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低效行为表现的理性分析.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0849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低效行为表现的理性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教学低效行为表现的理性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教学低效行为表现的理性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低效行为表现的理性分析陈国标一、造成数学教学低效因素的分析(一)教师因素1、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全面在农村小学里,有很多教师不能正确以及客观的对待新课程改革,觉得一切改革都是空谈,不切实际。因此,新课改被当做了一种形式,一种只在领导来视察时才拿来用的盾牌。殊不知,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需求度也在发生这变化。如果不改革,那只会让更多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接受新知识。尤其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待新课改也只是走走形式,并没有真真正正的、认认真真的去学习新课改,甚至不知道新课改究竟在改什么。当然,这也是由于上面没有将改革进行彻底的缘由,以至于使一些教师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对待新课改。2、教师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农村学校地处偏远,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高,自我反思意识及教学能力较弱,同伴互助受到条件限制,专业引领有一定困难。老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因此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厌学。有的年轻教师敢于尝试,善于标新立异,但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改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3】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无所知。长期下去使学生并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根本不知道课堂上应该干什么,一些贪玩的学生就把课堂当做玩耍的地方。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3、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结果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尽管新课改的产生,但对教师重结果的现象并没太大影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4、教师对教材理解不深教材的弊端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材的培养目标容易导致教师教学关注点定位的偏差,使得教学活动以“知识为本”,而非以人为本;大纲、教材的“刚”性容易束缚教师的手脚,淡化教师参与教材建设的意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使得数学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还受教师教学素养、教学环境及教学设施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二)学生因素1、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校接触数学的机会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2、厌学情绪严重,对待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待未来毫无知觉。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3、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就不做,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受社会环境的感染及影视媒体的影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整天不认真学习,认为学不学都一样,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 二、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1 传统的师道尊严、师讲生听,使学生的发展受到压抑,应当转变。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听其自然,不计时效,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双基”被淡化,这对学生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首先,教师应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知识获取过程的共同参与者,是知识的共同收集和分享者;教师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的过程控制,结论的准确揭示,教师的作用更是学生无法替代的。其次,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对那些中等难度的,与学生联系紧密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教师还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但必须适时适度。学生在面对一个新问题时,让他们先独立思考,在有了一定的想法和努力方向之后,才开始尝试用一些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探索,既让他们体验自主探究的兴奋,还要注重“双基”落实的实效。2 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一个预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或独立思考解决更佳的问题,就无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一人难以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合作的价值。具体操作中应注意这样几点: (1)分工具体。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观察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2)强化意识。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强化每个学习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诉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小组学习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3)适时参与。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合作保证,提高课堂效率。3 要使数学活动取得实效,本人认为教师必须做到这样几点:(1)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把握教材的发散点和生成点。只有钻透教材,才可能胸有成竹,闲庭信步般游刃有余,才能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2)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切忌为活动而活动。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为学生所喜爱,要具有可操作性。(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应积极促进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4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这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1)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能一棍子统统打死,一旦发现学生的解题结果与标准答案不符,要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再进行评价。(2)对那些虽然有错误,但又蕴含创新思维的超常规的想法,我们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充分鼓励,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3)教师要放开手脚,减少课堂预设,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不怕学生出错,这样,正如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所说,“我们的学生会因差错而美丽,我们课堂也会因差错而生动”。三、做一名称职的教师国家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振兴必然寄托在教师身上。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状况、身心健康状况都会影响教育的发展,具体说来就是:狭义上讲,影响教学效率和教育成败;广义上讲,决定民族的兴衰。因此,做一名称职的教师是关键中的关键。1、在我看来,新课改应该有上面的领导先学习。当然,这种学习应该围绕“怎样进行新课改”展开。因为他们要做的是将工作进行下去。而教师们则是学习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对一些不必要的框框条条,完全可以将其舍去。也就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对教师们的新课改学习纳入考核中的一项,但不能只是走形式。总的说来,就是将改革进行到底。2、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还应取长补短,虚心向同行学习。要实现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最优化,教师要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明白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旨,合理、科学的运用,该点破的要点破,该精讲的要精讲,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发挥最大的效能。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是让学生亲身实践,故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教师可联系教材内容,结合本地资源,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要求圆形花坛铺草坪的面积,我们可以让学生找到修花园的工人进行调查,或者到实地考察。无论哪种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首先从事物中明确需要研究哪些因素、如何获取这些因素的相关信息,然后才能去具体搜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提出建议。3、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不应该将学生的成绩当成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而我们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应该被重视。在期末的时候,不应该只发一个学习最优奖,而是其他发面优秀的也可以有奖领。若是面面具到的学生可以得到全能奖。也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从点到面。4、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通过教学反思,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依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正确审视教材的功能,打破“教材中心论”,做教材建设的参与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分析和使用教材,必须善于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用书、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要辩证地看待教材,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设计理念,切不可为了赶热闹,违背教材的设计的理念,而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凭主观意识无原则地修改教材。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着力探究开展有效数学教学活动的途径和办法,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2013年9月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