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1至第12课练习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4934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必修三第1至第12课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岳麓版必修三第1至第12课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岳麓版必修三第1至第12课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第一课至第十二课复习巩固练习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 共 0 分 1 汉武帝时期 禁止其它思想传播 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这一措施被称为 A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B 百家争鸣 C 焚书坑儒 D 重农抑商 2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 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 关系 同先秦儒学相比 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 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 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 提出了 为政以德 的观点 D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3 某思想家说 我之出而仕也 为天下 为万民 非为一姓也 他所反对的是 A 民主共和制 B 中央集权制 C 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制 4 汉书 元帝纪 载 宣帝曾经训斥太子与儒士们的关系过于密切 汉家自有制度 本以霸王道杂 之 奈何纯任德教 用周政乎 宣帝所说的 自有制度 的实质是 A 仁政爱民 B 无为而治 C 严刑竣法 D 儒表法里 5 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被后世推崇 是因为一些在历史的星空中永恒闪耀的名字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他们针对社会和学术上的问题 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相互诘难 批驳 历史上将这一局面 称为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百花齐放 6 清朝时期 某地方官府倡导乡饮酒礼 酒礼由州官担任主持人 行礼致辞为 敦崇礼教 举行乡饮 非为饮食 凡我长幼 各相劝勉 为臣尽忠 为子尽孝 长幼有序 兄友弟恭 内睦宗族 外和乡 党 该致辞所包含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有 宗法观念 忠孝观念 等级观念 神道观念 A B C D 7 理会得熟时 道理便在上面 又如律历 刑法 天文 地理 军旅 职官之类 都要理会 虽未能 洞研其精微 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 道理方泱洽通透 这段话提倡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致良知 8 某思想家强调孝 悌 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 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下列能体现出 孔子 教育公平 思想的是 A 有教无类 B 举一反三 C 温故而知新 D 当仁不让于师 10 南宋朱熹说 三纲五常 礼之大体 三代相继 皆因之而不能变 其思想 A 主旨在于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B 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C 与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相适应 D 反映了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11 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 人类社会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到 2500 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是通过孔子思想表现出来的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 仁 和 礼 B 兼爱 非攻 C 齐一万物 D 法 术 势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对历史和现实的看法大多持一种 今不如昔 的史观 惟一例外的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1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称某人的著述 狂悖乖谬 非圣无法 排击孔子 别立褒贬 这里的 某 人 是指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14 下列选项中的 天 字 意思较为接近的是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忘 天赋人权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A B C D 15 中华法系的特征是 以礼入法 这里的 礼 主要是指 A 等级 B 教化 C 习俗 D 祭祀 16 王夫之是清朝的一位思想巨人 他猛烈抨击 孤秦 陋宋 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 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B 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C 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 D 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 17 清风吹动旗幡 一人说是风动 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而是两位 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 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程颢 C 朱熹 D 王阳明 18 据史料记载 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 便被海瑞以 男女授受不亲 为由关以禁闭 直至饿死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海瑞治家严谨 B 儒学地位衰落 C 理学摧残人性 D 世风每况愈下 19 眼珠子 鼻孔子 朱子高于孔子 眉先生 胡后生 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 型的双关联 对 朱子高于孔子 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A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 朱熹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 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加科学 20 所谓不知 春秋 不能涉世 不精 老 庄 不能忘世 不参禅 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 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 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 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 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21 古代中国启蒙读物 三字经 开篇写道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中国最早主张 性 本善 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朱熹 22 朱子说 朱有天地之先 毕竟先有此理 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政治需要出发 B 从天人关系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23 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主要表现在 孔子提出 仁 的思想 荀子主张礼法并施 