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及翻译宝典.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3635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1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阅读及翻译宝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9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及翻译宝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9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及翻译宝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及翻译宝典卷首语 1这又是一本好书!好书是用“心”做笔,蘸着“心血”写出来的。这本好书,是由站在讲台上已经24年了的我和我的那些很能干也很认干更加敢干的同事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不敢说它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及翻译的权威之作,也不敢更不能说读了这本书的读者考生就一定能够解决文言文阅读及翻译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然后金榜题名,于是一夜间成为天之骄子,但我们却敢于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的读者,三中高考的语文成绩多少年来始终骄傲而神气地站立在全市乃至全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所总想赶上甚至超过它的学校通过怎样不平凡的劳作与努力能够达到的高度,其中,是有“秘密”的!那“秘密”就是,三中有一大批早已把自己的生命“焊接”在了三中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放飞到了三中的这片永远湛蓝永远晴朗永远春光明媚的蓝天上的虽已如“昨夜星辰”但仍“痴情未改”的老教师们,与以勤勉勤奋勤苦为乐浑身散发着朝气满脸迸射着活力真如“今日星辰”的杏坛新人们,用“心”在做着自己的事业,用“心”在关爱着自己的学生,用“心”做笔,蘸着如果“跳槽”到其他的领域只要肯“挥洒”一定会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而目前却傻呵呵乐颠颠地享用着“两鬓虽染秋霜早,不怨不悔是情怀”的幸福的“心血”,为共和国的明天抒写着一生的积累一生的追求! 2本书是共分三个部分编写的。第一部分,“古汉语知识小百科”;应该说,三中的学子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亲耳听到过如这般不深不浅不偏,一句话,不畸轻畸重的教诲。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100练;应该说,天底下的题简直太多了,多得都有些“吵”人。但三中的孩子们是幸运的,他们就从没有过被淹没在“题海”中俨然“溺水”般的苦楚,他们愉快地学习着,幸福地生活在别处的孩子们只要一进入高三就开始了“水深火热”般的煎熬下所永远也感受不到的愉快,因为,三中的老师们已经为他们驱散了头顶上的阴霾,铺平了他们人生的最初一段路程。第三部分,课外文言短文的翻译:论语十则,孟子十则,礼记十则,战国策十则,晏子春秋十则,颜氏家训十则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考生们尽可能地感受一下各家各派的文章风格;选文是审慎的,颇带有点“披沙拣金”的味道;译文是谨慎的:因为但怕误人子弟,也怕贻人口实。最后不能不说一句话,为了这本书的编写,我和我的同事们所翻阅的资料不会少于一卡车。 孙长江 2005年9月27日于巴掌书屋目 录第一部分 古汉语知识小百科1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2被动句式的七个小类3宾语前置与提前的规律及区别4文言文判断句式的表现形式5名词动用的七个规律6古汉语固定格式7定语后置的标志8三种特殊的动宾关系9古今同形异义词语10单音节的古今异义词11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规律12数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13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1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规律15省略句式16文言文中常见的表示官位升迁调动的特定词17常用的文言实词18考纲要求掌握的20个古汉语虚词19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现象及其规律附录:常见通假字100例20文言文中的修辞现象21古汉语中的6个兼词22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合词23主谓倒装句的3种主要类型第二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100例1傅燮 2陈宠3邢邵4郭子仪5赵广汉6孙泰7令狐潮8诸葛亮9南公某文10李希烈11徐九思12刘晏13任延14孟业15邓禹16丙戌,令大将军17孙文正18范正辞19方山子20晁错21郑当时22万石君23张纲24公孙弘25虞延26黄庭坚27马祖常28曹彬29忽必烈30司马穰苴31海瑞32张讥33杨震34刘凝之35何远36钟离意37江出西陵38曹参39卜式40智伯41荀彧42蔡泽43卓茂44夏侯婴45杜诗46夏、殷、周为天子47张敞48李疑49阮籍50朱晦51宁成52明季吴县洞庭山乡53韦睿54杜正伦55马周56戴进57刘安世58刘宠59(秦)王问于将军60柳彧61马人望62任伯禹63冬月,山之叟64送李愿归盘谷序65报刘一丈书66唐震67陆贽68仓慈 69袁盎70吕端71尹翁归72范宣子为政72夸氏之国之士74管仲75昔者郑武公欲伐胡76商君相秦十年77臣闻吏议逐客78汉用陈平计79赵括80韩非81孙膑与庞涓82袁涣83贾谊84甘茂亡秦85张骞86杨王孙87陈藩88。蔡邕89古弼为人90范希文贬官91韩宣子有环92辛卯秋,七月丙寅93袁涉94十年冬,上行幸甘泉95范云96司马芝97发卒修洛阳宫以备巡幸98殷不害 99张角100王义士第三部分 文言短文句子或全文的翻译1论语十则2礼记十则3孟子十则4韩非子十则5孝经十则6晏子春秋十二则7战国策十则8说苑十则9颜氏家训十则10世说新语十则11郁离子十则12震川文集十则13文言文名段十则68仓慈 69袁盎70吕端71尹翁归72范宣子为政72夸氏之国之士74管仲75昔者郑武公欲伐胡76商君相秦十年77臣闻吏议逐客78汉用陈平计79赵括80韩非81孙膑与庞涓82袁涣83贾谊84甘茂亡秦85张骞86杨王孙87陈藩88李疑89古弼为人90范希文贬官91韩宣子有环92辛卯秋,七月丙寅93袁涉94十年冬,上行幸甘泉95范云96司马芝97发卒修洛阳宫以备巡幸98杜正伦99张角10王义士第一部分 古汉语知识小百科1。