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数学课.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9558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数学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数学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数学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数学课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其思维的广阔性和敏捷性有时候经常会出乎意料,而这些在课堂中出现的“意外”,其实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学资源,如果能够抓住并合理的驾驭利用,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益。这种感觉我时常享受,不久前的一节复习课上,我又有了新一次的领略。在本学期讲授“平行线的运用”时,在课堂上讲解了一个例题。题目是这样的:如图,AB/CD,B=20,D=30,则E= 当时是这样讲解的:过点E作EF/AB,利用平行线的传递性,得到AB/EF/CD,然后通过形成的两组内错角得到E=B+D=50。因为需要添加辅助线,这些初学几何,甚至于连推理都不作要求的刚入门的学生对于此题不太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当时讲解的时候也是以我的讲解为主。同样一道题目,在复习课上再一次出现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当我复习完这道练习,准备做下一道习题时,突然小王举手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出一个新的方法。”为了按时完成自己预先设计的题目,我让他下课后再讲给我听并示意他坐下。这时我看到了他满脸失望的表情,于是我马上改口说:“要不, 我们请A同学上讲台把他的方法告诉大家,大家来评判一下他的方法吧?”A同学非常自信的走上了讲台,“我的方法是延长BE,交CD于点F,因为AB/CD,则EFD=B=20,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就可以得到BED=EFD+D=50”干脆利落,简单明了,我不禁暗暗叫绝,一阵掌声响起,说明大家都认同了A同学的方法。我不禁反思,我当时为什么没有想到这种方法呢?原来当时讲解这道题目的时候还没有学习三角形的相关内容,与之相关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等定理都没有习得。A同学能够运用新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以前的习题,其思路的广阔性让我由衷的欣慰。思维的广阔性是只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的。事实上,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一旦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回顾以前的知识,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并能够运用到具体的解题中,那么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于是我进一步提示到“以前我们解决上面这道例题只能用平行线的有关内容,现在我们又掌握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大家能不能象A同学那样,用新的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请大家讨论下。”学生讨论非常热烈,教室里很“吵”,但我的心里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孩子们现在的学习方式让我感到很欣慰。从刚接手这个班级开始,我就在课堂上刻意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终于在这一刻让我看到了他们身上所迸发的“智慧火花”。“老师,我,我找到了”B同学涨红着脸,眼睛透着光芒,急促地说。B同学平时反应并不是很快,考虑到她难得举手,虽然我认为“时机”还不是很成熟,我还是非常珍惜B同学这难得的举手,向全班同学叫了“暂停”,全班立即安静了下来。B同学大步走上讲台,那起三角板,麻利地画了一条线,联结BD。“因为AB/CD,所以ABD+EBD+BDE+EDC=180,得EBD+EDB=13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就可以得到E=50”教室里又一次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不需要我点评,同学们已经理解并认可了B同学的做法。“老师,我还有一种解法。”“老师。”此时时间已经过去半节课,按计划我还有三道题要讲解,可是这阵势,这气氛,这高高举起的渴望之手。我猛然意识到:打乱“计划”算什么,且让孩子们信马由缰吧,他们做的多好啊!于是,C同学上来了。“过点E作EFCD,交CD于点F,交AB于点G。分别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用内角和得到GEB=70,FED=60,再用平角的定义得到BED=50”掌声响起的同时,D同学大声说到“老师,我在C同学的解题基础上,稍微改进了一下,能更简单些。” 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各种解题方法的比较,我又一阵激动。“过点E作EFED,交CD于点F,交AB于点G,得到EFD=60,由同旁内角可以得到BGE=120,再又内角和得到GEB=40,从而得到BEG=50” 五种方法!整整一节课,只解决一个问题,何其少哉!何况还打乱了我原定的计划,确实有些遗憾。可仔细一想,这节课的收获又何其大也!孩子们是这样乐于讨论数学问题,这样痴迷在他们的数学世界里,这样勇敢而大胆地表述他们的思维结果,这样真诚地为同伴的智慧而赞叹。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气氛,其意义又何止解这一道题!如此看来,我还有什么遗憾的呢?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意外”,主要是因为我平时比较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包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我归纳了4位同学,总共5种解法,其中包含了3种不同的辅助线的添法。比较了他们各自方法的异同,并鼓励学生:对待问题就是要像这样寻找多种证明方法。这一节课,孩子们把新学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充分融合,对旧题产生了很多新的解法,所有的思考,都出自他们自己的思考,“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切实落到实处,你也能看到学生学习方式发生的质变。 这节课虽然没能完成我预先设计的任务,但是却给我很大的启迪,让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学生富有创意的问题影响到教师预先设计的任务时,教师应怎么办?就这节课而言,教师可能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方法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予理睬或三言两语敷衍了事,继续按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反馈,长此以往,必将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将成为扮演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方法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先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给与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然后再给学生创设平等交流的平台,组织全班同学参加讨论,让更多的的学生参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第二种方法。经过两年的相互适应、磨合,我的学生们已经习惯了上课不只是接受,而是积极思考,多思,善疑,不迷信,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并且敢讲,爱讲,善辩,爱争论,这对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课堂上要善于启发,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能具有创造性。学生的积极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学生的求知欲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有密切关系。在解答问题时,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其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在创造思维的活动中,发散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能突破惯有思维的限制,使学生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思维产生新的成分,对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流畅性能使学生的思维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发表疑义;定期举行一题多解的比赛;每个章节结束后让学生写一些心得体会;针对一些较复杂的数学例题人让学生进行小型的案例分析。第三,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思维需要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我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第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学生的观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还要评价他们的思维品质。改变只看学生成绩,忽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片面观点和做法,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及时发现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生,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与表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需要我们教师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时刻把握,只有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能达到我们最终想要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