董仲舒提出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朱熹提出 存天理 灭人欲 A B C D 24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 第一次五四运动 指出是 社会的转变 促成了这一时代的 百家争 鸣 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 社会转变 的表现是 分封制崩溃 井田制瓦解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 B C D 25 关于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 民本 思想 B 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 提出了 经世致用 的主张 D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6 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代表人物认为 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而泰山为 小 该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27 身似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与这 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 A 无为寡欲 B 格物致知 C 内心反省 D 经世致用 28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 实学 强 调 把 学 术 研 究 和 现 实 的 政 治 联 系 起 来 由此而形成的思想 是 A 重农抑商 B 工商皆本 C 经世致用 D 民主科学 29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 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其影响至深至巨 下列属于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 是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李贽 A B C D 30 梁启超说 他的政治理想 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 虽平平无奇 但三百年前有这等议论 不能不 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他评价的是 A 董仲舒的 春秋繁露 B 朱熹的 四书章句集注 C 李贽的 焚书 D 黄宗羲的 明夷待访录 31 2011 年江苏会考 22 题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中坚持德育为 先 提出加强道德教育 强化道德修养 培养良好品质 下列历史人物中 特别重视道德修养的是 A 但丁 B 苏格拉底底 C 马丁 路德 D 克利斯提尼 32 2009 年黑龙江会考 21 题 15 世纪后期 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全盛时期 达 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开创了现实主义艺术的新时代 是文艺复兴的光辉代表 他们的作品主要体现了当时的 A 蒙昧主义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 C 禁欲主义思想 D 浪漫主义思想 33 2012 年 3 月肇庆模拟 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 在思想上深信 心 是世界的本源 而要了解宇宙的 真相 只须向内探索 不必向外格物穷理 请问他是 A 程颢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守仁 34 2009 年安徽会考 19 题 下图是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兰亭序 摹本 局部 该作品的字体是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35 2011 年 11 月沂源县期中 23 题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 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 合 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 经世致用 B 工商皆本 C 民主科学 D 重农抑商 36 2012 年 3 月揭阳一模 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体现了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 A 泰勒斯 B 普罗塔哥拉 C 卢梭 D 马丁 路德 37 2011 年 11 月潍坊市三县期中 24 题 西汉时期灾异频发 每当灾害发生 皇帝常常下罪己诏 据黄 仁宇先生统计 汉书 中记载皇帝颁布 罪己诏 多达三十三次 这反映了 A 天人感应 学说 B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主张 C 大一统 的主张 D 三纲五常 学说 38 2011 年 12 月北京昌平区月考 14 题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 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始皇治 国所用的指导思想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39 2012 年 1 月济宁质检 3 题 古人常用 学富五车 来形容学问渊博 但这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落后 在中国古代 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达到 学富五车 的程度应始于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40 2011 年江苏会考 6 题 道光八年以后 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 人进京 加入了徽班 1845 年前后 在进京的湖北演员余三胜 谭志道等人的努力下 西皮和二 黄终于交融在一起 皮黄戏正式形成 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诞生了 A 昆曲 B 元曲 C 秦腔 D 京剧 41 2010 年 11 月沈阳市级重点协作校高二期中 25 题 16 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 的根本原因是 A 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 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 C 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 D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42 2011 年 1 月扬州市调研 15 题 右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 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 以下相关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京剧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B 这部电影 可以做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 C 通过该电影 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 旦角 的知识 D 在乾隆年间 徽剧与汉剧合流 京剧出现 43 2011 年 12 月金丽衢十二校联考 1 题 右图为汉画像石 讲经图 图片中的 经 应是 A 佛经 B 圣经 C 五经 D 道德经 44 2011 年 1 月山东潍坊市质检 24 题 15 世纪中期 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 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 讨论 A 知识与美德 B 人性与神性 C 民主与法制 D 教会与上帝 45 2011 年海南会考 4 题 在我国文学史上 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它那样激动人心 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提示得如此全面 深刻 该作品是 A 在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46 2012 年 1 月石家庄一模 5 题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一主张出自 A 墨家学派 B 儒家学派 C 道家学派 D 法家学派 47 2011 年 1 月宁波市高三调研 4 题 