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高三期末语文-实用性文本阅读.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2041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北京高三期末语文-实用性文本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北京高三期末语文-实用性文本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北京高三期末语文-实用性文本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13年高三期末语文考试分类汇编实用性文本阅读一、东城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遗产是个古老的词汇,它的原始概念是先辈留下的财产。在传统的遗产观中,遗产只是一种私有的物质财富。19世纪中期,开始有人把祖先留下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财物同样视作遗产。这种遗产观的产生,缘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型。人类的文明由远古到今天,一共经过两次转型。一次是由渔猎文明转为农耕文明,那时人类尚没有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概念。另一次是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化。在文明转型期间,人们不是很快就能看到正在逝去事物的内在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遗产的消亡正是在这种“物换星移”的时候。最先表达出这种新遗产观的是法国作家雨果。1832年他在向文物的破坏者宣战一文中,用激愤的语言斥责当时大肆破坏法国城市历史的人。历史地看,新的遗产观最初总是被一些有识之士顽强地表达着。由于这些人不屈不挠的努力,新的遗产观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然后形成了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法国的第一部历史建筑法案就是作家梅里美努力促成的。到了20世纪初,英国、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陆续有了一些范畴不同的遗产保护法。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现代化的加剧,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地普遍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促使新的遗产观被国际社会广泛地接受。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世界遗产公约和各国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建议案,这表明人类社会就新的遗产观已达成共识。物质文化遗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静态的,是实体,比如文物器物、经典古籍、大文化遗址、重要的历史建筑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广泛得多,但常常看不见也摸不着。它包括民俗、方言、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等。然而,由于非物质文化大多是老百姓创造的,它一直被认为是底层的文化而不被重视,有些技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但它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文化,每个人都是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它直接表现着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还有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本质,也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最早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日本、韩国等国家。日本在1950年确立的文化财保护法中首次提出“无形文化财”的概念,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它的范畴。韩国在1962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于1967年把江陵端午祭列为韩国的“重要无形文化财”。由于他们的努力,这种遗产观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法,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上有好几种叫法,如“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等。我国过去习惯称作“民间文化”,现在为了与国际上的称谓相协调,便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遗产内容由物质的、有形的、静态的,伸延到非物质的、无形的、精神的、生态的,显示了当今人类对自己的文明创造的认识进了一大步。当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倍加珍视并加以保护时,一个现代的遗产观便形成了。(取材于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人类遗产观的改变,使许多重要的文明遗迹得以保留,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转型。B一些作家运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促成了世界各国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形成与推广。C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生活文化,比物质文化遗产更能体现出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D我国把“民间文化”改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示对国际新遗产观的认同和支持。