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便是其中之一。一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就应该考虑那其中是否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了。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句中的“人立”构成的就不是主谓关系,而是表明那横在道上的狼站立的方式。名词作状语有下列七种规律: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如“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灰”与“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 ”(徐宏祖游黄山记)句中的“壁”,“赢粮而影从”(贾谊过秦论)中的“影”,就属于这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成语,如“土崩瓦解”中的“土”与“瓦”、“星罗棋布”中的“星”与“棋”、“蚕食鲸吞”中的“蚕”与“鲸”、“风起云涌”中的“风”与“云”,也都属于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状态的例子。仅以“土崩瓦解”为例,指出一个误区。有人认为“土崩”与“瓦解”均为主谓关系,然后构成了联合结构。错了,因为在成语决不是说“土”与“瓦”怎么了,而是在比喻某事物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彻底崩溃了。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例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中的“船,“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的“杖”,“市中游侠儿 得佳者而笼养之”(促织)中的“笼”,“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箕畚”等,就应该归入状语这一种用法。需要指出的是表工具方式的名词状语在翻译时除了可以加介词之外,还可以时灵活一些,如“余自齐安适临汝 ”(石钟山记)句中的“舟行”就应该译为“乘着小船”再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石钟山记)中的“目见耳闻”也该译为“亲眼亲耳”才是。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比如时间名词“日”与“月”活用的例子就有“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中的“日”(译为“一天比一天”),“日与 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中“日”(译为“每天”),“日削月割”(六国论)中的“日”“月(译为“一天天”、“一月月”),“族庖月更刀 (庖丁解牛)”中的“月”(译为“每日”)等。再如时间名词“岁”的活用就有“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中的“岁”(译为“每年”),“良庖岁更刀”中的“岁”(也译为“每年”)等。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例子俯拾皆是。如“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孔雀东南飞”、“北伐”、“南征、“西行”等,译时加介词“向”;“外调”“上访”等,译时加“到”,而“外连横而斗诸侯”中的“外”、“内惑与郑秀,外欺于张仪 ”中的“内”与“外”译时均得加上介词“对”。规律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那活用的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如“卒廷见相如”中的“廷”应译为“在朝廷上”,“秦伯素服郊次”(崤之战)中“郊”也得译为“在城郊”,“草行露宿”(指南录后序)中的“草”和“露”,需译为“在草丛中”、“在露天里”,而“沛公已去,间至军矣”、“道芷阳间行”两句中的“间”就应译为“从小道”了。规律六:表示对人的态度 。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兄”,“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中的“隶”,“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列传 )中的”客” ,就需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像对待奴隶一样”,“像对待宾客一样”。规律七: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按照”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如下面的例子,“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采草药)中的“古法”(译为“按照古代的方法”),“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次”(译为“按次序”),“灵运所未至,理未足怪也”(雁荡山)中的“理”(译为“照理”)“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 ),中的“分”(译为“照名分”)等。至于“义不赂秦(六国论)”,“义不食周粟”(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中的“义”若译为“按照正义”是可以的,但若稍微灵活一点,译为“坚持正义”似乎更好些。2。被动句式的七个小类大家都知道,无论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句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归到不同的类别中去。如按照语气分,句子可分为四种类型: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按照句子的繁简可分为长句和短句;按照句子成分的位置有无变化,可分为常式句和变式句所谓被动句,是与主动句相对应的;将句子分为被动和主动的标准则是句中的主语的施动与受动,主语接受动作的就是被动句,否则,则为主动句。