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期末练习.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4403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期末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下期末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下期末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下期末练习二 11.7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2.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表现在其实质是广大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妇女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它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外邦人也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A B C D3毛泽东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1973年8月)中写道:“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这表明他认为A封建制优于郡县制 B法家才是思想正统C儒家远比法家高明 D郡县制优于封建制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5.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 B C D6.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的是7.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下列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A B C D 8.早期维新思想认为:“欲张国势莫要设议院”,“能通上下之情,则地有余地,民有余力,闾闾自饶,盖藏库无虞匮乏矣”,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主张学习西方议会制度 将近代西方制度与中国传统制度结合提出了制定宪法的要求 通过改革政治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 B. C. D.9.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有关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A.“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B.两次分离都是因为外来侵略造成的C.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 闻一多在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10.“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A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正义性 B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C工人群众的民主和自由诉求 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11.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12.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13.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幕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幕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幕洛的家人败诉。法官依据的是: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新政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14.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是最高统治者任免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15.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C.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16.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选项ABCD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资政新篇内容统一政令,依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17.“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它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 B. 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 C.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D. 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18.“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贵族出身的平民领袖梭伦将雅典引向民主轨道B.古希腊、罗马文明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主运作方式及法律遗产C.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日渐完备D.雅典五百人议事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对议案进行辩论19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对该情景出现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BCD20.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21(10分)外国学者大都按照自己的眼光来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如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读后回答:(1)概括提炼作者关于中国三次“大革命”成果的见解。(不得抄袭原文。3分) (2)依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7分)三次革命主要领导人物“革命”后实施的进步措施(每类政策只答一例即可)政治文明方面文化发展方面第一次第二次取消学校读经等第三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22.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有天下, 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是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 知封建(分封制)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摘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2分)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作者对郡县制的基本态度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怎样评价两种政治制度的?(4分)高二下期末练习二21(10分)答案要点:(1)第一、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秦王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第二、推断帝制(或君主专制、清王朝),建立中华民民国;第三、完成新民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共产党政权)。(3分) (2)(每空1分,共7分)注意:专有名词错别字不给分。主要领导人物进步措施(每类政策只答一例即可)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秦王嬴政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郡县制)统一文字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实行民权毛泽东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制22.(1)现象: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2分)本质问题:西周后期分封制遭破坏。(2分)(2)肯定了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的统一。(2分)(3)对分封制:分封制的弊端在于便于地方专权。(1分)对郡县制: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集中;但实行分封制是一种倒退绝对不行。(3分)高二下期末练习二21(10分)答案要点:(1)第一、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秦王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第二、推断帝制(或君主专制、清王朝),建立中华民民国;第三、完成新民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共产党政权)。(3分) (2)(每空1分,共7分)注意:专有名词错别字不给分。主要领导人物进步措施(每类政策只答一例即可)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秦王嬴政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郡县制)统一文字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实行民权毛泽东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制22.(1)现象: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2分)本质问题:西周后期分封制遭破坏。(2分)(2)肯定了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的统一。(2分)(3)对分封制:分封制的弊端在于便于地方专权。(1分)对郡县制: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集中;但实行分封制是一种倒退绝对不行。(3分)高二下期末练习二21(10分)答案要点:(1)第一、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秦王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第二、推断帝制(或君主专制、清王朝),建立中华民民国;第三、完成新民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共产党政权)。(3分) (2)(每空1分,共7分)注意:专有名词错别字不给分。主要领导人物进步措施(每类政策只答一例即可)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秦王嬴政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郡县制)统一文字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实行民权毛泽东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制22.(1)现象: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2分)本质问题:西周后期分封制遭破坏。(2分)(2)肯定了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的统一。(2分)(3)对分封制:分封制的弊端在于便于地方专权。(1分)对郡县制: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集中;但实行分封制是一种倒退绝对不行。(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