2根据文意推断,下列不属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法的两项是(4分)A国务院宣布2008年1月1日起将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B被焚毁近90年的故宫中正殿近日复建竣工,完整再现了清朝乾隆时期的建筑全貌。C我国有关部门通过笔录、录音、摄像等多种方式,全面采集各地方言的原始数据。D一些学校邀请民间艺人走进校园,让学生亲眼目睹并学习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E手工绘制内画鼻烟壶费时费力,有人设计出自动生产流水线以提高制作效率和产量。3.在第段中的“传统的遗产观”和第段中的“现代的遗产观”中,“遗产”各指的是什么?(5分)二、西城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光污染: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因此很容易诱发车祸。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娱乐场所的多种光源造成的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都安装有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当许多国人为美丽城市夜景感到骄傲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恰恰是中国光污染的重灾区。改善城市形象的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照明规划仍然处于无序状态。看美国大片,我们曾误以为纽约是一座不眠的城市。其实纽约市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像霓虹灯这种设施只允许集中建在时代广场周围,其他地方要么不允许出现,要么对面积和亮度进行限定。纽约并非每天都是一种表情,只有在节假日才会出现灯火通明的景象,而且凌晨两点后必须关灯。站在帝国大厦俯瞰纽约全城,只见中心商业区有一大片亮光,四周很多地方是黑漆漆的一片。当国际上的城市开始摒弃“不夜城”思维的时候,国内大多数城市还在不惜重金打造一座座“不夜城”。面对日益严重的光害,我们难道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删改)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频繁地出入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就会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B.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我国,越是大城市,就越是光污染的重灾区。C.美国纽约对非商业区的霓虹灯设施在面积和亮度上都有严格的要求。D.面对光污染的现状,作者无奈地认同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论调。2依照第四段段首画线处的表述形式,在文章横线处分别填入相应内容,说出该段所写的光污染类型及其成因。(每处不超过20字)(4分)3.假如要在非商业区的高速路旁,修建一座类似文中美国帝国大厦一样的地标式建筑,作为某跨国集团办公机构的总部。请你运用文中所学知识,针对如何尽量减少光污染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并说明建议的原因。(至少3条)(5分)三、海淀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蜜蜂通过一种近似舞蹈的形式将食物的方位、距离等信息传递给同伴,这被称为非灵长类动物中最为复杂的行为。它在相当程度上承载了语言传递信息的功效,称之为“舞蹈语言”。这一奇特行为早在200多年前就为人类所观察到,但一直没有被深入研究。直到20世纪40年代,奥地利的动物行为学家弗里施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解释了蜜蜂舞蹈这一通讯模式的细节。他的研究发现,蜜蜂回巢后,跳起8字形的摆尾舞:如果蜜源位于太阳的同一方向,它就头朝上爬直线;反之,它就头朝下爬直线;蜜源与太阳方位存在一定夹角时,跳舞蜂也会同样爬一个夹角来表明蜜源的方位。它仿佛在说:“嗨,这个方向有好吃的。”当然,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此外,跳舞蜂还以舞蹈的速度来表示食物的远近:距离越近,舞蹈过程中转弯越急,爬行越快;距离越远,转弯越缓,动作也慢。有趣的是,如果那只蜜蜂为了寻找食物而飞了弯路的话,它向同伴们指引的方向,不是它所飞过的弯路,而是调整过的直接飞向食物的方向。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了舞蹈蜂会利用翅膀发出嗡嗡的声音,在人们都认为蜜蜂是聋子的时代,有些科学家提出了这样的假说:跳舞蜂在扇动翅膀时可以将某种微弱的振动传递到蜂房,目的是提醒大家去注意它。其实,不同于人耳对声音的感知,蜜蜂不能感知到声音,但感知物体振动的能力却相当灵敏,它们可以用触角梗节上的约翰斯通氏器来检测空气粒子的振动。蜜蜂在进行摆尾舞时靠翅膀产生一系列脉冲声音,追随的蜜蜂以触角接近舞蹈蜂腹部空气振动最强的地方,来静静地感知这一信息。跳舞蜂并不能引起蜂房的振动,而围观的蜜蜂接到信息后会将胸压在蜂房上,发出短暂的尖叫,让蜂房颤动。似乎在告诉舞蹈蜂:“你该停下来了!”跳舞蜂随后吐出一点它所收集的食物,让同伴感受一下“样品。这真是一个巧妙的安排,跳舞蜂通过拍动翅膀传递信息,同伴则通过振动蜂房告诉它何时停止,两种信息的传递互不干扰。随后,有人又提出了另一个假设:蜜蜂也可能利用携带的食物气味信息来通讯。普林斯顿大学的詹姆斯古尔德否定了气味假说。他在黑暗的蜂房里设置一个灯,把黑色的胶涂在跳舞蜂的眼睛上,让它看不见灯泡,仍按照正常的太阳规则跳舞。但其他蜜蜂没有被蒙住眼睛,能够看见灯。注视舞蹈的蜜蜂们测量着“舞步”相对于光源的角度,而跳舞蜂则根据重力线和太阳方位来调整角度。这个实验的结果是,蜜蜂们按照错误的指示去寻找食物,它们排除了气味等其他因素的干扰。现在,让我们把所有的线索拼凑起来,看看蜜蜂是怎样利用舞蹈语言来工作的:。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舞蹈语言是蜜蜂传递食物信息的唯一方式,它被称为非灵长类动物中最为复杂的行为。B蜜蜂8字形的摆尾舞,不仅能传达空间方位和距离远近的信息,还能传达路线的曲直信息。C蜂巢中的其他蜜蜂是用约翰斯通氏器来检测空气粒子的振动从而感知跳舞蜂传达的信息的。D詹姆斯古尔德所作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跳舞蜂在被蒙住眼睛后会向同伴传达错误信息。2下列的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按照弗里施的理论,蜜蜂们依据跳舞蜂传达的舞蹈信息,就能毫不费力地找到食物的准确方位。B跳舞蜂在舞蹈后吐出一点它所收集的食物“样品”给同伴,以便让它们知道食物的味道和种类。