这是古今汉语一致的地方。所不同的是现代汉语只保留了“被”字式、“受”字式与“意会式”三种形式的被动句,而古汉语中被动句的形式却有七种之多。我们先来看带有明显标志的被动句。第一种我们称它为“为”字式。“为”字作为介词有两个读音,一读“wei”,一读“wei”。表被动时读“wei”,带宾语,能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王朝不施行仁政而导致迅速灭亡时写到:“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者,何也?”“为天下笑者”就属于“为”字式被动句。例子太多,如“为谷中大水冲击而成” (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适为虞人逐”(马中锡中山狼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等。第二种属于“于”字式。“于”字作为介词,可以表处所、表比较等,其中有一种基本用法,就是表被动,并且也可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一般地说,表被动的介词“于”与它的宾语的位置都在动词谓语后,在句中作补语,译后作状语。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而君幸于赵王(而您被赵王宠幸)”,再如师说中的“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不拘于时(不被当时的时弊拘束),学于余”,再如屈原列传中的“内惑于郑袖,而外欺于张仪 (对内被郑袖迷惑,对外被张仪欺骗)”等,就属于这种被动句。第三种被动句,则可称为“见”字式。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再如庄子秋水篇中“焉河伯”见到北海的水面之大于时反思后的那段名言中的一句话“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期被有见识的内行人嘲笑了),”再如屈原列传中的“信而见疑”,荆轲刺秦王中的“而燕见陵(凌)之耻除矣”等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见”表被动,如果句中没有“于”与之照应,是不能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而与“于”照应的被动句中,均可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如上面的第二例。再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确实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 第四种被动句,应称为“为所”式,也就是说在这种被动句中,有“为所”作为标志。例子相当多。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印为余群从所得”(沈括活板)。译为“他的活字被我的侄子们得到”、“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贾家庄差点被巡逻的军官凌辱逼迫而死)、“恐为操所先”等。在这种形式的被动句中,“为”是介词,均可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第五种是带有标志“受”字的“受”字式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例子较少,教材内赤壁之战中有这样一句话:“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第六种被动句就是“被”字式,这是古今汉语均有的语法现象。例子太多,举不胜举。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再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再如“同是被被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等等。最后一种是没有任何标志的,是应该从主谓关系的判定上辨析的。如赤壁之战中“今数雄已灭”,“灭”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必须接受的,再如岳阳楼记中的“宠辱偕忘”句中的“忘”这个动词也是主语必须接受的,再如六国论中的“洎牧以谗诛 ”句中的“诛”这个动作更是主语“牧”(李牧)要接受的这一类句子就是所谓的“意会”式被动句。应该说,意会被动句的数量是比较大的。如“江都围急”(扬州被围困)“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伍子靡”(先前龙逢被杀,比干被剖,苌弘被掏出肠子,伍子胥的尸体被腐烂)等等。 3。宾语前置与提前的规律及区别要想学好古汉语,掌握规律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古汉语的一些特殊句法、词法的学习,多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说,在中学阶段,大家对古汉语中的宾语前置与提前是可以不作区别的,但必须知道它们本不是一回事。宾语前置属于古汉语的语法规律,而提前则是运用某种语法手段将需要强调的宾语提到动词谓语前的一种格式。那么哪些情况属于宾语前置,哪些情况属于宾语提前呢? 一般的说,下列三种情况属于宾语前置,即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时候必须前置。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意思至少有三层:一是前置的句子必须是疑问句,二是那前置的条件又必须是疑问代词作宾语,三是即使句中出现了疑问代词,如果它不作宾语也不前置。古汉语中究竟有多少疑问代词呢?共有11个,何、曷、盍、胡、安、恶、谁、孰、奚、乌、焉等.当这些疑问代词在句中充当宾语时,是必须前置的。这就是规律。同时,作为高中生还应该知道,同是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前置句也还是有两种情况在的。一是谓宾前置,如鸿门宴中的“沛公安在”句中的“安在”,“大王来何操”句中的“何操”等属于谓宾前置,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长夜沾湿何由彻”句中的“何由”,论积贮疏中的“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中的“胡以”均属介宾前置。我们将问题再深入一步,便会发现同是疑问句,同样的疑问代词,只因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不一样,有的必须前置,有的则不需前置。