟的发展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今天强调建设文化强国。(一)文化发展的社会价值诉求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文化发展的价值诉求。从文化发展的价值诉求来看,有四个方面我们应该有个很好的一种价值自觉,第一,我们的文化发展要由数量的增长到质量的提升。我们不能像经济发展模式的那样一种思维,数量重要吗?重要,但更多的是一种质量的提升,如打造文化精品。我们今天有一个词叫文化软实力,在世界的文化舞台上,世界的文化交流上,当代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世界舞台,与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在这种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当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还难以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抗衡,我们的文化产品在走向世界当中,如何真正赢得这种竞争优势,这里边是和我们的文化质量的提升相关的。第二点,由技术积累到能力培养。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积累的过程,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好,提升我国的文化创造力也好,这里边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更多的是一个能力培养问题,所以如何着眼于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来培育我们的文化从业人员的综合人文素质、人文能力,这个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第三,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这个文化理念也要有一个很好的自觉。现在国家在整个发展战略中提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这也是对我们前期发展的一种纠偏和自觉。什么叫以人为本?我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我们整个社会生活在发展理念上,要把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发展人作为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导向,或更进一步说要把人当成人,不要把人当成物,把人仅仅当成手段,当做工具,特别是在我们地方政府的发展理念当中,能否真正地从我们的心灵深处改变治理理念,把人当成人,这个社会的和谐才有可能真正呈现出来。所以,总而言之,人是目的,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理念应该强化这样一种理念。最后一点,由局部发展到平衡发展。改革开放30年,如东部沿海地区,无论从社会生活还是从经济规模,发展的速度、发展的综合的质量都优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城市优于中国的农村,所以现在我们的发展前30年,在肯定我们总体进步的同时,发展的平衡性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党中央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我们整个社会发展应该从局部发展到平衡发展。用锦涛同志的话来讲,要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中国的社会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公民。(二)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另外,建设文化强国,一个具体的操作思路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也是生产力,这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共识了,当年毛泽东同志有一句话,叫做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所以我们今天建设文化强国,很重要的一个思路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说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里边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进一步消化和思考。首先要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第二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两点,我把它对应来谈一下,这里边有一个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用两个表述,一个文化事业要全面繁荣,文化产业要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国家政策扶持的一个领域,比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它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像现在欧美很多国家的一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包括一些演出的场所,更多的是通过文化事业的政策扶持来保证它的这种公益性,保证它的公共性,保证它面向社会的公平服务性,这是文化事业。第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我国今后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一个领域,是我们前边讲的,如何把悠久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甚至在国际交流当中,在我们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中赢得优势,这是需要我们很好做的一篇文章。第三点,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能全部推向市场,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它是惠及全民的一种工程,如果完全把它推向市场的话,变成局部的满足某一个区域、某一类的这样一个市场的需要,变成一个市场行为,这会和我们整个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的发展目标相背离的,所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通过国家的财政支持,要让它有一个很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和完善的一个机制。最后一点,第四点,还要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力度。我们当代的中国文化的产品也好,中国文化的实践也好,要有一个主动“走出去”的意识,我们不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上面老是总在一个被动、守势的这样一种心态,所以文化“走出去”,这也是今后中国建设文化强国,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形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比如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全球范围内建设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也是有意识地表达中国文化,传递中国文化价值,展示中国的文化形象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而且我们的孔子学院在运作当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这种投入有意识地把它从国家行为上,而不是仅仅从市场的角度去运作,我认为非常必要,因为在随后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当中,文化是一个最基本的一种竞争,也是全面展示一个国家文化强国形象或一个大国形象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三)文化发展的实践目标进一步我们来看,打造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发展的实践目标,这里边我给大家提出三个持续性的原则。