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二).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3542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二)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A. AC B.AB C. AD D. CD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5.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 A.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唯心主义 D.怀疑论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8.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9.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0.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E联系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 A. ABCD B. ACDE C. ABCDE D. BCDE11.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B)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E.某种时尚开始流行 A.ABC B.BCD C.CDE D.BDE1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使统一体分解 A.ABC B.BCD C.CDE D.ABD13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B)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14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7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B) 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 18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C)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C)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E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A. ABC B.CDE C.ABCD D.BCDE20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D)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E.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A. AE B. BE C. CDE D. CD21.“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E理论优于实践A.ABCD B.BCDE C.ABCDE D.ABD2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23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24社会革命根源于(D) 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25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26.“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27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28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B)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E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A. ABCDE B.ABCD C.BCDE D.ACDE29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A)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A.ACDE B.BCDE C.ABCDE D.ABDE30.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D)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E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水平 A.AE B.ABC C.ABCDE D.AB31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D)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32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3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 C剩余价值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 34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B)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35资本集中的方式是(C) 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竞争和信用 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37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表明(B) 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 A.ABC B.ABCD C.BCD D.ACD38金融资本是由(C)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39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40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C)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4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B) A发展缓慢不稳定 B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 C发展迅速但不稳定 D时而削弱,时而发展 4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43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D)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4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D) 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45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C) 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A.ABC B.BCD C.ABCD D.ACD46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文艺复兴运动 4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A) A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48.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 A. 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C. 实行按需分配原则 D. 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 49.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D) A. 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B.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社会主义社会 50其他思想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 A前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后者从客观规律出发 B前者侧重于描述未来社会的细节,后者侧重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C前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后者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E. 前者着眼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着眼于无产阶级的利益 A.ABC B.ACE C.CDE D.ABCDE答案:15:A A D C C 610:D D D A A1115: B D B C C 1620:C B C C D2125: D B C D C 2630:D C B A D 3135: D C A B C 3640:A B C D C4145: B B D D C 4650:B A A D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