如“恶”(读w)这个疑问代词,在荀子的劝学中“学恶乎始,恶乎终 ”(意思是“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这个句子中“恶乎”的“恶”因为充当的是宾语,因而必须前置,而在荀子另一篇文章欹器中,“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啊!哪里有自满自足而不失败的人呢)这个句子里“恶”就不属于前置,因为它充当的是状语。再比如疑问人称代词“谁”,在岳阳楼记中的“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句子里“谁与”就属于前置,因为它作“与”的宾语,而在“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个句子里“谁”就不属于前置,因为它充当的是主语。 第二种情况属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必须前置。分析一下这句话,我们至少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那句子必须是否定句,二是那前置的条件又必须是代词作宾语 ,也就是说同样是否定句,作宾语的如果不是代词也不前置。拿诗经魏风硕鼠中的两个句子一比较,我们就会清楚地发现这一点。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两个句子中“莫我肯顾”与“无食我黍”均有否定词(“莫”与“无”),均属否定句,前者的“我”前置了,就因为它是代词作宾语,后者中的“黍”不前置,也只是因它是名词作宾语,至于句中的“我”为何不前置,则是因为虽是代词,但它充当的是定语而非宾语。第三种情况属于介词“以”的宾语往往要前置。例子多的是。如“是以”这个凝固短语,再如成语“一以当十”、“夜以继日”中的“一以”(用一个)、“夜以”(用夜里的时间)也均属于这种情况。孔子有一次对它的弟子曾参讲过一句话:“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意思是“曾参啊!我的学说用一句话就可以贯通它”)中的“一以”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除此之外的宾语倒置情况,均属于宾语提前;尽管在中学阶段可以不必分得这么细。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认识到了宾语提前的意义及规律,对于今后的学习以及考试中的“古文阅读”是有益无害的。所谓的语法手段就是某些虚词的作用。如结构助词“之”,在它的众多用法中,有一种就是提宾的标志。比如师说中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再如庖丁解牛中的“技经肯綮之未尝”等句中的“之”就属于这种用法。大家都知道,古汉语中有一种固定格式“之谓也”、“其之谓也”,在这种总结式的判断句中“之”所起的也是提宾作用。不了解这一点就可能导致知识上的错误。比如庄子秋水篇中的那个寓言:夏天的大水按时令到了,百川的水灌入了黄河,黄河的水面之大,两岸之间辨不清牛马了,黄河的河神“焉河伯”沾沾自喜地顺流而东下,当它看到北海的水面,不由得羞惭起来,反思道:“野语有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读到这,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之谓也”中的“我”由于“之”的作用提前了,楞翻译成“我说的呀”,岂不闹笑话!而那意思却是在说“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能够起提宾作用的虚词还有“是”、“之为”等。从成语中就可以举出一大串由“是”的作用使得宾语提前的例子来 。如“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唯你是问”“唯才是举”、“唯仁是亲”等。孟子中有一篇文章讲得是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而另一个“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以射之”,结果如何是很清楚的。其中“唯弈秋之为听”一句就属于宾语提前。如果不知道这一点楞译也一定会闹笑话的。4.文言文判断句的表现形式句子,按照谓语的性质,一般可分为叙述句(多为动词性谓语),描写句(多为形容词性谓语),判断句(多为名词性谓语)。文言文中的叙述句、描写句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没有很打的差别,而判断句的差别却较大。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都有判断动词“是”,而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有下面几种:一“,也”的格式。如: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周密观潮)(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最雄伟的景象。)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这是称王称帝的基础。)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要靠勇气的。)二“者,也”的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廉颇是赵国的良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释疑惑的人。)有时这种格式,也可以用到谓语部分,变成“者也”的格式。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们宴)(这便是沛公的卫士樊哙。) 三.“者,。”的格式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四.“者也。”的格式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五、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刘备是天下的枭雄。)“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刘豫州是汉室贵胄。)六“耳”的格式。如:如:此亡秦之续耳。(鸿们宴)(这种做法是在走秦灭亡的老路。)七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们宴)(如今,人家正好比是刀何砧板,我们是鱼肉,还要告辞做什么呢?)“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也。”(公输)(“这是什么样的人呢?”“一定是有偷窃毛病的人。”)八用副词来帮助判断。如:如: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这样的人就是善于用兵的人。)