下列关于文人画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文人画的鼻祖是苏轼 创作时强调个性表现 B 文人画是中国画的精粹 以花鸟为主要创作题材 C 文人画集中体现画家全方位的文化素养 D 文人画是科举取士的重要内容之一 48 2011 年 11 月北京西城区期中 11 题 下图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兰亭序 部分摹本 它 可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 A 小篆 B 隶书 C 行书 D 草书 49 2011 年 12 月洛阳市一模 4 题 意大利画家米开朗琪罗制作的著名雕塑作品 哀悼基督 取材于圣 经故事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圣母玛利亚保着死去的儿子耶稣无比痛苦 该作品的主要创作意图 是 A 宣扬上帝的神圣 B 倡导信仰即可得救 C 宣扬圣母的慈爱 D 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50 2011 年 1 月福建会考 27 题 文艺复兴时期 与但丁的 神曲 并列 享有 人曲 美称的文学作 品是 A 彼特拉克的 歌集 B 薄伽丘的 十日谈 C 莎士比亚的 哈姆雷特 D 马丁 路德的 九十五条论纲 51 2010 年河南高中会考 28 题 孟子 公孙丑上 曰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下列思想言论 与材料 所体现的思想有相似之处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C 美德即知识 D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52 2011 年 1 月河南会考 34 题 在中国戏曲舞台上 有一幅对联写到 三五步千山万水 六七人百 万雄兵 这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体现了戏曲表演的 A 真实性 B 通俗性 C 虚拟性 D 优美性 53 2012 年 1 月台州市期末 5 题 中国象棋棋子中的 炮 有时也写作 石 字旁 火 字旁的 炮 出现最早应在 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 唐宋时期 C 元明时期 D 晚清时期 54 2011 年 1 月中山市高三统考 2 题 2010 年春晚歌曲 龙文 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 一弹戏牡丹 一挥万重山 一横长城长 一竖字铿锵 一画蝶成双 一撇鹊桥上 一勾游江南 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 术形式是 A 绘画艺术 B 戏剧表演 C 篆刻艺术 D 书法艺术 55 2011 年 1 月沈阳市级重点联合体高二期末 24 题 直到 19 世纪初 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 法国拥有陆地 而德国只有 思想的天空 德国在拥有 思想的天空 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雪莱创作 西风颂 塞万提斯写出 唐吉诃德 薄伽丘创作 十日谈 康德创立 批判哲学 A B C D 56 李林川老师原创 郑板桥写就一首赞美黄慎绘画诗 诗云 爱看古庙破苔痕 惯写荒崖乱树根 画到精神飘没处 更无真相有真魂 在此作者更多强调 A 关注作者的思想内涵 B 艺术作品应取材于现实生活 C 山水画应是独立画种 D 画家需要直面惨淡的社会现实 57 2011 年 1 月山东潍坊市质检 23 题 图 5 是 2010 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 形象时尚 动感可爱的五 只羊 分别取名为 阿祥 阿和 阿如 阿意 乐羊羊 组成 祥和如意乐洋洋 这幅图 画应属于 图 5 A 油画 B 彩陶画 C 文人画 D 风俗画 58 2008 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 62 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 词转变到散曲 小说 这反映了 A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59 2011 年 3 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 20 题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 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 敬畏生命是 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 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 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 存天理 灭人欲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信奉圣经 献身上帝 60 2011 年 11 月德州期中 23 题 2011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周杰伦一曲 兰亭序 将中国文化的 精粹书法艺术与现代的高科技有机结合 演绎了一种新的艺术风味 这首歌取材于下列哪位书法家的作 品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欧阳询 D 张旭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共 0 分 61 2010 年 11 月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 31 题 阅读下列材料 23 分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 君为客 今也以君为主 天下为客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 而已矣 黄宗羲 原君 材料二 有亡国 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 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 而至于率 兽食人 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 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 诗 词 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 通俗文学勃兴 小说 戏曲等大众化形式 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明清时期 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请回答 1 材料一 二中 都提出了 天下 这一命题 黄宗羲认为 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进步意义 2 分 顾炎武是如何界定 亡国 与 亡天下 这一概念的 4 分 在 保国 和 保天下 中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 4 分 材料二中的一段话后来被粱启超概括为哪一句 名言 2 分 2 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 观察材料四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 4 分 3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交化的时代背景 3 分 并说明经济 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 4 分 62 19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校 所以养士也 然古之圣王 其意不仅此也 必使治天下之具 才能 皆出于学校 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学校 材料二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 前者唱邪 后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原臣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宰相一人 参知政事无常员 每日便段议政 天子南面 宰相 六卿 谏官东西面以次坐 其执事皆用士人 凡章奏进呈 六科给事中主之 给 事中以白宰相 宰相以白天子 同议可否 天子批红 天子不能尽 则宰相批之 下六部施行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置相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 学校 的职能有哪些 2 分 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设想 2 分 2 据材料二 黄宗羲对君臣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2 分 其目的何在 2 分 3 据材料三 黄宗羲对宰相制度的设置 作用是如何认识的 2 分 其真实意图是什么 2 分 