C剪掉一点跳舞蜂的翅膀,尽管它依旧跳舞,但因声音波形不同,其他蜜蜂接收的信息可能有误。D在跳舞蜂发出信息后,如果改变食物的位置,其他蜜蜂仍会按照舞蹈指令去原地寻找蜜源。3根据文意,用简明的语言将结尾段画线处补充完整。(6分)四、朝阳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在西方,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而中国园林并非大众游乐场所。西方园林令人钦佩地用纵横轴线和十字道路解决的交通问题,在中国园林中全不存在,因为这里的人们是“漫步”而非“径穿”。中国园林的长廊、狭门和曲径并非从大众出发,台阶、小桥亦非为逗引儿童而设。这里不是消遣场所,而是退隐静思之地。人类不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它脱胎的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才构成文化的延续,形成独特的风格。中国山川秀美,土地富庶,人们理想中的王国是这些秀美的山川湖泽,因此中国园林沿着自然美的形式发展了几千年。中国园林里所种的植物常不带任何人工痕迹,那里没有修剪整齐的树篱,也没有按几何图案排列的花卉,每件景物都恰似出现在画中。欧洲的园林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那里自然环境远不如中国,雨水稀少,没有大片森林,更无秀美的山川,人们理想的天堂自然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富庶土地,因而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追求一种形式美。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仍有规律可循,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以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园的路子,注重“景”和“情”的关系,即“意境”。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画家、文人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文学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中国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美,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中西园林形成如此大的差异要从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造园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下成长的。从西方历史上看,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理性”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大多借助于直接的体验,认为直觉并非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营造,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感性”的美学思想。(取材于中西古典园林的审美差异,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园林内各组成要素必须以确定的形状、大小镶嵌在确定的部位,显示出一种秩序感。B中国园林里所种的植物,常不带任何人工痕迹,这是因为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C中国的造园深受绘画、诗词的影响,注重对意境的追求,从而创设出诗情画意般的氛围。D中国人认识事物大多借助于直接的体验,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造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下列哪项表述体现了中国园林的建造风格(3分)A高大宽敞的环廊提供了舒适的交谈环境,围合出的下沉广场把人们纷纷吸引过来。B即使受条件限制,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地形上,也要刻意追求对称、均衡的形式美。C布局千变万化,整体与局部之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很难总结出特定的规律性。D硕大的花园,简洁明快的几何化布局,让人一目了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3.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条概括中西园林的差异。(5分)五、丰台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人因礼乐而成人,社会则因礼乐而联结繁荣。无礼乐,则无秩序,也就无文明。人需借助外物而生存,如衣、食、住、行。欲望若没有节制,人必将成为外物的奴隶。若此种行为模式普遍化,则人间将进入弱肉强食的丛林状态,人人处于恐惧、焦虑、不安中,既无秩序,也无幸福,更无文明可言。社会欲进入和维持文明状态,就必须以规则节制各人物欲,协调人际关系。这样的规则,古人称为“礼乐”。礼乐之大用,就在于稳定个体生命与人类共同体的命运。然则,何为礼?何为乐?古代之礼无所不包,无往不在,大体可分两类:经礼、仪礼。用现代话来说,前者为规范特定关系中各方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则体系;后者则是日常性的,是内容极为繁富的礼仪、礼俗。然而,不管何种礼,其基本功能都是“别”,即确定公、私生活不同场合中各人的角色、地位、义务及权利,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行为模式。礼的目的是“定分止争”:若每个人都明晓自己的本分,尽上自己的本分,即可不争而和。论语学而篇曰“礼之用,和为贵”,说明礼分别人际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处在不同地位、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相互协调,以最低合作成本,享最高合作收益。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礼胜则离”,若只有礼之分别,则人必倾向于疏离生分,斤斤计较,逐渐丧失斯密所说的“通情能力”,蜕化为“理性经济人”。如此,则人人相互防范,导致合作成本不断上升,以至于社会共同体无法维持而瓦解,此所谓“离”。故“礼”之外还需“乐”。乐主同,主亲,诉诸人之情感,拉近人际距离。如此,人才能产生和保持合作的情感意向。