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秦的过错在于人民怨恨它,不是郡县制度错了。)九判断词“是”的出现。在文言文中,“是”常常作指示代词用,不能误认为都是判断动词。如: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日月星辰等各种天象,这是夏禹、夏桀时代都相同的。)如果不认真分析一下的话,句中的“是”是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判断动词的,其实是指示代词在句中作主语。但文言文中也确实有“是”作判断动词的用法:如: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西门豹治邺)(巫婆何她的徒弟是女人,不能讲明白事由。)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巨是凡人。(赤壁之战)(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其实,“是”作为判断动词,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此是何种也?”(这是什么样的东西?)其中的“是”用于主语何名词性谓语之间,肯定是一个判断动词。5.名词动用的七个规律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语法现象,尤其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想要正确地理解以及正确地翻译古文,掌握规律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要解决的就是名词动用的七个规律。 一、名词前有助动词、副词修饰限制,名词活用作动词。大家都知道,名词一般是不受副词、助动词的修饰与限制的;因此,在名词的前面如果有了副词,或者助动词,那么,这个名词一定是活用成动词了。请看下面的例子: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句中划线处“非能水也”中的“水”,就属于这种情况,在它的前面因为有“非”这个副词,又有“能”这个助动词的修饰与限制,所以,它活用作动词了,意思也变成了“游水”。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已枯。(采草药)句中加线处“草已芽”中的“芽”,因为它的前面有副词“已”的限制,所以也活用作动词,意思变成了“发芽”。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采草药)句中的划线处“未花时采”中的“花”,也因为在它的前面有“未”这个副词的限制,所以也活用作动词了。译为“没有开花的时候采集”。则粪概者先芽。(采草药) 句中的划线处“先芽”中的“芽”,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例子,因为在它的前面有“先”这个带有副词性的词语的限制;所以应该翻译成“先发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察今)句中加线的句子中的“表”,原本也是名词,意思是“标记”,因为在它的前面有一个“先”字,所以也属于名词动用,翻译后的意思是“设立标记”。二、名词的后面带有宾语,名词动用。一般的说名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名词的后面如果带有一个名词,那么,这个名词肯定活用作动词了。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句中划线处的“函”,原本是名词,意思是“木匣子”,可是在句中因为带了宾语“首”,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应该译为“用木匣子装”。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豆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句中划线处的“函”,也是因为带了宾语,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思也是“用木匣子装”。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句中划线处的“目”之所以活用,也是因为它带了宾语“项王”,因而,应译为“给项王使眼色”。 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者。(察今)句子里划线处的“法”字,原也是一个名词,因为它也带了宾语“其所以为法者”,所以名词动用,应译为“效法”。 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刃”活用了,因为它带了宾语“相如”,所以得按照动词来翻译,译为“用刀杀”。 三、名词的后面带了补语,名词活用作动词。按照常理,名词也是不能带补语的,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确有名词的后面带了补语的情况在。此时,那名词自然也就活用成动词了。如下面的例子: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句中的“军”就属于因为带了补语而活用作动词的典型例子。“军”的本意是军队(在它的后面有一个介词“于”省略掉了),活用之后应译为“驻军”。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加线处的“吏”,原本也是一个名词,官吏的意思,可是在句子里,由于它带了补语“于土”,因此也活用为动词。在翻译的时候,应当按照动词来翻译,以为“在地方上做官”。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信陵均窃符救赵)句中划线的部分“留军壁邺”,是一个动宾动补式的联合短语,在这个动宾短语中,“留军”意思是叫军队停下来,而“壁邺”中的“壁”,原来本是名词,“营垒”的意思,在这个句子里,因为带了补语“(于)邺”(介词“于”在原句中省略了),所以也活用作了动词,译为“驻扎”。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蒲松龄狼三则)句中的划线处“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就属于名词动用,那是因为它的后面带了补语“(于)其中”(“于”属于介词的省略),于是,“洞”应译为“打洞”。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归有光项脊轩志)句中划线处中的“垣墙”,原本是名词,意思是“墙”,在句子里由于带了补语“(于)周庭”(“于”也是属于省略了介词),于是,“垣墙”也就应该翻译成“砌上了一道墙”。