明清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较前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分 4 据所学知识 概括明清时期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背景及黄宗羲思想的时代特色 5 分 63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 失其民也 失其民 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 斯得天下也 孟子 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 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 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 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 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自非大亡道之世者 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 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 而使民饥以死 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 盖侈用则伤财 伤财必至 于害民 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 不在一姓之兴亡 而在万民之忧乐 是故桀纣之亡 乃所以为治也 秦政 蒙古之兴 乃所以为乱也 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 即能辅君而兴 从君而亡 其于臣道固 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 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为此 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 分 2 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 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4 分 3 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 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2 分 4 据材料四 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 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据所学知识 指出明末清初 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3 分 5 综合上述材料 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 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 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 分 64 2011 年 1 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 31 题 8 分 德国雅斯贝尔斯在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一书中说 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 是人类文 明的 轴心时代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 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 的精神导师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 中国有孔子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 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 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 2 分 2 简要说明他们二人思想原则中的 相通的地方 2 分 3 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 高二历史第一课至第十二课复习巩固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A 2 B 解析 汉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 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3 C 解析 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 为天下万民服务而并非为君主实现其专制统治服务 从自于明 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反映出其反对封建专制思想 故选 C 符合题意 4 D 解析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后 儒家思想成了正统 但要注意经过董仲舒改造的 儒家思想是糅合法 阴阳家等的思想 故汉武帝之后的治国思想实质儒法结合 外儒内法 5 A 6 C 解析 关键句 为臣尽忠 为子尽孝 长幼有序 兄友弟恭 内睦宗族 外和乡 党 反映了宗法 忠孝和等级观念 神道观念无从体现 7 A 解析 格物致知的含义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8 D 解析 此题考查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王阳明主张 良知 是心之本体 是人人 生而俱来的 先验的 普遍的 知 这种 知 是不待虑而知 不待学而能的本然 故判断为王阳明 9 A 解析 孔子以前 学在官府 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 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 有当官的资格 到了孔子的时代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 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 孔子 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 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 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 贤才 和官吏 以实 现其政治思想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 孔子明确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思想 有教无类 的意思是无分贵 族与平民 不分国界与华夷 只要有心向学 都可以入学受教 10 B 解析 三纲五常是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象征 朱熹强调三纲五常的地位 正是体现了其维护 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维护封建统治的理念 A 与题意不符合 C 朱熹为南宋时期的任务 封建专制制度建 立是秦朝的 D 项朱熹并没有对儒学进行批判 11 A 12 D 解析 老子和庄子属于道家 他们持退化史观 孔子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 状不满 向往西周 韩非子作为法家代表 主张不断变革 认为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3 A 解析 在所给选项中 李贽最有个性 是为 离经叛道 他反正统 反传统 尤其是 咸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也 故未尝有是非也 可作此题的解题提示 14 D 解析 根据所学 天人感应 中 天 指上天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中 天 有宇宙之意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天赋人权 中的 天 相似 指自然 界 本题选 D 项 15 A 解析 礼 我们常指周朝的 礼 是周朝为了体现贵贱尊卑制定的制度 选 A 项 16 C 解析 王夫之猛烈抨击 孤秦 陋宋 就是抨击秦宋以及其他封建统治者以天下为私产的 做法 选择 C 项 17 D 解析 本题最好使用排除法 孔子倡导儒学 朱程倡导理学 而王阳明提倡的是心学 强调 进行内心的反省 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 故选 D 符合题意 18 C 解析 在传统理学影响下 人们要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等 这些道德 