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信息上报制度(范例).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41955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紧急信息上报制度(范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紧急信息上报制度(范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紧急信息上报制度(范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X局关于加强和规范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局属各单位:及时全面地向上级报告重大突发紧急事项,是一项重要的政治纪律。规范的开展紧急信息报送工作,有助于上级领导及时掌握和有效处置各类紧急突发事件。XXX市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曾多次下发专门文件,对其作出明确规定,提出具体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我局紧急事件处置能力,现就加强和规范我局紧急信息报送工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上级关于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有关精神为指导,以建立灵敏、高效、快捷的信息报送机制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组织领导,畅通信息报送渠道,规范信息报送程序,如实准确、快捷高效地报送好紧急信息,为领导实施应急决策和快速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效服务,为保护我市文化遗产安全打下良好基础。二、报送内容(一)文物安全类。XXXXX管理的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发生盗窃、盗掘、损毁、破坏、丢失的事件。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引发的造成文物损毁或文物保护单位原有历史风貌遭到破坏的突发公共事件。(二)社会安全类。冲击、围攻党政机关或其他要害部门,阻挠重点建设工程施工的群体性事件;影响较大的军警民冲突、群体性械斗和非法集会、请愿、示威、游行、罢工、罢市、罢课等事件;敌对分子、民族分裂分子等制造的暴力、恐怖、骚乱事件;“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影响民族团结和宗教领域稳定的突发事件。(三)信访类。发生进京个访及群体上访,赴省、郑州市群体上访事件;造成主要交通干道堵塞的,以及有暴力倾向或可能诱发暴力事件的市内集体上访事件;各级各部门执行政策、推进工作中引发的自残、自杀等各类过激事件。(四)民生类。造成铁路、国道、省道等交通中断,市内主干道交通严重堵塞的;造成重点企业停产或停业的;造成大面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讯中断的;其他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五)事故案件类。公共场所1人以上死亡的刑事案件;致死1人以上、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杀人案件;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20人以上的群体(集团)诉讼案件;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群体性食物、药品、化学物品等中毒及职业中毒的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损失较重的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有毒化学物质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以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六)灾情疫情类。重要堤防、水库溃决及可能溃决,桥梁、大型建筑垮塌或存在严重隐患的重大险情;敏感地区的有感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较大等后果的火灾、水灾、冰雹、雪灾、旱灾等灾害事故;非典、鼠疫、霍乱、肺炭疽及其他易扩散、流行的重大疫情。(七)网媒舆情类。干部群众议论较多、意见较大的问题以及重要社情民意;新闻媒体、互联网已作报道,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重要问题和情况;利用互联网、移动电话和其他通讯工具散布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谣言和反动言论,串联、煽动非法活动的舆情动态。三、报送主体、程序、方式及时限(一)报送主体。紧急信息报送工作,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由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地局属单位专兼职信息员报告局办公室及主管领导,局办公室应在接到报告后,及时转告安全科、宣传科等有关科室。(二)报送程序。紧急信息报送实行“首报事件,续报详情”的办法,首报信息主要报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概况、可能造成的伤亡和影响等,续报信息详细报告事发单位或事发地基本情况,以及事件起因、性质、过程、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情况、请求事项和工作建议等。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进行终报。(三)报送方式。对各类紧急信息,局属各单位应先通过电话,口头向局办公室及主管领导报告,然后再以书面形式分别上报办公室、安全科、宣传科及其他有关科室。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人或授权专人要与市委、市政府值班室、两办信息科、市政府应急办保持密切联络,及时、主动报告有关情况。(四)报送时限。对于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局属各单位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30分钟。对于个别情况特殊,难以在事发后30分钟内报告的,要及时说明原因。重大突发事件在处理完毕前,信息续报工作实行日报制,应于每日下午2:00前向办公室报送相关信息,办公室应在每日下午2:30前将相关信息转发给安全科、宣传科及其他有关科室。四、基本原则(一)快捷原则。重大突发事项紧急信息要随时发生随时报送,并做好续报工作,防止紧急信息迟报、漏报现象发生。(二)畅通原则。局属各单位要加强信息报送队伍建设,选准专兼职信息员,配强信息工作队伍,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报送网络,确保紧急信息报送渠道上下通达。(三)预警原则。建立信息研判制度,定期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紧急重大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五、有关要求(一)建立完善紧急信息报送责任制。局属各单位要将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局属各单位主要领导是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二)完善紧急信息报送督查机制。局属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局办公室每年年底对紧急信息报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年底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三)严格落实紧急信息报送责任追究制。对迟报、漏报、瞒报紧急信息,情节较轻的,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当年任何先进单位评选资格,并责令深刻检查,提出整改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