忠牧公尝牧梁州,(何易于书褒城驿壁),句中划线处的“尝牧梁州”中的“牧”,原本也是名词,只因为带了补语“梁州”,活用成了动词,于是不能翻译成“州牧,只能译为“做州牧”了。四、名词与“所”组合,名词活用作动词。众所周知,“所”字短语的构成是:“所”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构成的名词性短语。“所”的后面跟着的一定是一个动词,所以,它的后面跟着的如果不是动词,那么,不管是什么词性的词,一律活用作动词;名词也不例外。请看下面的例子。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句中划线处的“所罾”中的“罾”,它的愿意是“方形的鱼网”,由于与“所”组合了,因此,活用作了动词,应该翻译成“捕捞”。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记王忠肃公翱事)句中划线处的“所货”中的“货”本来是名词,“财物”的意思,也是因为与“所”组合了,所以也活用作动词了,应译为“买来”。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句中划线处的“先”,因为与“所”组合,所以也活用了,应译为“抢先。” 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 )句中划线处的中“宝”,愿意是“宝贝”,现在必须翻译成“当作宝贝的”,因为与“所”组合词性发生了变化,名词动用了。五、名词的前后有“而”连接,名词活用作动词。一般的说,“而”是不能连接名词的,因此,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名词的前后如果有了连词“而”,那么,这个名词肯定活用成动词了。如下面的例子: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句中划线处中的“惑”就属于这种情况。“惑”原本是名词,意思是“疑惑”,活用之后,必须翻译成“有了疑惑。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晋灵公不君)。加线的地方“过而能改”中的“过”,也要翻译成“有了过错”,因为在它的后面有“而”的连接。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庞涓列传)句中划线处的“西,也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应译为“向西挺进”。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句中划线处“去今之墓而葬焉”中的“墓”,原本也是名词,意思是坟墓,由于句子里有了“而”这个连词的连接,所以也活用成了动词,应译为“修坟墓”。六、名词在句中处在谓语的地位上,名词活用成动词。名词在句子里一般是不能充当谓语的,除了在判断句中,名词性短语可充当谓语外,其他情况下,名词在句子里一旦作了谓语,那么,这个名词一定活用成了动词。例子是很多的。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句中划线处中的“花”就应该译为“开花”,因为它处在了谓语的地位上。原轸朝,问秦囚。(崤之战)句中划线的地方,“朝”原本也是名词,意思是“朝廷”,因为在句子里充当了谓语,所以也活用成了动词,得译成“上朝”。五步之内,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句中的“缟素”,原意是“白色的丧服”,在句中由于充当的是谓语,所以也活用为动词,必须译成“天下人穿起白色的丧服”。七、名词与“者”组合,名词活用成动词。如下面的几个例子:粪溉者先芽。(采草药)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增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韩非说难)如平地三月花者。(采草药)以上四句中划线的地方,“粪溉者”、“冠者”“历山之农者”,其中的“粪”、“冠”“农”“花”,均属于与“者”组合而活用作动词的例子,分别译成“施肥”、“行过加冠礼”、“务农”、“开花”。6.古汉语固定格式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一样,都有一些由于沿用已久而逐渐固定下来的格式。如果我们对这些固定格式了解得不够,会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甚至会使我们丢掉许多不该丢的分。本文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古汉语中的固定格式是很多的,本文着重要解决的是一些最常见的固定格式。 无乃乎? 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例子是很多的。如: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 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叫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有一句话,也属于这种固定格式。“求!无乃尔是过与?”(句中划线句应译为:冉求!恐怕该责备的是你们吧?) 再看下面一篇例文,请注意文中划线的句子。 济阳之贾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 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 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或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文中的加线句“无乃不可乎”,应译为“恐怕不可以吧”。(例文的译文请见附录。以下的译文例文均见附录。) 孰与 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 事的得失、好坏。它又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 的。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如下面的例子: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 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原君(我所完成的功业跟二哥相比,谁更多?) 下面再看一篇例文: 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之外,而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居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服,百姓不信,方此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吾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也。”