规范虽然在培养民族性格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也扼杀了人的天性 摧残了人性 而题干海瑞的做 法就是这些道德规范消极性的体现 19 B 解析 从 朱子高于孔子 可知对联认为朱子的成就要高于孔子的成就 也即 B 项 20 B 解析 所谓不知 春秋 不能涉世 其强调 涉世 着眼于 世 体现注重研究社会 现实 21 B 22 C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朱熹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 纲常指的是提出理是世界的本质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 23 D 解析 题干要求 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而 属于儒家思想的初创 故 故排除 都说明了儒家思想与时代同发展 吸收了其它学说的优点 24 D 解析 此题可采取排除法 因为从整个社会来讲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建立后 因 此 D 项为正确答案 25 B 解析 根据所学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经济上重视手 工业和商业 提倡 经世致用 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据此 ACD 三项说法符合所学 B 项 根本上 否定君主制 错误 思想家们只是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26 B 27 C 解析 佛家偈语大意是严格要求自己 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联系各选项 C 项宋明时期的心学主张 内心反省 即人天生具有良知 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 不必外求 只要克服 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本题选 C 项 28 C 解析 重农抑商的是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 明清进步思想家对此是持反对的 而民主科学则 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指导思想 AD 两项排除 BC 两项都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但 B 项与题意不符 正确选项是 C 项 明清之际 理学僵化 空谈义理 因此 提倡 实学 主张经世致用 29 A 30 D 解析 本题解答的捷径是 时间 梁启超时代之前的三百年 即明末清初 注 意李贽是明朝中期 31 B 32 B 33 C 34 D 35 A 解析 该题较简单 题干中给出的就是经世致 用的含义 直接可得出答案 36 B 37 A 38 C 39 C 40 D 41 D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 学史实根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不仅要在思想上要打破神学世界观 而且要在政治上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所以此题应该选择 D 42 C 解析 A 不正确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B 项中的 可靠 表述不严谨 D 项 中的时间 乾隆年间 不正确 道光年间 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 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 剧目和表 演方式 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就是后来的京剧 梅兰芳饰演 旦角 故选 C 43 C 44 B 解析 从题 15 世纪中期 意大利 等信息 可以联系到 14 17 世纪文艺复兴 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本题选 B 项 45 D 46 C 47 C 48 C 解析 王羲之的代表作 兰亭序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9 D 50 B 51 C 52 C 解析 三五步千山万水 六七人百万雄兵 可以看出戏 曲表演的虚拟性 夸张性 53 B 54 D 55 D 56 A 解析 从诗歌的后两句入手 57 D 解析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 在画布亚麻布 纸板或木 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彩陶画指画在彩陶上的绘画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 画外流露着文人 思想的绘画 一般融文学 书法 篆刻 绘画等为一体 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 始于汉代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为一代名作 南宋时在临安 今浙江杭州 流行一种 堂画 亦称 风俗画 清末吴友如 点石斋画报 中有很多作品 均属风俗画 建国后的风俗画 反映了新的题材 新的人 物 本题中吉祥物属于风俗画 可能卡通画更加合适 58 B 解析 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自然经济的解体始于鸦片战争 后 儒家思想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后 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的限定上 59 C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也就 与人文精神中的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 尊重生命相符合 60 A 二 非选择题 61 1 意义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民主启蒙 2 分 亡国 朝代的更替 亡天下 统治者不施仁义导致民不聊生 民族的衰亡 4 分 保国 与百姓无关 保天下 每个人都有责任 4 分 名言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2 分 2 特点 通俗化 平民化 2 分 特征 集文学 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强调个性表现 2 分 答 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 也可得分 3 原因 君主专制强化 封建制度衰落 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扩大 3 分 关系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决定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 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引擎 4 分 言之成理即可 62 1 培养人才 养士 监督 议政 2 分 设立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2 分 2 君臣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相互协作 共同配合 2 分 限制君主专制 2 分 3 恢复宰相制 宰相 辅佐君主 共议国事 2 分 相权制约皇权 2 分 明朝废丞相 君权合并相权 清朝设立军机处 大臣只能 依据皇帝的旨意办事 2 分 4 明清易代 社会动荡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理学走向极端 3 分 任意答 出三点 3 分 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 2 分 63 1 因素 民心 1 分 主张 仁政 1 分 2 主张 天人感应 或天人合一 1 分 目的 神化君权 警戒限制君权 巩固统治 2 分 地位 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任答 1 点 共 1 分 3 关键 薄敛节俭 1 分 地位 南宋以后 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1 分 4 标准 百姓的忧乐 1 分 主张 天下为主 君为客 1 分 影响 批判继承儒家思想 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1 分 5 理念 以民为本 或关注民生 1 分 认识 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 或与时俱进 1 分 64 1 孔子 仁 苏格拉底 理性 知德合一 2 分 2 注重人的作用 强调伦理道德 2 分 3 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2 分 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 人文精神的源头 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