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理念》word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2036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更新教育理念》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更新教育理念》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更新教育理念》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更新教育理念,树立良好师德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师德建设越来越引起教育战线的重视,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师德建设重在教育,而师德教育除了要求在职教师要熟悉政府制定的关于师德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国家对师德的规范、标准、要求外,还应当系统学习一些新形势下的师德理论,学习师德标兵修炼师德的经验,吸取少数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缺德”带来的教训。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师德建设,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2008年的7月,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在郑州召开,吹响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为加快中原崛起而努力奋斗的进军号,省委提出了“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理念,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这是时代的声音,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而我们的教育工作同样需要三新思想的指导。做为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更新观念,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不断向前发展。那么在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以人为本,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不记得什么时候,从报刊上看到某校有一位以教学成绩好而知名的教师,他有一套成功的应试办法,他所带的学生在全市高考成绩中名次靠前,很多家长走后门把自己的子女安在他的班,也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可是到了大学后,因为习惯了应试,面对大学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不能适应,不仅成绩下降,还不同程度的患了心理障碍。这就反映出这种教育对学生的关注点仅仅停留在了应试上,忽视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教学盲点的产生。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但后来却能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有晚,有先有后,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二、严于律已,以身示范,以爱育人。教师,一个有着灵魂工程师之称的职业,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标准高、要求严,作风实、节奏快,站在时代前列,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对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融会贯通,还应该学会修炼内心,学会爱学生。如果只是从行为上受到约束,而不是在灵魂上自觉的修炼,那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的。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又怎么能去塑造别人的灵魂呢?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太过喧嚣的世界,一颗有太多欲望的心灵只能做荣誉和金钱的奴隶,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灵魂。只有让心安静下来,才会认真去思索人生的意义。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不需要谁来颁发证书和奖品,若干年后,学生的成长和欢欣便是最高的奖赏。第二,做好我们的份内工作。一个有灵魂的人不看重虚假的形式,而重实质。一个真正爱孩子的教师,应该把他们的一生利益作为今天的备课内容,就像为自己的孩子筹谋一生那样用心,只要是对孩子有利的,无论别人赞成与否,无论领导倡导了没有,都应该认真施行,除了做好基本的常规工作,更应以一颗不带功利的爱心去创造革新。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这一点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忘记的。第三,做一个幸福的聪明人爱孩子。孩子的世界是最明净的,与孩子在一起,我们收获的远比付出的多,当然,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收获。爱是阳光,让我们感到温暖和明亮,一颗充满爱的心永远是阳光灿烂的,永远是温暖明亮的。学生的心灵是明丽的春天,和他们在一起就如同永远生活在春天里。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份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老师的言行任何时候都应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漫不经心。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 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教师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老师这里得到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所以,懂得爱学生的教师是最幸福和最有智慧的。三、敬业奉献,加强学习,树立先进理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已经成为衡量教师师德的最低标准。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有高潮的教书育人之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具有高雅的情趣、健康的身心,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懂反思、讲合作、富有团队精神。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教育价值观等。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使对教师师德的外在要求,变为广大教师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四、定期反思,查找不足,实现师德水平的持续提升。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那么如何通过培训帮助教师形成反思习惯,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呢?在此次三新教育的学习中,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认真自查,寻找自身的不足,进一步增强师德意识,完善自己的人格,追求无止境的师德修炼。用高尚的师德赢得学生的信赖,用真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依恋,用精湛的育人艺术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为社会发展、学生成才练就过硬的育人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五、严格规范,协调发展,加强制度建设。没有制度就没有一切,要想使教育和谐发展,实现教育的目标,就必须有一系列和谐的制度来约束。借助制度的力量来进行控制,促使教育的和谐发展。可以通过建立师德调查问卷及通报制度,在评优表模、晋职晋级等方面坚持“师德一票否决”。通过这些方式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师德意识,使他们学有内容、赶有目标、行有规范,促使师德建设走向自觉、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只要我们广大教师精诚团结,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一定会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跨世纪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总之,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进行着教书育人的劳动。由于这种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人,而决定了这种劳动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周期性,复杂性等特点,从而也就决定了社会对劳动主体-教师的素质要求的高标准和全面性。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多种素质,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深的学术造诣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刻苦钻研、虚心学习,更新观念,以良好的道德风尚言传身教,教育、感染、培养学生,成为最受学生尊敬和最值得学生信赖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