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史记孙武吴起列传。 文中的三个加线句均应译为“你跟我比怎么样呢”。 之谓也 其之谓也 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请看下面例句: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猜测得到它。”说的就是夫子这样的人啊!)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说:“论语上说:他自身端正,不下达命令人民就会行动;他自身不端正,即使下达命令他的百姓也不会听从。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这样的人吧!”) 这种固定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是很高的。再看一篇例文: 晋侯复假道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岂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文中加线的句子“其虞、虢之谓也”,应译为“大概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吧”。 得无乎? 得无耶? 这是一种表揣测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应译为现代汉语的下面 三种格式:恐怕吧 ? 莫非吧? 该不会吧? 需要提及一点,在这种固定格式中的“无”,还可以写作“微”、“毋”等,构成“得微(毋)乎?”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恐怕不一样吧?)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告诉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你们恐怕被穷困所苦吧?)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吧?) 日饮食得无衰乎?触 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请再看下面三篇古文,试按照上面讲过的翻译方法,将句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未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老臣、家臣)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人名,魏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住在偏僻地方,出身卑微的人),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二赵括自少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王许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文公之时,宰臣之炙而发绕之。文公召宰人而谯之,曰:“汝欲寡人之哽邪?奚为以发绕之?”宰人顿首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援砺砥刀,利犹干将也,肉断而发不断,臣之罪一也;援锥贯脔,而不见发,臣之罪二也;奉炽炉,炭肉尽赤红,炙熟而发不焦,臣之罪三也。堂下得微有嫉臣者乎?”公曰:“善。”乃召其下而谯之,果然,乃诛之。 在上面篇古文中的加线句,它们的翻译方法是不同的。第一个划线句应选用“莫非吧”,第二个应选用“该不会吧”。如果没有认清这一点,我们的理解与翻译都将出现错误。如将后者翻译成“我莫非(或“恐怕”)遭到连坐吧”,这肯定错了;正确的翻译应为“我该不会受到连坐吧”。第一句中的中的两个句子应分别译为“现在天下莫非有披着粗布衣服怀揣着美玉在渭水之滨钓鱼的姜子牙那样的人才吧”,“现在天下莫非有欺兄盗嫂接受贿赂的金子却没有遇上像魏无知那样极力举荐的陈平一样的人才吧”。第三句中的划线句应该翻译成:“堂下莫非有嫉恨我的人吧?” 奈何 如何 若何 这三个格式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需要强调的是,“奈”、“如”、“若”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的意思;而“何”则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在中间插入的内容属于“奈”、“如”、“若”的宾语。整个格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 先看下面例句。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王屋、太行何?(愚公移山)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上面的三个例句中加线的句子应分别译为: 把太行山和王屋山能怎么样呢? (我们)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虞姬虞姬把你怎么样呢? 请再看一篇例文: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曰:“吾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于胥(墙角)。咸刘其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予一人,是古帝王的自称,这里指殷纣王)。” 文中的画线句“将奈其士众何”应译为“我将把他的士兵和百姓怎么办呢”。 何有于? 这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格式。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究其实质是两种特殊句式的紧缩和移位。一是由介词“于”与它的宾语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原句作补语,翻译过来必须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充当状语;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谓宾前置,也就是说“有”的宾语是疑问代词“何”,它前置了,在翻译的时候,也必须还原到“有”的前面。知道了这一点再去理解这种格式就容易得多了。这种固定格式的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请看下面的例句和例文。 