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01373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安市2007-200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查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 必考部分(7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A .o/ ni m/ m hng /xng(B h gun yng /yng C po /po p/p wi D chung /chung png /bng g)2D. A满成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B捉发吐哺:用以形容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的样子。 C音容笑貌:说话的声音,谈笑的神态,(与“如在耳畔”不对应)3BA成分残缺(表达 的愿望) C表意不明(“前者”指代什么) D搭配不当(“粮食的生产”与“自给”不能搭配)4示例:宁静,是一种境界。波澜不兴,宠辱不惊。不是苟安之宁,也非沉寂之静,而是处事的宁贴,是明志致远的平静。宽容,是一种境界。海纳百川,胸怀寰宇。不是宽泛之宽,也非放任之容,而是心地的宽广,是兼收并蓄的包容。崇高,是一种境界。天高云淡,高山仰止。不是膜拜之崇,也非高傲之高,而是人格的高标,是胸无尘滓的高洁。(内容合理,2分;句式一致,2分;语言通顺,1分)5中秋节是我国夏历八月十五日以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为主要内容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时间1分,主要内容2分,民间传统1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6A 让:谦让7C 两人情感寻求善处坚持道义,敢于进谏8B(“病而死”无根据)9(1)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道义是最高尚的,他们大略的文字记载却不见,这是为什么呢?(3分)(2)武王已经平定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尊奉周朝,然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守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采摘野菜充饥。(4分)(3)孔子说:“思想不一致的人,不能相互商量。”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2分)10(1)前一首写溪水仿佛在和自己殷勤话别。表现了诗人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后一首写溪水仿佛在为诗人的远别呜咽啜泣。抒发了作者去国怀乡的愁苦之情。(2分)(简要分析)(2)(4分)可以有两种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诗人的主观感觉,换成“却”字便“实”,说白了,索然无味。同意。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并依依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而“似”字无此意味。11(8分)每句1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毕竟东流去(3)仓廪实而知礼节(4)下自成蹊(5)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6)歌窈窕之章三、现代文阅读(20分)12(4分) 只有仰望,才能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只有仰望,才能使精神保持一种上昂的生存状态。 只有仰望,才能使灵魂追寻,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只有仰望,才能获得灵感,铸造成功。 只有仰望,才能引领崇高和庄严,在人世中行走。 只有仰望,才能激起心底的波澜,引发对人生思考、感悟。(每点1分,答对4点即可)13(6分)普通人很难达到崇高,但我们不能沉沦,不能失去对崇高的追求。应该努力向上,提升自己。(3分)让崇高引领我们向前,皈依崇高,升华精神,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3分)14、(4分)(1)作者的第一次仰望,带来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和渴望。(1分)作者的第二次仰望,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卑微。(1分)(2)老画家因仰望满月而看到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而幸福地哭了(1分)康德因仰望星河,体悟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1分)15(6分)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即可。选考内容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16B积极认同的是“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 。17D“成为了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表述有误。18(6) 自由精神。其高蹈超越、想象奇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2分) 鸵鸟智慧、乌龟哲学。对立统一,既背离世俗又随波逐流;既超然物外又与物周游;既浪漫又现实。(列出1-2点即可)(2分) 犬儒主义。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象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2分)19(6分) “犬儒主义”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是对社会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2分) 只能培育出不问事者、消极者,不能培养积极参与意识的现代公民。(2分)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20C(3分)如何处理“家庭和孩子”,不属于优秀作家品质。21C(3分)。22(6分)前三个问题,是关于作家的作品和人品。(2分)第四个问题,是关于作家的生活。(2分) 第五个问题,是关于作家对成功的理解。(2分)23(6分)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良知是最重要的。人太需要彼此间的关怀和爱。(2分)只要有良知,心中充满了对底层人物(小人物)或普通大众的悲悯同情和热爱,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才能更深刻地关注生活,才能长久地照耀整个人性。(4分)六、作文(70分)附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说是山上可能有许由的坟墓。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如吴太伯、伯夷这些人,都非常详细。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但是经书里连一点大略的文字记载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也就少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我对伯夷的意志深表同情,看到他们未被经书载录的遗诗,又感到很诧异。他们的传记上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从这首诗看来,他们是怨恨还是不怨恨呢?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总是经常帮助好人。”像伯夷、叔齐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该说是好人呢?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的品行,却终于饿死!再说,孔子七十名得意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天道对好人的报偿又是怎样的呢?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是极大而又显著的事啊。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不敢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道呢?孔子说:“思想不一致的人,不能相互商量。”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所以他又说:“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作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去做;假如寻求不到,那还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到了严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露出来。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得另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轻吗?宋明镜 glsmj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