第一个原则,生态持续性原则。所谓生态持续性,这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来考量,党的十八大在报告当中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理念,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之后,又把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了突出的地位。这个生态持续性原则,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人的活动能够自然,能够很好地去包容和消化,把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和实践,它的后果、它的结果控制在大自然可以消化和容纳的范围之内,人的行为,大自然可以消化和吸收,我们提出这个理念是基于什么呢?当今中国的文化发展,由于人类的大工业文明,我们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这样一个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它不像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对自然的改造,总体而言,还是一个大自然可以消化和容纳的一个范围,我们的生产力有限,但今天人类的工业文明,我们对自然的改造是一个跨时代的,甚至我们可以战天斗地,正因为如此,受伤的自然,它自身无法修复了,它不能容纳了,反过来受伤的自然可能会报复人类,所以今天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特别是随着大工业化的展开,它所导致的我们整个社会生活,生活环境的恶化,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总而言之,我们的发展应该是生态持续性的,造福子孙万代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经济持续性原则,社会发展的实践目标要遵循经济持续性原则。经济的持续性,要妥善地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在改革开放之初,曾经提出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遵循的是效率优先原则,但随着中国的改革深化,提出,然后达到共同致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又加上一个,然后达到共同致富,这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总而言之,公平和效率要有一个很好的协调,我们的经济才能促进良性的发展,形象地说,不但要蛋糕做得大,还要把这个蛋糕分得公平,否则的话真的是应了我们传统文化那句话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当这个社会公正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会受到严峻的挑战。第三点,社会持续性原则。所谓社会持续性,发展是一种社会整体的转换,西方社会学界叫做“格式塔”转换,所谓“格式塔”是一个完形的,这个社会发展不是零打碎敲的,局部的转换,而是一个社会整体的转换。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的建成,它要波及到中国改革的方方面面,所以今天我们提出“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理念,也是基于社会持续性的这样一个原则。总而言之,我们的社会整体的转换,整体的平衡,社会整体的协调,这是我们发展的一个根本目的。(四)努力创建和谐文化另外,我们还要努力去创建和谐文化,我们强调这种社会的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最后要打造的是努力构建我们的和谐文化。这种和谐文化,它具体的,在表现形式上要体现三个方面:第一,群体的文化认同。这个和谐文化不是领导的认同,也不是社会某一部分人的认同,而是社会群体的文化认同,我们的这种和谐文化是基于全民认同的文化,要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中国百姓,所以要体现这种群体文化认同,但由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的多元化,特别是由于我们改革的深化,导致了社会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所以使得我们今天的这种群体文化认同受到了挑战。全民共识受到了挑战这都是需要我们在建设和创建和谐文化当中需要认真去面对的。第二,消除文化落差。我们强调文化落差,两种文化在相遇的时候,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讲,如果这两种文化势均力敌,它的整个文化发展的时代和节奏是一个平行的关系、平等的关系的话,这两种文化在文化融合、文化相遇过程中,同时会产生不同价值观层面的文化冲突。如果反过来,另外一种情况,一种强势文化和一种弱势文化相遇的时候,通常是一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起着一种文化同化的作用,这种文化落差可能在社会生活当中同样也会产生一些文化不尽如人意,甚至不愿意看到的一些文化影响。总而言之,当今我们处在一个文化激荡,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的过程,难免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文化冲突,所以,我们要通过主流文化的有效引导来化解文化矛盾,来创建和谐文化。第三点,文化消费的平等性。我们的改革,最后的改革成果要惠及全体民生,既然如此,在文化消费上,我们也要创造消费的平等。我们的所有的文化出台的战略应该基于社会大多数百姓的文化诉求来做出我们相应的发展战略,而不应该只是满足一部分人、少部分人的。所以,这种文化消费的平等才能够调动起全民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参与,我们的文化生机和活力才能文化消费平等的这样一个前提之下,把它呈现出来、展示出来。(五)文化强国的实践目标最后一点,文化强国的实践目标也是需要我们很好地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建设文化强国,这是国家高度的一个发展战略,面对着文化强国这样一个国家层面的整体发展战略,我们还要再进一步去思考这样一个文化强国的实践最后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诉求,最后,我想从五个方面对这个问题来做一个说明。其实,这也是我们强调文化自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要对我们的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有一种价值层面的自觉,我们强调人文关怀,它的落脚点也应该在这个层面上。首先,第一点,保持技术和精神的平衡。技术和精神的平衡,就一个具体人来讲,比如说有时候我在学校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有时候我给学生讲这样的道理,同学们走出大学校园,千万不要成为一个有知识而没文化的人,知识只代表了人的能力的其中一部分内容,我们通常讲智商,但精神代表人的一个综合能力或代表人的情商,最基本的智商和情商要协调,其实要从哲学的高度来看是技术和精神的平衡。一个民族也好,一个个体也好,都应该达到技术和精神的平衡。第二点,要担当起新文化创造的使命。中国的改革开放前无古人,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感到了我们每个当代中国人肩上的神圣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体现在文化层面来讲是新文化的创造,我们不能仅仅地停留在原有文化的守护上,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要体现文化自觉,体现文化自信,更要体现文化的自强,而这个“强”是新文化的创造。第三点,要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认同。就像我们前面所讲的,传统是我们的存在之根,人类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人类向未来的每一步进发,都要立足于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觉之上。所以,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当中,我们要对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要有很好的自觉认同,甚至要把民族文化这种传统的自觉转化成新文化的一种创造的动力。第四点,善待自然,培育现代生态文明。培育一种自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