例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应译为“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例文: (宋公)与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即陈(通“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通“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碍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狗,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子鱼论战) 文中加线的句子“何有于二毛”,应译为:“对于头发斑白的敌人又有什么(不可以擒捉)呢?” 何为? 这是一种表询问或反问的固定格式。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为”这个虚词。“为”有两个读音,一是读“wi”,一是读“wi”。读“wi”的时候,它只有介词性。一是读“wi”。读“wi”的时候,情况比较复杂,有三种情况。一是动词性,是一个“本领”很高强的动词,可以这样讲,句中需要什么动词,它都能够代替。二是介词性,只用在表被动的句子里。也就是说在被动句中,“为”必须读“wi”。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句中的“为”就必须读“wi”。三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在“何为”这种固定格式中,“为”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种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为:“还要做什么?”或者:“要干什么?”请看下面例句: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还要告辞做什么呢?” 项王笑曰:“天之王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 不亦乎? 这是一种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中的“亦”。这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词,稍一疏忽就可能把它理解为副词,其实,它是一个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不是吗?”或者译为:“岂不是吗?” 在古文中,这种固定格式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下面的几个例句: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句中的化线处应译为:“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我射箭的本领不是很高明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学习并且不时地温习它,不是很快乐了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句中的划线句应译为:“(敌人)遇到阻碍击鼓进攻他们,不是可以吗?” 9、有者 这种固定格式常用于叙事的开头,以突出叙事的对象。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格式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的对象“人”在句首出现了,如“楚人有涉江者”,此刻,“有者”属于定语后置;二是叙述的对象在句中没有出现,不属于定语后置,如“杭有卖柑者”。请看下面例子:人有亡斧者。(韩非子)在这个句子中,“人”出现了,因此,“有者”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在这个句子中,叙述的对象没有出现,因而不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城里有个叫成名的人。” 再看下面一篇例文,注意文中加线的句子。郢人有遗燕相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悦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之学者多似此类。 文中加线的句子中,叙述的对象“郢人”出现了,也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有一个给燕相国写信的郢人。” 10、何之有? 这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固定格式。句中的“何”是“有”的宾语,“之”属于结构助词,表示提宾。这种格式可译为:“有什么呢?”如下面的例子: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应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应译为:“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呢? 夫晋,何厌(通“餍”)之有?(左传崤之战)应译为:“那晋国有什么可满足的呢 ?”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叔向贺贫)应译为:“如果不忧虑德行没有完善,却忧虑财物不足,将要哀悼还来不及,有什么可祝贺的呢?” 应该说这种固定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因此,无须再举更多的例子。 11、唯(惟)是 惟之为 这种固定格式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格式。需要再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是”与“之为”,均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作用;而唯(惟),表示的则是动作的唯一性,译为“只”。这种格式在成语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句: 惟命是从; 惟利是图; 唯你是问; 唯仁是亲; 唯才是举; 无乃尔是过与? 等等。例子太多太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下面请看两篇例文,注意文中划线的句子。 一、戴进,锻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