故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乐记云:“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由此看来,礼乐就是塑造和维系人际间合宜关系的规则、纽带,礼乐就是健全优美的生活形式。人总在生活,但有时蝇营狗苟,没有尊严可言;有时则相互伤害,人人焦虑不安。礼乐则“本乎天道,依乎人心”,人人精心维护,而形成优雅高贵、美好和谐的生活方式。孔子曰:“富而好礼。”然而,现在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却常常缺少礼乐。在全球化时代,部分国人之无礼,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现象。而缺礼少乐,就难以享有优美、得体、宁静的生活,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故在当代中国,礼乐重建乃是大势所趋。完成礼乐重建,社会秩序才可能稳定,中华文明才可言复兴,中国人也才有资本赢得世人尊敬。取材于重新思考礼乐社会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的“礼”即相当于现代的法律规则体系,其目的是“定分止争”,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B“礼之用,和为贵”,这里说明,“礼”分别人际的目的正是为了协调人际关系,降低合作成本。C“礼”之功能在于明确人际界限,“乐”的功用则是拉近人际距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D个体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的稳定与繁荣,都离不开礼乐。因为礼乐是保障秩序、文明的前提。2你认为下列重建“礼乐”文明的措施不适宜的一项是()(3分)A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树立道德楷模。B将“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设定为公共假日,弘扬传统文化。C重兴“汉服”、“唐装”,恢复祭孔、拜孟之仪,恢复古代成人礼。D设计好人生成长各个阶段仪式,并制作各类人员正式场合的礼服。3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谈谈为什么要重建“礼乐”。(5分) 六、石景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当今,姓氏被当成了一个词,实际上,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姓和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根本不是一码事儿。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有些氏族以自己部族的图腾来标示自己,时间久了,图腾就成了这个氏族的姓了。“姓”,由“女”和“生”组成,这显然是个会意字。因为当时女性的地位是至高的,族群的图腾也多是雌性,以至于延续到现在,有一些姓用的还是女字偏旁,比如姬、姚、赢、姜等。远古的时候,两个族群相遇,需要相互区分,怎么区分呢?一个说:“我是甲族的。”另一个说:“我是乙族的。”这时,人们认识另一个族群就有了依据,于是,姓就产生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当远古的人们认识到同族不能通婚以后,姓为人们标明了族群,是婚姻促使了姓的产生。不知您注意过没有,名可以改来改去,但姓却不可以随意变更,因为中国人把姓看作是自家香火得以延续的大事儿。氏的出现比姓要晚得多。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它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左传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介绍了当时赐姓氏的方法。中国在秦代之前,实行封建制,这里所说的“封建”,指周代所实行的“分封建国”的政治制度。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同姓子弟及有功之臣,让其对所分封土地内的臣民进行独立的统治。天子根据诸侯的出生地赐姓,分封土地之后,又以分封地赐氏。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姜太公及其族人被分封到齐,即以齐为氏;周公姬旦及其家族被分封到鲁,即以鲁为氏。此外还有以地名、官名为氏的,最有意思的是以贵族祖先的字为氏的,郑国公子发字子国,他的孙子国参即以国为氏。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环境发生了变化,姓和氏的原始意义已经逐渐淡化了,姓与氏逐渐合而为一,姓氏由大的族群符号演变为家族符号。对此,宋代史学家郑焦的解释是:“(夏商周)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他望明贵贱。”文献记载中首先将姓氏混用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里将秦始皇写作“姓赵氏”,将汉高祖写作“姓刘氏”。自从司马迁以后,或者说自从汉代以后,姓氏二字的原始含义模糊了,实际意义成了专指姓了。不过,咱们的近邻印度的种姓制度还是根深蒂固的,明显的例证是不同的种姓不能通婚。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用来区分人群或等级贵贱的标志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姓氏文化。直到今天,姓氏文化仍旧是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姓和氏作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存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B姓姬、姚、赢、姜的人的祖先,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社会地位很高。C“姓”是远占时期区分族群的标志,不可以随意变更,而“氏”可以。D战国时期,姓和氏的原始意义已经淡化并趋同,不再具有区别贵贱的功能。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A“姓”字的字形组成源于远占先民对女性的崇拜。B远古族群同姓之间不再通婚,是出于优生优育的考虑。C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述,秦始皇赢政的祖先可能分封在赵。D印度种姓制度中“种姓”的内涵更接近于我国姓氏文化中的“姓”。3分条概括“姓”“氏”的不同点。(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